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验瓶机用自动化防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9306发布日期:2019-05-11 01:22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验瓶机用自动化防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传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验瓶机用自动化防堵系统。



背景技术:

灌装是将饮料液体充入玻璃瓶的步骤,其是瓶装的碳酸饮料和果汁生产中关键工序。在灌装工序中的玻璃瓶需要用专用的洗涤剂和消毒液进行刷洗和消毒,使玻璃瓶洗涤后内外清洁无味,不残留碱液及其他洗涤剂,经过微生物检验合格。洗净的玻璃瓶方可进行使用,现有瓶装饮料生产工艺中已实现自动化生产,瓶体通过传送带传送进入清洗机进行清洗,清洗后的瓶体再通过验瓶机检验瓶体是否清洗干净、瓶体是否有破损,合格的瓶体再通过传送带传送至灌装机进行饮料液体的灌装。

但现有的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灌装机和验瓶机的工作效率独立且存在偏差,同时为提高生产效率,验瓶机的工作效率在无法满足灌装机需求时均会进行上调调试,故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验瓶机的工作效率大于灌装机的工作效率,导致验瓶机和灌装机之间传送带上的瓶体数量不断增加,发生拥堵,导致瓶体相互挤压,掉出传送带或瓶体因相互挤压表面出现破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验瓶机用自动化防堵系统,避免第一传送带上瓶体拥堵,防止瓶体因相互挤压表面出现破损或掉出输送传送带外。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验瓶机用自动化防堵系统,包括验瓶机、灌装机和连接验瓶机和灌装机的输送传送带,所述输送传送带包括背向验瓶机传送的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两端分别连接验瓶机和灌装机,且所述第一传送带两侧设置有防止瓶体倾倒的挡板,所述第一传送带一侧挡板上设置有可供瓶体通过的缺口;所述第二传送带两侧设置有挡板,所述第二传送带一端与缺口吻合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瓶体在验瓶机清洗输送入第一传送带,通过第一传送带主动输送至灌装机;当验瓶机工作效率低于灌装机工作效率时,第一传送带上的瓶体数量逐渐增加,直至瓶体填满第一传送带;此时相邻的瓶体相互挤压,在缺口处瓶体由于没有收到挡板抵接限制,故瓶体自缺口处挤入第二传送带内,并传送至后续装置,由此避免第一传送带上瓶体拥堵,防止瓶体因相互挤压表面出现破损或掉出第一传送带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二传送带远缺口的末端设置有阻挡瓶体的止停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瓶体沿第二传送带输送至第二传送带的末端时,瓶体与止停板相抵接,进而停滞在第二传送带的末端,进行临时的存放,便于工人或机械手将银第一传送带堆满后挤入第二传送带的瓶体送回第一传送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传送带远缺口的末端的侧边设置有可供瓶体通过的出口,所述出口吻合对接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包括防止瓶体挤出放置台的隔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传送带末端积累瓶体时,可主动将瓶体转移至放置台上,或待瓶体数量达到复数个时,相邻的瓶体在第二传送带的带动下相抵压,自动将瓶体挤入放置台内,进而避免瓶体长期停滞在传动工作的第二传送带上,防止瓶底长期摩擦上表面破碎而影响美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台的上表面背向出口倾斜向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置台上表面倾斜设置,当瓶体的瓶底部分滑入放置台内上时,瓶体重力给予瓶体朝向放置台内滑动的趋势,以克服摩擦力,便于瓶体挤入放置台内,减小瓶体挤入放置台内所需要的力,防止第二传送带末端处瓶体相互挤压力过大而导致瓶体表面破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缺口内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一面朝向第一传送带,所述分隔板另一面朝向第二传送带,两面之间设置有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角起到导向作用,便于瓶体挤入缺口内,同时避免瓶体与尖锐的挡板边沿抵接,防止瓶体侧面被刮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隔板朝向第一传送带的一面上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向第一传送带内顶入,且所述导向块与第一传送带未设有缺口的一侧挡板之间的间距沿第一传送带传送方向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瓶体自第一传送带挤入第二传送带时,与其相邻的另两瓶体在挤入过程前后朝向缺口方向发生一定的位移,当瓶体继续随第一传送带输送至导向块和隔板之间时,随输送前进瓶体受导向块抵压,瓶体的位置进行校正,避免偏移的瓶体进入第二传送带,并且对第一传送带上瓶体进行统一的校准,便于后续灌装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传送带包括连接缺口的进入段,所述进入段的宽度大于瓶体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瓶体挤入第二传送带时,相邻两侧的瓶体同样会朝向缺口处发生一定的偏移,进而在瓶体挤入第二传送带时,瓶体距第一传送带未设有缺口的挡板距离大于两个瓶体的宽度,第一传送带的宽度与瓶体的宽度相等,进而进入段宽度大于瓶体宽度,便于瓶体挤入第二传送带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入段包括若干传送方向平行的传送区;所述第二传送带包括输送段,所述输送段与一传送区远离缺口的一端连接且于传送区同宽;所述挡板在进入段前后均设置有倾斜进入段传送方向的斜导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挤入进入段的瓶体在传送区内沿传送方向传送,直至直接进入输送段或与斜导板相抵接,瓶体受侧面受斜导板抵接同时底边受传送区推力,故瓶体沿斜导板移动,进而对挤入进入段的瓶体进行规整,逐一进入输送段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当验瓶机工作效率低于灌装机工作效率时,第一传送带上的瓶体数量逐渐增加,直至瓶体填满第一传送带;此时相邻的瓶体相互挤压,在缺口处瓶体由于没有收到挡板抵接限制,故瓶体自缺口处挤入第二传送带内,并传送至后续装置,由此避免第一传送带上瓶体拥堵,防止瓶体因相互挤压表面出现破损或掉出第一传送带外;

