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27960发布日期:2020-11-13 16:24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制造医药品或食品等时,有时会将容器存放至炉内来对容器的内包物施行冷冻干燥处理等温度处理或压力处理。在炉前配置输送机。输送机输送要搬入至炉内的容器以及从炉内输送的容器(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至3)。

专利文献1提出了如下方法:从输送机侧将薄片材插入至板体上配置的多个容器当中离输送机最近的容器列下面并拉拽片材,由此使1列容器移动至输送机上。

专利文献2提出了如下方法:在从炉内将容器经由板体推出至输送机来输送时,通过吸引装置将与已推出到输送机的容器列相邻的容器列固定在板体上,防止相邻列的容器被拽出而混入至已推出到输送机的容器列内。

专利文献3提出了如下方法:在将板体上配置的多个容器中的1列容器推出到输送机之后,使配置有容器的板体上升或者使输送机下降,防止板体上的容器接触输送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欧州专利第1717533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2015/082563号

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9/208320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若已从炉内推出到输送机的容器的一部分翻倒,则在输送机驱动时,存在已翻倒的容器妨碍其他容器输送的情况。此外,业界期望不限于医药品或食品等的制造工序、能在避免已翻倒物品的影响的情况下将多个物品输送至输送机的技术。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在避免已翻倒物品的影响的情况下将多个物品输送至输送机的输送装置。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方式,提供一种输送装置,具备:支承体,其上部能够配置多个物品;搬出器具,其推动配置于支承体上的多个物品;输送带,其输送被从支承体推出的物品;滑块,其使物品移动,以使配置于支承体上的物品与配置于输送带上的物品分离;升降件,其配置于支承体与输送带之间,在配置于支承体上的物品与配置于输送带上的物品已被分离了的情况下,升降件上升至比支承体及输送带的上表面高的位置。

在所述输送装置中,在将多个物品从支承体向输送带推出期间,升降件收纳在比支承体及输送带的上表面低的位置。

在所述输送装置中,也可以是,搬出器具推动多个物品,直到应由滑动件移动、且未翻倒的物品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收纳的升降机上。

在所述输送装置中,滑块可使配置于支承体上的物品与配置于输送带上的物品分离,从而使支承体上未翻倒的物品与输送带上未翻倒的物品之间能够形成供上升的升降件插入的间隙。

在所述输送装置中,滑块可使配置于输送带上的物品向与搬出器具的推出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以使配置于输送带上的物品从配置于支承体上的物品分离。

在所述输送装置中,滑块可使输送带向与搬出器具推动物品的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使输送带从支承体离开。

在所述输送装置中,滑块具有与输送带的背面结构相接触的接触部,可以通过滑块的接触部推动输送带的背面结构,使输送带从所述支承体离开。

在所述输送装置中,输送带的背面结构为凸起,通过滑块的接触部推动输送带的背面凸起,使输送带离开支承体。

在所述输送装置中,还可以具备使滑块移动的偏心凸轮。

在所述输送装置中,还具备对输送带的位置进行引导的齿轮,滑块可通过使齿轮移动,使输送带移动。

在所述输送装置中,输送带可为弹性体。输送带可具备链条。

在所述输送装置中,上升的升降件使横跨于支承体与输送带之间而翻倒着的物品移动至支承体或输送带上。

在所述输送装置中,升降件的形状可以为板状。

在所述输送装置中,还具备用于将输送带上未翻倒的物品与翻倒着的物品分离的分离引导件。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方式,提供一种炉系统,具备:炉;板体,其配置于炉内;搬出器具,其推动配置于板体上的多个物品;桥体,其与板体相邻地配置;输送带,其与桥体相邻配置,输送从板体推出的物品,所述输送带被配置于炉外;滑块,其使物品移动,以使配置与桥体上的物品与配置于输送带上的物品相分离;升降件,其配置于桥体与输送带之间,在配置于桥体上的物品与配置于输送带上的物品被分离了的情况下,升降件上升至比支承体及输送带的上表面高的位置。

在所述炉系统中,在多个物品被从桥体向输送带推出的期间,升降件可收纳在比支承体及输送带的上表面低的位置。

在所述炉系统中,也可以是,搬出器具推动多个物品,直到应由滑动件移动的、且未翻倒的物品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收纳的升降机上。

