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实筒及给料机构和装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5558发布日期:2019-08-21 00:08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抽实筒及给料机构和装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料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抽实筒及给料机构和装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装料设备领域,由于物料粉本身重量较轻,装填过程中,粉体物料中会融入很多空气,致使物料本身更加蓬松,使得同等重量的物料体积变大,堆密度变小,从而影响实际装载量。现有技术中,通过将物料静置一段时间,待物料中的空气靠自身重量自然排出,再靠人工补料,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耗费时间长,效率低,气体量排出有限,目前基本很少使用;现在,大多数采用振动式或填压式,振动式为通过平台或者振动棒的振动来带动装料筒内的物料也随其振动,从而将物料中的气体强制排出,再补料。

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能够加快粉体物料体中空气排出,以提高装料工作效率的装料装置。

有鉴于此,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加快粉体物料体中空气排出的抽实筒及给料机构和装料装置,以解决现有装料装置在排空物料空气时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装料装置的抽实筒,所述抽实筒两端分别设有抽实筒给料端和抽实筒出料端,所述抽实筒的内部设有过滤层,所述抽实筒的外壁设有抽气接口。

采用上述方案,能通过抽气接口抽取抽实筒内物料中的气体,所述过滤层防止抽取出物料。

优选的,所述过滤层与抽实筒内壁之间有间隙。

采用上述方案,抽实筒与过滤层的间隙使有效抽气面积更大,有利于空气从物料中抽出。

进一步,所述抽实筒外壁设置有集气腔,所述集气腔与所述间隙连通,所述抽气接口设置在集气腔的外壁。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集气腔利于间隙内的空气流动,利于空气从抽气接口排出。

优选的,所述集气腔的内壁设置有连通孔,所述集气腔与所述间隙通过连通孔连接。所述集气腔的内壁即集气腔所在位置的抽实筒外壁。更优选的,所述连通孔设置有多个。

采用上述方案,既有利于集气腔与间隙的空气流动,又有利于保证抽实管的机械强度。

进一步,所述过滤层与所述抽实筒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利于过滤层的安装与更换,防止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层阻塞,影响抽气效果。

优选的,所述过滤层包括骨架层和滤芯,所述骨架层设置有透气孔,所述滤芯可更换。更优选的,所述骨架层设置有两层,所述滤芯位于两层骨架层之间。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骨架层利于过滤层的拆卸与安装,便于滤芯的固定与更换,还能使抽实筒与过滤层之间的间隙距离稳定,利于抽气。

进一步,所述抽实筒给料端和抽实筒出料端均设置法兰。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抽实筒通过法兰与其他部件连接,易于安装与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装料装置的给料机构,所述给料机构包括上述抽实筒,还包括螺筒、螺杆、螺杆驱动器、抽气泵和抽气管道;所述螺筒设置有螺筒进料口,所述螺筒设置有螺筒给料端和螺筒出料端,所述螺筒出料端与抽实筒给料端连接,所述螺筒给料端设置有螺杆驱动器,所述螺杆设置于螺筒和抽实筒内部,所述螺杆一端与螺杆驱动器连接,所述螺杆上设置有叶轮;所述抽实筒的抽气接口与抽气管道连接,所述抽气管道另一端与抽气泵连接。物料从螺筒进料口进入螺筒,所述螺杆驱动器驱动螺杆沿中心轴转动,带动螺杆上的叶轮螺旋转动,推动物料从螺筒给料端向抽实筒出料端移动,在物料进入抽实筒内时,在抽气泵的作用下,物料内的空气透过过滤层,从抽气接口排出。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抽气泵通过抽气管道抽取抽实筒内气体,实现在给料过程中抽实,提高物料排气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叶轮的螺距从靠近螺杆驱动器的一端逐渐缩小。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叶轮能在给料过程中对物料进行压实,与抽实筒的抽气功能相配合,利于排出物料内空气,压缩物料体积,提高物料排气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给料机构的装料装置,所述装料装置还包括储料机构、振动机构和装料桶,所述储料机构包括存储仓,所述存储仓设置有投料口和存储仓出料口,所述螺筒进料口与存储仓出料口相连接;所述振动机构包括振动棒和第一电机,所述装料桶置于给料机构的出料口下方,所述振动机构位于装料桶上方,所述装料桶位于给料机构的出料口。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给料机构将存储仓内的物料转移到装料桶内,所述振动机构对装料桶内的物料振实排气,加快装料进程,实现装料桶装料的高效化。

