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装卸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78782发布日期:2018-07-20 19:42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物料装卸方法及装置,尤指一种用在支持主制程设备物料的供应,以使主制程设备的制程加工可自动化持续进行的物料装卸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按,一般电子组件的加工通常具有量大而微细的特性,且具有一致的规格制程,例如ic半导体组件的封装制程;此类制程为求自动化生产,常将待加工(例如点胶封装的加工)的电子组件以矩阵排列方式放置在矩形的载盘(boad)上,再将载盘经由轨道输送及在定点作激光测高、点胶、ccd镜头的影像检测等制程,此种进行主要制程加工的设备可称为主制程设备。

而所述主制程设备中的载盘通常被层层叠置地装置在一矩形框盒中,由操作人员提至主制程设备的输送轨道起点被自动提送其中的逐层载盘,以进行对载盘上电子组件的加工;然而为提供自动化的程度,目前在主制程设备的输送轨道入口及出口常会加装附属的支持设备,即通称load/unload的装卸料装置,其通常为具有多层上下循环位移的载层,以供操作人员可在主制程设备的输送轨道入口处将多个装有载盘的框盒同时分别置于各载层中,俾借自动控制逐次升降各载层的框盒对应主制程设备的输送轨道,而将各框盒中的载盘逐次送入加工,同理,在主制程设备的输送轨道出口处,亦可相对以多个空的框盒同时分别置于各载层中,以承接完成加工的各载盘,如此操作人员可以因多个框盒的自动循环,获得可以同时兼顾多台主制程设备的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然而,该多个作为主制程设备附属的load/unload支持设备,虽然借自动控制逐次升降各载层的框盒对应主制程设备的输送轨道,而提供较具经济效益的自动化生产支持,但在更大量的制程加工需求上,其仍是相当有限的自动化生产支持,因为上下循环升降的载层每次仅能置放一个框盒,操作人员一次仅能装卸一个循环约三到四个框盒在load/unload支持设备上,在还未完成整个循环前就必须进行递补框盒的操作;另一方面,操作人员必须从前一制程的主制程设备中去进行卸除及搬送完成装载的框盒,再把该框盒转运到下一制程支持设备load/unload上逐一装载框盒于各载层,如此繁复的搬运装卸将仍不符经济效益!

爰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供待装卸物进行自动搬送以支持主制程设备的物料装卸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以执行所述物料装卸方法的装置。

依据本发明目的的物料装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一第一装卸装置;提供一第二装卸装置;使第二装卸装置的对接侧与该第一装卸装置的对接侧对接;使第一装卸装置的一入料轨道与第二装卸装置的一卸载轨道对应接轨;使第一装卸装置入料轨道中的一第一推料机构将待装卸物自第二装卸装置的卸载轨道移进入与其接轨的第一装卸装置的入料轨道中。

依据本发明又一目的的物料装卸装置,包括:用以执行如所述物料装卸方法的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物料装卸方法及装置,在实施上使第一装卸装置与第二装卸装置对接,而形成第一装卸装置的入料轨道与第二装卸装置的卸载轨道对应接轨,以形成第一输送路轨道,及使第一装卸装置的出料轨道与第二装卸装置的装载轨道对应接轨,以形成第二输送轨道,并借由转换轨道所提供的轨道转换,以获得相互平行的第一输送路轨道及第二输送轨道在同一工作平面高度上形成入料与出料的搬送回路,并使容置多个框盒的柜体物料可被该搬送回路所装卸,并借由自动的装卸而使操作人员仅需将第二装卸装置推至与第一装卸装置对接,柜体中框盒即可自动被逐次由第一装卸装置构成的load/unload支持设备传送到主制程设备,操作人员完全无须对柜体中框盒作往复而频繁的取放装卸;且由于柜体形成周围呈环状封闭而前后呈对向开放的框体状,使位于其中的各框盒亦为前后呈对向开放方式与柜体等同置放方位,并在柜体前后呈对向开放的部位所形成敞开部的卷帘设计下,使柜体的敞开部掀启及其中框盒的装卸、防尘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装置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卸除柜体及第一装卸装置的上部机体外壳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嵌扣机构的部分放大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卸除第一装卸装置上部机体外壳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柜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柜体上卷轮与绳缆是扣状态的构造关系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柜体拉下帘幕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柜体底部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装卸装置中各轨道及对接侧构造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装卸装置中对接侧构造的放大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装卸装置中对接侧构造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卸扣驱动机构与卡掣机构的对应作用关系立体示意图。

