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料轨道及带引脚弹簧的分离排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26436发布日期:2019-11-26 02:35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出料轨道及带引脚弹簧的分离排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出料轨道及带引脚弹簧的分离排列装置。



背景技术:

正负极带引脚弹簧广泛用于遥控器、控制器和智能家居等一系列消费电子产品中,例如电池盒,电池盒上设置有pcb板和两个带引脚弹簧(圆点状的正极带引脚弹簧和弹簧状的负极带引脚弹簧),pcb板设置在电池盒的内腔附近,两个导电簧片均与pcb板的电性连接,且分别置于电池盒的内腔的两端,当内腔中放入电池时,两个导电簧片实现电池与pcb板的导电连接。

由于带引脚弹簧在来料时,通常是袋装来料,一个袋子中包装有大量的弹簧,此时的带引脚弹簧纠缠在一起,若不加以分离,则无法进行利用,目前虽然有振动盘可将纠缠在一起的带引脚弹簧进行分离,然而,分离后的带引脚弹簧未直接进行排列利用,而是利用收料盘收好,再人工对带引脚弹簧进行安装,这种处理方式未对分离后的带引脚弹簧充分利用,导致安装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人工参与过多,自动化程度不高,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对分离后的带引脚弹簧进行初步排列,从而为带引脚弹簧的自动化安装打下基础,提高安装效率。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出料轨道,包括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抵持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二筛选板,所述第一抵持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一支撑面上,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出料端的外侧边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进料端的内侧边连接,所述第二筛选板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进料端处,所述第二筛选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二支撑面之间形成有筛选槽,所述第一抵持板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出料端处形成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筛选槽连通。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有第二抵持板,所述第二抵持板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面上,所述第二筛选板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进料端的一端设置有斜边,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出料方向,所述斜边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内侧边的距离逐渐增大,所述斜边延伸至所述第二抵持板的第二抵持面上。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有导向台,所述导向台上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二抵持面的导向面,所述导向面与第二支撑面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导向面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出料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支撑面上设置有排列槽,所述排列槽接续在所述第二抵持板的末端。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排列槽与第二支撑面垂直。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抵持板呈弧形。

一种带引脚弹簧的分离排列装置,包括有上述的出料轨道,还包括振动盘,所述振动盘包括有第一驱动装置、料筒和送料轨道,所述料筒内设置有料槽,所述送料轨道呈螺旋状地设置在所述料槽的内壁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能够驱使所述料筒作扭摆振动,所述出料轨道与送料轨道连通。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有回收槽,所述回收槽与料槽连通,所述出料轨道位于所述回收槽内。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有吹气管,所述吹气管的出气方向与所述出料轨道的出料方向相同。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有分离器,所述分离器包括有分离筒、第二驱动装置、分离法兰,所述分离桶内设置有分离腔,所述分离腔的进料口与所述送料轨道连通,所述分离腔的出料口与所述出料轨道连通,所述分离法兰置于所述分离腔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分离法兰旋转。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分离法兰远离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一面设置有凸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针对带引脚弹簧的特点,利用第一支撑板和第一抵持板对带引脚弹簧进行初步引导,带引脚弹簧沿第一支撑板的第一支撑面进行运动,即在运动过程中,带引脚弹簧的引脚及弹簧本体能够与第一抵持板抵持,带引脚弹簧从第一支撑板运动到第二支撑板的过程中,由于第一抵持板在第一支撑板的出料端处存在缺口,而第二支撑板在进料端形成有筛选槽,带引脚弹簧的引脚率先与第一抵持板脱离抵持,并从缺口处进入到筛选槽中,并由引脚带着弹簧本体继续前进,由于第二支撑板的进料端的内侧边与第一支撑板的出料端的外侧边连接,引脚未从缺口进入到筛选槽中的带引脚弹簧将无法进入到第二支撑板中,从而实现带引脚弹簧的初步排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带引脚弹簧的分离排列装置的轴测图;

图2是图1中的带引脚弹簧的分离排列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的带引脚弹簧的分离排列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分离法兰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的分离法兰的剖视图a-a;

图6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ⅰ;

图7是本发明第二支撑板、第二抵持板和第二筛选板的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支撑板、第二抵持板和第二筛选板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9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ⅱ。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从而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发明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当某一特征被称为“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若干”,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如果涉及到“多个”,其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大于”、“小于”、“超过”,均应理解为不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以上”、“以下”、“以内”,均应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第一”、“第二”,应当理解为用于区分技术特征,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发明所使用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均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发明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

