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系带装置及用于该装置的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7311发布日期:2019-06-19 00:55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系带装置及用于该装置的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系带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转子和定子的系带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尽管目前已存在多种系带系统,但是现有系带系统结构多为复杂,内部空间利用效率低,系带拉力强度不高,生产效率低,使用时穿线麻烦,损坏时不容易维修更换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基于定子和转子的系带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以上结构复杂,内部空间利用效率不高,拉力强度不高,生产效率低,使用时穿线麻烦,损坏时不容易维修更换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系带装置,包括转子和定子,所述定子包括套筒,所述转子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盖和绕线槽,所述套筒上设置有棘爪,所述上盖对应设置有齿;所述转子和定子上均设置有档位结构,所述棘爪与齿通过所述档位结构实现咬合或分离。

优选的,所述齿构造成当该齿处于该第一位置时能接合所述棘爪以在防止将松开力施加到该转子时所述转子沿松开方向转动,并且其中沿该拉紧方向旋拧该转子时所述一个或多个齿移动离开所述棘爪到该第二位置,以允许该转子沿该拉紧方向转动。

优选的,所述套筒直接固定于物体上。

优选的,所述物体包括鞋面,以及需要系带的衣帽和箱包等物体。

优选的,所述定子还包括底座,所述套筒固定在底座上。

所述套筒设置有螺丝柱或者扣位或者粘合位,所述底座设置有螺丝孔或者扣位或者粘合位,底座通过螺丝或者扣位方式或者粘合方式与套筒固定起来。

优选的,所述底座固定在物体上。

优选的,所述绕线槽包括第一挡壁和第二挡壁以及在两者之间形成的大致圆柱形的线轴。线轴的外表面、第一挡壁和第二挡壁的相对表面形成线槽,用于当线带绕绕线槽缠绕时收卷线带。

优选的,所述绕线槽可与所述上盖一体制成,或者固定连接至或者可拆分式连接至所述上盖。

优选的,所述绕线槽可与所述上盖设置有对应的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包括但不限于螺丝、卡扣、咬合齿和凸起。

优选的,实现固定连接的方式包括粘结、螺丝固定或卡扣固定连接。

优选的,可拆分式连接包括咬合式连接或配合式连接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绕线槽的端面上间隔设置有咬合齿,所述上盖的连接面上亦间隔设置有咬合齿,所述间隔与咬合齿实现绕线槽与上盖的咬合或分离。

优选的,所述绕线槽或上盖的端面上设置有咬合齿,所述上盖或绕线槽的连接面上对应设置有咬合齿槽,咬合齿与咬合齿槽实现绕线槽与上盖的咬合或分离。

优选的,所述绕线槽或上盖的端面上设置有圆柱销,所述上盖或绕线槽的连接面上对应设置有销孔,圆柱销与销孔实现绕线槽与上盖的咬合或分离。

优选的,所述绕线槽或上盖的端面上设置有突起,所述上盖或绕线槽的连接面上对应设置有凹槽,以达到转子带动绕线槽转动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绕线槽上设置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开设于所述线轴或所述挡壁上。

优选的,所述穿线孔至少设置两个,分别构成固定线带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用于将线带固定到所述绕线槽。

优选的,所述齿包括一个或多个。

优选的,所述棘爪包括一个或多个。

优选的,所述齿沿圆周分布。

优选的,所述齿包括滑移面和阻力面,所述阻力面为矩形,用于防止倒转;所述滑移面具有齿和棘爪实现咬合时滑动导向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齿包括顶面、导向面和阻力面,所述阻力面用于防止倒转;所述顶面为包括一滑移面,所述滑移面具有齿和棘爪实现咬合时滑动导向的功能;所述导向面具有在所述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移动时滑动导向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顶面包括一滑移面和一平面,所述平面与所述阻力面相交,所述滑移面与导向面相交。

优选的,所述阻力面为矩形,增加了齿和棘爪的受力面积,有利于增强倒转拉力,防倒转能力更强。

优选的,所述齿包括内齿或外齿。

优选的,所述棘爪包括外棘爪或内棘爪。

优选的,所述转子上设置有内齿,所述套筒上对应设置有外棘爪。

优选的,所述转子上设置有外齿,所述套筒上对应设置有内棘爪。

优选的,所述齿包括完全齿或不完全齿。所述完全齿是指沿圆周方向360°均匀分布有齿状结构;所述不完全齿,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一段或多段齿状结构和一段或多段无齿结构。

优选的,设置在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上的档位结构配合实现档位功能。

所述档位结构至少可以提供两个档位。比如,下压转子产生第一档位,所述齿与棘爪咬合连接;上拉转子产生第二档位,所述齿与棘爪分离。

优选的,所述档位结构为固定档位、弹性档位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固定档位包括档位突起和对应设置的挡圈。

