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撕膜机构及自动除膜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1536发布日期:2018-10-26 21:20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撕膜机构及包括有所述自动撕膜机构的自动除膜设备。



背景技术:

生产制造中,很多中间产品表面贴附有保护膜,在其后续加工时,该保护膜或者保护膜的一部分需撕除。需要耗费人力。尤其是采用人工撕去产品包括的窗口位置的薄膜时,一方面,作业员需要用手指捅膜,长时间撕膜容易损伤手指头;另一方面,人工作业易使该中间产品表面沾污,不利于后续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提供工作效率、且不会损伤产品表面的自动撕膜装置。

一种自动撕膜机构,用于撕去产品上的保护膜,所述产品包括一窗口,所述产品的其中一表面贴设有一层保护膜,所述保护膜包括覆盖所述窗口的第一膜及覆盖所述窗口外围的第二膜,所述第一膜与所述第二膜之间部分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撕膜机构包括:

承载平台,用于承载所述产品,所述承载平台设置有与所述窗口位置对应的通孔;

限位部,设置在所述承载平台上,所述限位部包括可运动的挡板,所述限位部用于将所述产品限位在所述承载平台上;

设置于所述承载平台上方的预压板,所述预压板能在一Z向上运动压向所述产品且显露所述窗口;

设置于所述承载平台下方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顶针,所述顶针能通过所述通孔伸入每个所述产品的所述窗口且未超出所述产品贴设有保护膜的表面;

设置于所述承载平台上方的捅膜部,所述捅膜部能在Z向上运动以与所述窗口对准,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捅膜部共同夹持所述第一膜且所述捅膜部向下运动而使第一膜与第二膜分离撕去第一膜。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撕膜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主体及受所述第一驱动主体驱动而在Z方向运动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承载平台,所述第二表面固定设置有所述预压板,所述预压板与所述固定板一起运动。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撕膜机构包括阵列排列的第二驱动机构,每个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承载平台上的一个产品相对应;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主体以及能相对所述第二驱动主体运动的滑板,所述滑板包括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侧表面,所述捅膜部固定在所述侧表面,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捅膜部在Z方向上运动。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捅膜部包括板状体以及冲头,所述板状体包括相对的顶端及底端,所述顶端开设有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从所述顶端贯穿至底端,所述冲头设置在所述底端,所述冲头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气孔相通的第二通气孔。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部还包括多个挡柱阵列及驱动两个所述挡板相对运动的驱动部,所述挡板用于夹持所述产品的相对两个侧边中的至少一侧边,每个所述挡柱阵列设置在所述挡板之间用于夹持所述产品的另外两个侧边,所述挡板及所述挡柱阵列共同防止所述产品位置的偏移。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部还包括筒状体及收容在所述筒状体内的弹簧,所述顶针一端与弹簧固定,另一端位于所述筒状体之外。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自动除膜设备。

一种自动除膜设备,包括:

流水线机台,所述流水线机台用于设置物料载盘,并定义有机器人取料位及机器人收料位,所述流水线机台能带动所述物料载盘经过所述机器人取料位及机器人收料位;

如上所述的自动撕膜机构,所述自动撕膜机构位于所述流水线机台一侧;

投料机械手,用于从位于所述机器人取料位设置的所述物料载盘中取出待撕膜的所述产品放置至所述承载平台;

取料机械手,用于从所述承载平台中取出撕膜后的所述产品放入位于所述机器人收料位的物料载盘。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投料机械手、取料机械手均为阵列排列的手抓,每个手抓用于抓取一个产品。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流水线机台为传送带,所述流水线机台还定义有位于所述机器人取料位及机器人收料位两侧的上料位及存料位,所述物料载盘能随着传送带的运动从上一个工位移动到下一个工位。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除膜设备还包括两个控制箱,分别用于控制所述投料机械手、所述取料机械手的运动。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提供的自动撕膜机构包括夹持部、设置于所述承载平台上方的预压板以及捅膜部,所述预压板实现了产品的固定,所述捅膜部能在Z向上运动以与产品包括的所述窗口对准,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捅膜部共同夹持所述第一膜且所述捅膜部向下运动而使覆盖窗口的第一膜与窗口外围的第二膜分离以撕去第一膜,实现了撕膜的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方案提供的自动除膜设备包括自动撕膜机构、流水线机台、投料机械手与取料机械手,流水线机台定义有机器人取料位及机器人收料位,所述机器人取料位、机器人收料位分别用于设置物料载盘,物料载盘能从上一个工位流至下一个工位;所述投料机械手与取料机械手分别用于将物料载盘投放至自动撕膜机构及从自动撕膜机构中取出产品,能实现同步上下料,进一步实现了撕膜的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除膜设备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除膜设备包括的自动撕膜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图2提供的自动撕膜机构的部分结构图。

