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料码垛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1337发布日期:2018-10-31 00:01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饲料生产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饲料码垛设备。



背景技术:

饲料在加工结束后,装入包装袋内,然后利用袋口缝线装置将包装袋封口,工人将封口完毕的包装袋进行人工的搬运摆放工作。

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4223324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高速饲料码垛系统,包括输送带,依次设于输送带上方的落料斗、袋口缝线装置和压平装置、设于输送带端部的滑道、与滑道配合的码垛置物台、以及与码垛置物台对应的机械手。落料斗内的饲料落入包装袋内,包装袋被袋口缝线装置封口,然后被压平装置压平,通过滑道滑落至码垛置物台上,机械手将码垛置物台上的包装袋进行码垛。

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袋装饲料形成流水线的生产形式,提高了加工效率,但是在包装袋通过滑道滑落后,包装袋内的饲料分布不均匀,在滑落的过程中,靠近包装袋袋口的饲料会向包装袋底端下沉,至使滑至码垛置物台上的包装袋内的饲料不平,造成码垛后的包装袋不稳定、易倾倒的后果,影响码垛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饲料码垛设备,达到提高包装袋的平整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饲料码垛设备,包括输送架、设置在输送架上的输送带,还包括码垛置物台以及与码垛置物台对应的机械手,所述输送带传送方向的一侧连接有向下倾斜的滑道,输送带上设置有与滑道相对的推动装置,滑道底端与码垛置物台之间连接有压平装置,机械手旁设置有码垛工位,所述推动装置包括带有推动面的推动板,推动板与输送架之间设置有推动驱动组件,推动驱动组件驱动推动板带动推动面向滑道顶端远离或靠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封口完毕的包装袋随着输送带的传送而移动,移动至推动装置处,推动驱动组件驱动推动板向滑道靠近,推动面与包装袋抵接并将包装袋推倒,包装袋从输送带落到滑道上,并沿着滑道倾斜向下,滑动至压平装置处被压平,使得包装袋内的饲料分布均匀,压平后的包装袋水平的移动至码垛置物台上,机械手对码垛置物台上的包装袋进行码垛工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中的包装袋先从滑道滑下再压平,能够避免已经被压平的包装袋被下滑动作弄的不平的现象产生,包装袋被压平装置压平后,立刻进入码垛置物台被机械手码垛,达到提高包装袋的平整度的效果。

较佳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输送架固定连接的推动气缸,推动气缸设置有与推动板固定连接的推动伸缩轴,推动气缸水平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推动气缸带动推动伸缩轴做水平方向上的直线运动,带动推动板做水平方向的直线运动,使得推动板的移动平稳,对包装袋的推动工况稳定、可靠。

较佳的,所述输送架与推动板之间设置有推动引导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推动引导组件在推动板移动的过程中,对推动板的运动轨迹起到引导作用,保证推动板对包装袋的推动动作稳定。

较佳的,推动引导组件包括与输送架固定连接的引导套,引导套内滑移连接有与推动板固定连接的引导轴,引导套和引导轴的轴线水平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推动板在移动时,带动与其固接的引导轴在引导套内移动,引导套的限制使得推动板的移动轨迹稳定,避免推动板的移动轨迹发生偏移。

较佳的,所述输送带两侧设置有输送挡板,输送挡板与输送架固定连接,输送挡板上开设有与滑道连通的输送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包装袋在输送带上移动时,输送挡板在两侧对包装袋进行保护,防止包装袋在移动过程中从输送带两侧掉落,推动板推动包装袋从输送口掉落滑道上。

较佳的,所述推动板位于输送挡板的下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推动板在推动包装袋时,不会与输送挡板发生干涉,使得设备结构小巧且紧凑。

较佳的,所述推动板底部与输送带上表面之间设置有防磨间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推动板在推动时,不会与输送带表面产生摩擦,使得输送带能够正常的运转,也不会对输送带表面产生磨损,同时提高推动板的推动顺畅性,提高推动板的使用寿命。

较佳的,推动面倾斜设置,推动面的倾斜方向与滑道的倾斜方向相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推动时,推动面底端先与包装袋底部接触,使得包装袋沿着推动面倾斜的角度倾斜,使得同批次的包装袋倾斜的更加整齐,倾斜的包装袋落入滑道内顺利滑落。

