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液压抓斗的塔式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75636发布日期:2019-07-27 10:07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液压抓斗的塔式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液压抓斗的塔式起重机。



背景技术:

目前,塔式起重机水平臂的载重小车是由立柱、横梁和纵粱焊接、再装上滚轮和滑轮而成。起升钢丝绳穿过小车滑轮,与吊钩滑轮连接,一端固定在起重臂臂尖,另一端固定在起升机构端,塔式起重机的有效吊运空间范围大,但是通常只有简单的吊运功能,常常需要配合挖掘机等设备来实现有效的清理和搬运工作,工序繁复,浪费人力物力,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带有液压抓斗的塔式起重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一种带有液压抓斗的塔式起重机,能够实现抓斗的水平和竖直方向的运动,可避免较长的液压输油管耷拉和与牵引绳的缠绞,使用起来更加安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带有液压抓斗的塔式起重机,包括塔式起重机、液压抓斗和液压驱动机构;所述塔式起重机包括起重臂和载重小车;所述液压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平台、液压输油管和自动复位卷筒;所述安装平台定位设在所述载重小车上;所述液压输油管的一端与液压驱动系统连接,另一端绕设在所述自动复位卷筒上后并向下延伸与所述液压抓斗的驱动液压油缸连接,来实现为与所述载重小车上的所述液压抓斗提供液压油动力;所述自动复位卷筒设在所述安装平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载重小车通过变幅机构在所述起重臂上前后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载重小车通过卷扬机构实现所述载重小车下的所述液压抓斗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平台包括支撑座和围栏;所述支撑座的底部通过支撑杆与所述载重小车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围栏围设在支撑台的外侧边。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复位卷筒包括复位机构和绕管盘;所述绕管盘与所述安装平台同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输油管与所述液压抓斗连接的端部设有固定挂钩;所述液压抓斗上还设有连接耳;所述固定挂钩挂设在所述连接耳上。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抓斗包括定位滑轮、安装板、抓板一、抓板二和液压油缸;所述定位滑轮定位设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抓板一和抓板二相对沿所述安装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抓板一和抓板二的顶部与所述安装板铰接;所述液压油缸的底座与所述安装板的长度方向两端铰接,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分别与所述抓板一和抓板二的外侧边铰接,并通过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的伸缩来实现所述抓板一和抓板二的闭合和打开。

进一步地,三个所述定位滑轮的中心点连接可形成等腰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抓板一和抓板二的侧边壁上均设有排水通孔;所述抓板一和抓板二的底边均设有锯齿边。

进一步地,还包括U形槽钢和拖链;所述起重臂的顶部还设有开口向上的U形槽钢;所述拖链定位设在所述U形槽钢内;所述液压输油管设在所述拖链内,并向安装平台延伸与自动复位卷筒上的油管通道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塔式起重机上设置液压抓斗,能够实现抓斗的水平和竖直方向的运动;通过设置自动复位卷筒来实现液压抓斗的液压输油管及时随着液压抓斗自动上下移动,同时避免较长的液压输油管耷拉和与牵引绳的缠绞,从而实现对液压油缸的提供有效的动力源,使用起来更加安全。