【符号说明】

a第一装卸装置a1物料入口

a11入料轨道a111轨架

a112轨架a12出料轨道

a121轨架a122轨架

a13转换轨道a131轨架

a132轨架a14供料轨道

a141x轴向滑轨a142z轴向滑轨

a143提取机构a15第一推料机构

a151第一支架a152第二支架

a153第三支架a16嵌扣机构

a161驱动组件a162扣件

a163扣槽a17第二推料机构

a171滑轨a18对接侧

a19卸扣驱动机构a191驱动件

a192推拨部a2物料出口

a31操作区a32操作区

a33定位机构a331驱动组件

a332扣座a333扣孔

a41导引组件a411斜锥面

a42第一导引开口a43第二导引开口

b第二装卸装置b1装卸平台

b11卸载轨道b12装载轨道

b2把手b3车轮

b4对接侧b5导轮

b6固定架b7定位销

b8卡掣机构b81卡掣体

b82固定座b83枢杆

b84拨推件b841轴轮

b85弹性组件c框盒

d柜体d1敞开部

d2卷帘d21帘幕

d22横杆d23滑槽

d3卷轮d31缆座

d311导引沟槽d32绳缆

d4扳拨座d41扣耳

d42滑轨d5扳扣

d6扣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物料装卸方法可以图中所示物料装卸装置为例作说明,包括:

一第一装卸装置a,其为一附属于主制程设备的支持设备,本身并不作制程的加工,而是仅用于物料的装卸搬送,整个第一装卸装置a平时并不被随意搬送,而是被安置定位在主制程设备旁侧以提供物料的支持;第一装卸装置a上设有一物料入口a1及一物料出口a2,二者可以依须要形成适当的角度,例如本发明实施例中形成九十度夹角;

一第二装卸装置b,可与第一装卸装置a联结而将其上所承载的物料移送进入第一装卸装置a,或与第一装卸装置a脱离而被移动或推送;第二装卸装置b上设有一装卸平台b1,并在装卸平台b1上设有卸载轨道b11及与卸载轨道b11相并邻及平行的装载轨道b12;

请参阅图2、3,第一装卸装置a设有在同一工作平面上的入料轨道a11、出料轨道a12、以及转换轨道a13,其中,入料轨道a11、出料轨道a12相互平行并设于x轴向,转换轨道a13设于y轴向;另,该转换轨道a13具有z轴向的上、下升降功能,且入料轨道a11、出料轨道a12分别各设有一段轨道部位与转换轨道a13重叠;第一装卸装置a在入料轨道a11旁侧同时设有一可活动地作x、z轴向位移的供料轨道a14,其是由位于x轴向的滑轨a141及z轴向滑轨a142所驱动,在供料轨道a14上并设有一提取机构a143;在入料轨道a11、出料轨道a12中各设有一第一推料机构a15,其设有第一支架a151、第二支架a152、第三支架a153所成,三者可收缩叠置使长度缩短(如入料轨道a11中所示者),或受驱动延伸使长度伸展(如出料轨道a12中所示者),其中于第一推料机构a15的第三支架a153末端(如图3所示)设有一嵌扣机构a16,其设有受一驱动组件a161作用可作上、下升降位移的扣件a162,其设有扣槽a163;

第二装卸装置b的装卸平台b1与第一装卸装置a设有入料轨道a11、出料轨道a12的工作平面高度相当,其中,第一装卸装置b上的卸载轨道b11与第一装卸装置a的入料轨道a11相接轨,第一装卸装置b上的装载轨道b12与第一装卸装置a的出料轨道a12相接轨;所述第一装卸装置a中的第一推料机构a15可延伸使第三支架a153末端嵌扣机构a16移入第二装卸装置b的卸载轨道b11或装载轨道b12;第二装卸装置b同时设有可供推移的把手b2及可供行走的车轮b3;其中,所述把手b2位于卸载轨道b11或装载轨道b12的一端部,并相对于卸载轨道b11或装载轨道b12与第一装卸装置a的入料轨道a11、出料轨道a12相接轨处的相反向,如此可方便物料的装卸。

