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用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1906发布日期:2018-09-01 03:07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存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水用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在生产中会产生大量废水,一些行业领域的废水中还含有各种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若果直接排放至自然环境中,会破坏生态,污染环境,而这类废水需要经过专用的废水处理设备进行净化处理后才能进行排放,一般企业不具备废水处理的能力,通常是采用储液桶将废水收集存储,并运送至废水处理企业进行处理,现有技术中,储液桶一般在顶部设置桶盖,在存储废液时,将桶盖卸下,废水盛装之后,再将桶盖拧上,容易出现密封性不好的情况,使桶内废液外泄,造成地面的污染;且由于桶体内的液体一般不会充满,在搬动过程中,液体会来回震荡,给搬运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废水用储存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废水用储存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废水用储存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一侧铰接有箱盖,所述箱盖的顶面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螺纹柱座和第二螺纹柱座,所述第一螺纹柱座和第二螺纹柱座的内部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柱和第二螺纹柱,所述第一螺纹柱的底端连接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的底部连接有固定在箱体内壁上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侧面与箱体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柱的底端与密封板的顶面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柱的中段外侧螺纹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远离第一螺纹柱的一端套接在第二螺纹柱的外部,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位于密封板下方的第一浮板,所述第一浮板的侧面与箱体的内壁滑动地贴合连接,第一浮板的底面两侧内嵌有对称分布的第一浮球,第一浮板的中心处插接有活动塞,所述活动塞的上方连接有第二浮板,所述第二浮板的底面两侧内嵌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浮球。

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柱的中段分别设置有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所述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分别位于限位板的上方和下方,限位板的底面与第二挡块的顶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螺纹柱的底端与第二挡块的底面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密封板的顶面一侧设置有倒锥形的通孔,所述密封塞为锥形台体结构,密封塞的侧面与通孔的侧面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浮板的中心处设置有倒锥形的通孔,所述活动塞的顶部段为锥形台体结构,活动塞的锥形侧面与通孔的侧面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塞的底部段为圆柱体结构,且活动塞的底部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的尺寸大于第一浮板上的通孔的底部边缘直径,且限位块的底面上设置有多个透水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箱盖上分别设置第一螺纹柱和第二螺纹柱,分别用于密封塞的旋紧和箱盖的固定,并通过限位板实现两个螺纹柱之间的互锁,使得密封塞旋紧密封之后,才能进行箱盖固定的操作,也只有箱盖能够打开的状态下,才能将密封塞旋松,可有效保证箱体内部的密封性,防止废水的溢出;

2.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级浮板结构,实现箱体内液面升降时,浮板同步升降,有效避免液体在移动过程中产生的震荡,便于搬运,同时便于废水倒取后的自动封闭,避免液体外溢,进一步增强了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有效解决废水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密封性不好的问题,密封性能好,同时防止废水在运输过程中产生震荡,造成废水溢出,高效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废水用储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废水用储存装置的活动塞的局部连接示意图。

图中:1箱体、2密封板、3箱盖、4第一螺纹柱座、5第二螺纹柱座、6第一螺纹柱、7第二螺纹柱、8密封塞、9限位板、10第一浮板、11第一浮球、12活动塞、13第二浮板、14第二浮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废水用储存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顶部一侧铰接有箱盖3,箱盖3的顶面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螺纹柱座4和第二螺纹柱座5,第一螺纹柱座4和第二螺纹柱座5的内部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柱6和第二螺纹柱7,第一螺纹柱6的底端连接有密封塞8,密封塞8的底部连接有固定在箱体1内壁上的密封板2,密封板2的顶面一侧设置有倒锥形的通孔,密封塞8为锥形台体结构,密封塞8的侧面与通孔的侧面配合连接,密封板2的侧面与箱体1的内壁密封连接,第二螺纹柱7的底端与密封板2的顶面螺纹连接,第一螺纹柱6的中段外侧螺纹连接有限位板9,限位板9远离第一螺纹柱6的一端套接在第二螺纹柱7的外部,第二螺纹柱7的中段分别设置有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分别位于限位板9的上方和下方,限位板9的底面与第二挡块的顶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螺纹柱7的底端与第二挡块的底面之间的距离,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位于密封板2下方的第一浮板10,第一浮板10的侧面与箱体1的内壁滑动地贴合连接,第一浮板10的底面两侧内嵌有对称分布的第一浮球11,第一浮板10的中心处插接有活动塞12,第一浮板10的中心处设置有倒锥形的通孔,活动塞12的顶部段为锥形台体结构,活动塞12的锥形侧面与通孔的侧面配合连接,活动塞12的底部段为圆柱体结构,且活动塞12的底部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的尺寸大于第一浮板10上的通孔的底部边缘直径,且限位块的底面上设置有多个透水孔,活动塞12的上方连接有第二浮板13,第二浮板13的底面两侧内嵌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浮球14。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存储过程为:先旋松第二螺纹柱7,使第二螺纹柱7与密封板2分离,则第一档块对限位板9失去限制作用,再旋松第一螺纹柱6,则第一螺纹柱6在第一螺纹柱座4中逐渐向上移动,同时限位板9也向上移动,直至密封塞8与密封板2分离,此时可将箱盖3翻开,将废水注入密封板2的上方,废水通过密封板2上的通孔进入第一浮板10的上方,则第二浮球14在浮力作用下将第二浮板13向上托起,使活动塞12与第一浮板10分离,则第一浮板10上方的废水通过活动塞12与第一浮板10之间的间隙流入第一浮板10的下方,第一浮球11在浮力作用下,将第一浮板10托起,与液面同步提升,停止注入废水后,第一浮板10上方的废水继续流入第一浮板10的下方,直至第一浮板10上方的废水全部流入第一浮板10的下方,第二浮球14失去浮力作用,则活动塞12自然地落在第一浮板10上的通孔内,实现自动密封,将箱盖3合上,由于限位板9限制了第一档块的下移,因此此时无法将第二螺纹柱7旋上,必须先将第一螺纹柱6旋入第一螺纹柱座4内,使得密封塞8与密封板2密封连接后,限位板9对第一档块失去限制,旋紧第二螺纹柱7,螺柱7逐渐旋入密封板2中,实现箱盖3的固定,而后进行存储或运输至废水处理企业进行处理;取水过程为:先以上述过程打开箱盖3,将箱体1倾斜,则第一浮板10下方的液体将活动塞12顶开,液体通过活动塞12与第一浮板10之间的间隙流至第一浮板10的上方,并经密封板2上的通孔流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