进一步,所述装料装置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为所述装料装置的用电设备供电。

优选的,所述装料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与电源、螺杆驱动器、第一电机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制器能对所述螺杆驱动器、第一电机进行控制。更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主控制器电性连接,为主控制器输入控制指令。

采用上述方案,能更好地对所述装料装置的进程进行自动化控制。

进一步,所述存储仓内设置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有多个,所述称重传感器与主控制器电动连接,可对存储仓出料口排出物料及仓内物料进行称重,并将检测结果传递给主控制器。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主控制器能根据称重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监控存储仓出料口的排出物料量,对装料量进行控制,实现装料自动化;还能监控存储仓内物料总量,及时提醒操作人员向存储仓内投料。

进一步,所述装料装置还包括投料机构,所述投料机构包括投料支架和投料锥斗,所述投料锥斗与所述存储仓的投料口相连接,所述投料支架设置于投料锥斗上方,所述投料锥斗上设置有防尘夹。当相存储仓投放物料时,物料袋放置于投料支架上,物料袋的开口被防尘夹固定于投料锥斗上。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投料支架的设置利于物料袋内的物料流动,所述防尘夹的设置利于固定物料袋口,放止粉尘污染。

进一步,所述装料装置还包括助流机构,所述助流机构包括锤击式助流组件和振动式助流组件;所述锤击式助流组件设置在所述投料支架上,所述锤击式助流组件通过锤击物料袋内压实的物料加速物料流动;所述振动式助流组件设置在存储仓的仓壁上,所述振动式助流组件通过振动存储仓的仓壁,防止仓壁上物料粘附和物料架桥。

采用上述方案,加快物料袋向存储仓的投料过程和存储仓内物料流动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所述振动机构还包括振动棒移动组件,所述振动棒移动组件设置于装料桶上方,并与振动棒连接,所述振动棒移动组件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制器能控制振动棒移动组件带动振动棒上下移动,对装料桶内不同高度的位置进行振动,随着装料桶内装料量的增多,振动棒向上移动,对新填入的物料进行振实排气。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振动棒移动组件利于振动棒上下移动和进出装料桶,所述振动棒能对装料桶内物料从低到高分批次振实,更好地振动排气,还利于振动棒从装料桶内撤出,防止粉尘飞扬。

优选的,所述振动棒为多个,并均匀分布。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振动棒能更好地对物料进行振动排气。

进一步,所述螺杆驱动器包括减速机、变频器和第二电机,所述变频器与第二电机电性连接,所述减速机分别与第二电机和螺杆连接,所述变频器、第二电机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变频器、第二电机受主控制器控制。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二电机提供驱动力,所述减速机调整适宜的转速,使螺筒和抽实筒内的物料移动速度适宜,向装料桶装量的速度适宜,防止因过快导致振实排气不充分,或过慢导致效率低,所述变频器能改变第二电机转速,使装料后期给料速度减慢,防止装料过量。

进一步,所述给料机构还包括防冲料组件,所述防冲料组件包括气动对夹蝶阀,所述气动对夹蝶阀设置于抽实筒与防尘帽之间,所述气动对夹蝶阀受主控制器控制。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防冲料组件用于向存储仓投料时,防止物料冲力过大,导致物料不受控制从抽实筒排出。

进一步,所述防冲料组件还包括手动蝶阀,所述手动蝶阀设置于所述螺筒的进料端。

采用上述方案,进一步防止物料冲力过大,导致物料非控制排出;所述手动蝶阀还能在所述装料装置关闭时,防止存储仓剩余物料在重力作用下非控制排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所述抽气接口和过滤层的设置,实现对抽实筒内物料进行抽气;

2、通过所述间隙和集气腔的设置,加大有效抽气面积和利于气体流动,进而提高排气效率;