图4是图3提供的自动撕膜机构的爆炸图。

图5是自动撕膜机构的工作示意图。

图6是提2提供的自动撕膜机构包括的夹持部的结构图。

图7是图2提供的夹持部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技术方案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除膜设备200,其包括自动撕膜机构100,流水线机台80、投料机械手90、取料机械手110及控制箱120。

请参阅图2及图4,所述自动撕膜机构100包括承载多个待撕膜的产品101的承载平台10、限位部20、第一驱动机构30、设置于所述承载平台10上方的能随着第一驱动机构30运动的预压板40、阵列排列的多个第二驱动机构50、能随着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0运动的捅膜部60、位于承载平台10下方的夹持部70。

请参阅图5,所述承载平台10承载有多个待撕膜的产品101。每个所述待撕膜的产品101包括一窗口102。所述待撕膜的产品101的其中一表面贴设有一层保护膜(图未示),所述产品譬如是便携式电子产品(手机)的外壳,其中一表面尤其是指产品101的外表面。所述窗口102可以是后续设置摄像头的窗口、或者是指纹解锁的窗口等。所述保护膜包括覆盖所述窗口102的第一膜及覆盖窗口外围的第二膜,第一膜与第二膜之间部分连接。譬如所述保护膜可以是通过激光沿所述窗口一周切割但是未完全切割掉而形成部分连接的第一膜与第二膜。所述自动撕膜机构100用于撕除第一膜。

请参阅图4,所述承载平台10的预定位置设置有通孔11,当承载平台10上设置所述待撕膜的产品101时,从而所述通孔11的位置是与所述待撕膜的产品的窗口102位置相通。

所述限位部20设置在所述承载平台10上。所述限位部2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挡板21、驱动所述挡板21相对运动的驱动部22、固定部23及多个挡柱阵列24。

两个所述挡板21平行相对设置,所述挡板21用于夹持所述产品的相对两个侧边中的至少一侧边。也即,当承载平台10上只设置有一排待撕膜的产品101时,所述相对的两个挡板21分别用于夹持所述产品的相对的两个侧边,当所述承载平台10上设置两排产品101时,所述两个挡板21分别夹持两列产品101的相背的侧边,相邻两排产品之间设置一个固定部23。所述挡板21在所述驱动部22的驱动下运动,是使所述两列产品101相邻的两个侧边分别抵靠所述固定部23。所述固定部23可以是与所述挡板平行、且长度相当的挡板或者是与产品的侧边长度相当的挡块。

每个所述挡柱阵列24设置在所述挡板21之间,用于夹持所述产品101的另外两个侧边,所述挡板21及所述挡柱阵列24共同防止所述产品101位置的偏移。

请参阅图2至图4,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0包括第一驱动主体31、连接轴32及固定板33。所述第一驱动主体31及固定板33分别位于所述连接轴32的相对两端。所述固定板33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330及第二表面332,所述第二表面332朝向所述承载平台10。

请参阅图2至图4,所述预压板40固定在所述固定板33的第二表面332且阵列排列,所述预压板40为柔性材料制成的方块形状,譬如是UV胶制成。所述预压板40能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0的运动下压向所述产品101,防止所述产品101在撕膜时发生位置偏移。

请参阅图5,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0设置在所述固定板33的第一表面330。每个第二驱动机构50与所述承载平台10上的一个产品101相对应。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0包括第二驱动主体51以及设置在第二驱动主体51上、能相对所述第二驱动主体51运动的滑板52。所述滑板52包括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330的侧表面520,所述捅膜部60固定在所述侧表面520,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0用于驱动所述捅膜部60在一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330的Z方向上运动。

请参阅图4及图5,所述捅膜部60包括板状体61以及冲头62。所述板状体61包括相对的顶端610及底端620。所述顶端610开设有第一通气孔612,所述第一通气孔612从所述顶端610贯穿至底端620,所述冲头62设置在所述底端620。所述板状体61固定在所述侧表面520且位于所述预压板外侧,且能在Z向上运动以与所述窗口102对准。