所述档位突起设置于转子和定子上,则所述挡圈被对应设置于定子和转子上。

在系带装置的某一实施例中,定子上设置有档位突起,转子上对应设置有挡圈。

优选的,所述弹性档位包括弹性脚和挡圈。

所述弹性脚设置于转子和定子上,则所述挡圈被对应设置于定子和转子上。

在系带装置的某一实施例中,定子上设置有弹性脚,转子上对应设置有挡圈。

优选的,所述弹性脚包括根部和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的外侧面开设有至少一个限位槽,用于所述挡圈的限位。

更优选的,所述弹性体的端面设置有角突,所述角突与所述限位槽之间通过一光滑面过

渡连接。所述档位结构至少可以提供两个档位。

所述挡圈处于所述档位突起的不同边缘时,则所述系带装置处于不同的档位,所述齿与棘爪处于咬合或分离。

所述挡圈处于所述弹性脚的限位槽内或外时,则所述系带装置处于不同的档位,所述齿与棘爪处于咬合或分离。

优选的,所述弹性档销属于弹性档位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弹性档销包括两个或多个间隔设置的弹性脚。

优选的,所述套筒还包括底部,所述底部中央位置设置有弹性档销,所述套筒的端部内侧面设置有棘爪,所述棘爪为内棘爪或者外棘爪。

优选的,所述底部、弹性档销、棘爪可以一体成型得到套筒,亦可以单独成型后固定连接形成套筒。

优选的,单独成型的底部、弹性档销、棘爪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考虑到实际缝纫式材料硬度,可以分离成两个或多个不同材料的零件组合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套筒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穿线孔。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内腔沿圆周设置有一环状平台,将套筒的内腔分成相对独立的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第一内腔用于容置棘爪,所述第二内腔用于容置所述绕线槽。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端面沿圆周设置有一环状平台,所述环状平台用于支承所述一个或多个棘爪。

更优选的,所述套筒的顶端端面设置有棘爪环,所述棘爪环受支承于所述环状平台。

优选的,所述上盖设置有齿,所述上盖具有一带扣位的空腔,所述空腔至少可以容置所述齿。

优选的,所述套筒上相应设置有扣位突起,所述上盖压扣在套筒的外围形成系带装置的整体闭锁结构。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上盖的空腔内壁沿圆周设置有一环形齿,所述环形齿的内周设置有至少一个内齿。对应的,所述套筒的棘爪环包括中央设置的环形基部,所述环形基部外周延伸连接有一个或多个棘爪臂,棘爪臂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外棘爪,所述外棘爪可以与上盖上的内齿实现咬合或分离。

优选的,所述上盖中央设置有挡圈。挡圈与弹性档销配合可以实现档位的调节,使环形齿与棘爪环咬合或分离。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上盖中央设置有一轮齿,所述轮齿外周设置有至少一个外齿。对应的,所述套筒的棘爪环包括环形基部,所述环形基部内周延伸连接有一个或多个棘爪臂,棘爪臂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内棘爪,所述内棘爪可以与上盖上的外齿实现咬合或分离。

优选的,所述轮齿的中央开设有一内腔,内腔端面设置有挡圈。挡圈与弹性档销配合可以实现档位的调节,使轮齿与棘爪环咬合或分离。

优选的,所述轮齿和绕线槽的端面上设置有对应的连接构件。

优选的,所述绕线槽的线轴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穿线孔,套筒的外壁上对应设置有至少两个穿线孔。绕线槽和套筒在特定位置时,线可以从套筒外壁的一个穿线孔穿入并穿过绕线槽后,从套筒另外一个穿线孔穿出。线打结后再拉入绕线槽,实现了线和绕线槽的结合。这种穿线孔槽的设置,使得系带装置无需拆卸便可实现穿线,穿线更便利。

进一步的,所述绕线槽中央开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容纳套筒的弹性档销。

优选的,所述上盖外围设置有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便于用户旋转或移动所述上盖,从而通过握持部实现档位的调节以及线带的收紧和松开。

当按下上盖时,上盖与绕线槽配合连接,上盖的齿与套筒的棘爪咬合,此时系带系统处于第一档位状态;正向转动转子时,线带会朝收紧的方向缠绕到绕线槽上,在该挡位状态下,转子无法反转,从而实现按收紧线带的功能。

当拔起上盖时,棘爪与齿脱离,转子不再受到单向约束,同时转子上盖与绕线槽脱离连接,此时上盖与绕线槽都可正反自由转动,从而实现自动放松线带。

在某些实施例中,套筒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棘爪,转子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齿。转子和定子在特定挡位时,所述齿构造成当该齿处于该第一位置时能接合所述棘爪以在防止将松开力施加到该转子时所述转子沿松开方向转动,并且其中沿该拉紧方向旋拧该转子时所述一个或多个齿移动离开所述棘爪到该第二位置,以允许该转子沿该拉紧方向转动。

转子和定子在另一特定挡位时,棘爪和齿没有交集,转子可以朝拉紧和松弛方向转动来使线带系紧和松弛;或者绕线槽沿松开方向自由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以下方面:

1、由于上盖直径大于套筒,把内齿做到旋钮外圈内环上,可以最大限度加长力矩,增强系带装置的扭力,增加系带装置的强度;