3、通过所述给料机构中叶轮和抽实筒的配合设置,既抽气又压实,提高物料排气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料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料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料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给料机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给料机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抽实筒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抽实筒一种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图8为图7沿虚线AA所做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通过上述附图标记说明,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更加清楚的理解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1、抽实筒给料端;2、抽实筒出料端;3、骨架层;4、滤芯;5、集气腔;6、间隙;7、法兰;8、连通孔;11、存储仓;111、投料口;112、存储仓出料口;113、回收口;114、第二除尘接口;211、螺筒;2111、螺筒进料口;2112、蝶阀安装接口;212、螺杆;2121、叶轮;213、螺杆驱动器;221、抽实筒;2211、过滤层;2212、抽气接口;231、气动对夹蝶阀;232、手动蝶阀;241、防尘帽;2411、帽筒;2412、帽盖;2413、振动棒通过孔; 2414、第三除尘接口;2415、防尘进料口;242、密封压板;2421、第四除尘接口;243、压板移动组件;244、密封垫;245、透明防尘板;31、振动棒;32、振动棒移动组件;33、振动器;34、位料传感器;51、投料支架;52、投料锥斗;521、第一除尘接口;61、锤击式助流组件;62、振动式助流组件;72、除尘管道;74、旋风分离器;81、辊道;82、装料桶升降组件;83、装料桶。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参考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抽实筒221,所述抽实筒221两端分别设有抽实筒给料端1和抽实筒出料端2,所述抽实筒221的内壁设有过滤层2211,所述抽实筒221 的外壁设有抽气接口221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层2211包括骨架层3和滤芯4,所述骨架层3设置有透气孔,所述过滤层2211与抽实筒可拆卸连接,所述滤芯4可更换。所述骨架层3设置有两层,所述滤芯4位于两层骨架层3之间。所述骨架层3利于过滤层2211 的拆卸与安装,便于滤芯4的固定与更换。

参考图6-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层2211与抽实筒221 外壁之间有间隙6,所述抽实筒221与过滤层2211的间隙6使有效抽气面积更大,有利于空气流动,在抽气泵的作用下从抽气接口2212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抽实筒221外壁设置有集气腔5,所述集气腔5与所述间隙6连通,所述抽气接口2212设置在集气腔5的外壁。所述集气腔5利于间隙6内的空气流动,利于空气从抽气接口2212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气腔5的内壁均匀设置有三个连通孔8,所述集气腔5与所述间隙6通过连通孔8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抽实筒给料端1和抽实筒出料端2均设置法兰7,所述抽实筒221通过法兰7与其他部件连接,易于安装与拆卸。

参照图1-图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给料机构,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所述的抽实筒221。所述给料机构还包括螺筒211、螺杆212、螺杆驱动器213、抽气泵和抽气管道;所述螺筒211设置有螺筒进料口2111,所述螺筒211设置有螺筒给料端和螺筒出料端,所述螺筒出料端与抽实筒给料端1连接,所述螺筒给料端设置有螺杆驱动器213,所述螺杆212 设置于螺筒211和抽实筒221内部,所述螺杆212一端与螺杆驱动器213连接,所述螺杆 212上设置有叶轮2121;所述抽实筒221的抽气接口2212与抽气管道连接,所述抽气管道另一端与抽气泵连接。物料从螺筒进料口2111进入螺筒211,所述螺杆驱动器213驱动螺杆212沿中心轴转动,带动螺杆212上的叶轮2121螺旋转动,推动物料从螺筒给料端向抽实筒出料端2移动,在物料进入抽实筒221内时,在抽气泵的作用下,物料内的空气透过过滤层2211,从抽气接口2212排出。所述抽气泵通过抽气管道抽取抽实筒221内气体,实现在给料过程中抽实,提高物料排气的效率。

参考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杆212上设置的叶轮2121为变距的,螺距逐渐缩小。所述叶轮2121的设置使所述螺筒211内的物料在叶轮2121的传送下能压缩体积,利于装实排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杆驱动器213包括减速机减速机、变频器和第二电机,所述变频器与第二电机电性连接,所述减速机分别与第二电机和螺杆212连接,所述第二电机提供驱动力,所述减速机调整第二电机的转速,使螺筒211和抽实筒221内的物料移动速度适宜,使装料的速度适宜,防止因过快导致振实排气不充分,或过慢导致效率低,所述变频器能改变第二电机转速,使装料后期给料速度减慢,防止装料过量。

