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榨油机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榨油机收集专用油桶。
背景技术:
公知的,榨油机是指借助于机械外力的作用,通过提高温度,激活油分子,将油脂从油料中挤压出来的机器,榨油机可分为家用榨油机、水压机制油机、螺旋制油机、新型液压榨油机、高效精滤榨油机、全自动榨油机,企业使用的榨油机出油量较大,所以在榨油机出油口的下方都会设置盛放装置,但是出油口的油在流入盛放装置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流出盛放装置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就会造成一定的浪费和损耗,如果调整盛放桶的位置就需要加工人员手动调整,这样不仅费时费力产生了较多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极大的影响了加工企业的日常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榨油机收集专用油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箱子上设有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把手,箱子内设有隔板,隔板与箱子之间形成固定槽,固定槽内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固定块和卡块,以此来达到准确的将出油口的油流入盛放装置内并且提升盛放效率的目的。
为了实现所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榨油机收集专用油桶,包括箱子、把手、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隔板、固定槽、连接板、固定块和卡块,在箱子上设有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把手,箱子内设有隔板,隔板与箱子之间形成固定槽,固定槽内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固定块和卡块。
所述箱子为长方型结构,箱子两侧的外侧面上均设有把手,两个把手呈对称结构进行设置,箱子上部面任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箱子内靠近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一端设有隔板。
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均为长方型结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呈对称结构进行设置,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下部面均与箱子的上部面相垂直,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两侧面分别与箱子两侧的内侧面和外侧面相平齐,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一端面与箱子的端面相平齐,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另一端面与箱子内隔板的端面相平齐,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内侧侧面上均设有卡槽。
所述隔板为长方型结构,隔板的上部面与箱子的上部面相平齐,隔板的下部设置在箱子底部的上方,隔板的下部与箱子底部形成出口,隔板的两侧面分别与箱子两侧的内壁面相垂直,隔板与邻近的箱子内壁端面之间形成固定槽。
所述固定槽的两侧内壁面上均设有滑道,固定槽两侧的滑道呈对称结构进行设置,固定槽两侧的滑道之间设有连接板,固定槽两侧的滑道分别与第一限位块的卡槽和第二限位块的卡槽相连通。
所述连接板为长方型结构,连接板两侧面的上端均设有固定块,连接板两侧面的下端均设有卡块,连接板的一端面箱子相连接,连接板的另一端面的两侧向中间形成下坡状结构,连接板两侧面分别与箱子两侧内壁面相垂直。
所述固定块为长方型结构,连接板两侧的固定块呈对称结构进行设置,连接板两侧固定块的侧面均与连接板的侧面相垂直,连接板放置在固定槽的时候,连接板两侧固定块的下部面分别与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上部面相连接。
