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3278发布日期:2019-01-04 23:38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吊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钢结构小型构件吊装一般是由塔吊、汽车吊、履带吊进行运输。其操作平台需要安置在平整硬化的地面上,并且需要多次移动操作装置。对于斜坡异型钢构小型构件的吊装焊接需要准确的定位,并且使得施工人员容易把控构件的平稳性。但是塔吊、汽车吊、履带吊进行钢构构件吊装时存在以下缺陷:

1)吊升装置体积庞大,对操作平台的要求很高,需要进行专门的处理,不利于现场的施工作业;

2)吊升装置覆盖范围有局限性且不灵活;

3)对于斜坡异形结构,构件吊装很容易出现碰撞,不利于安全施工;

4)工程项目跨度大、高度高,处于高空作业时,吊装构件的稳定性差,不利于小构件的精准焊接;

5)对于塔吊、履带吊、汽车吊,一般需要花费庞大的成本,不利于项目的成本节约。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低成本、易操作、稳定性好的吊装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装装置,其具有低成本、易操作、稳定性好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的一种吊装装置,用于钢结构建筑的构件的吊装,所述钢结构建筑包括斜向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吊装部,所述吊装部用于吊装构件;

基部,所述基部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第三基座、连接机构,所述第一基座、第二基座通过所述连接机构可拆卸地连接,用于将基部夹紧于所述斜向钢梁,所述吊装部通过所述第三基座安装在所述第一基座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多根丝杆,螺纹紧固件,用于将第一基座、第二基座分别紧固于所述斜向钢梁的上下两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部还包括调整机构,所述第一基座、第三基座通过所述调整机构连接,所述调整机构用于调整所述第三基座的高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机构包括上螺套、下螺套、上下移动件,所述上下移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三基座、所述上螺套相连,所述下螺套分别与所述上螺套、第一基座相连,通过上螺套的转动带动上下移动件的上下移动,以调整所述第三基座的高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部包括至少两处所述调整机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吊装部包括第一杆、吊装臂、旋转件,所述第一杆与所述第三基座相连,所述旋转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杆,所述吊装臂可绕所述旋转件为轴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吊装部还包括第二杆、第三杆,所述第二杆、第三杆的一端与所述旋转件相连,所述第二杆、第三杆与所述吊装臂相连。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杆与所述旋转件垂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吊装臂包括卡节,用以使所述吊装臂的长度可伸缩调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吊装部还包括卷扬机、行程开关、绳筒、钢丝绳、动滑轮、吊钩,所述动滑轮安装在所述吊装臂的一端,所述钢丝绳的一端绕于所述绳筒,另一端与所述吊钩相连,所述吊钩用于直接钩起构件;所述卷扬机控制所述绳筒的转动,所述行程开关用于控制所述卷扬机。

本实用新型的进步之处在于:

1)解决现有吊装场地限制,装置体积大、重量重的问题;

2)解决在斜坡处吊装的异形钢结构小构件吊装不够灵活的问题;

3)避免构件吊装过程中在钢结构顶部斜坡处发生碰撞事故;

4)很大程度上降低钢结构小型构件吊装焊接过程中的不稳定性,确保准确定位,降低构件拼装的累计误差;

5)解决在斜坡上提升装置不易安装调节平衡的问题,增加提升装置的稳定性,使底座受力均匀;

6)解决大型吊运装置吊装受限的小空间吊装问题。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吊装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A-图2B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附图均仅作为示例,不应该以此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实际要求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

参考图1,吊装装置分为基部101与吊装部201,基部101固定在钢结构建筑的主梁16,并支撑吊装部201,吊装部201用于吊起需要安装的小型构件。基部 101包括第一基板15、第二基板18、第三基板14,第一基板15与第二基板18设置有连接机构17,第三基板14与吊装部201相连,第一基板15与第三基板14之间设置有调整机构13。

继续参考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钢结构的主梁16为斜面,连接机构17为丝杆171与螺母172,根据现场施工条件确定基部101的位置后,设置于主梁16上下两侧的第一基板15、第二基板18在丝杆17上移动至与主梁16的相抵的位置,拧紧螺母172,使得第一基板15、第二基板18从上下两侧夹紧主梁16,使得基部 101可以稳固在主梁16的斜面。通过丝杆17、第一基板15、第二基板18的设置,可实现基部101在斜向钢梁上的可拆卸固定。

继续参考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调整机构13包括如图2A-图2B所示的螺纹连接结构,调整机构13包括上螺套131、下螺套132、上下移动件133,上下移动件133分别与第三基板14、上螺套131相连,下螺套132分别与上螺套131、第一基板15相连,此实施例中,上下移动件133为螺栓,但不以此为限。调节高度时,上螺套131的螺帽缺口1311提供了扳手空间,操作者可使用扳手令上螺套131转动,通过上螺套131的转动带动上下移动件133的上下移动,以调整第三基板14 的高度。此实施例中,设置两处调整机构13,基部101足够稳定地支撑吊装部201,当设置两处调整机构13时,两处的上下移动件133的移动距离不同,使得与之连接的第三基板14保持水平,调整机构13的数量以实际施工需求而定,不以此为限。第一基板15、第三基板14之间设置多处调整机构13,实现了第三基板14的精细调平,以保证吊装过程第三基板14受力均匀,提高了吊装装置的稳定性。

继续参考图1,吊装部201包括主杆12、旋转轴9、可伸缩吊装臂4,支撑杆 10、平衡杆1。主杆12焊接于第三基板14上,旋转轴9的轴线方向为竖直方向,旋转轴9设置于主杆12,吊装臂4可绕旋转轴9为轴360°转动,增大了吊装臂4 的吊装范围。在一个实施例中,旋转轴9分别与平衡杆1、支撑杆10的一端相连,吊装臂4与平衡杆1、支撑杆10相连,如此设置,既实现了吊装臂4绕主杆12为轴转动,平衡杆1、支撑杆10与吊装臂4形成的三角形结构也保证了吊装臂4在吊装过程的稳定。吊装臂4包含卡节5,操作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吊装臂4的臂长调节,调节至需要的长度后采用卡节5固定,套节变径式的吊装臂4,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长短伸缩调节,通过吊装臂4的自由收缩,可实现对某一方向上直径较大的异形结构吊装运输。另外,对于在吊装过程中需要焊接的小构件,可通过调节变径吊装臂4进行精准的定位,从而加强构件悬空焊接的精度,降低构件拼装的累计误差。

继续参考图1,吊装部201还包括卷扬机2、行程开关7、绳筒3、钢丝绳8、动滑轮6、吊钩11。将钢丝绳8通过动滑轮6,并在钢丝绳8的末端安装吊钩11;设置行程开关7可以防止操作失误或失灵而造成的起吊过位事故。

综上,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小型构件吊装一般是由塔吊、汽车吊、履带吊进行运输成本高、难操作、稳定性欠佳的缺点,提供的吊装装置具有本发明在施工过程中不仅不伤害结构主体,不占用空间、移动灵活,而且提高了运输的效率,加强了吊装的灵活性,打破了吊装平台的局限性,有效避免了交叉作业的安全事故问题,增强了构件在吊装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了构件运输的施工成本。其中,可调节式的基板和可伸缩式的吊装臂,能够保证小吊车的适用范围更广,保证吊装运输以及焊接质量。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