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变频器吊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9766发布日期:2019-09-12 10:35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用变频器吊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用变频器吊装工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器件、变频技术、以及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等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船舶采用吊舱式电力推进系统,该系统最为核心的部件就是变频器。由于船上环境恶劣,变频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温度、湿度、振动、粉尘和腐蚀性气体的影响,导致变频器的性能发生变化。因此,必须定期对变频进行维护和保养,才能降低变频器故障的发生率,减少维修费用,延长使用寿命。

申请人参与的电力推进船舶的主推进动力来自安装于艉部水下的两套全回转推进器,两套全回转推进器的驱动控制模块为两套驱动变频器,该变频器结构复杂,功能强大,在整个控制系统中,最为庞大的单元是装在变频柜内部的多个整流模块和多个逆变模块,其中每个模块的重量都超过200公斤,且模块内都布满精贵的电气元件,选用的电气元件大都为进口设备,既娇气又昂贵,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正常的维护保养,包括内部元器件测量、检查、清洁,主回路触点研磨,冷却水投药、化验,滤网吹洗,对一些有使用寿命期限的易损件进行定期维护及更换,如上述等等,才能确保变频器性能可靠,船舶持续、高效的安全航行。

每次对其进行检查、测试和保养时,需要将变频器整体吊出,并放置于地面。如果没有专用的起重和移动工具,200公斤重的模块仅靠人力将其抬起,并顺利移出或装入机柜内部,与其它单元紧密贴合和连接,其难度可想而知,而且稍有不慎坠落或碰撞,就会危及到人身和设备安全,存在挤伤维护人员,以及碰坏内部电气元件的隐患。由于需要吊装的模块极重,船舶空间层高又相当有限,无法在现场顶部直接悬挂或安放吊装工具,只能使用葫芦轮换着一点点往外移动,拆卸和装复工作都显得举步维艰。原先没有变频器维修吊装工具时,据以往人工拆装的经验,每次仅仅拆和装的工作量,至少需要4个人工花费一整天时间。

为此,急需一种在变频器维护保养时,拆装变频器模块所需的简易专用吊装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用变频器吊装工具,通过防晃动设置,在吊装过程中稳定了变频器,同时简化了吊装过程,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船舶吊装工具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了一种船用变频器吊装工具,包括:

底座,其底部设置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带有锁紧机构;

承重支架,其纵向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承重支架顶部安装有一滑轮组;

驱动机构,其安装在所述承重支架上,所述驱动机构的引出端绕经所述滑轮组向下与待吊装的变频器连接;

其中,所述承重支架上贯穿开设一通孔,所述通孔方向与所述滑轮组的连线方向一致,所述通孔底部的所述承重支架中开设一空腔,所述空腔中纵向安装一转动盘机构,所述通孔中活动伸缩设置一限位梁,所述转动盘机构上端凸出至所述通孔中并与所述限位梁联动,所述限位梁前端抵触在所述变频器上。

优选的,所述承重支架顶部横向设置一顶梁,所述顶梁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滑轮组中的两个滑轮间隔设置在所述顶梁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为一手摇绞盘钢丝吊,其钢丝依次绕经所述滑轮组并在所述钢丝端头设置一吊钩,所述吊钩与所述变频器之间设置有一横梁。

优选的,所述通孔开设在所述驱动机构下方的所述承重支架上,所述通孔前端开口小于所述通孔尾端开口,所述通孔前端开口与所述限位梁的纵截面相同,所述限位梁选择性安装在所述通孔中。

优选的,所述转动盘机构包括:

第一转盘,其外周设置有第一外齿圈,所述第一转盘的内周设置有内齿圈,所述第一转盘中心设置一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两端转动设置在所述空腔的左右两内侧壁上,所述第一转轴第一端向外引出,且该引出端上安装一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盘转动的第一摇柄;所述第一转轴内轴向开设一轴孔,所述轴孔位于所述第一转轴中心,所述轴孔从所述第一转轴的引出端侧向外敞开,所述第一转轴的轴身上开设一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方向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向一致,所述导向槽两端分别开设一锁定槽,所述锁定槽与所述导向槽垂直分布,所述导向槽与所述锁定槽分别与所述轴孔贯通;

第二转盘,其外径与所述第一转盘的内径一致,所述第二转盘外周设置有第二外齿圈,所述第二转盘外侧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端面齿牙;所述第二转盘中心设置一轴套,所述轴套活动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二转盘与所述空腔侧壁的最远距离不超过两个所述锁定槽间的距离,随所述第二转盘的轴向移动,所述第二外齿圈与所述内齿圈保持啮合;以及