参照图1-图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装料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给料机构。所述装料装置还包括储料机构、振动机构和装料桶83,所述储料机构包括存储仓11,所述存储仓11设置有投料口111和存储仓出料口112,所述螺筒进料口2111与存储仓出料口112相连接;所述振动机构包括振动棒31和第一电机,所述振动机构位于装料桶83上方,所述装料桶83位于给料机构的出料口,所述给料机构将存储仓11内的物料转移到装料桶 83内,所述振动机构对装料桶83内的物料振实排气,加快装料进程,实现装料桶83装料的高效化。

参考图1-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给料机构还包括密封防尘组件,所述密封防尘组件连接抽实组件,并能对装料桶83进行密封。装料过程中,所述密封防尘组件分别连接抽实组件和装料桶83,能对装料过程进行密封,防止粉尘污染。

参考图4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防尘组件包括防尘帽 241和密封压板242,所述防尘帽241设置有防尘进料口2415和振动棒通过孔2413,所述防尘进料口2415与抽实组件连接,所述振动棒31从所述振动棒通过孔2413中通过,所述密封压板242位于防尘帽241底端,所述密封压板242能提高所述密封防尘组件的密封效果。所述密封压板242在装料过程对装料桶83进行密封,物料从防尘进料口2415进入防尘帽241中,再转移到装料桶83内,所述振动棒31从振动棒通过孔2413通过深入到装料桶83内,完成振实排气过程。所述密封防尘组件结构合理,既保证密封性又利于振动棒31 的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防尘帽241包括帽筒2411和帽盖2412,所述帽筒2411设置有防尘进料口2415,所述帽盖2412设置有振动棒通过孔2413,所述帽筒 2411与帽盖2412可拆卸连接。通过将所述帽筒2411与帽盖2412拆卸,使所述防尘帽241 顶端能打开,利于调整振动棒通过孔2413的位置;若出现堵塞方便检查与疏通。

参考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压板242底端设置有密封垫244,所述密封垫244为天然橡胶制成的发泡海绵。所述密封垫244能保护装料桶83不因密封压板242压力而受机械损伤,并更好地保证密闭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压板242的外沿还设置有透明防尘板 245,所述透明防尘板245围成筒状,所述透明防尘板245能更好地保证密封性,并能查看密封情况。

参考图1-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防尘帽241上设置压板移动组件243,所述压板移动组件243与所述密封压板242连接,所述压板移动组件243能带动密封压板242在防尘帽241侧壁上下移动。所述密封防尘组件适用于不同高度的装料桶83,并能实现与装料桶83的紧密接触。

参考图4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给料机构还包括防冲料组件,所述防冲料组件包括气动对夹蝶阀231,所述气动对夹蝶阀231设置于抽实筒221与防尘帽241之间,所述防冲料组件用于向存储仓11投料时,防止物料冲力过大,导致物料不受控制从抽实筒221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防冲料组件还包括手动蝶阀232,所述螺筒 211的进料端设置有蝶阀安装接口2112,所述手动蝶阀232与蝶阀安装接口2112相连接。所述手动蝶阀232进一步防止物料冲力过大,导致物料非控制排出;所述手动蝶阀232还能在所述装料装置关闭时,防止存储仓11剩余物料在重力作用下非控制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装料装置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为所述装料装置的用电设备供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装料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与电源、螺杆驱动器213、第一电机、压板移动组件243、气动对夹蝶阀231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制器能对所述螺杆驱动器213、第一电机、压板移动组件 243、气动对夹蝶阀231进行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主控制器电性连接,为主控制器输入控制指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存储仓11内壁设置有三个称重传感器,所述存储仓出料口112处设置有一个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与主控制器电动连接,可对存储仓出料口112排出物料及仓内物料进行称重,并将检测结果传递给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能根据称重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监控存储仓出料口112的排出物料量,对装料量进行控制,实现装料自动化;还能监控存储仓11内物料总量,及时提醒操作人员向存储仓11内投料。