2.瓶体沿第二传送带输送至第二传送带的末端时,瓶体与止停板相抵接,进而停滞在第二传送带的末端;待第二传送带末端的瓶体数量达到复数个时,相邻的瓶体在第二传送带的带动下相抵压,自动将瓶体沿放置台倾斜的上表面挤入放置台内,进而避免瓶体长期停滞在传动工作的第二传送带上,防止瓶底长期摩擦上表面破碎而影响美观;

3.缺口内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朝向第一传送带的一面上设置有导向块,当瓶体继续随第一传送带输送至导向块和隔板之间时,随输送前进瓶体受导向块抵压,瓶体的位置进行校正,避免偏移的瓶体进入第二传送带,并且对第一传送带上瓶体进行统一的校准,便于后续灌装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验瓶机用自动化防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一种验瓶机用自动化防堵系统的俯视图;

图3为一种验瓶机用自动化防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一种验瓶机用自动化防堵系统的输送瓶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验瓶机;2、输送传送带;21、第一传送带;211、直段;212、弧形段;22、第二传送带;221、进入段;211a、传送区;222、输送段;23、挡板;231、缺口;232、斜导板;2321、前斜导板;2322、后斜导板;233、出口;234、止停板;24、分隔板;241、导向块;242、圆角;25、放置台;251、隔板;3、灌装机;4、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一种验瓶机用自动化防堵系统,包括验瓶机1、灌装机3和连接验瓶机1和灌装机3的输送传送带2。验瓶机1、灌装机3的内部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且非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故在此不做进一步阐释。

输送传送带2包括背向验瓶机1传送的第一传送带21和第二传送带22。第一传送带21和第二传送带22侧边还设置有防止瓶体4脱出的挡板23,挡板23高度大于瓶体4高度的二分之一。

如附图2所示,第一传送带21包括直段211和弧形段212。直段211的一端验瓶机1相连接,另一端与弧形段212相连接;弧形段212远离直段211的一端与灌装机3相连接,第一传送带21自验瓶机1向灌装机3输送瓶体4。

同时直段211与弧形段212连接的一端,其背向灌装机3一侧的挡板23上设置有缺口231,缺口231宽度大于瓶体4的宽度。

第二传送带22包括进入段221和输送段222,进入段221和输送段222的输送方向均于直段211的输送方向相平行。其中进入段221与缺口231相贴设置,进入段221包括若干传送区211a,传送区211a的传送方向均平行直段211且背向验瓶机1。

同时挡板23在进入段221的前后设置有斜导板232。斜导板232分为前斜导板2321和后斜导板2322,前斜导板2321和后斜导板2322均背向直段211沿传送区211a传送方向倾斜设置,其中前斜导板2321的一端与缺口231位于直段211传送方向前的侧边连接,后斜导板2322的一端与缺口231位于直段211传送方向后的侧边连接。

此外,若干传送区211a为若干相互平行且传送速度相等的传送带,其中距直段211距离最远的传送带远离验瓶机1的一端继续向后延伸形成输送段222。

输送段222呈直线,挡板23在输送段222远离进入端的末端设置有阻挡瓶体4的止停板234。

同时挡板23在输送段222末端的侧边设置有出口233,出口233宽度大于瓶体4的宽度,其可供瓶体4通过。出口233的外侧还吻合对接有放置台25。放置台25呈矩形,放置台25靠近出口233一侧的侧边与输送段222的上表面齐平,而放置台25的上表面背向出口233方向倾斜向下延伸,其倾斜角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此处为3°。再者,放置台25的外侧还设置有隔板251,隔板251将放置台25的上表面包围且与出口233的两侧边相连接,防止瓶体4挤出放置台25。

如附图3所示,缺口231内还设置有分隔板25124,分隔板25124朝向直段211一面与直段211平行,分隔板25124朝向进入段221一面与后斜导板2322平行。分隔板25124朝向直段211的前方的端部设置圆角242,同时分隔板25124朝向第一传送带21的一面上设置有导向块241。导向块241向第一传送带21内顶入,且导向块241与第一传送带21未设有缺口231的一侧挡板23之间的间距沿第一传送带21传送方向逐渐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参见附图4,瓶体4在验瓶机1清洗输送入第一传送带21,通过第一传送带21主动输送至灌装机3;当验瓶机1工作效率低于灌装机3工作效率时,第一传送带21上的瓶体4数量逐渐增加,直至瓶体4填满第一传送带21;此时相邻的瓶体4相互挤压,在缺口231处瓶体4由于没有收到挡板23抵接限制,故瓶体4自缺口231处挤入第二传送带22内,避免第一传送带21上瓶体4拥堵,防止瓶体4因相互挤压表面出现破损或掉出第一传送带21外;

瓶体4进入第二传送带22后,挤入进入段221的瓶体4在传送区211a内沿传送方向传送,直至直接进入输送段222或与斜导板232相抵接,瓶体4受侧面受斜导板232抵接同时底边受传送区211a推力,故瓶体4沿斜导板232移动,进而对挤入进入段221的瓶体4进行规整,逐一进入输送段222内;

瓶体4进入输送段222后,沿第二传送带22输送至第二传送带22的末端时,瓶体4与止停板234相抵接,进而停滞在第二传送带22的末端;待第二传送带22末端的瓶体4数量达到复数时,相邻的瓶体4在第二传送带22的带动下相抵压,自动将瓶体4沿放置台25倾斜的上表面挤入放置台25内,进而避免瓶体4长期停滞在传动工作的第二传送带22上,防止瓶底长期摩擦上表面破碎而影响美观。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