请一并参与图6,所述冲头62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气孔612相通的第二通气孔622。第一通气孔612用于连接一外部的充气装置(图未示),充气装置向所述第一通气孔612及第二通气孔622通气时,可以将撕掉的第一膜吹向废料桶而避免所述第一膜堆积在所述冲头62上而影响所述冲头62工作。

请参阅图6至图7,所述夹持部70包括顶针71、筒状体72及收容在所述筒状体72内的弹簧73,所述顶针71一端与弹簧73固定,另一端位于所述筒状体72之外。所述夹持部70设置在所述动力机构130包括的一个承载平板132上。所述动力机构也可以在所述Z方向运动。所述顶针71与所述通孔11是对准的。从而能通过所述通孔11伸入每个待撕膜的产品101的所述窗口102且未超出所述产品贴设有保护膜的表面。

由于所述捅膜部60能在Z向上运动以与所述窗口对准,从而所述夹持部70与所述捅膜部60共同夹持所述第一膜且所述捅膜部60继续沿通孔11向下运动预定的距离直至第一膜与第二膜分离撕去第一膜。

请参阅图1,所述流水线机台80位于所述自动撕膜机构100的正前方。所述流水线机台80为一水平设置的传送带。所述流水线机台80上定义有上料位81、机器人取料位82、机器人收料位83及存料位84。所述上料位81、机器人取料位82、机器人收料位83及存料位84分别用于设置物料载盘85。所述物料载盘85能随着传送带的运动从上一个工位移动到下一个工位。

所述投料机械手90、所述取料机械手110分别设置在所述自动撕膜机构100的左右两侧。所述投料机械手90、取料机械手110均包括阵列排列的手抓115,每个手抓115用于抓取一个产品101。

两个所述控制箱120设置在自动撕膜机构100的一侧,两个所述控制箱120分别用于控制所述投料机械手90、取料机械手110的工作。所述控制箱120可供人工操控。

所述自动除膜设备200的工作原理是:所述流水线机台80开启,上料位81堆叠有多个物料载盘85,每个物料载盘85中承载有阵列排列的待撕膜的产品101,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物料载盘承载有10个产品101。流水线机台80运行时,其中一个物料载盘85流动至所述机器人取料位82,所述投料机械手90从所述的机器人取料位82的物料载盘85中一次性取出所有的产品101,投放至所述承载平台10,所述限位部20夹持所述产品101的四个侧边,所述预压板40压向所述产品101的表面,所述自动撕膜机构100包括的所述夹持部70与所述捅膜部60共同夹持所述第一膜且所述捅膜部60向下运动,而使第一膜与第二膜分离撕去第一膜。

撕膜之前,所述投料机械手90从流水线机台80的机器人取料位82所在位置所述物料载盘85中取出所有的产品101后,所述流水线机台继续运作,使空的物料载盘85运动至机器人收料位83。撕膜完毕,所述取料机械手110从所述承载平台10中取出撕膜后的产品101投放至机器人收料位83的所述物料载盘85,随着流水线机台的继续运动,装载有撕膜后的物料载盘运动至存料位供人工搬运移走。如此,便完成了产品预定位置的撕膜。

且撕膜完毕,充气装置能向所述第一通气孔612及第二通气孔622通气时,可以将撕掉的第一膜吹向废料桶。

综上所述,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提供的自动撕膜机构100包括夹持部70、设置于所述承载平台10上方的预压板40以及捅膜部60,所述预压板40实现了产品101的固定,所述捅膜部60能在Z向上运动以与产品101包括的所述窗口102对准,所述夹持部70与所述捅膜部60共同夹持所述第一膜且所述捅膜部60向下运动而使覆盖窗口102的第一膜与窗口外围的第二膜分离以撕去第一膜,实现了撕膜的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残膜能通过捅膜部60包括的冲头62开设的通气孔吹向废料桶,实现了残膜的自动收集功能。

本方案提供的自动除膜设备200包括自动撕膜机构100、流水线机台80、投料机械手90与取料机械手110,流水线机台80定义有机器人取料位82及机器人收料位83,所述机器人取料位82、机器人收料位83分别用于设置物料载盘85,物料载盘85能从上一个工位流至下一个工位;所述投料机械手90与取料机械手110分别用于将物料载盘85投放至自动撕膜机构100及从自动撕膜机构100中取出产品,能实现同步上下料,投料机械手90与取料机械手110包括阵列排布的手抓,每次能实现多片产品的自动撕膜过程,大幅提高撕膜效率。如此,实现了撕膜的自动化。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