较佳的,推动面固设有缓冲垫。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垫具有缓冲特性,在保证推动面对于包装袋的推动作用的同时,能够避免推动面直接与包装袋接触造成的包装袋的磨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达到提高包装袋的平整度的效果;

2、设备结构小巧且紧凑;

3、工况稳定、可靠;

4、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5、减少包装袋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饲料码垛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为了体现推动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为了体现滑道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5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压平装置和码垛置物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E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F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为了体现输送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为了体现码垛辊传动结构的示意图;

图13是为了体现推动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输送架;11、输送带;111、输入端;112、输出端;12、暂存台;13、防尘垫;131、防滑纹路;14、输送挡板;141、输送口;15、输送轮;16、输送电机;2、码垛置物台;21、码垛辊;22、码垛间隙;23、第一码垛轮;24、联动辊;25、第二码垛轮;26、联动轮;27、码垛链条;28、联动链条;29、码垛电机;3、机械手;4、滑道;41、下滑挡板;42、引导挡板;421、防刮保护边;43、调节组件;4431、调节套;432、调节杆;433、调节螺栓;5、推动板;51、推动气缸;511、推动伸缩轴;52、推动引导组件;521、引导套;522、引导轴;53、缓冲垫;6、压平装置;61、压平辊;62、压平输送组件;621、底座;622、压平驱动组件;6221、压平链轮;6222、压平链条;623、输送辊;6231、防滑套;63、升降组件;631、丝杠;6311、升降架;6312、操纵轮;632、丝母;64、增大轮;641、端轮;642、连接辊;65、压平挡板;66、调宽组件;661、支撑杆;6611、调宽孔;662、调宽杆;663、调宽螺栓;7、码垛工位;71、底板;72、托盘;73、定位板;731、定位面;74、安装组件;741、安装板;742、安装螺栓;75、支撑板;76、防护板;761、网孔;77、警示层;78、取料口;8、倒包杆;81、滑移组件;811、滑移杆;8111、刻度;8112、防磨凸起;812、滑移块;82、固定螺栓;83、缓冲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饲料码垛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输送架1,输送架1上设置有输送带11,输送带11两侧相对的设置有推动装置和倒包杆8,输送带11设置倒包杆8处连接有倾斜向下的滑道4,滑道4依次连接有压平装置6和码垛置物台2,码垛置物台2旁设置有带有机械手3和码垛工位7。

如图3所示,输送架1上转动连接有若干输送轮15,输送轮15外缠绕有输送带11,输送带11两端分别设置有输入端111和输出端112。其中过一个输送轮15连接有输送电机16,输送电机16带动输送轮15转动,以带动输送带11将物体从输入端111传送到输出端112。在输送带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输送架1固定连接的输送挡板14,输送挡板14在输送带11两侧防止包装袋掉落。

在输出端112下方设置有暂存台12,暂存台12放置在地面上。暂存台12的上表面铺设有防尘垫13,防尘垫13上表面固设有若干防滑纹路131。当暂存台12上铺设防尘垫13时,工人可以踩踏在防尘垫13上,站的更高一点,对于整个设备进行观察,便于工人及时了解工况。将防尘垫13取下,暂存台12的上表面暴露出来,输送带11能够带动包装袋由输出端112掉落至暂存台12上,暂存台12起到对包装袋的暂存作用。

在靠近输出端112的地方设置有推动装置,推动装置位于输送带11的侧边,推动装置包括位于输送挡板14下方的推动板5,推动板5的截面呈平行四边形,推动板5靠近输送带11中心一侧设置有倾斜的推动面,推动面的底端向靠近输送带11中心的一侧倾斜。推动面上固定铺设有缓冲垫53(参考图13),缓冲垫53由橡胶等具有缓冲性能的材料制成。推动板5的底端不与输送带11的上表面接触,与输送带11形成防磨间隙。