请参阅图4,所述第一装卸装置a、第二装卸装置b是用以供承载多个框盒c的框状柜体d的待装卸物进行搬送;其中,第二装卸装置b的卸载轨道b11或装载轨道b12上均可供装载二柜体d在卸载轨道b11上作前后置放;所述柜体d由第二装卸装置b的卸载轨道b11借第一推料机构a15上的嵌扣机构a16将其拉移进入与其接轨的第一装卸装置a的入料轨道a11中,在柜体d被移入输送至入料轨道a11末端与转换轨道a13重叠处定位时,借由可活动地作x、z轴向位移的供料轨道a14与预设欲排出的框盒c对应,而以提取机构a143自柜体d中提取该框盒c中的物件经供料轨道a14移出,以提供给主制程设备进行提取及加工;一直到柜体d中各框盒c完全被提取完尽后,转换轨道a13将上升以撑顶原于入料轨道a11末端上的柜体d,使柜体d可于升上取代的转换轨道a13上被转移至出料轨道a12侧,然后转换轨道a13再下降使柜盒落于出料轨道a12末端与转换轨道a13重叠部位,再自出料轨道a12末端被移送出第一装卸装置a,被借第一推料机构a15将其推移进入第二装卸装置b的装载轨道b12留置。

请参阅图5至图7,所述柜体d形成周围呈环状封闭而前后呈对向开放的框体状,位于其中的各框盒c亦为前后呈对向开放方式与柜体d等同置放方位;而柜体d前后呈对向开放的部位所形成敞开部d1各于其上方设有卷帘d2,其设有以不锈钢可卷绕的金属薄片为屏蔽材料的帘幕d21,帘幕d21前端固设一横杆d22,该横杆d22两端并嵌置于柜体d前后敞开部d1两侧对向的滑槽d23中,借由横杆d22的重力可在滑槽d23中下拉帘幕d21屏蔽敞开部d1;卷帘d2一侧端设有卷轮d3,卷轮d3下方设有缆座d31(如图6所示),卷轮d3上卷绕有绳缆d32,绳缆d32穿经缆座d31上一细长槽状的导引沟槽d311并以一端联结于一扳拨座d4,而扳拨座d4两侧亦各设有扣耳d41,其中一扣耳d41供绳缆d32系绑,另一扣耳d41可供柜体d上一扳扣d5扣设定位,借由操控扳拨座d4于滑轨d42上的上、下位移,可驱使卷帘d2中卷绕的帘幕d21可下降屏蔽或上升敞开柜体d前后敞开部d1,亦或维持卷帘d2的帘幕d21上升敞开柜体d前后敞开部d1,以利各框盒c的取放;当扳扣d5解除对扣耳d41的扣设定位,横杆d22的重力将在滑槽d23中下拉帘幕d21屏蔽敞开部d1,同时使扳拨座d4被绳缆d32拉引,而在滑轨d42上滑移被提至上方部位(如图7所示)。

请参阅图8,并同时配合参阅图2、3,柜体d下方设有一扣杆d6,两端分别朝前后呈对向开放的敞开部d1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装卸装置a借第一推料机构a15上第三支架a153的嵌扣机构a16被伸于柜体d的扣杆d6下方时,借驱动组件a161作用使扣件a162作上升位移,而以其上扣槽a163扣嵌柜体d的扣杆d6,以拖拉柜体d自第二装卸装置b的卸载轨道b11进入与其接轨的第一装卸装置a的入料轨道a11中;或推移柜体d自第一装卸装置a的出料轨道a12进入第二装卸装置b的装载轨道b12。

请参阅图9,第一装卸装置a于入料轨道a11的两侧轨架a111、a112内侧,以及出料轨道a12两侧轨架a121、a122内侧,和转换轨道a13两侧轨架a131、a132其中之一内侧,皆各设有相同的第二推料机构a17,各第二推料机构a17皆设有一与前述图2、3中第一推料机构a15上相同的嵌扣机构a16,惟第二推料机构a17上的嵌扣机构a16是于一固定长度的滑轨a171上可受驱动作前后位移,其用途是在入料轨道a11、出料轨道a12或转换轨道a13中拖拉或推移图6中柜体d,其移动方法同前所述,兹不赘述!