推动机构,其包括一体式结构的手持部和推动轴,所述手持部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的引出端,且所述推动轴轴向伸缩在所述轴孔中,所述推动轴上凸出设置一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从所述导向槽中向外引出并与所述轴套内周壁连接,所述连接块活动在所述导向槽或锁定槽中。

优选的,所述空腔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转轴两端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轴承中,所述第一转轴引出端对应侧的所述空腔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端面齿牙对应的第二端面齿牙,随所述第二转盘的轴向移动,所述第二端面齿牙与所述第一端面齿牙选择性啮合。

优选的,所述限位梁底部设置有传送齿牙,所述传送齿牙朝下选择性安装在所述通孔中,所述第一转盘顶部从所述空腔中向上凸出于所述通孔中,所述传送齿牙与凸出的所述第一外齿圈啮合。

优选的,所述限位梁的前端转动设置一平衡块,且所述限位梁前端设置一用于限制所述平衡块转动的锁定机构,所述限位梁通过所述平衡块抵触在所述变频器上;

所述通孔前端外周的所述承重支架前侧壁上至少垂直开设有两条容置槽,当所述限位梁向后回缩至端头位置处时,所述平衡块收缩至所述容置槽中;所述容置槽以外的所述承重支架前侧壁上凸出设置有若干导向轮。

优选的,所述通孔上端的所述承重支架为空心结构,所述承重支架的腔体内纵向设置有一螺杆,所述螺杆底部通过第二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承重支架腔体底部,所述螺杆上安装一滑块;

所述承重支架腔体中伸缩设置一升降支架,所述升降支架为空心结构,所述顶梁安装在所述升降支架顶部,所述升降支架外周贴合所述承重支架腔体内周侧壁移动,所述升降支架底部开口且套设在所述螺杆外周,所述滑块与所述升降支架底部固定。

优选的,所述螺杆下端间隔设置有两个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螺杆同轴设置,其中,第一齿轮与所述螺杆固定,第二齿轮转动设置在所述螺杆上;

还包括一手摇盘,所述手摇盘内侧端面设置有第三端面齿牙,所述第三端面齿牙同时与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所述手摇盘中心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第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承重支架腔体侧壁上并向外引出,且该引出端上安装一用于驱动所述手摇盘转动的第二摇柄,所述第二转轴第二端与所述手摇盘中心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含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船用变频器吊装工具,操作便捷,提高了吊装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船用变频器吊装工具,采用纯机械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高;

3、本实用新型的船用变频器吊装工具,采用防晃动设计,避免因船舶晃动而影响吊装过程,提高吊装过程的稳定性;

4.采用了新型手摇绞盘钢丝吊,自重轻,占地小,带双向自锁刹车,不摇动时刹车自动开启,保护货物安全,操作亦轻松自如;并使用3寸、承载力达300公斤的重型带刹车脚轮,定向和万向各二只,让此吊装工具能够自由平移或转弯,静止时保持稳定;

5、顶部应用两个滑轮组合,以及吊钩与模块间设有横梁固定吊臂,可以使变频器能尽可能高的被吊起,下方才有足够的维修空间,便于顺利的保养和检修;

6、底座支撑部分去掉钢板平台的设计,被吊装的变频器模块可以直接落下放置在地板上,也可从地板上直接被勾住吊起,而无需用人力将模块抬置到吊装工具上;

7、采用可控的伸缩设计,可以根据变频器高度来调整吊装高度,适用性更强。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船用变频器吊装工具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转动盘机构在空腔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二端面齿牙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转动盘机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5是转动盘机构的爆炸图;

图6是第一转盘和推动机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是限位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承重支架前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升降支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升降支架和承重支架转配结构剖视;

图11是承重支架腔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吊装工具不仅适用于吊装变频器,本实用新型仅仅是以吊装变频器作为示例来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用变频器吊装工具,底座100为H型结构,包括两侧的支撑梁110和中间梁120,底座100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130,具体使用3寸、承载力达300公斤的重型带刹车脚轮,定向和万向各二只,让此吊装工具能够自由平移或转弯,静止时保持稳定。

承重支架200纵向固定在所述底座100上,具体是安装在底座100的H型结构的中间梁120上,该中间梁120靠近H型结构的尾部一侧,以平衡吊装工具的在吊装过程中的重心。

所述承重支架200顶部横向设置一顶梁300,所述顶梁300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座100的长度方向一致,滑轮组中的两个滑轮310、320间隔设置在所述顶梁300的两端。

驱动机构400安装在所述承重支架200上,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400为一手摇绞盘钢丝吊,其钢丝410依次绕经所述滑轮组并在所述钢丝端头设置一吊钩411,所述吊钩411与待吊装的变频器之间设置有一横梁420。