推动板5与输送架1之间设置有推动驱动组件,推动驱动组件包括与输送架1固接的推动气缸51,推动气缸51水平设置,推动气缸51设置有与推动板5固定连接的推动伸缩轴511。推动板5与输送架1之间设置有推动引导组件52,推动引导组件52包括与输送架1固接的引导套521(参考图5),引导套521内滑移连接有想适配的引导轴522,引导轴522与推动板5固定连接。引导套521与引导轴522的轴线均与推动气缸51的水平方向平行。当推动气缸51带动推动板5移动时,引导轴522在引导套521内滑移,使得推动板5的移动稳定,避免推动板5的轨迹发生偏移。

在输送带11未设置推动装置一侧的输送挡板14上,输送挡板14上开设有输送口141,输送口141处设置有水平放置的倒包杆8,倒包杆8的轴线与输送带11的输送方向平行。

如图4所示,倒包杆8的外壁套设有缓冲套83,缓冲套83与倒包杆8转动连接。缓冲套83由橡胶垫等具有缓冲性能的材料制成。

倒包杆8与输送架1之间设置有滑移组件81和固定组件。滑移组件81包括设置在输送口141两侧的滑移杆811,滑移杆811竖直设置且与输送架1固定连接。滑移杆811的截面呈方形,滑移杆811的顶端固设有圆滑的防磨凸起8112,滑移杆811的外壁沿着竖直方向阵列有若干刻度8111。在滑移杆811的外壁滑移连接有滑移块812,滑移块812的外壁与倒包杆8固接。滑移块812能够带动倒包杆8沿着竖直方向上下滑移。固定组件包括螺纹连接在滑移块812上的固定螺栓82,固定螺栓82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有两个,固定螺栓82的端头伸入固定套内并于滑移杆811抵接。当固定螺栓82拧紧时,滑移块812无法在滑移杆811上滑移运动,从而将与滑移块812固定的倒包杆8的位置固定。

当包装袋移动至推动装置处时,推动气缸51带动推动面与包装袋的底部抵接并将包装袋推动,包装袋的顶端处收到倒包杆8的阻挡,使得包装袋呈与推动面倾斜方向相同的倾斜趋势。将随着输送带11移动的包装袋推离输送带11。

如图5所示,输送带11在设置倒包杆8处连接有滑道4,滑道4的底端倾斜向下,滑道4的传输方向与输送带11的传送方向形成九十度的拐弯。滑道4的传送方向两侧设置有下滑挡板41,下滑挡板41对滑道4上的包装袋起到限位保护作用。下滑挡板41的底端与滑道4的上表面抵接。

如图6所示,下滑挡板41靠近输送带11的端头固接有引导挡板42,引导挡板42靠近输送带11的端头向远离滑道4中心的方向延伸,滑道4两侧的引导挡板42形成敞开状,对与从输送带11掉落的包装袋顺利落入滑道4上起到引导作用。在引导挡板42靠近输送带11的顶部边缘设置有倒圆角结构,并在倒圆角结构处固定设置有防刮保护边421,能够减缓引导挡板42对包装袋的磨损。

如图7所示,下滑挡板41与滑道4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43,调节组件43包括与滑道4固定连接的调节套4431,调节套4431内滑移连接有调节杆432,调节杆432的端头与下滑挡板41远离滑道4中心的侧壁固接。调节套4431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433,调节螺栓433的端头伸入调节套4431内并于调节杆432的外壁紧紧抵接,实现对调节挡板的位置的固定。

如图8所示,在滑道4底端连接有压平装置6,压平装置6包括与滑道4底端相连的压平输送组件62,压平输送组件62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底座621,底座621上转动连接有若干输送辊623。

如图11所示,输送辊623的周向外壁固定设置有防滑套6231,防滑套6231的截面呈多边形,此实施例中的防滑套6231的截面呈正方形,正方形的边角处圆滑处理。

回看图9,输送辊623连接有压平驱动组件622,每个输送辊623均固定连接有压平链轮6221,压平链轮6221外设置有压平链条6222,其中一个输送辊623连接有压平电机,压平电机带动输送轮15转动。

输送辊623的两端设置有压平挡板65,压平挡板65与底座621之间设置有调宽组件66,调宽组件66包括与底座621固定连接的支撑杆661,支撑杆661上开设有轴线水平的调宽孔6611,调宽孔6611内滑移连接有调宽杆662,调宽杆662的端头与压平挡板65固接。支撑杆661上螺纹连接有调宽螺栓663,调宽螺栓663的端头伸入调宽孔6611内与调宽杆662抵接,限制调宽杆662在调宽孔6611内的移动,从而使得压平挡板65的位置固定。