在所述炉系统中,滑块可使配置于支承体上的物品与配置于输送带上的物品分离,以使支承体上未翻倒的物品与输送带上未翻倒的物品之间能够形成供上升的升降件插入的间隙。

在所述炉系统中,滑块使配置于输送带上的物品向与搬出器具的推出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以使配置于输送带上的物品从配置于桥体上的物品分离。

在所述炉系统中,滑块可使输送带向与搬出器具推动物品的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使输送带从支承体分离。

在所述炉系统中,滑块具有与输送带的背面结构相接触的接触部,可以通过滑块的接触部推动输送带的背面结构,使输送带从所述支承体离开。

在所述炉系统中,输送带的背面结构为凸起,通过滑块的接触部推动输送带的背面凸起,使输送带离开支承体。

在所述炉系统中,还具备使滑块移动的偏心凸轮。

在所述炉系统中,还具备对输送带的位置进行引导的齿轮,滑块可通过使齿轮移动,使输送带移动。

在所述炉系统中,输送带可为弹性体。输送带可具备链条。

在所述炉系统中,上升的升降件使横跨于支承体与输送带之间而翻倒着的物品移动至支承体或输送带上。

在所述炉系统中,升降件的形状可以为板状。

所述炉系统中,还具备用于将输送带上未翻倒的物品与翻倒着的物品分离的分离引导件。

在所述炉系统中,物品为小瓶,所述炉系统还具备配置于炉内的板体的上部的上部板体,所述上部板体与被半压塞的小瓶的瓶塞的上部相接触而对小瓶进行压塞。

在所述炉系统中,炉可以为冻结干燥炉。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在避免已翻倒的物品的影响的情况下将多个物品输送至输送机的输送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2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3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4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5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6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7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8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9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10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11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12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13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14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15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16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17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18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19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20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a)及示意性主视图(b)。

图21为参考例的输送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22为第二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23为第二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4为第二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5为第三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26为第三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7为第三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附图的记载中,同一或类似部分以同一或类似符号表示。但附图是示意性的。因而,具体的尺寸等应对照以下的说明来进行判断。此外,附图相互之间当然也包含相互的尺寸的关系、比率不一样的部分。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具备:支承体5,其上部可配置多个物品,搬出器具30,其推动支承体5上配置的多个物品20;输送带40,其输送已被从支承体5推出的物品20;滑块,其使物品20移动,以使配置于支承体5上的物品20与配置于输送带40上的物品20相分离;升降件80,在配置于支承体5上的物品20与配置于输送带40上的物品20已分离的情况下,所述升降件80上升至比支承体5及输送带40的上表面高的位置。

如图2所示,支承体5具备:板体10,其配置在闭锁空间100内;以及桥体50,其至少一部分配置在闭锁空间100外。桥体50配置在板体10与输送带40之间。闭锁空间100例如由炉、槽以及保管箱等来提供。在闭锁空间100内,可对温度及压力中的至少一方进行管理。此外,在闭锁空间100内,也可对温度分布及压力分布中的至少一方进行管理。炉可为冷冻干燥炉。闭锁空间100可以通过门等来打开。下面,对炉为冷冻干燥炉的例子进行说明。

多个物品20各方例如为保存有要进行冷冻干燥等处理的药品的小瓶等容器,但无特别限定。下面,对物品20为小瓶的例子进行说明。多个物品20各方例如包含圆柱形状。为了将更多物品20配置在板体10上,多个物品20可交错配置(staggeredarrangement)。在该情况下,当从搬出器具30的行进方向横侧观察时,多个物品20是以重合的方式配置的。此外,关于多个物品20,与输送带40大致平行的每一列从上方观察是以中心相互错开的方式配置的。

例如,输送带40侧的第2列物品20各自的中心相对于第1列物品20各自的中心而言在列方向上是错开的。但是,第3列物品20各自的中心相对于第1列物品20各自的中心而言在列方向上大致是没有错开的。多个物品20的中心可以看做配置在三角网格状图案的网格点上。其中,在本揭示中,呈三角网格状图案的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形,也可不是正三角形。