2、本装置整个结构简单,安装操作便捷,可重复利用,经济实用,便于检修,使用灵活,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简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油管过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油管在拖链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平台与载重小车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平台安装结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平台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抓斗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抓斗侧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图7的D-D面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图7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7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变幅机构穿绕钢丝绳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卷扬机构穿绕钢丝绳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复位卷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复位卷筒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油管与连接耳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塔式起重机;11、起重臂;12、载重小车;13、U形槽钢;14、拖链;2、液压抓斗;21、定位滑轮;22、安装板;23、抓板一;24、抓板二;25、液压油缸;26、连接耳;3、液压驱动机构;31、安装平台;311、支撑座;312、围栏;313、支撑台;32、液压输油管;321、挂钩;33、自动复位卷筒;331、复位机构;3311、棘轮;3312、棘爪;3313、弹簧;3314、卷簧;332、绕管盘;4、卷扬机构;41、起升卷筒;5、变幅机构;51、牵引卷筒;6、牵引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附图1至图17,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结合附图1和图2,一种带有液压抓斗的塔式起重机,包括塔式起重机1、液压抓斗2和液压驱动机构3;所述塔式起重机1包括起重臂11和载重小车12;所述液压驱动机构3包括安装平台31、液压输油管32和自动复位卷筒33;所述安装平台31定位设在所述载重小车12上;所述液压输油管32的一端与液压驱动系统连接,另一端绕设在所述自动复位卷筒33上后并向下延伸与所述液压抓斗2的驱动液压油缸25连接,来实现为与所述载重小车12上的所述液压抓斗2提供液压油动力;所述自动复位卷筒33 设在所述安装平台31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塔式起重机上设置液压抓斗,能够实现抓斗的水平和竖直方向的运动,调整方便;通过设置自动复位卷筒来实现液压抓斗的液压输油管及时随着液压抓斗自动上下移动,同时避免较长的液压输油管耷拉和与牵引绳的缠绞,从而实现对液压油缸的提供有效的动力源,使用起来更加安全。

所述载重小车12通过变幅机构5在所述起重臂11上前后移动;所述载重小车12 通过卷扬机构4实现所述载重小车12下的所述液压抓斗2上下移动;所述载重小车12 的底部的边角设有四个滑轮。

结合附图13,所述变幅机构5包括臂架根部导轮、牵引卷筒51、臂架上弦杆导轮、牵引绳6和臂架头部导轮;所述牵引卷筒51的一端牵引绳6依次通过臂架上弦杆导轮和臂架头部导轮与所述载重小车12连接,另一端绕设在所述牵引卷筒51并经过所述臂架根部导轮与所述载重小车12的另一端连接;通过牵引卷筒51的正反转来实现所述牵引绳6牵引所述载重小车12的前后移动。

结合附图14,所述卷扬机构4包括起升卷筒41、起升排绳轮、塔顶滑轮、起重量限制器滑轮、臂端固定点和液压抓斗2;所述起升卷筒41上的牵引绳6依次通过所述起升排绳轮、塔顶滑轮和起重量限制器滑轮并通过绕设在所述载重小车12上的滑轮来实现所述液压抓斗2的升降。

结合附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述安装平台31与所述载重小车12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平台31包括支撑座311和围栏312;所述支撑座311的底部通过多个支撑杆与所述载重小车12连接;所述支撑座311的顶部支撑台313的中间设有所述自动复位卷筒33的安装支架,两侧分设有设有通道,用于操作人员对安装平台31 的安装和检修时提供空间;所述围栏312围设在支撑台313的外侧边,用于保证检修和安装人员的安全,便于后期的维护。