参考图1-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装料装置还包括投料机构,所述投料机构包括投料支架51和投料锥斗52,所述投料锥斗52与所述存储仓11的投料口 111相连接,所述投料支架51设置于投料锥斗52上方,所述投料锥斗52上设置有防尘夹。当相存储仓11投放物料时,物料袋放置于投料支架51上,物料袋的开口被防尘夹固定于投料锥斗52上。所述投料支架51的设置利于物料袋内的物料流动,所述防尘夹的设置利于固定物料袋口,放止粉尘污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装料装置还包括助流机构,所述助流机构包括锤击式助流组件61和振动式助流组件62;所述锤击式助流组件61设置在所述投料支架 51上,所述锤击式助流组件61通过锤击物料袋内压实的物料加速物料流动;所述振动式助流组件62设置在存储仓11的仓壁上,所述振动式助流组件62通过振动存储仓11的仓壁,防止仓壁上物料粘附和物料架桥。所述助流机构加快物料袋向存储仓11的投料过程和存储仓11内物料流动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图1-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装料装置还包括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包括除尘接口、除尘管道72和过滤式除尘器,所述除尘接口包括设置在所述投料锥斗52上的第一除尘接口521、设置在所述存储仓11上的第二除尘接口114、设置在所述防尘帽241上的第三除尘接口2414和设置在所述密封压板242上的第四除尘接口2421;所述除尘管道72连接所述除尘接口和过滤式除尘器;所述过滤式除尘器利用离心风机将除尘接口处的粉尘抽取过滤,减少除尘接口处的粉尘飞扬,并净化尾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式除尘器为脉冲式过滤除尘器,所述脉冲式过滤除尘器包括定时反吹组件。所述定时反吹组件能吹扫吸附在滤芯4上的粉尘,避免滤芯4堵塞。

参考图1-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除尘机构还包括旋风分离器 74,所述旋风分离器74通过除尘管道72连接于除尘接口与过滤式除尘器之间,所述旋风分离器74位于存储仓11的上方,所述旋风分离器74的底端通过除尘管道72与存储仓11相连。所述旋风分离器74能利用离心力分离气流中的粉尘,并将粉尘通过设置在存储仓11 上的回收口113回收至存储仓11,有效利用原料,减少浪费,还能延长过滤式除尘器的寿命,减少滤芯4阻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振动机构还包括振动棒移动组件32,所述振动棒移动组件32设置于防尘帽241上方,并与振动棒31连接,所述振动棒移动组件32 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制器能控制振动棒移动组件32带动振动棒31上下移动,对装料桶83内不同高度的位置进行振动,随着装料桶83内装料量的增多,振动棒31向上移动,对新填入的物料进行振实排气。所述振动棒移动组件32利于振动棒31上下移动和进出装料桶83,所述振动棒31能对装料桶83内物料从低到高分批次振实,更好地振动排气,还利于振动棒31从装料桶83内撤出,防止粉尘飞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振动棒31为三个,并均匀分布,所述振动棒31能更好地对物料进行振动排气。

参考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振动机构还包括位料传感器34,所述位料传感器34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位料传感器34设置在所述密封压板242上,用于检测装料桶83内装料量。所述位料传感器34检测装料桶83内的装料量,将检测结果传达给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根据检测结果对振动棒移动组件32进行控制,使振动棒31 在装料桶83不同装料量时位于不同位置。所述主控制器能利用位料传感器34能更好地控制振动棒31在装料过程的位置,更好地对物料进行振动排气,利于自动化装料。

参考图4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振动机构还包括振动器33,所述振动器33设置于所述密封压板242上,所述振动器33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并受主控制器所控制。所述振动器33用于将所述防尘帽241与密封压板242上的粉尘振落到装料桶 83内。在装料桶83装料完毕,所述密封防尘组件与装料桶83分离时,减少防尘帽241与密封压板242上的粉尘飞扬,造成粉尘污染。

