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垂直运输自行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7360发布日期:2018-07-31 20:17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升降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垂直运输自行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大量老旧小区居民上下楼不便的问题日益凸显,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手段却很有限。许多居民希望加装电梯,由于建设资金问题、消防问题、日后运行管理等问题,时常遭到业主的反对,同样在楼道内加装座椅式电梯同样存在着浪费能源的问题,同时挤占楼梯内的空间,不能够快速高效的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垂直运输自行车系统,通过骑行自行车进行垂直升降可以轻松的从一楼到二楼及二楼以上楼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垂直运输自行车系统,包括支架和自行车,所述支架沿铅垂方向布置且具有一定高度,所述自行车与所述支架相连且可沿着支架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自行车还包括自行车车架,所述主动轮、从动轮固定在所述自行车车架底部,所述自行车车架上还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上设有导向机构,所述支架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机构相配合的导轨,所述导向机构上设有沿着所述导轨滚动的导向轮。

优选的,所述自行车包括主动轮以及与所述主动轮配合的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上设有与其同轴的小链轮,所述支架上设有沿高度方向布置的链条,所述链条的下端固定在支架的下端,所述链条的上端固定在支架的上端,所述小链轮沿着所述链条上下滚动。

优选的,所述自行车上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链条松紧的张紧轮,所述链条向上并依次旋绕经过张紧轮和小链轮,所述小链轮、张紧轮共同沿着所述链条上下滚动。

优选的,所述张紧轮位于小链轮下方且固定在张紧连接件一端,所述张紧连接件另一端与从动轮固定轮轴相连,所述张紧连接件在从动轮固定轮轴上的周向位置可调。

优选的,所述小链轮、张紧轮均为两个且分布在所述从动轮两侧,所述支架上对应设有两条链条分别与所述两个小链轮、两个张紧轮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支架顶部设有滑轮,所述滑轮上安装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一端与导向机构相连,另一端与配重相连。

优选的,所述自行车还包括手刹单元,所述手刹单元包括把手、刹车线和用于制动从动轮的抱刹,所述把手安装在自行车车头处并通过刹车线与抱刹相连,所述抱刹安装在从动轮转动轮轴上并位于小链轮外侧。

优选的,所述抱刹包括安装在自行车车架上的壳体以及与所述壳体相连的曲柄,所述壳体内设有套设固定在从动轮转动轮轴上的金属圆盘,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围绕金属圆盘布置的弹簧片,所述弹簧片一端与壳体相连,另一端与曲柄相连,所述曲柄还与刹车线相连。

优选的,所述弹簧片与金属圆盘之间设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固定在弹簧片上,所述壳体上还设有调节橡胶圈与金属圆盘两者间隙的调节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自行车与升降系统相结合,人们通过人力能够轻松实现高层的上下,为上下楼不便的人们在楼梯和电梯之外提供了很好的一种选择,不同于电梯的前期建设复杂周期长和后期使用高耗能,垂直运输自行车系统结构简单,安装快速方便,出行安全可靠,绿色环保。

2、通过在从动轮上设置小链轮,居民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脚踩自行车踏板,带动从动轮转动,进而带动小链轮沿着链条上下滚动,使得自行车上下升降,相对于爬楼梯来说较为省力,同时又有一定健身锻炼的效果。

3、张紧轮的设置可以保证小链轮与链条始终处于紧密贴合的状态,提高升降效率,同时也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4、导向机构和导轨的设置保证了自行车在升降过程中位置不发生偏离,始终沿着支架上下升降,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5、通过在支架顶部设置滑轮,滑轮上设置钢丝绳,钢丝绳一端与导向机构相连,另一端与配重相连,系统向上运动时,配重给升降系统一个向上的拉力,能够克服一部分升降系统的重力,减轻人踩自行车的力,从而实现节能环保的垂直运输,系统向下运动时,配重作为升降系统向下的阻力,能够防止升降系统在重力下快速下滑,使升降系统平稳的向下运行。

6、手刹单元的设置使得居民骑自行车到达制定楼层时,将自行车刹住下车,按下手刹单元把手时,刹车线带动曲柄旋转,曲柄带动弹簧片和橡胶圈向中心收缩,与金属圆盘产生摩擦,进而使从动轮转动轮轴在摩擦力作用下制动;松开手刹单元把手时,弹簧片在自身恢复力作用下向外松开,带动橡胶圈与金属圆盘保持一定间隙,从动轮转动轮轴正常运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垂直运输自行车系统的左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垂直运输自行车系统的右视图;