身为内部包含药品的小瓶的物品20以瓶塞加以半压塞而被搬入至冷冻干燥炉内的板体10上。瓶塞例如由橡胶等弹性体构成。当对内部的药品进行冷冻干燥时,如图3所示,在冷冻干燥炉内配置在板体10的上部的上部板体11下降,将半压塞在小瓶上的瓶塞下压而对小瓶进行压塞。或者,也可为板体10朝上部板体11上升,使得瓶塞的上部接触上部板体11而将小瓶压塞。其后,如图4所示,上部板体11上升,以便能将小瓶输送至冷冻干燥炉外。或者是板体10下降,以便能将小瓶输送至冷冻干燥炉外。

板体10与上部板体11相对远离时,存在一部分小瓶的瓶塞吸附在上部板体11上而导致一部分小瓶被上部板体11拉起的情况。此处,周围环绕着其他小瓶的小瓶即便被上部板体11拉起也倾向于落下至原位置而不翻倒或者在不翻倒而保持浮空的状态下被周围直立着的小瓶保持。相对于此,如图5所示,像输送带40侧的第1列小瓶那样周围没有被其他小瓶环绕的小瓶当被上部板体11拉起时,倾向于落下而容易翻倒。

压塞结束后,如图6所示,在将多个物品20从闭锁空间100内送出时,提供了闭锁空间100的炉等的门打开。此外,搬出器具30将板体10上的多个物品20经由桥体50朝输送带40推出。搬出器具30例如具有可接触到闭锁空间100内的多个物品20的最深处那一列的形状。换句话说,搬出器具30具有可接触到板体10上的多个物品20当中输送带40的相反侧的物品20的列的形状。搬出器具30的形状例如为棒杆。搬出器具30的对物品20的推出方向例如与板体10及桥体50的上表面平行而且与输送带40的输送方向垂直。也可在板体10及桥体50附近设置有引导件70,所述引导件70避免被搬出器具30推动的物品20相对于搬出器具30的行进方向而言在横向上散开。

在搬出器具30将物品20向输送带40推动的期间,输送带40接近桥体50。在此期间,输送带40和桥体50之间可以有物品20不会掉落程度的间隙。输送带40的高度和桥体50的高度被调整为物品20不会翻倒。如图7所示,物品20被从桥体50推动至输送带40期间,升降件80被收纳在桥体50及输送带40之间的比桥体50及输送带40的上表面低的位置。升降件80的形状为例如板状。在将规定的列,例如第1列的物品20推出到输送带40上之后,图6所示的搬出器具30停止。另外,规定的列可以是2列以上的多列。

如图8所示,搬出器具30停止时,例如、输送带40上离桥体50最近的列的未翻倒的物品20的底面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升降件80上。与此相对,桥体50上离输送带40最近的列的未翻倒的物品20的底面的不位于升降件80上。

如图7所示,在输送带40的下方配置有框体61。在框体61内配置有滑块63,在物品20的规定的列被从桥体50向输送带40推出后,该滑块63使输送带40向搬出器具30的推出方向移动,而使输送带40离开桥体50。在框体61内部配置有轨道62。滑块63能够沿着轨道62移动。滑块63具有接触部64,接触部64能够与输送带40的背面结构41相接触。

输送带40的背面结构41可以是凸起,也可以是凹部。在框体61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将输送带40的背面结构41露出的开口。或者,也可以没有框体61的上表面。轨道62平行于输送带40的背面,并且与输送带40的输送方向垂直地配置。因此,轨道62与图6所示的搬出器具30的推出方向平行地配置。

图7所示的滑块63的接触部64可以是设置在滑块63上的凸起等引导件,也可以是滑块63的侧面。滑块63能够例如沿着导轨62自行移动。如图9所示,当滑块63沿着轨道62向远离桥体50的方向移动时,滑块63的接触部64接触输送带40的背面结构41的侧面,并且推动背面结构41的侧面。由此,输送带40被向远离桥体50的方向推动,输送带40离开桥体50。因而,如图1所示,输送带40上的物品20的列向与搬出器具30的推出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从桥体50上的物品20的列离开。如图10所示,滑块63使输送带40上的物品20的列离开桥体50上的物品20的列,以使输送带40上的未翻倒的物品20与桥体50上的未翻倒的物品20之间能够形成供上升的升降件80插入的间隙。