参考图1-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装料装置还包括装料桶移动机构,所述装料桶移动机构包括辊道81,所述辊道81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辊道81 的滚动传送由主控制器所控制,所述装料桶83置于辊道81上,被辊道81传动至防尘帽241 下方。所述装料桶83移动装置使操作人员能实现远距离放置装料桶83,利于实现自动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装料桶移动机构还包括装料桶升降组件82,所述装料桶升降组件82位于辊道81和防尘帽241的下方。当装料桶83在辊道81的运输下到达防尘帽241下方,所述装料桶升降组件推动装料桶83向上运动,脱离辊道81。所述装料桶升降组件82与振动棒移动组件32配合完成对装料桶83的密封防尘,适应不同型号的装料桶83,并且在此装料桶83装料时不影响后面的装料桶83的运输,提高工作的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存储仓11包括2个存储仓出料口112、给料机构、振动机构和装料桶升降组件82。所述装料装置能完成多个装料桶83的同时装料,互不影响,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防止因某个部位故障导致整个装置停止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辊道81包括第一辊道、第二辊道和第三辊道,所述第二辊道位于所述密封防尘机构的下方,所述第二辊道分别和第一辊道和第三辊道相连接,所述第二辊道的传送速度大于第一辊道,所述第一辊道上设置有拦截组件,所述第二辊道上设置定位组件,所述第三辊道设置有平推组件。放入第一辊道起始端的装料桶83 逐一传送至拦截组件处,主控制器根据装料位置是否有装料桶83控制拦截组件开启或关闭,当装料位置无装料桶83时,主控制器控制拦截组件关闭,装料桶83被传送至第二辊道,当装料位置有装料桶83时,主控制器控制拦截组件开启,装料桶83被拦截在等待区域,等待拦截组件关闭。所述装料位置为装料桶升降组件82的上方。因第二辊道传送速度大于第一辊道的传送速度,被放行的装料桶83会拉开距离,便于装料桶83分别进入不同的装料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工作流程包括:

A、准备:操作人员接连电源,关闭手动蝶阀232,通过控制面板关闭气动对夹蝶阀231;

B、投料:操作人员将物料袋吊装在投料支架51上,物料袋的袋口用防尘夹固定在投料锥斗52上,解开袋口,使物料流入存储仓11内,通过控制面板开启锤击式助流组件61,帮助物料袋内的物料流动,直至称重传感器检测到存储仓11装满为止;

C、运送:操作人员将空的装料桶83逐一推入至第一辊道上,主控制器控制拦截组件关闭,放行两个装料桶83传送至第二辊道,第一个装料桶83被第二辊道运送至第一个装料桶升降组件82位置,被第一个定位组件拦截定位,第二个装料桶83被第二辊道运送至第二个装料桶升降组件82位置,被第二个定位组件拦截定位,其余装料桶83被第一辊道上的拦截组件拦截,进入等待区域,当第一辊道上的等待区域被装料桶83占满时,第一辊道停止运行;

D、密封:主控制器控制装料桶升降组件向上升起,带动装料桶83向上移动,控制压板移动组件243带动密封压板242向下移动,使密封压板242下的密封垫244与装料桶口紧密接触;

E、装料:手动蝶阀232与气动对夹蝶阀231打开,螺杆驱动器213启动,开始给料;振动棒移动组件32带动振动棒31移动到装料桶83底部,第一电机开启,振动棒31振实装料桶83底部的物料,位料传感器34检测到装料桶83内物料达到一定量时,变频器降低电第二机转速,使给料速度减慢,同时振动棒移动组件32带动振动棒31上升至装料桶83上部,振实装料桶83上部的物料;装满后,振动器33振动一段时间,振动棒移动组件32带动振动棒31上升远离装料桶83;压板组件带动密封压板242向上运动,装料桶83移动组件带动装料桶83下降,装料桶83落在第二辊道上;

F、运出:第二辊道带动装满后的装料桶83离开装料位置,进入第三辊道,在第三辊道被平推组件推出第三辊道,推入第三辊道旁边的托盘内;

G、下一批:主控制器检测到装料位置无装料桶83时,控制拦截组件关闭,放行等待区域内的装料桶83;重复D、E、F步骤;

H、通过控制面板关闭所述装料装置。

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