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绳间距全自动打包机。
背景技术:
现今机械设备百花齐放,辅助设备层出不穷,如全自动打包机,如附图1所示,现有打包机绳间距调整都是采用左右机体分离方法,由链轮、或齿轮等加驱动电机来完成机体分离,并在地轨(附图2中2所示)上行走相应的尺寸。当绳间距调整到最大,链轮驱动机构同步运转(如附图1中1所示),带动机架在地轨上同步左右分离,使机器运转到我们需要的绳间距,这样的运转方式精确度非常低。因为整体机型占地空间大,并且整体机型不是采用固定方式,调整时必须对前后地轨找水平,才能确保机器左右合并时无偏差,这样操作起来非常麻烦,纸箱在指定位置时为水平面,而不是翘脚,导致打扣失误。由于单片机体总重大概在1吨左右,中间行走轮间距跨度过大,导致机器分、合过程中的惯性大于减速电机刹车制动力,也就是说刹不住车,造成5成的撞车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节省人工,故障率低,精确度高的可调节绳间距全自动打包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绳间距的全自动打包机,包括机架,打包平台,两套送绳机构,两套打扣部,传动部位和线性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绳机构沿打包平台竖直方向中轴线对称设置,两套送绳机构下方分别设有互相对称的打扣部,打扣部下方设有传动部位,传动部位可在线性导轨上左右滑动,机架下方设有固定底板,机架与固定底板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相固定,绳间距的调整只需要在稳定的工作台面上操作,采用线性导轨可以实现运转平稳等效果。
为实现传动精度高,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传动部位包括驱动机构和传动带,驱动机构与传动带相互连接,所述传动带采用梯形丝杠,驱动机构与送绳机构和打扣部连接。
为实现传动精度高,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传动带采用滚珠丝杠。
为实现传动精度高,成本节约,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传动带采用适用短距离的丝杠代替链条传动,与其连接的驱动机构由原来的两台改为一台,所述梯形丝杠包括丝杠轴和丝杠母,所述丝杠轴的外周设有外螺旋槽,螺母内周设有与丝杠轴外螺旋槽相对应的内螺旋槽,丝杠轴与螺母通过内外螺旋槽相互连接,配合运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全自动打包机绳间距调整方式改变后既能满足产品的使用要求,也改变了生产上的浪费,并且也降低了设备对操作者的安全隐患,精度上也更上一层。
附图说明
附图1为传统的全自动打包机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传统的全自动打包机地轨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绳间距的全自动打包机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打包平台; 2-送绳机构; 3-打扣部; 4-传动机构; 5-导轨; 6-传动带;7-驱动机; 8-固定底板; 9-丝杠母; 10-丝杠轴; 11-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参照附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绳间距的全自动双边打包机,包括机架12,打包平台1,打包平台1上方左右各设置有一套送绳机构2,两套送绳机构2沿打包平台1竖直方向中轴线对称设置。送绳机构2下方设有两个打扣部3,打扣部3下方设有传动部位4,线性导轨5下方设有固定底板8,传动部位4通过线性导轨5与固定底板8相连接,所述传动部位4包括驱动机构7和传动带6,所述传动带6与驱动机构7连接在一起,所述机架12通过螺栓和螺母与固定底板8连接,使得绳间距的调整可以在稳定的工作台面上操作。
所述传动部位包括驱动机构和传动带,所述传动带6与驱动机构连接在一起,传动带6采用适用短距离的梯形丝杠代替链条传动(如果传动精度要求非常高,传动带采用滚珠丝杠),与其连接的驱动机构7由原来的两台改为一台,所述滚珠丝杠包括丝杠母9,丝杠轴10,所述丝杠轴10的外周设有外螺旋槽,丝杠母9内周设有与丝杠轴10外螺旋槽相对应的内螺旋槽,丝杠轴10与丝杠母9通过内外螺旋槽相互连接。
一种全自动双边打包机的工作原理如下:机架整体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在固定底板上,首先将气缸杆头部的PE 绳的绳头固定在打包平台1 下方的打结机4 上,然后将待包装的包装箱放置在打包平台1上。启动传动装置以后,打包平台1 向前运动,带动包装箱 从气缸5下方经过,PE 绳将包装箱前侧缠绕固定。当包装箱整体越过气缸5下方时,两侧气缸杆同时向下伸出,将包装箱的后侧缠绕上PE 绳,气缸杆的头部伸到打结机4下方。打结机4工作,将PE 绳与绳头打结,并将PE 绳剪断,新绳头重新固定在打结机4上。最后将打包平台1 复位,重新放置下一个包装箱。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