结合附图15和图16,所述自动复位卷筒33包括复位机构331和绕管盘332;所述复位机构331主要包括棘轮3311、棘爪3312、弹簧3313和卷簧3314,所述棘爪3312 与所述支架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棘爪3312的一端通过弹簧3313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棘爪3312的另一端与所述棘轮3311卡止,所述棘轮3311周缘上成型有齿形部和非齿形部,且齿形部和非齿形部环棘轮3311周向间隔分布,所述卷簧3314设在绕管盘的另一侧,且所述卷簧3314一端固定在枢轴上,另一端卡止在凹腔周壁上;所述复位机构331一个单向棘爪3312机构,即棘爪3312上能够在绕管盘收管转动时卡止于棘轮 3311齿形部的齿槽内,使得绕管盘只能朝着放管的方向单向转动;然而与单向棘爪3312 机构所不同的是,该定位机构的棘轮3311上还有着与齿形部间隔排布的非齿形部,当继续朝着放管方向转拨绕管盘时,棘爪3312会落入非齿形部,由于没有了齿槽的搁止,在卷簧3314势能释放作用下,绕管盘自动进行收管转动。因为棘爪3312是可活动转动连接的,其上在与齿形部的第一颗齿碰触时会偏转方向,即被打离原来能与齿槽配合卡止的最佳位置,所以即使在绕管盘自动收管转动的过程中止动部再次经过齿形部也无法被齿槽卡止。直到棘爪3312上进入另一非齿形部,此时收管工作也结束,需要再次放管操作时,棘爪3312在弹簧3313的复位作用下枢转,使得其上回到能与齿槽配合卡止的最佳位置,恢复单向棘轮3311机构的工作特性;即棘爪3312上能够在转盘收管转动时卡止于棘轮3311齿形部的齿槽内,使得转盘只能朝着放管的方向单向转动;该定位机构的棘轮3311上还有着与齿形部间隔排布的非齿形部,当继续朝着放管方向转拨转盘时,棘爪3312会落入非齿形部,由于没有了齿槽的搁止,在卷簧3314势能释放作用下,转盘自动进行收管转动,直到接地线上的挡块与挡接机构卡接限位是停止转动,自动完成收管;且因为棘爪3312是可活动枢转的,其上在与齿形部的第一颗齿碰触时会偏转方向,即被打离原来能与齿槽配合卡止的最佳位置,所以即使在转盘自动收管转动的过程中止动部再次经过齿形部也无法被齿槽卡止;直到棘爪3312上进入另一非齿形部,此时收管工作也结束,需要再次放管操作时,棘爪3312在弹簧3313的复位作用下枢转,使得棘爪3312回到能与齿槽配合卡止的最佳位置,恢复单向棘轮3311机构的工作特性;所述绕管盘332与所述安装平台31同轴转动连接;所述绕管盘332设在所述安装平台31的支架上。

结合附图17,所述液压输油管32与所述液压抓斗2连接的端部设有固定挂钩321;所述液压抓斗2上还设有连接耳26;所述固定挂钩321挂设在所述连接耳26上,实现油管的端部与所述抓斗定位连接;避免油管的端部与所述液压抓斗2的硬性牵拉,大大加大了油管的有效使用。

结合附图8、图9、图10、图11和图12,所述液压抓斗2包括定位滑轮21、安装板22、抓板一23、抓板二24和液压油缸25;三个所述定位滑轮21定位设在所述安装板22上;所述抓板一23和抓板二24相对沿所述安装板22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抓板一23和抓板二24的顶部与所述安装板22铰接;所述液压油缸25的底座与所述安装板22的长度方向两端铰接,所述液压油缸25的活塞杆分别与所述抓板一23和抓板二 24的外侧边铰接,并通过所述液压油缸25的活塞杆的伸缩来实现所述抓板一23和抓板二24的闭合和打开。

优选的,三个所述定位滑轮21的中心点连接可形成等腰三角形结构;且三个所述滑轮沿所述安装板22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抓板一23和抓板二24的侧边壁上均设有排水通孔;所述抓板一23和抓板二 24的底边均设有锯齿边。

还包括U形槽钢13和拖链14;所述起重臂11的顶部还设有开口向上的U形槽钢 13;所述拖链14定位设在所述U形槽钢13内;所述液压输油管32设在所述拖链14 内,并向安装平台31延伸与自动复位卷筒33上的油管通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主要液压系统由油箱、油管、过轮、拖链、油管卷筒和油缸组成,其中过轮、拖链、油管卷筒和油缸安装在塔机相应的结构上。本装置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油箱上的操纵杆操作给油或回油,油管通过过轮穿过塔机垂直部分转入水平部分起重臂端部;起重臂上部固定有拖链,油管穿过拖链连接至小车平台;小车平台有两个自动复位卷筒,油管接入自动复位卷筒后,液压油通过自动复位卷筒通道进入自动复位卷筒上的油管。自动复位卷筒上的油管垂直固定在平台下方的抓斗上,通过卷筒内的弹簧上下伸缩;油管最后被接入抓斗里的油缸上,控制抓斗的开合;本装置整个结构简单,安装操作便捷,可重复利用,经济实用,便于安装和检修,使用灵活,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塔式起重机、拖链、液压油缸、变幅机构和卷扬机构的具体构造均为现有技术,可直接从市场上采购获得,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获得,其具体的连接方式在本领域的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此处不再详述;且文中的定位安装可采用卡扣结构来实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