由于该吊装工具是在船上使用,工作环境比较恶劣,船舶经常摇晃、振动,从安全角度方面应充分考虑到保险环节的设置,防止起重后移动过程中下滑、晃动和滑行,做到万无一失。故而采用了新型手摇绞盘钢丝吊,自重轻,占地小,带双向自锁刹车,不摇动时刹车自动开启,保护货物安全,操作亦轻松自如。

顶部应用两个滑轮组合,以及吊钩与变频器模块间设有横梁420固定吊臂,可以使变频器能尽可能高的被吊起,下方才有足够的维修空间,便于顺利的保养和检修。同时,底座100支撑部分去掉钢板平台的设计,模块可以直接落下放置在地板上,也可从地板上直接被勾住吊起,而无需用人力将模块抬置到吊装工具上。

采用上述的吊装工具经过现场多次吊重负载测试,终于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对变频器的拆卸和装复过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往往不是垂直起吊的,而是从柜体中将变频器移除或安装进入,而吊装工具本身并不能进入柜体,导致需要通过吊钩以一定的角度将变频器吊起,但由于变频器较重,且对于安装位置较深、空间有限的柜体,当变频器被吊起后,工作人员无法有效控制变频器的位置,变频器会向承重支架200迅速摆动直到静止于垂直位置,再加上船舶自身的晃动,变频器的摆动幅度更大、且摆动过程更杂乱。

在变频器摆动过程中,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轻者或撞击承重支架200导致两者相互损坏,且变频器内部模块更易受到损坏,导致财产损失;重者或撞击工作人员、或者因碰撞而使得变频器脱钩掉落,也会造成安全隐患。

为此,本实施例中设计了防晃动设计,避免因船舶晃动而影响吊装过程,提高吊装过程的稳定性,具体方式为:

在所述承重支架200上贯穿开设一通孔210,所述通孔210方向与所述滑轮组的连线方向一致,也就是与中间梁120的长度方向垂直,并在所述通孔210底部的所述承重支架200中开设一空腔230,所述空腔230中纵向安装一转动盘机构400,所述通孔210中活动伸缩设置一限位梁500,所述转动盘机构400上端凸出至所述通孔210中并与所述限位梁500联动,从而通过转动盘机构400来控制限位梁500的前后位置,所述限位梁500前端抵触在所述变频器上,用来抑制变频器的摆动。

具体的,所述通孔210开设在所述驱动机构400下方的所述承重支架200上,所述通孔210前端开口与所述限位梁500的纵截面相同,避免限位梁500在通孔210中晃动,同时所述通孔210前端开口小于所述通孔210尾端开口,便于限位梁500从通孔210尾端向前端插入,当通过本吊装工具进行垂直吊装时,不需要安装限位梁500。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转动盘机构400来控制限位梁500在通孔210中的伸缩位置,而当限位梁500移动到位后,严格限制限位梁500的位置,避免限位梁500受迫位移。为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转动盘机构400,转动盘机构400包括:第一转盘410、第二转盘420和推动机构。

第一转盘410外周设置有第一外齿圈414,所述第一转盘410的内周设置有内齿圈413,所述第一转盘410中心设置一第一转轴412,第一转轴412通过辐条415与第一转盘410内周第二端连接,如图5-6所示,在所述空腔230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一轴承232,所述第一转轴412两端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轴承232中,从而实现第一转盘410在空腔230中的转动。

所述第一转轴412第一端从空腔230中向外引出,且该引出端上安装一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盘410转动的第一摇柄412,摇动第一摇柄412即可驱动第一转轴412即整个第一转盘410转动。

在所述第一转轴412内轴向开设一轴孔4123,所述轴孔4123位于所述第一转轴412中心,所述轴孔4123从所述第一转轴412的引出端侧向外敞开,所述第一转轴412的轴身上开设一导向槽4121,所述导向槽4121的方向与所述第一转轴412的轴向一致,所述导向槽4121两端分别开设一锁定槽4122,所述锁定槽4122与所述导向槽4121垂直分布,所述导向槽4121与所述锁定槽4122分别与所述轴孔4123贯通。

第二转盘420的外径与所述第一转盘410的内径一致,所述第二转盘420外周设置有第二外齿圈423,所述第二转盘420外侧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端面齿牙424;所述第二转盘420中心设置一轴套421,所述轴套421活动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412上,如图5-6所示,轴套421通过辐条422与第二转盘420内周连接。

