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实现易撕功能的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0791发布日期:2018-09-11 23:20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包装结构领域,由其是涉及一种包装袋结构,特别地,涉及能够实现易撕功能的包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物流行业和互联网商业的发展,包装结构和包装产品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存在长期且大规模的应用,越来越多品种的产品需要使用包装袋结构。对于包装袋结构而言,最终使用包装袋结构的往往是终端的个人用户。因而用户对于包装袋的性能和使用的便捷性等等往往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以往,对商品包装的快递包装袋大多为纸袋或薄膜塑料袋,使用时,将商品放入袋内,封口后,将快递单黏贴于快递包装袋表面,或者将货物投入包装袋内进行封装后,即可进行投递。例如对于纸质的包装袋,接收方在收到快递后,客户往往要求快速安全地开启包装袋。对于现有中广泛使用的塑料包装袋,接收方在收到快递后,由于塑料包装袋具有一定的韧性,所以要用剪、刀等辅助工具来开袋,使得对快递的开袋操作极为不便,另外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对于物流本身的效率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关于包装袋结构的应用和研发,已经有不少包装袋结构关注了包装相关的功能和应用。例如,实用新型专利CN203199357U涉及了一种果蔬保鲜袋,其使用无纺布内袋和牛皮纸外袋作为袋体,还设计了袋体上的抑菌装置。但该袋体结构复杂,制作成本及高,并不适用于大规模的市场化生产,同时,该袋体结构没有考虑到对于所运输和保藏食材的密闭保存和透气性能之间的关系,没有对袋口进行特定的密封设计,使得所运输或保持的物品大量与外界空气接触,不利于有效地保持物品的新鲜度。但是此类技术没有对于包装袋结构保证性能的同时具有易撕性或者易用性作出贡献和研究。

因此,本领域仍然对于在保证包装性能以及物流运输过程的安全性可靠性的基础上,在用户大量使用包装袋的情况下,对于包装结构,特别是包装袋的易开性和使用方便性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以下,将阐述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并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优点做出更加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应当理解的是,说明书、具体实施方式及说明书附图中所呈现的内容,仅仅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优点,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说明书公开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各种合理的变换得到变化后的技术方案,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各种变化后的技术方案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上述现有和相关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本发明人提供了解决上述不足和缺点的技术方案。具体而言,如将在下面详细讨论和描述的,本新型提供了一种既能够保证规范完整可靠的包装性能,又能够实现易撕功能的包装袋,这样的方案在保障包装袋高强度的性能的同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了物流行业的运转效率,并大幅提升了用户使用的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易撕功能的包装袋,所述能够实现易撕功能的包装袋包括袋体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部分(上)包括一个或多个易撕轨道部和开封切口部,所述易撕轨道部以贯穿所述袋体部分的至少一个面的方式设置于所述袋体部分上,并且所述开封切口部设置在所述易撕轨道部上。

本实用新型此处所述的“贯穿”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普通技术知识,以及本新型的启示和教导,明确可以获知的含义。例如,“贯穿”可以理解为在袋体部分的某个面上,横跨或者纵跨整个面而设置有易撕轨道部。根据本新型的技术方案,使用一个或多个易撕轨道部和开封切口部的结合,使得包装袋在保证包装性能的同时,还能够实现用户容易撕开的功能,使得包装袋的使用效率明显获得提升,并且使得用户在不使用其他任何工具的情况下顺利完成包装袋的拆封,使其操作安全而有效。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易撕轨道部可以通过粘合剂层(或通过涂覆胶黏剂)与袋体部分结合(换言之,易撕轨道部的“轨道”材质通过胶黏剂或者粘合剂层与袋体结合);或者易撕轨道部通过热烫工艺使其自身发生加热融化从而与袋体部分结合。本实用新型例举了此两种形式,但是不排除其他结合形式。并且,在优选的方案中,易撕轨道部不具有刀线、点划线或刻划虚线等结构,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易撕轨道部相比其他撕开结构具有定位更准确,定向性更强的特点,通过易撕轨道部与袋体的结合,用户操作易撕轨道部的端部,在开封切口部的指引下,可以良好地完成定向的包装袋拆封。并且,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中易撕轨道部的材质与包装袋本身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并且根据材料的选择,可以选择适当的方式使得易撕轨道部的轨道材料与袋身结合在一起。