输送带40由弹性体形成的情况下,被滑块63推动的输送带40可在平面内弹性变形。在输送带40具备链条、网眼、或者板条等的情况下,被滑块63推动的输送带40可以通过使这些构成部件的间隔变窄或者变宽,而使输送带40在平面内变形。

如图11所示,在通过滑块63使输送带40上的物品20的列离开桥体50的情况下,升降件80上升至比桥体50及输送带40的上表面高的位置。升降件80例如上升至从输送带40及桥体50的上表面至直立着的物品20的高度的一半以上的高度为止。通过上升的升降件80,位于桥体50与输送带40之间的翻倒着的物品20z被竖起。当翻倒着的物品20z的重心在桥体50侧的情况下,物品20z由升降件80竖起,如图12所示立于桥体50上。

接着,如图13及图14所示,滑块63沿轨道62向靠近桥体50的方向移动,输送带40再次接近桥体50。从输送带40超出的物品20与升降件80的側面相接触并可被推动至输送带40的内側。其后,如图15所示,输送带40被驱动,输送带40上的物品20的列通过输送带40被输送。在此期间,升降件80作为防止输送带40上的物品20向桥体50上移动,防止桥体50上的物品20向输送带40上移动的引导件发挥作用。

另外,图9所示的位于桥体50及输送带40之间的翻倒着的物品20z的重心在输送带40側的情况下,物品20z由升降件80竖起,如图16所示在输送带40上直立。接下来,如图17及图18所示,输送带40再次接近桥体50。在输送带40上通过升降件80作用过的物品20z可以通过输送带40接近升降件80而直立。其后,如图19所示,输送带40被驱动,通过输送带40输送输送带40上的物品20的列。其后,升降件80下降,并与最初的列相同顺序地重复每个规定列的物品20的搬出。

如作为俯视图的图20的(a)及作为主视图的图20的(b)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可以还具备:将通过输送带40输送的未翻倒的物品20a的行进方向引导至与翻倒着的物品20z的行进方向不同的方向的分离引导件91。分离引导件91例如被设置为与未翻倒的物品20a相接触但与翻倒着的物品20z不接触的高度。因此,未翻倒的物品20a的行进方向通过分离引导件91来引导。通过分离引导件91引导的未翻倒的物品20a例如改乘与输送带40相邻配置的其他输送带45。与此相对,翻倒着的物品20z通过分离引导件91下部的空隙,不通过分离引导件91引导行进方向。在通过分离引导件91下部的间隙的输送带40的行进方向顶端,例如配置有回收容器92。翻倒着的物品20z从输送带40掉落至回收容器92内。

如图21所示,假设在物品20z翻倒于输送带340与桥体50之间的状态下驱动输送带340时,翻倒着的物品20z夹在桥体50的物品20与输送带340上的物品20之间,成为妨碍物品20搬出的重要原因。

与此相对,如图11及图16所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升降件80使翻倒于桥体50与输送带40之间的物品20移动至桥体50上或者输送带40上。因此,由于没有以横跨在桥体50上的物品20的列与输送带40上的物品的列之间的方式翻倒着的物品20z,所以不妨碍物品20的搬出。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即使图1所示的板体10上多个物品20交错配置,也没有以横跨在桥体50上的物品20的列与输送带40上的物品的列之间的方式翻倒着的物品20z,由于桥体50上的物品20的列与输送带40上的物品的列通过升降件80分离,所以由输送带40运送的物品20的列、与接下来由输送带40运送的物品20的列不接触。因而,对由输送带40运送的物品20进行抽样检查时,能够容易地跟踪被抽样的物品20被配置在板体10上的哪里。

(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俯视图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相同。如图22和图23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具备用于使从动的滑块163移动的偏心凸轮164。偏心凸轮164通过马达等旋转装置165旋转。偏心凸轮164的旋转面与搬出器具30的行进方向平行。在滑块163的底部设置凹部166,偏心凸轮164在滑块163的凹部166内旋转。

