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双轨上滑行的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6285发布日期:2018-09-18 19:2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在双轨上滑行的行车,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两个主动轮(1)、四个夹紧轮(2)、两个从动轮(3)、动力装置、基板(4)、第一U型支架(5)、第二U型支架(6)以及刹车装置(7),行车行驶在两条互相平行的轨道上;动力装置安置在基板(4)上;所述的第一U型支架由一条长条型的板材的两端向上弯折形成,第一U型支架(5)通过第一支架轴(51)轴连在基板顶壁上,一个主动轮与第一U型支架朝上的一块支架板的末端轴连,一个从动轮与第一U型支架朝上的另一块支架板的末端轴连,在从动轮下方的支架板和从动轮下方的支架板上对称设有第一夹紧轮调节孔,第一夹紧轮轴的两端分别插入一个第一夹紧轮调节孔,在两块支架板之间的第一夹紧轮轴上分别套上一个夹紧轮,在位于第一U型支架外侧的每个第一夹紧轮轴末端套上一条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另一端挂在同侧的第一U型支架外壁上的第一调节架上;所述的第二U型支架也是由一条长条型的板材的两端向上弯折形成,第二U型支架(6)通过第二支架轴(61)轴连在基板顶壁上,另一个主动轮与第一U型支架朝上的一块支架板的末端轴连,另一个从动轮与第二U型支架朝上的另一块支架板的末端轴连,在第二U型支架对应第一U型支架的位置设置第二夹紧轮调节孔,在第二夹紧轮轴上套上剩下的两个夹紧轮,再将第二夹紧轮轴的两端分别插入一个第二夹紧轮调节孔,在位于第二U型支架外侧的每个第二夹紧轮轴末端套上一条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另一端挂在同侧的第二U型支架外壁上的第二调节架上;使两个主动轮位于一条轨道的上方,两个夹紧轮位于同一条轨道的下方,两个从动轮位于另一条轨道的上方,另外两个夹紧轮位于从动轮下方的轨道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双轨上滑行的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刹车装置(7)主要包括刹车电机(71)、刹车套筒(72)、刹车支架(73)、刹车螺杆(74)以及两块刹车片(75);刹车电机固定在第二U型支架(6)底板上壁面,刹车套筒固定在刹车电机朝上的输出轴上,刹车套筒的内孔中设有内螺纹,刹车螺杆穿过刹车车架的中心通孔,用锁紧螺母将刹车支架顶到刹车螺杆的螺母上,再将刹车螺杆的末端向下旋拧到刹车套筒朝上的内孔中,当刹车电机正转或反转时,就会带动刹车螺杆正转或反转;在刹车车架中心通孔两侧的延展翼的顶壁上分别固定一块刹车片(75),在第二U型支架朝上的两块侧板顶上对称设有向下凹陷的刹车支撑槽,刹车支架两端的延展翼的末端自上而下进入刹车支撑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双轨上滑行的行车,其特征在于: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轴通过皮带与两个主动轮相连,动力装置带动两个主动轮同向转动;在基板下方设有两块并列的向下突出的连接接耳,货厢顶上设有向上突起的两块货厢接耳,两块货厢接耳进入两块连接接耳之间,通过悬挂轴悬挂在两块连接接耳上的接耳孔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双轨上滑行的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车还包括阻尼装置(8),所述的阻尼装置(8)包括阻尼片(81)、活塞套(82)、阻尼弹簧(83)、活塞环(84)、阻尼套(85)、阻尼螺丝(86)以及阻尼螺栓(87);

在悬挂轴下方的一块连接接耳上设有阻尼孔;所述的阻尼套上设有阻尼套槽,在阻尼套槽底壁上设有阻尼套孔,阻尼套用螺丝固定在连接接耳朝外的壁面上,使阻尼套槽对准阻尼孔,阻尼孔的孔径和阻尼套槽的孔径相同;

所述的活塞套为与阻尼孔形成活动配合的圆柱体,圆柱体的两个端面上都设有凹槽,刹车皮固定在活塞套的一个凹槽里,刹车皮的厚度大于刹车皮所在凹槽的深度;所述的活塞环中心的通孔直径小于阻尼螺栓的直径;活塞环位于阻尼套槽里,阻尼弹簧的一端抵在活塞环远离阻尼套槽底壁的端面上,另一端抵在活塞套的一个凹槽里,活塞套位于阻尼孔里,阻尼螺栓的末端旋拧进入阻尼套孔,阻尼螺栓末端的尖部进入活塞环中心的通孔,由于活塞环中心的通孔直径小于阻尼螺栓的直径,阻尼螺栓抵着活塞环克服阻尼弹簧的张力将活塞套和刹车皮向相邻的货厢接耳的方向顶,使刹车皮抵紧货厢接耳,减少货厢晃动的幅度;当阻尼螺栓在阻尼套上旋拧到位后,旋转套在阻尼螺栓上的锁紧螺丝,在行车运行的过程中,刹车皮抵紧在货厢接耳上,使货厢晃动的幅度降低,当需要调节刹车皮压紧在货厢接耳上的力量时,先拧松阻尼螺丝,再通过正向或反向旋转阻尼螺栓,就能够改变刹车皮压紧在连接接耳上的力量,调节好后,再拧紧阻尼螺丝。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