根据本新型所提供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本新型所述的能够实现易撕功能的包装袋,其中所述袋体部分包括袋前面,第一袋侧面,第二袋侧面,袋背面以及袋底面,所述一个或多个易撕轨道部以贯穿所述袋前面,第一袋侧面,第二袋侧面,袋背面以及袋底面中的一个或更多个面的方式设置于其上。

在此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本新型的该优选的技术方案,“外”、“内”、“顶”、“底”、“左”、“右”“背”“侧”等仅仅是为了区别各个技术特征且为了描述方便而采用的,在特定的或者优选的方案中,彼此相对应的位置可以互换;例如,在包装袋成袋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装袋体的背面和前面可以彼此互换,或者其他相对应的部件也可以互换。

根据本优选的方案,包装袋具有前面,第一袋侧面,第二袋侧面,袋背面以及袋底面。本发明人发现,当对具有侧面和底面的包装袋结构应用本新型的易撕结构之后(特别是具有底面),具有的底面和其他各个面能够更好地与易撕结构结合。特别是底面能够给予包装结构一定的支撑,即使在易撕轨道部和易撕结构使用之后,包装袋仍能够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支撑力。

进一步地,根据本新型所提供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根据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能够实现易撕功能的包装袋,其中所述开封切口部设置在所述易撕轨道部的端部或中间部分上。

在本技术方案中,开封切口部设置在可以设置在轨道部的端部或中间部分上。当设置在端部时,使用者可以借力开封切口两侧的面的部分(例如开封切口两侧的包装袋的面)来稍用力的情况下简单易行地打开包装袋,并且该种结构也有利于工业化的大规模加工和制造。而当开封切口部设置在易撕轨道部中间部分上(该中间部分也可以理解为除了端部以外的易撕轨道部的其他部分),这有利于用户灵活地掌握包装袋打开的时间和方式,而且在包装袋运输和未启动打开步骤之前,能够更好地保持好自身的强度和形态。然而,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也不仅限于此,所述开封切口部还可以位于易撕轨道的任意部位上,其可以根据其他相应的应用需要而设置。

根据本新型所提供的另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根据前述任一项所述的能够实现易撕功能的包装袋,其中所述开封切口部的形状为矩形或者三角形。根据情况和应用场合,开封切口部也可以选择其他形状。

在此,本领域技术人员选择三角形的开封切口部时,有助于包装袋的加工和使用;而使用矩形时,则更有利于用户掌握打开的时机,并且矩形切口部有助于用户的把持和用力。同样地,本新型的方案优选上述开封切口部的形状,但不限于以上两种形状;可以根据加工和用户使用的需要而使用其他形状的开封切口部。

根据本新型所提供的可选的技术方案,根据上述能够实现易撕功能的包装袋,其中所述开封切口部的形状为三角形并且设置在所述易撕轨道部的端部处。

在此优选方案中,用户能够以最为省力的方式之一来通过操控开封切口部和易撕轨道部两侧的袋体部分来实现包装袋的拆封。

根据本新型所提供的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能够实现易撕功能的包装袋,其中所述开封切口部的形状为矩形并且设置在所述易撕轨道部的端部处或中间位置处。该方案有利于用户选择包装袋的打开时机以及打开方向和程度(例如,根据需要,可以仅仅打开包装袋的一部分,而保持另一部分的易撕轨道不被拆开)。同时,矩形有助于保持包装袋的包装性能。

根据本新型所提供的另外优选的技术方案,根据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能够实现易撕功能的包装袋,其中所述包装袋选自平口包装袋,自立包装袋,或者八边封袋。并且,本新型的袋型不止以上几种,可以优选上述几种,但是不限于上述几种包装袋的袋型。

根据本新型所提供的另外优选的技术方案,根据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能够实现易撕功能的包装袋,其中所述包装袋选自塑料包装袋,铝箔包装袋,生物基材料包装袋,可降解材料包装袋或纸质包装袋。或者,将塑料,铝箔,生物基材料,可降解材料或纸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或者结合)在一起构成本新型的包装袋。

除上述单一材料之外,包装袋还可以选择使用材质为塑料,铝箔,纸等其中一种或任意几种结合的包装袋,由此能够进一步拓宽本实用新型包装袋的使用范围。其中,包装袋可以选择生物基材料包装袋,可降解材料包装袋,这可有助于进一步降低环境的压力;其中可降解材料可以是生物可降解材料,也可是非生物降解材质的包装袋,例如可光降解的塑料包装袋。