请参阅图9、10,第一装卸装置a位于对接侧a18下端设有以左、右相隔间距各开有镂空的操作区a31、32,操作区a31上方对应为入料轨道a11,操作区a32上方对应为出料轨道a12,在操作区a31中设有一定位机构a33,其包括受驱动组件a331所驱动可作上、下位移的扣座a332,其上设有扣孔a333;对接侧a18下端的操作区a31左右两侧各设有导引组件a41,二者其相对朝内的一侧设有斜锥面a411,而使二者形成外宽内窄的斜锥状第一导引开口a42;操作区a32的右侧亦设有一导引组件a41,其斜锥面a411与操作区a31左侧导引组件a41的斜锥面a411相向,而使二者形成外宽内窄的斜锥状第二导引开口a43;操作区a31左侧及操作区a32右侧的导引组件a41间,第一装卸装置a的对接侧a18同时设有二相隔间距设置的卸扣驱动机构a19,其并位于所述两侧的导引组件a41偏靠上方;另,由于本发明实施例采入料轨道a11在左侧,而出料轨道a12在右侧,故所述定位机构a33设于操作区a31中,若采用入料轨道a11在右侧、出料轨道a12在左侧的规划,则定位机构a33则设于右侧的操作区a32中。

请参阅图11,第二装卸装置b的对接侧b4设有分置两侧及近中央处的三个导轮b5,其各由多个轴承所串接叠置而成;两侧导轮b5间的对接侧b4一固定架b6上,相隔间距设有二定位销b7;在第二装卸装置b的装卸平台b1的卸载轨道b11与装载轨道b12处前方侧边各设有一卡掣机构b8,各卡掣机构b8各以一卡掣体b81扣卡柜体d前底缘,以卡掣止挡柜体d避免往前滑离卸载轨道b11或装载轨道b12。

请参阅图11、12,该卸扣驱动机构a19包括可受驱动作前后位移的驱动件a191,驱动件a191前端下方形成一其高后低的斜锥状推拨部a192;该卡掣机构b8包括一固定座b82,其上枢设二相互平行的枢杆b83,枢杆b83上方的一端设有该卡掣体b81,下方的另一端设有一拨推件b84,拨推件b84前方设有一枢设的轴轮b841,卡掣体b81与固定座b82间的二枢杆b83上各枢套弹簧构成的弹性组件b85;卸扣驱动机构a19的驱动件a191在被驱动前移时,以前端斜锥状推拨部a192抵推卡掣机构b8中拨推件b84的轴轮b841,使枢杆b83被带动下移,连带使卡掣体b81下压弹性组件b85,使卡掣体b81解除对柜体d前底缘的卡掣;而在卸扣驱动机构a19的驱动件a191在被驱动后移时,前端斜锥状推拨部a192脱离拨推件b84的轴轮b841,使枢杆b83在弹性组件b85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顶推卡掣体b81,以嵌扣挡抵柜体d前底缘。

本发明实施例的物料装卸方法,包括:一第一装卸步骤,使多个框盒c被容置于一柜体d,并使柜体d形成周围呈环状封闭而前后呈对向开放的框体状,位于其中的各框盒c亦为前后呈对向开放方式与柜体d等同置放方位;

一第二装卸步骤,使第一装卸步骤完成框盒c容置的柜体d被置于第二装卸装置b的装卸平台b1的卸载轨道b11上,并受卡掣机构b8所卡掣定位;

一对接步骤,使第二装卸装置b的对接侧b4与第一装卸装置a的对接侧a18对接;在对接时,使第二装卸装置b的对接侧b4两侧导轮b5循第一装卸装置a位于对接侧a18两侧的导引组件a31所形成的斜锥状导引开口a32被导引,并使受定位机构a33中驱动组件a331所驱动可作上、下位移的扣座a332,以其上扣孔a333嵌扣第二装卸装置b的固定架b6上定位销b7,以使第一装卸装置与第二装卸装置联结定位,并使第一装卸装置a的入料轨道a11与第二装卸装置b的卸载轨道b11对应接轨,及使第一装卸装置a的出料轨道a12与第二装卸装置b的装载轨道b12对应接轨;