参照图1、图2和图3,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带引脚弹簧的分离排列装置的轴测图,图2是图1中的带引脚弹簧的分离排列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的带引脚弹簧的分离排列装置的局部剖视图。本实施例的带引脚弹簧的分离排列装置包括有振动盘1、分离器2、出料轨道3和吹气管4,振动盘1包括有料筒11、送料轨道12、回收槽13和第一驱动装置,料筒11内设置有料槽111,料槽111为一凹槽,用于带引脚弹簧5的初始进料,送料轨道12呈螺旋状,且固定在料槽111的内侧面上,送料轨道12的下端与料槽111的底面连接,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料筒11作扭摆振动,从而使位于料槽111的底面上的弹簧,沿送料轨道12滑动上升,实现带引脚弹簧5的初步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包括有脉冲电磁铁和弹簧片,弹簧片设置有3组及以上,且弹簧片倾斜设置,脉冲电磁铁使得料筒11沿轴向振动,再通过弹簧片的作用,最终使得料筒11绕轴心作扭摆振动。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也可使用压电陶瓷,压电陶瓷利用压电片的逆压电效应产生振动,从而实现料筒11的扭摆振动。

参照图1、图3、图4和图5,图4是本发明分离法兰22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图5是图4中的分离法兰22的剖视图a-a,为实现带引脚弹簧5的进一步分离,设置有分离器2,分离器2包括有分离筒21、分离法兰22和第二驱动装置,分离筒21固定在料筒11的料槽111内,分离筒21内设置有分离腔23,分离腔23为一圆柱形的空腔,分离腔23的进料口24与送料轨道12的出料端连通,沿送料轨道12滑动上升的带引脚弹簧5最终从进料口24进入到分离腔23内,分离腔23的出料口25与出料轨道3连通。

分离法兰22置于分离腔23内,且位于分离腔23的底部,分离法兰22固定在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上,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分离法兰22绕轴心旋转,从分离腔23的进料口24进入的带引脚弹簧5,掉落到分离法兰22上,在分离法兰22的带动下,带引脚弹簧5被甩向四周,并与分离腔23的侧壁碰撞,从而实现分离。在分离腔23内弹跳的带引脚弹簧5,有几率从位于分离腔23顶端的出料口25离开,进入到出料轨道3中,其中,单个的带引脚弹簧5的重量小于纠缠在一起的多个带引脚弹簧5,单个的带引脚弹簧5有更大的几率从出料口25离开。

为提高从出料口25离开的带引脚弹簧5中单个的占比,提高分离效率,分离法兰22的上表面设置有凸起221,通过设置凸起221,带引脚弹簧5与分离法兰22接触的过程中,有几率与凸起221产生碰撞,从而实现分离,相比于带引脚弹簧5只与分离腔23的侧壁碰撞的情形,凸起221增加了带引脚弹簧5产生碰撞的几率,从而提高了带引脚弹簧5的分离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凸起221呈圆锥状,凸起221设置有多个,且在分离法兰22的径向方向上,分开分布(即同一半径的圆上不设置两个凸起221),由此,当分离法兰22旋转时,凸起221扫过的范围大,碰撞带引脚弹簧5的几率高。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装置为电机,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二驱动装置也可为旋转气缸。

参照图2、图6、图7和图8,为对带引脚弹簧5进行排列,使带引脚弹簧5以统一的姿态输出,从而为后续带引脚弹簧5的安装提供自动化基础,设置有出料轨道3,出料轨道3设置在料筒11外,且围绕料筒11设置,出料轨道3相对料筒11固定,也即料筒11的扭摆振动也可传递至出料轨道3上,使得带引脚弹簧5沿,出料轨道3包括有引导轨道31、筛选轨道32和导向台33出料轨道3运动,引导轨道31的进料端与分离腔23的出料口25连接,引导轨道31的出料端与筛选轨道32的进料端连接。

引导轨道31包括有第一支撑板311和第一抵持板312,第一支撑板311的上表面为第一支撑面(参照图1),第一支撑面用于支撑带引脚弹簧5,且带引脚弹簧5能够在第一支撑面上滑动,第一抵持板312呈长条状,第一抵持板312固定在第一支撑面的外侧边沿上(第一支撑面的外侧是指远离料筒11的一侧),第一抵持板312用于与带引脚弹簧5抵持,防止带引脚弹簧5从第一支撑面的外侧滑出。