推动机构包括一体式结构的手持部430和推动轴431,所述手持部430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412的引出端,且所述推动轴431轴向伸缩在所述轴孔4123中,所述推动轴431上凸出设置一连接块432,所述连接块432从所述导向槽4121中轴向向外引出并与所述轴套421内周壁连接,使得整个推动机构与第二转盘420轴向联动。同时,连接块432受手持部430的控制,限制活动在所述导向槽4121或锁定槽4122中。

具体的,轴套421内周壁上开设一环形凹槽425,所述连接块432端头开设在环形凹槽425中,使得推动机构与第二转盘420轴向联动,在周向可以相对转动。

同时在所述第一转轴412引出端对应侧的所述空腔230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端面齿牙424对应的第二端面齿牙231,随所述第二转盘420的轴向移动,所述第二端面齿牙231与所述第一端面齿牙424选择性啮合。

随所述第二转盘420的轴向移动,所述第二外齿圈423与所述内齿圈413保持啮合状态。具体的,所述第二转盘420第一端与对应侧空腔230内侧壁间的距离不超过两个所述锁定槽4122间的距离,使得当将手持部430向外拉出时,直到连接块432移动到外侧端的所述锁定槽4122中时,第一端面齿牙424可以移动到与所述第二端面齿牙231啮合,转动手持部430,将连接块432锁定在外侧端的锁定槽4122中,此时第二外齿圈423与所述内齿圈413保持啮合状态,第一端面齿牙424与第二端面齿牙231啮合锁定,由此将整个转动盘机构400锁定,避免限位梁500受迫移动。

当需要对限位梁500主动移动时,转动手持部430,将连接块432从外侧端的锁定槽4122中解锁并移动至导向槽4121中,向内侧推动手持部430,直到连接块432移动到内侧端的所述锁定槽4122中时,第一端面齿牙424与第二端面齿牙231分离,第二外齿圈423与所述内齿圈413保持啮合状态,转动手持部430,将连接块432锁定在内侧端的锁定槽4122中,此时第二外齿圈423与所述内齿圈413保持啮合状态,第一端面齿牙424与第二端面齿牙231分离,由此将整个转动盘机构400解锁,通过转动第一转盘410即可控制限位梁500的位移过程,以横向支撑变频器,避免变频器在吊装过程中摆动。

限位梁500与转动盘机构400的联动方式为:

在所述限位梁500底部设置有传送齿牙510,当变频器不是垂直起吊时,所述传送齿牙510朝下安装在所述通孔210中,并且在设计上将所述第一转盘410顶部从所述空腔230中向上凸出于所述通孔210中,使得所述传送齿牙510与凸出的所述第一外齿圈414啮合,此时,转动第一转盘410即可控制限位梁500的位移过程。

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增加限位梁500的前端与变频器之间的受力面积,稳定变频器的位置,在所述限位梁500的前端转动设置一平衡块520,如图7-8所示,平衡块520为长方体结构,中心延伸一转动轴530,对应的,在限位梁500前端开设一安装孔,平衡块520通过转动轴530转动安装在安装孔中,并且在所述限位梁500前端设置一用于限制所述平衡块520转动的锁定机构540,本实施例中锁定机构540为一简单的旋拧锁紧螺栓,当转动轴530安装在安装孔后,旋拧锁定机构540将其抵顶在转动轴530上,将转动轴530锁定,避免平衡块520转动。

当变频器非垂直起吊时,将限位梁500从通孔210的尾端开口伸入,通过转动第一转盘410控制限位梁500向前位移,直至贯穿通孔210,然后将平衡块520的转动轴530安装在安装孔中,根据变频器的结构转动调整平衡块520的转向,然后旋拧锁定机构540将平衡块520的位置锁定,然后在转动第一转盘410控制限位梁500向前位移,直至平衡块520抵触在所述变频器上,因为平衡块520有效增加了与变频器的接触接触面积,稳定变频器的位置,避免在吊装过程中,因船舶晃动等因素导致变频器在限位梁500前端打滑而脱离。

当将变频器吊起后,逐渐收缩限位梁500,减小变频器的摆臂角度,直到变频器完全处于一垂直线上,所述限位梁500向后回缩至端头位置处,变频器侧壁与承重支架200接触。此时为了消除平衡块520的影响,在所述通孔210前端外周的所述承重支架200前侧壁上至少垂直开设有两条容置槽,包括横向容置槽240和纵向容置槽250,使得平衡块520被收缩至横向容置槽240和纵向容置槽250中,使得平衡块520不凸出于承重支架200前侧壁。