如图10所示,压平输送组件62上方设置有压平辊61,压平辊61与输送辊623的轴线水平。压平辊61上固设有增大轮64,增大轮64包括与压平辊61固接的两个端轮641,两个端轮641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若干截面呈圆形的连接辊642。

压平辊61与压平输送组件62之间设置有压平间隙,即增大轮64底端与输送辊623的顶端之间的距离为压平间隙。压平辊61与底座621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63,升降组件63带动压平辊61升降以使得压平间隙变大或变小。升降组件63包括与底座621固接的龙门型的升降架6311,升降架6311上转动连接有两根相互平行的丝杠631,丝杠631竖直设置,且其顶端穿过升降架6311后固接有操纵轮6312。丝杠631上套设有丝母632,丝母632与压平辊61转动连接。通过旋转操纵轮6312,带动丝杠631转动,从而带动丝母632上下移动,从而调节压平辊61的高度,从而改变压平间隙的高度。

回看图8,压平装置6远离滑道4的端头连接有码垛置物台2。结合图12,码垛置物台2上设置有与码垛置物台2转动连接的码垛辊21,相邻的码垛辊21之间设置有码垛间隙22。在码垛辊21的端头固接有第一码垛轮23,在每个码垛辊21的下方设置有联动辊24,联动辊24上固接有第二码垛轮25和联动轮26,第二码垛轮25位于第一码垛轮23的正下方,上下相对的第一码垛轮23与第二码垛轮25之间缠绕有码垛链条27,在所有联动轮26外缠绕有联动链条28。其中一个联动辊24连接有码垛电机29,码垛电机29带动联动辊24转动,从而带动码垛辊21转动。

在码垛置物台2旁设置有机械手3和码垛工位7,码垛工位7包括矩形的底板71,底板71固定放置在地面上,其中码垛置物台2和机械手3都位于底座621上。

在底板71上表面设置有警示层77,本实施例中的警示层77由红色的油漆喷涂而成。在底板71的边缘处固设有带有若干网孔761的防护板76,防护板76上开设有取料口78,取料口78的底端与底板71的上表面齐平。

回看图1,在底板71上设置有两个托盘72,每个托盘72与底板71之间设置有定位装置。

如图2所示,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底板71上的定位板73。托盘72与取料口78相对的侧壁未设置定位板73,其余的每个侧壁分别设置有两个定位板73。定位板73设置有与托盘72侧壁抵接的定位面731,定位面731倾斜设置,定位面731的顶端向远离托盘72中心的方向倾斜。定位板73与底板71之间设置有安装组件74,安装组件74包括与定位板73底端固接的安装板741,安装板741与定位板73之间固设有倾斜的支撑板75,安装板741与底板71之间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栓742。

其中,封口完毕的包装袋随着输送带11的传送而移动,移动至推动装置处,推动驱动组件驱动推动板5向滑道4靠近,推动面与包装袋抵接并将包装袋推倒,包装袋从输送带11落到滑道4上,倒包杆8对包装袋顶部起到遮挡作用,保证包装袋顺利的倒下,倾倒的包装袋从输送带11落到滑道4上,下滑挡板41防止包装袋从滑道4两侧掉落,包装袋通过压平间隙时,包装袋内不平的饲料被压平辊61压平,通过压平间隙的包装袋被压平,使得包装袋内的饲料分布均匀,压平后的包装袋水平的移动至码垛置物台2上,机械手3对码垛置物台2上的包装袋进行码垛工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中的包装袋先从滑道4滑下再压平,能够避免已经被压平的包装袋被下滑动作弄的不平的现象产生,包装袋被压平装置6压平后,立刻进入码垛置物台2被机械手3码垛,托盘72被定位装置定位,机械手3将包装袋码垛至托盘72上,达到提高包装袋的平整度的效果。托盘72上的包装袋码垛完毕后,叉车将托盘72拖走,并通过定位装置放置空的托盘72,提高托盘72的位置精准度,提高机械手3的码垛精准度,减少移位和晃动,使得包装袋平整度得到提高。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