2、内齿外棘爪的结构设计,充分利用上盖和套筒的外圈空间,有利于系带装置的小型化和美观;

3、齿结构中的滑移面和阻力面的设计,既可以增加齿和爪的接触面,增加系带装置的强度和防倒转性能,更有利于棘爪顺利滑入齿内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系带装置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系带装置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系带装置弹性档销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系带装置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系带装置绕线槽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系带装置绕线方法示意图;

图7a-7b本实用新型系带装置上盖结构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系带装置棘爪环结构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系带装置内齿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系带装置,包括底座1、弹性档销2、绕线槽3、套筒4、棘爪环5和上盖6,底座1可固定设置于鞋面、鞋舌、鞋跟、衣帽或箱包上,如图2所示,该底座1上设置有通孔11;如图3所示,弹性档销2包括有匹配于通孔11的固定部21和设置于固定部 21上的档销22,该弹性档销2的固定部21与套筒4底部配合后安装于通孔11处,该弹性档销2的档销22位于套筒4形成的腔体内;套筒4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底座1上,如图4所示,套筒4的侧边上设置有用于穿出线带的第一穿线孔41、第二穿线孔42和第三穿线孔43,该套筒4顶端端面通过卡扣结构与棘爪环5固定连接。

如图5所示,绕线槽3穿过档销22并设置于套筒4内,该绕线槽3的顶端端面上设置有咬合齿33,该绕线槽3上设置有用于线带导向的第四穿线孔31和第五穿线孔32;如图6所示,绕线槽3和套筒4在箭头所示位置时,线带可以从套筒4的第一穿线孔41穿入,穿过绕线槽3的第四穿线孔31,从套筒4的第二穿线孔42穿出。线带打结后再拉入绕线槽,实现了线带和绕线槽的结合。这种穿线孔槽的设置,使得系带装置无需拆卸便可实现穿线,穿线更便利。

如图7所示,上盖6匹配于套筒4,上盖6包括挡圈61,挡圈61通过卡扣62固定连接于上盖6,挡圈61的端面设置有与第一咬合齿33匹配的第二咬合齿64,以实现上盖6与绕线槽3的可拆分式连接。该上盖6以可活动的方式安装在套筒4上,该上盖6的空腔内壁沿圆周设置有一环形齿63,所述环形齿的内周设置有一圈内齿631。对应的,如图8所示,棘爪环5包括中央设置的环形基部51,所述环形基部51外周延伸连接有一个或多个棘爪臂52,棘爪臂52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外棘爪53,所述外棘爪53可以与上盖6上的内齿实现咬合或分离连接。如图9所示,所述内齿631包括顶面6312、导向面6313和阻力面6311,所述阻力面6311用于防止倒转;所述顶面6312为包括一滑移面6312A,所述滑移面6312A具有实现齿和棘爪咬合时滑动导向的功能;所述导向面6313具有在所述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移动时滑动导向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顶面6312包括一滑移面6312A和一平面6312B,所述平面6312B与所述阻力面6311相交,所述滑移面6312A与导向面6313相交。

优选的,所述阻力面6311为矩形,增加了齿和棘爪的受力面积,有利于增强倒转拉力,防倒转能力更强。

所述上盖6的空腔内壁上具有至少一扣位65,所述套筒4上相应设置有扣位突起44,所述上盖压扣在套筒的外围形成系带装置的整体闭锁结构。

所述上盖6外围设置有握持部66。所述握持部便于用户旋转或移动所述上盖,从而通过握持部实现档位的调节以及线带的收紧和松开。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档销和挡圈的位置可以互换,即弹性档销设置于上盖中央,挡圈设置于套筒的底部中央。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上盖中央设置有一轮齿,所述轮齿外周设置有至少一个外齿。对应的,所述套筒的棘爪环包括环形基部,所述环形基部内周延伸连接有一个或多个棘爪臂,棘爪臂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内棘爪,所述内棘爪可以与上盖上的外齿实现咬合或分离连接。所述轮齿和绕线槽的端面上设置有对应的第二咬合齿。

本系带装置使用时,穿好线带后,将上盖6用力按下,听到“咔哒”一声,让上盖6上的第二咬合齿64与绕线槽3上的第一咬合齿33啮合(啮合后上盖只能沿系紧方向转动,不能沿松开方向转)。往系紧方向转动上盖6,能听到清脆的“咔哒咔哒”声,这时外棘爪53与内齿531啮合,第二咬合齿64与第一咬合齿33啮合,上盖6带动绕线槽3也往系紧方向旋转,线带一圈一圈绕在绕线槽3上,待系紧物品慢慢被线带系紧,直至感觉松紧适宜为止。如果感觉系得太紧了,可以把上盖6往上拉起,使上盖的第二咬合齿64与绕线槽的第一咬合齿 33脱离接触,这时,紧绷的线带会带动绕线槽反转,使物品松开。再按下上盖6,重复此前系紧动作,将待系紧物品调至松紧适宜程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