如图24所示,当偏心凸轮164向某个方向旋转时,偏心凸轮164与凹部166的内壁中远离桥体50那一侧的内壁相接触,并推动该内壁。由此,滑块163被推向远离桥体50的方向。滑块163的接触部64与输送带40的背面结构41的侧面相接触,并推动背面结构41的侧面。因此,输送带40被推向远离桥体50的方向,输送带40离开桥体50。

升降件80上升了以后,偏心凸轮164向反方向旋转,滑块163沿着轨道62向接近桥体50的方向移动,输送带40再次接近桥体50。第二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其它构成要素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第三实施方式)

第三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俯视图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俯视图相同。如图25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还具备对输送带40的位置进行引导的齿轮264。作为齿轮264的例子,可以列举驱动链轮和从动链轮。齿轮264与输送带40的背面结构相嵌合。输送带40的背面结构也可以是与齿轮264啮合的结构。如图26所示,齿轮264由配置在框体61内的轴265保持。轴265平行于输送带40的背面,并且与输送带40的输送方向垂直地配置。因此,轴265与搬出器具30的行进方向相平行地配置。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滑块263具有夹持齿轮264的结构。因此,如图27所示,当滑块163沿着轨道62远离桥体50移动时,滑块163与齿轮264的侧面相接触,并且推动齿轮264。由此,齿轮264被向远离桥体50的方向推动。此外,被齿轮264引导的输送带40也被推向远离桥体50的方向,输送带40离开桥体50。

升降件80上升了以后,滑块263沿着轨道62向接近桥体50的方向移动,将齿轮264推压向桥体50方向。由此,输送带机构40再次接近桥体50。第三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其它构成要素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相同。

(其他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通过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记载,但成为该揭示的一部分的记述及附图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定。根据该揭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当明确各种替代实施方式、实施例以及运用技术。例如,向炉内外输送的物品不限定于包括医药品,也可为食品、饮料以及精密零件等,另外,包括任何物品。炉不限定于冷冻干燥炉,也可为发酵炉,或者包括希望抑制内部的温度分布不均以及抑制尘埃产生的任何炉。此外,滑块只要能够使配置在输送带上的物品从配置在支承体上的物品离开,则可以利用所有的装置。如此,应当理解,本发明包括此处未记载的各种实施方式等。

符号说明

5…支承体、10…板体、11…上部板体、20…物品、30…搬出器具、40、45…输送带、41…背面结构、50…桥体、61…框体、62…轨道、63…滑块、64…接触部、70…引导件、80…升降件、91…分离引导件、92…回收容器、100…闭锁空间、163…滑块、164…偏心凸轮、165…旋转装置、166…凹部、263…滑块、264…齿轮、265…轴、340…输送带。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支承体,其上部能够配置多个物品;

搬出器具,其推动配置于所述支承体上的所述多个物品;

输送带,其输送从所述支承体推出的所述物品;

滑块,其使所述物品移动,以使配置于所述支承体上的物品与配置于所述输送带上的物品分离;以及

升降件,其配置于所述支承体与所述输送带之间,在配置于所述支承体上的物品与配置于所述输送带上的物品分离了的情况下,所述升降件上升至比所述支承体及所述输送带的上表面高的位置,使翻倒着的物品竖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多个物品从所述支承体向所述输送带推出的期间,所述升降件收纳在比所述支承体及所述输送带的上表面低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块使配置于所述支承体上的物品与配置于所述输送带上的物品分离,从而使所述支承体上未翻倒的物品与所述输送带上未翻倒的物品之间能够形成供上升的所述升降件插入的间隙。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块使所述输送带向与所述搬出器具推动所述物品的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使所述输送带从所述支承体离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块具有与所述输送带的背面结构相接触的接触部,

通过所述滑块的接触部推动所述输送带的背面结构,所述输送带从所述支承体离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带的背面结构为凸起,

通过所述滑块的接触部推动所述输送带的背面凸起,所述输送带离开所述支承体。

7.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使所述滑块移动的偏心凸轮。

8.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对所述输送带的位置进行引导的齿轮,

所述滑块通过使所述齿轮移动,从而使所述输送带移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升的所述升降件使横跨于所述支承体与所述输送带之间而翻倒着的物品移动至所述支承体或所述输送带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用于将所述输送带上未翻倒的物品与翻倒着的物品分离的分离引导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