一解除装卸物卡掣步骤,使第一装卸装置a位于对接侧a18下端的卸扣驱动机构a19的驱动件a191被驱动前移,以前端斜锥状推拨部a192抵推卡掣机构b8中拨推件b84的轴轮b841,使枢杆b83被带动下移,连带使卡掣体b81下压弹性组件b85,使卡掣体b81解除对柜体d前底缘的卡掣;

一第三装卸步骤,使第一装卸装置a入料轨道a11中的第一推料机构a15上的第一支架a151、第二支架a152、第三支架a153受驱动延伸,使第三支架a153末端嵌扣机构a16被伸展移至第二装卸装置b的卸载轨道b11上柜体d下方,并以嵌扣机构a16受驱动组件a161作用可作上、下升降位移的扣件a162扣嵌柜体d下方的扣杆d6,以拖拉柜体d自第二装卸装置b的卸载轨道b11进入与其接轨的第一装卸装置a的入料轨道a11中;

一第四装卸步骤,在第一装卸装置a中,使入料轨道a11、出料轨道a12、转换轨道a13中的第二推料机构a17,各以其上嵌扣机构a16拖拉或推移柜体d于前述各轨道中进行移动,并借可活动地作x、z轴向位移的供料轨道a14将柜体d中的框盒c中的物件输出至第一装卸装置a外。

一第五装卸步骤,在第二装卸装置b与第一装卸装置a仍对接的情况下,使第一装卸装置a出料轨道a12中的第一推料机构a15以嵌扣机构a16受驱动组件a161作用可作上、下升降位移的扣件a162扣嵌柜体d下方的扣杆d6,并使第一支架a151、第二支架a152、第三支架a153受驱动伸展,而推移柜体d移至与其接轨的第二装卸装置b的装载轨道b12上;

一进行装卸物卡掣步骤,使第一装卸装置a位于对接侧a18下端的卸扣驱动机构a19的驱动件a191被驱动后移,使前端斜锥状推拨部a192释放及脱离对卡掣机构b8中拨推件b84的轴轮b841的抵推状态,使枢杆b83因弹性组件b85的恢复力弹性作用而上移,使卡掣机构b8的卡掣体b81对柜体d前底缘进行卡掣定位;

一卸除对接步骤,使第一装卸装置a的对接侧a18受定位机构a33中驱动组件a331所驱动可作上、下位移的扣座a332上移,而使其上扣孔a333脱离对第二装卸装置b的固定架b6上定位销b7嵌扣状态被卸除,进而可推移第二装卸装置b的对接侧b4与第一装卸装置a的对接侧a18分离。

本发明实施例的物料装卸方法及装置,在实施上使第一装卸装置a与第二装卸装置b对接,而形成第一装卸装置a的入料轨道a11与第二装卸装置b的卸载轨道b11对应接轨,以形成第一输送路轨道,及使第一装卸装置a的出料轨道a12与第二装卸装置b的装载轨道b12对应接轨,以形成第二输送轨道,并借由转换轨道a13所提供的轨道转换,以获得相互平行的第一输送路轨道及第二输送轨道在同一工作平面高度上形成入料与出料的搬送回路,并使容置多个框盒c的柜体d物料可被该搬送回路所装卸,并借由自动的装卸而使操作人员仅需将第二装卸装置b推至与第一装卸装置a对接,柜体d中框盒c中的对象即可自动被逐次由第一装卸装置a构成的load/unload支持设备传送到主制程设备,操作人员完全无须对柜体d中框盒c作往复而频繁的取放装卸;且由于柜体d形成周围呈环状封闭而前后呈对向开放的框体状,使位于其中的各框盒c亦为前后呈对向开放方式与柜体d等同置放方位,并在柜体d前后呈对向开放的部位所形成敞开部d1的卷帘d2设计下,使柜体d的敞开部d1掀启及其中框盒c的装卸、防尘更方便。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