根据本新型所提供的另外优选的技术方案,其中所述易撕轨道部为塑料易撕轨道部、纸质易撕轨道部、生物基材料(塑料)易撕轨道部,可降解材料易撕轨道部、或者铝箔易撕轨道部;或者,所述易撕轨道部为塑料、铝箔、生物基材料、可降解材料或纸中的几种组合(或者结合)在一起而成的易撕轨道部。

在此,易撕轨道部在优选的方案中可以选择与包装袋体相对应的或者说相同的材质。其中生物基材料易撕轨道部可以是生物基易撕轨道部;可降解材料可以是生物可降解材料,也可是非生物降解材质的包装袋,例如可光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当选择生物基材料(塑料)易撕轨道部,可降解材料易撕轨道部时,更有助于进一步减轻产品对于环境的压力。

在此,塑料易撕轨道部可选择的材质有PET、PP、PE、PLA等等,生物基材料可以选择淀粉基材料等,可降解材料可以选择PBAT和PLA;还可以选择镀铝膜、氧化铝镀铝膜、尼龙等;纸质材料可以选择国产或进口牛皮纸材质(黄牛皮纸白牛皮纸等)或者根据特定的需要选择特种纸(如云龙纸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中,易撕轨道部选择塑料易撕轨道部,并且该塑料易撕轨道部通过塑料编织膜来实现,其中先将塑料纺丝,再将所纺丝进行经纬方向的编织,形成经纬线编织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新型的公开和教导根据工业的生产方法来制造这样的塑料经纬线编织膜。这样的易撕轨道部通过具有多条经线和纬线构成的塑料编织膜来实现,撕拉的过程中用户只需沿编织膜自身的经线或纬线牵引撕开即可。根据该方案,可以更加有效地实现易撕轨道部的功能,能够实现易撕以及用力方向的有效引导。

根据本新型所提供优选的技术方案,其中所述易撕轨道部的设置方式为以下所述的一种:

所述易撕轨道部以纵向贯穿所述袋体部分的袋背面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袋体部分上;该方式有助于从背侧打开包装袋,但仍以承接的方式包裹包装袋内的物品(如颗粒状食品等),用户可以根据需要从背侧方便地随时取出所包装的物品,但并不破坏包装袋的整体结构;

所述易撕轨道部以纵向贯穿所述袋体部分的第一袋侧面和第二袋侧面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袋体部分上;该结构适用于一次性地完整地打开整个包装袋并且取出或倾倒出所盛的物品,方便一次性完成包装物的卸载;

所述易撕轨道部以横向贯穿所述袋体部分的袋前面和袋背面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袋体部分上;该结构有助于保持包装袋的整体强度,在使用易撕轨道部之后,还能够保证包装袋的强度;

所述易撕轨道部以贯穿所述袋体部分的袋底面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袋体部分上;该结构有助于从底部卸载所述承载物或包装物;

所述易撕轨道部以贯穿所述袋体部分的袋前面和袋背面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袋体部分上。

可见,根据本新型的技术方案,不仅能够保证包装袋的包装性能,还能够实现包装袋的易撕性能,当用户使用包装袋拿取物品时,能够沿易撕轨道,将袋身顺利规则的撕开,方便内装物的取出。这提升了物流领域整体的工作效率和运转效率,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又保证了包装袋性能的稳定和完整。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优点做出更加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应当理解的是,说明书、具体实施方式及说明书附图中所呈现的内容,仅仅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优点,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说明书公开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各种合理的变换得到变化后的技术方案,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各种变化后的技术方案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案的能够实现易撕功能的包装袋。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案的包装袋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案的包装袋的平面展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案的包装袋的平面展开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案的包装袋的平面展开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方案的包装袋的平面展开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方案的包装袋的平面展开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方案的包装袋的平面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考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具体实施方案。在该实施方案中所述能够实现易撕功能的包装袋,包括袋体部分(1),所述袋体部分(1)包括一个或多个易撕轨道部(2)和开封切口部(3),所述易撕轨道部(2)以贯穿所述袋体部分(1)的一个面的方式(如下所述,在本实施方案中为背面)设置于所述袋体部分(1)上,并且所述开封切口部(3)设置在所述易撕轨道部(2)上。在此,所述袋体部分(1)包括袋前面(11),第一袋侧面(12),第二袋侧面(13),袋背面(14)以及袋底面(15),所述一个或多个易撕轨道部(2)以贯穿所述袋前面(11),第一袋侧面(12),第二袋侧面(13),袋背面(14)以及袋底面(15)中的一个或更多个面的方式设置于其上。