同时在所述容置槽以外的所述承重支架200前侧壁上凸出设置有若干导向轮220,导向轮220的轴向与限位梁500长度方向垂直,当变频器侧壁与承重支架200接触时,也就是导向轮220与变频器侧壁接触,通过导向轮220的滚动作用,辅助变频器的升降过程,减小摩擦和阻力,多个导向轮220同时与变频器接触,接触面积大,也提高了在变频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变频器的安装过程与拆卸过程相反,将变频器垂直升起抬离地面,逐渐转动第一转盘410控制限位梁500向前位移,也就是将所述变频器同时升起并向前位移,直到移动到安装位置,将变频器安装到位。

目前船舶业界的推进变频器生产商,都没有随船配备变频器维修的专用工具,有了本实用新型的吊装和移动工具,在船舶上有限空间内对变频器维修保养时,不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人力资源和成本,还降低了安全隐患,对设备维护方面有广泛借鉴意义。

实施例二

如图9-11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了吊装工具自身的升降功能。

在保证承重支架200有足够承载力的前提下,将所述通孔210上端的所述承重支架200为空心结构,类似管状结构,通过分析方管轴向与径向受力分布情况等等,对所用材料的材质、性能和尺寸都进行核算,保证有足够的承受力,且不至于过于笨重和失衡,使吊起的重型模块可以在狭小的船舱内自如、安全的移动。

所述承重支架200的腔体内纵向设置有一螺杆610,所述螺杆610底部通过第二轴承630转动安装在所述承重支架200腔体底部,所述螺杆610上安装一滑块620,从而形成一滑动丝杠结构,随着螺杆610的转动,滑块620在螺杆610上下移动。

所述承重支架200腔体中伸缩设置一升降支架800,所述升降支架800也为空心结构,所述顶梁300安装在所述升降支架800顶部,所述升降支架800外周贴合所述承重支架200腔体内周侧壁移动,所述升降支架800底部开口且套设在所述螺杆610外周,所述滑块620与所述升降支架800底部固定,使得滑块620与升降支架800同步纵向移动,也就是通过转动螺杆610来驱动滑块620与升降支架800沿着承重支架200腔体纵向伸缩,实现整个吊装工具的自身的升降功能,根据吊装高度来具体调整升降支架800在承重支架200上的伸缩量。

螺杆610的转动方式为:

所述螺杆610下端间隔设置有两个齿轮,包括第一齿轮640和第二齿轮650,两个所述齿轮与所述螺杆610同轴设置,其中,第一齿轮640与所述螺杆610固定,也就是同步转动,驱动第一齿轮640转动即可带动螺杆610同步转动。第二齿轮650转动设置在所述螺杆610上,具体的,第二齿轮650内周可以通过第三轴承转动设置在螺杆610的外周。

还包括一手摇盘700,用于驱动螺杆610的转动。所述手摇盘700内侧端面设置有第三端面齿牙730,且手摇盘700的直径与第一齿轮640和第二齿轮650之间的间距一致,使得所述第三端面齿牙730同时与所述第一齿轮640和第二齿轮650啮合。

所述手摇盘700中心设置有第二转轴710,所述第二转轴710第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承重支架200腔体侧壁上并向外引出,且该引出端上安装一用于驱动所述手摇盘700转动的第二摇柄711,所述第二转轴710第二端与所述手摇盘700中心固定。

当通过第二摇柄711转动手摇盘700时,即可带动第一齿轮640和第二齿轮650啮合,第二齿轮650啮合只是起到了对手摇盘700的稳定作用,配合手摇盘700的转动而转动,而第一齿轮640的转动即可带动螺杆610同步转动,以升降滑块620与所述升降支架800,起到调整升降支架800升降高度的作用,当升降支架800移动到位后,也不会在受压的情况下自行下降,可靠性高。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船用变频器吊装工具,操作便捷,提高了吊装效率;同时,采用纯机械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高;并且采用防晃动设计,避免因船舶晃动而影响吊装过程,提高吊装过程的稳定性。进一步的,采用了新型手摇绞盘钢丝吊,自重轻,占地小,带双向自锁刹车,不摇动时刹车自动开启,保护货物安全,操作亦轻松自如;并使用3寸、承载力达300公斤的重型带刹车脚轮,定向和万向各二只,让此吊装工具能够自由平移或转弯,静止时保持稳定。

进一步的,顶部应用两个滑轮组合,以及吊钩与模块间设有横梁固定吊臂,可以使变频器能尽可能高的被吊起,下方才有足够的维修空间,便于顺利的保养和检修;同时,底座支撑部分去掉钢板平台的设计,被吊装的变频器模块可以直接落下放置在地板上,也可从地板上直接被勾住吊起,而无需用人力将模块抬置到吊装工具上;最后,采用可控的伸缩设计,可以根据变频器位置来调整吊装高度,适用性更强。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的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