所述卡块为圆柱型结构,连接板两侧的卡块呈对称结构进行设置,连接板两侧卡块的侧面均与连接板的侧面相垂直,连接板两侧的卡块分别插入固定槽两侧的滑道内使得连接板固定在固定槽两侧的滑道之间,连接板抽出固定槽的时候,连接板两侧的卡块分别插入第一限位块的卡槽和第二限位块的卡槽内。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榨油机收集专用油桶,包括箱子、把手、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隔板、固定槽、连接板、固定块和卡块,通过在箱子上设有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把手,箱子内设有隔板,隔板与箱子之间形成固定槽,固定槽内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固定块和卡块,以此来达到准确的将出油口的油流入盛放装置内并且提升盛放效率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不但可以准确的将出油口的油流入盛放装置中,而且也能有效的提升盛放效率,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极大的提升了生产加工企业的日常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箱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块;2、连接板;3、第一限位块;4、隔板;5、箱子;6、第二限位块;7、把手;8、固定槽;9、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结合附图1~3一种榨油机收集专用油桶,包括箱子5、把手7、第一限位块3、第二限位块6、隔板4、固定槽8、连接板2、固定块1和卡块9,在箱子5上设有第一限位块3、第二限位块6和把手7,箱子5内设有隔板4,隔板4与箱子5之间形成固定槽8,固定槽8内设有连接板2,连接板2上设有固定块1和卡块9。
所述箱子5为长方型结构,箱子5两侧的外侧面上均设有把手7,两个把手7呈对称结构进行设置,箱子5上部面任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块3和第二限位块6,箱子5内靠近第一限位块3和第二限位块6的一端设有隔板4。
所述第一限位块3和第二限位块6均为长方型结构,第一限位块3和第二限位块6呈对称结构进行设置,第一限位块3和第二限位块6的下部面均与箱子5的上部面相垂直,第一限位块3和第二限位块6的两侧面分别与箱子5两侧的内侧面和外侧面相平齐,第一限位块3和第二限位块6的一端面与箱子5的端面相平齐,第一限位块3和第二限位块6的另一端面与箱子5内隔板4的端面相平齐,第一限位块3和第二限位块6的内侧侧面上均设有卡槽。
所述隔板4为长方型结构,隔板4的上部面与箱子5的上部面相平齐,隔板4的下部设置在箱子5底部的上方,隔板4的下部与箱子5底部形成出口,隔板4的两侧面分别与箱子5两侧的内壁面相垂直,隔板4与邻近的箱子5内壁端面之间形成固定槽。
所述固定槽8的两侧内壁面上均设有滑道,固定槽8两侧的滑道呈对称结构进行设置,固定槽8两侧的滑道之间设有连接板2,固定槽8两侧的滑道分别与第一限位块3的卡槽和第二限位块6的卡槽相连通。
所述连接板2为长方型结构,连接板2两侧面的上端均设有固定块1,连接板2两侧面的下端均设有卡块9,连接板2的一端面箱子5相连接,连接板2的另一端面的两侧向中间形成下坡状结构,连接板2两侧面分别与箱子5两侧内壁面相垂直。
所述固定块1为长方型结构,连接板2两侧的固定块1呈对称结构进行设置,连接板2两侧固定块1的侧面均与连接板2的侧面相垂直,连接板2放置在固定槽8的时候,连接板2两侧固定块1的下部面分别与第一限位块3和第二限位块6的上部面相连接。
所述卡块9为圆柱型结构,连接板2两侧的卡块9呈对称结构进行设置,连接板2两侧卡块9的侧面均与连接板2的侧面相垂直,连接板2两侧的卡块9分别插入固定槽8两侧的滑道内使得连接板2固定在固定槽8两侧的滑道之间,连接板2抽出固定槽8的时候,连接板2两侧的卡块9分别插入第一限位块3的卡槽和第二限位块6的卡槽内。
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榨油机收集专用油桶,在使用的时候,先将箱子5的两侧面上设置好把手7,然后将箱子5上部面的两侧分别设置好第一限位块3和第二限位块6,再将箱子5内设置好隔板4,隔板4的高度小于箱子5的高度,因此隔板4的下部与箱子5的底部之间形成出口,隔板4与箱子5的内壁面之间形成固定槽8,将固定槽8的两侧内壁面上均设置好滑道,然后将连接板2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好固定块1和卡块9,再将连接板2两侧的卡块9分别插入第一限位块3的卡槽和第二限位块6的卡槽内,卡块9向下通过固定槽8两侧的滑道使得连接板2插入固定槽8内,连接板2两侧的固定块1的下部面分别与第一限位块3和第二限位块6的上部面相连接,装置就可以使用过了,装置使用的时候,工作人员拿住把手7将装置放置在榨油机的出油口处,向上抽动连接板2,连接板2两侧的卡块9通过固定槽8两侧的滑道进入第一限位块3和第二限位块6的卡槽内,将连接板2向外侧翻转,连接板2通过两侧的固定块1固定在出油口处,连接板2与出油口相连接,榨油机就可以开始出油了,榨油机的油通过连接板2的上部面流入固定槽内,油再通过隔板4和箱5子底部的出口流入箱子5内,使用完毕后将连接板2翻转离开出油口重新插入固定槽8内就可以了。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