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封切口部(3)的形状为矩形,并且设置在易撕轨道部(2)的一个端部上。然而本方案不限于此,也可以设置在相应的易撕轨道部(2)两个端部。并且在本实施方案中,易撕轨道部(2)通过加热融化的方式与袋体部分结合;或者,也可以通过粘合剂层(未示出)与袋体结合。

在本方案中,所述易撕轨道部(2)以纵向贯穿所述袋体部分(1)的袋背面(14)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袋体部分(1)上;并且易撕轨道部(2)的数量设为一个,相应的开封切口部(3)的数量也设计为一个。该方式有助于从背侧打开包装袋,但仍以承接的方式包裹包装袋内的物品(如颗粒状食品等),用户可以根据需要从背侧方便地随时取出所包装的物品,但并不破坏包装袋的整体结构。

实施例2

参考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可选方案。该方案中,示例性地采用了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的包装袋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根据实施例2的方案,所述易撕轨道部(2)以纵向贯穿所述袋体部分(1)的第一袋侧面(12)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袋体部分(1)上。该结构同样有助于保持包装袋的性能的同时保证包装袋的易撕开性能。并且,所述开封切口部(3)以矩形的形式设置在易撕轨道部(2)的一个端部。

实施例3

参考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可选方案。该方案中,示例性地采用了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基本相同的包装袋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不同的是,根据实施例3的方案,所述易撕轨道部(2)以纵向贯穿所述袋体部分(1)的袋前面(11)和袋背面(14)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袋体部分(1)上。该结构适用于一次性地完整地打开整个包装袋并且取出或倾倒出所盛的物品,方便一次性完成包装物的卸载;同时,开封切口部(3)以三角形的形状的形式设置在每个易撕轨道部(2)的两个端部上。其有助于包装袋的彻底快速打开和拆解。

实施例4

参考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四可选方案。该方案中,示例性地采用了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的包装袋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与此前实施方案不同的是,根据实施例4的方案,所述易撕轨道部(2)以纵向贯穿所述袋体部分(1)的底面(15)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袋体部分(1)上。该结构有助于从底部卸载所述承载物或包装物;方便一次性地从底部一侧完成包装物的卸载;同时,开封切口部(3)以矩形的形式设置在易撕轨道部(2)一个端部上。

实施例5

参考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五可选方案。该方案中,示例性地采用了与此前实施例基本相同的包装袋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与此前实施方案不同的是,根据实施例5的方案,所述易撕轨道部(2)以横向贯穿所述袋体部分(1)的袋前面(11)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袋体部分(1)上。该结构有助于选择性地打开包装袋的一部分;同时,开封切口部(3)以矩形的形式设置在易撕轨道部(2)一个端部上。

实施例6

参考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六可选方案。该方案中,示例性地采用了与此前实施例基本相同的包装袋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与此前实施方案不同的是,根据实施例6的方案,所述易撕轨道部(2)以横向贯穿所述袋体部分(1)的第二袋侧面(13)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袋体部分(1)上。该结构有助于选择性地打开包装袋的一部分;同时,开封切口部(3)以矩形的形式设置在易撕轨道部(2)一个端部上。

实施例7

参考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七个可选的方案。该方案中,示例性地采用了与此前实施例基本相同的包装袋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与此前实施方案不同的是,根据实施例7的方案,所述易撕轨道部(2)以横向贯穿所述袋体部分(1)的前面和背面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袋体部分(1)上。该结构有助于一次性地打开并卸载或取出包装袋内的全部物品,并且还保持包装袋本身一定的强度特性;同时,开封切口部(3)以矩形的形式设置在易撕轨道部(2)一个端部上。

实施例8

参考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八个可选的方案。该方案中,示例性地采用了与此前实施例基本相同的包装袋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与此前实施方案不同的是,根据实施例8的方案,所述易撕轨道部(2)以横向贯穿所述袋体部分(1)的袋底面(15)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袋体部分(1)上。该结构有助于选择性地打开包装袋的一部分,并且还保持包装袋本身一定的强度特性;同时,开封切口部(3)以矩形的形式设置在易撕轨道部(2)一个端部上。

以上,虽然本实用新型内容包括具体的实施例,但是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明显的是在不偏离本权利要求和其等同物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形式上和细节上的改变。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应被认为只在说明意义上,并非为了限制的目的。在每一个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方面的描述被认为适用于其他实施例中的相似特征和方面。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应受到具体的描述的限定,而是受权利要求技术方案的限定,并且在本权利要求和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所有变化被解释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