一种片状工件叠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0769发布日期:2018-06-15 22:26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叠放,特别是涉及一种片状工件叠放装置。



背景技术:

在片状工件的加工生产中,一般需要对加工好的工件进行堆叠放置,然后再进行统一的运输转移。传统的堆叠方式一般是通过人工手动的方式讲工件叠放在对应的位置,然后再进行统一的转移。人工的方式不但生产效率不高,而且工件叠放不整齐,使得在转移过程中容易散落,不造成运输转移困难或工件散落损坏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片状工件叠放装置,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方便对工件的转移运输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片状工件叠放装置,包括:安装支架、叠放升降部、叠放升降座、第一升降导向柱与第二升降导向柱,第一升降导向柱与第二升降导向柱的一端均活动穿设于安装支架上,另一端均固定安装在叠放升降座上,叠放升降部安装在安装支架上并与叠放升降座驱动连接;

安装支架的两端均开设有多个安装螺丝孔,叠放升降部设于安装支架的两端之间;

叠放升降座上设有第一叠放定位柱、第二叠放定位柱、第三叠放定位柱与第四叠放定位柱,第一叠放定位柱、第二叠放定位柱、第三叠放定位柱与第四叠放定位柱分别设置在叠放升降座的四角;

叠放升降座上开设有多个吸附定位孔,多个吸附定位孔上均安装有吸附磁铁;

叠放升降座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之间安装有第三加强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叠放升降部为叠放升降气缸。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第一升降导向柱与第二升降导向柱相互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安装支架为匚字型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相互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片状工件叠放装置通过设置安装支架、叠放升降部、叠放升降座、第一升降导向柱与第二升降导向柱,从而完成对片状工件的叠放操作,由此代替人工的叠放方式,有效的提供生产效率的工作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片状工件叠放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片状工件叠放装置10的结构图。

一种片状工件叠放装置10,包括:安装支架100、叠放升降部200、叠放升降座300、第一升降导向柱400与第二升降导向柱500,第一升降导向柱400与第二升降导向柱500的一端均活动穿设于安装支架100上,另一端均固定安装在叠放升降座300上,叠放升降部200安装在安装支架100上并与叠放升降座300驱动连接。

安装支架100的两端均开设有多个安装螺丝孔110,叠放升降部200设于安装支架100的两端之间,从而使安装结构更加紧凑。

叠放升降座300上设有第一叠放定位柱310、第二叠放定位柱320、第三叠放定位柱330与第四叠放定位柱340,第一叠放定位柱310、第二叠放定位柱320、第三叠放定位柱330与第四叠放定位柱340分别设置在叠放升降座300的四角,从而对片状工件起到位置限定的作用,防止在运输转移过程中发生偏移或散落。

叠放升降座300上开设有多个吸附定位孔350,多个吸附定位孔350上均安装有吸附磁铁(图未示),吸附定位孔350与吸附磁铁对工件起到吸附固定的作用,防止工件在运输转移过程中发生偏移或散落。

叠放升降座300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加强筋360与第二加强筋370,第一加强筋360与第二加强筋370之间安装有第三加强筋(图未示)。

在本实施例中,叠放升降部200为叠放升降气缸。第一升降导向柱400与第二升降导向柱500相互对称设置。安装支架100为匚字型结构。第一加强筋360与第二加强筋370相互对称设置。

要说明的是,片状工件叠放在第一叠放定位柱310、第二叠放定位柱320、第三叠放定位柱330与第四叠放定位柱340形成的区域上,通过叠放升降座300的升降运动使得工件具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叠放操作。安装支架100通过安装螺丝孔110固定在对应的运输装置或机械手上,从而方便对叠砖好的工件进行运送转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片状工件叠放装置10通过设置安装支架100、叠放升降部200、叠放升降座300、第一升降导向柱400与第二升降导向柱500,从而完成对片状工件的叠放操作,由此代替人工的叠放方式,有效的提供生产效率的工作质量。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