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形零部件的包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9995发布日期:2018-12-14 22:11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形零部件的包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包装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圆形零部件的包装组件。



背景技术:

由于圆形外观的零部件的特点,对其进行包装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圆形外观不方便固定,二是需要占用较大体积,不能充分利用空间,产生很多空隙。对包装设计的合理性带来一定的设计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包装可靠性高、占用空间小、打包容易且效率高的圆形零部件的包装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形零部件的包装组件,包括相互垂直布置的第一包装部件和第二包装部件,第一包装部件和第二包装部件均由韧性材料制成。第一包装部件包括第一包装主体、第一装配卡槽和至少两个第一卡合部,多个第一卡合部分别设置在第一包装主体的两端并均位于第一包装主体的上侧,第一装配卡槽设置在第一包装主体的中部并位于第一包装主体的下侧。第二包装部件包括第二包装主体、第二装配卡槽和至少两个第二卡合部,多个第二卡合部分别设置在第二包装主体的两端,第二装配卡槽设置在第二包装主体的中部,第二装配卡槽和第二卡合部均位于第二包装主体的上侧,第一装配卡槽与第二装配卡槽相互扣合连接,多个第一卡合部和多个第二卡合部共同围成圆形零部件安装位。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卡合部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一包装卡槽,第一限位部自第一包装主体的上表面向上延伸,第一包装卡槽设置在第一限位部远离第一包装主体端部的一侧。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包装卡槽的侧壁与第一包装主体的上表面共面设置。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卡合部包括第二限位部和第二包装卡槽,第二限位部自第二包装主体的上表面向上延伸,第二包装卡槽设置在第二限位部远离第二包装主体端部的一侧,在平行于第一包装部件上表面的平面内,至少第一包装卡槽一部分和第二包装卡槽的一部分共面设置。

再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第二包装卡槽的侧壁与所述第二包装主体的上表面共面设置。

再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包装卡槽和/或第二包装卡槽的横截面为扇形。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包装部件的下表面与第二包装部件的下表面共面设置。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装配卡槽与第二装配卡槽通过粘结的方式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呈十字型布置的第一包装部件和第二包装部件,并利用第一包装部件和第二包装部件材料的韧性,将圆形零部件紧密地固定在包装组件上。通过在四个方向上固定圆形零部件,来实现固定结构的稳定性。另外,第一包装部件和第二包装部件的体积小,能够达到控制包装材料成本的目的。同时还提高了包装组件运输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圆形零部件的包装组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圆形零部件的包装组件实施例中第一包装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圆形零部件的包装组件实施例中第二包装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圆形零部件的包装组件包括相互垂直并呈十字型布置的第一包装部件1和第二包装部件2,第一包装部件1和第二包装部件2均由韧性材料制成。韧性材料包括泡沫塑料或橡胶等。

参见图2,第一包装部件1包括第一包装主体11、第一装配卡槽12和两个第一卡合部13。两个第一卡合部13分别设置在第一包装主体11的两端并均位于第一包装主体11的上侧,第一装配卡槽12设置在第一包装主体11的中部并位于第一包装主体11的下侧。第一卡合部13包括第一限位部131和第一包装卡槽132,第一限位部131自第一包装主体11的上表面向上延伸,第一包装卡槽132设置在第一限位部131远离第一包装主体11端部的一侧。第一包装卡槽132的侧壁与第一包装主体11的上表面共面设置,这样,圆形零部件3的表面能够完全与第一包装部件的上表面贴合,可减小包装组件的体积。

参见图3,第二包装部件2包括第二包装主体21、第二装配卡槽22和两个第二卡合部23,两个第二卡合部23分别设置在第二包装主体21的两端,两个第一卡合部13和两个第二卡合部23共同围成圆形零部件安装位,圆形零部件3安装在圆形零部件安装位中。第二装配卡槽22设置在第二包装主体21的中部,第二装配卡槽22和第二卡合部23均位于第二包装主体21的上侧。第二卡合部23包括第二限位部231和第二包装卡槽232,第二限位部231自第二包装主体21的上表面向上延伸,第二包装卡槽232设置在第二限位部231远离第二包装主体21端部的一侧,第二包装卡槽232的侧壁与第二包装主体21的上表面共面设置。

在平行于第一包装部件1上表面的平面内,至少第一包装卡槽132一部分和第二包装卡槽232的一部分共面设置。这样将包装组件安装到圆形零部件3上后,第一包装部件1和第二包装部件2不会受到垂直于圆形零部件3的作用力而使得第一包装部件1和第二包装部件2弯曲变形,或者损坏第一包装卡槽132和第二包装卡槽232。

第一包装卡槽132和第二包装卡槽232的横截面均为扇形,这样,第一包装卡槽132和第二包装卡槽232的内壁可完全贴合圆形零部件3,提高包装的可靠性,还可防止第一包装部件1和第二包装部件2的脱离。

第一包装部件1的下表面和第二包装部件2的下表面共面设置,从而便于包装组件将圆形零部件3打包后堆叠,且有利于包装组件的运输。

第一装配卡槽12与第二装配卡槽22通过粘结的方式固定连接。

圆形零部件3的打包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将第一包装部件1的第一包装卡槽132对准圆形零部件3的两侧插入,使第一包装部件从所述圆形零部件3的径向上包裹所述圆形零部件3。

接着,将第二包装部件2的第二装配卡槽22对准第一包装部件1的第一装配卡槽12并将第一装配卡槽12与第二装配卡槽22扣合连接。

接着,利用第二包装部件2材料的韧性,弯曲第二包装部件2使圆形零部件3卡进第二包装卡槽232内。

最后,为防止第一包装部件1和第二包装部件2脱离,在第一装配卡槽12和第二装配卡槽22内涂胶或者在包装组件的下方采用胶带将第一包装部件1和第二包装部件2固定。

由上可见,通过呈十字型布置的第一包装部件和第二包装部件,并利用第一包装部件和第二包装部件材料的韧性,将圆形零部件紧密地固定在包装组件上。通过在四个方向上固定圆形零部件,来实现固定结构的稳定性。另外,第一包装部件和第二包装部件的体积小,能够达到控制包装材料成本的目的。同时还提高了包装组件运输的便利性。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