图3是从动轮、小链轮、张紧轮和链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张紧轮位于不同位置时,从动轮、小链轮、张紧轮和链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从动轮、小链轮、张紧轮、抱刹和链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抱刹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抱刹去掉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弹簧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

10-支架 11-链条 12-导轨 13-滑轮 14-配重

20-自行车 21-主动轮 22-从动轮 23-小链轮 24-张紧轮 25-张紧连接件 26-自行车车架 27-加强筋 28-导向机构 29-导向轮

31-把手 32-刹车线 33-抱刹 331-壳体 332-曲柄 333-金属圆盘 334-弹簧片 335-橡胶圈 336-调节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说明。

如图1-8所示,一种垂直运输自行车系统,包括支架10和自行车20,支架10沿铅垂方向布置且具有一定高度,自行车20与支架10相连且可沿着支架10上下移动。

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方式,自行车20还包括自行车车架25,主动轮21、从动轮22固定在自行车车架26底部,自行车车架26上还设有加强筋27,加强筋27上设有导向机构28,支架10上设有与导向机构28相配合的导轨 12,导向机构28上设有沿着导轨12滚动的导向轮29。

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方式,自行车20包括主动轮21以及与主动轮21 配合的从动轮22,从动轮22上设有与其同轴的小链轮23,支架10上设有沿高度方向布置的链条11,链条11的下端固定在支架10的下端,链条11 的上端固定在支架10的上端,小链轮23沿着所述链条11上下滚动。

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方式,自行车20上还包括用于调节链条11松紧的张紧轮24,链条11向上并依次旋绕经过张紧轮24和小链轮23,所述小链轮23、张紧轮24共同沿着链条11上下滚动。

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方式,张紧轮24位于小链轮23下方且固定在张紧连接件25一端,张紧连接件25另一端与从动轮22固定轮轴相连,张紧连接件25在从动轮22固定轮轴上的周向位置可调,通过调节张紧连接件25 的转动角度调节链条11的张力。

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方式,小链轮23、张紧轮24均为两个且分布在从动轮22两侧,支架10上对应设有两条链条11分别与两个小链轮23、两个张紧轮24相配合。

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方式,支架10顶部设有滑轮13,滑轮13上安装有钢丝绳,钢丝绳一端与导向机构28相连,另一端与配重14相连。

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方式,自行车20还包括手刹单元,手刹单元包括把手31、刹车线32和用于制动从动轮22的抱刹33,把手31安装在自行车 20车头处并通过刹车线32与抱刹33相连,抱刹33安装在从动轮22转动轮轴上并位于小链轮23外侧。

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方式,抱刹33包括安装在自行车车架26上的壳体 331以及与壳体331相连的曲柄332,壳体331内设有套设固定在从动轮22 转动轮轴上的金属圆盘333,壳体331内还设有围绕金属圆盘333布置的弹簧片334,弹簧片334一端与壳体331相连,另一端与曲柄332相连,曲柄 332还与刹车线32相连。

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方式,弹簧片334与金属圆盘333之间设有橡胶圈 335,橡胶圈335固定在弹簧片334上,壳体331上还设有调节橡胶圈335 与金属圆盘333两者间隙的调节螺栓336。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居民上楼时,脚踩自行车踏板,从垂直运输自行车系统的左视图上看,主动轮21带动从动轮22转动,从动轮22带动小链轮23转动,当小链轮23 在人力的带动下顺时针转动时,小链轮23给链条11施加一个向下的力,因为链条11是固定的,链条11便给小链轮23施加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升降系统便向上运动,载人自行车20在导向机构28的导向轮29的导向作用下向上运动,上升到制定楼层通过手刹单元将自行车20刹车。

居民下楼时,脚踩自行车踏板,从垂直运输自行车系统的左视图上看,主动轮21带动从动轮22转动,从动轮22带动小链轮23转动,小链轮23 在人力的带动下逆时针转动时,小链轮23给链条11施加一个向上的力,因为链条11是固定的,链条11便给小链轮23施加一个向下的反作用力,升降系统便向下运动,载人自行车20在导向机构28的导向轮29的导向作用下向下运动,下降到制定楼层通过手刹单元将自行车刹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