筛选轨道32包括有第二筛选板321、第二支撑板322和第二抵持板323,第二支撑板322的进料端的内侧边沿与第一支撑板311的出料端的外侧边沿连接,以使第二支撑板322的第二支撑面与第一支撑板311的第一支撑面衔接,从而使带引脚弹簧5能够从第一支撑面滑动到第二支撑面上,同理,第二支撑板322的内侧也是指朝向料筒11的一侧,第二支撑板322的上表面为第二支撑面。

第二支撑板322的进料端还设置有第二筛选板321,第二筛选板321与第二支撑板322的第二支撑面形成有筛选槽325(参照图8),为使带引脚弹簧5的引脚52进入到筛选槽325中,引导轨道31的出料端设置有缺口313,缺口313与筛选槽325连通,由此,当沿第一支撑板311滑动而来的带引脚弹簧5运动至第一支撑板311的出料端时,单个的、姿态正确的带引脚弹簧5,其引脚52能从缺口313进入到筛选槽325中,在筛选槽325中,引脚52分别与第二支撑板322、第二筛选板321抵持,从而带着整个带引脚弹簧5沿第二支撑板32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缺口313是第一抵持板312未延伸至第一支撑板311的出料端的末端所形成的。

如图1所示,由于某些原因,引脚52未能进入到筛选槽325中的带引脚弹簧5,另外,第二支撑板322的进料端的内侧边沿与第一支撑板311的出料端的外侧边沿连接,也即第一支撑面在第一支撑板311的出料端截止,未继续延伸,这类带引脚弹簧5由于失去支撑,从而从出料轨道3上掉落,通过设置缺口313和筛选槽325,实现了带引脚弹簧5初步筛选排列。

其中,引脚52未能进入到筛选槽325中的原因包括,一是因为带引脚弹簧5前进的姿态不正确,而带引脚弹簧5前进的正确姿态是指引脚52朝向带引脚弹簧5前进的方向,且引脚52和弹簧本体51的一侧与第一抵持板312抵持(图2中所示弹簧的姿态均正确);二是因为多个带引脚弹簧5纠缠在一起,而筛选槽325的高度由于针对性设计,只允许单个引脚52通过,因此纠缠在一起的多个带引脚弹簧5将无法通过。

为使带引脚弹簧5的弹簧本体51不再悬浮在第二支撑板322外,带引脚弹簧5整体重新回到第二支撑板322的第二支撑面上,第二筛选板321远离缺口313的一端设置有斜边324,沿第二筛选板321的出料方向,斜边324与第二支撑板322的内侧边沿的距离逐渐增大,由此,当带引脚弹簧5运动至斜边324处时,由于第二支撑板322在做扭摆振动,带引脚弹簧5在振动前行时,也会有一离心力,从而使得带引脚弹簧5沿斜边324逐渐回到第二支撑板322的第二支撑面上,便于下一步的排列操作。

参照图2和图9,图9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ⅱ,为使带引脚弹簧5以确定的、统一的姿态出料,设置有导向台33,导向台33固定在第二支撑板322的第二支撑面上,且位于第二支撑面的内侧,导向台33上设置有导向面331,导向面331与第二支撑面的夹角为锐角,且导向面331沿第二支撑板322出料方向延伸,导向面331用于与带引脚弹簧5的引脚52的末端抵持,在导向面331的作用下,带引脚弹簧5的一侧会离开第二支撑板322,即处于倾斜状态。

第二支撑板322的第二支撑面上还设置有排列槽325,排列槽325接续在第二抵持板323的末端,由此,当带引脚弹簧5运动至第二支撑面的末端时,导向面331将带引脚弹簧5顶起,带引脚弹簧5向一侧歪斜,当带引脚弹簧5与第二抵持板323失去抵持时,带引脚弹簧5的引脚52插入到排列槽325,从而实现带引脚弹簧5的有序、稳定输出,为带引脚弹簧5的自动化安装提供基础。

在本实施例中,排列槽325与第二支撑面垂直,此时的带引脚弹簧5不会歪斜,姿态好,便于操作。

参照图1,为使带引脚弹簧5从出料轨道3上掉落后,能够再次回到料筒11的料槽111,继续下次的筛选排列,料筒11外设置有回收槽13,回收槽13与料槽111连通,且出料轨道3整体位于回收槽13的上方,带引脚弹簧5掉落到回收槽13中后,在扭摆振动的作用下,带引脚弹簧5再次进入到料槽111中。

为使带引脚弹簧5在出料轨道3的滑动更为迅速,设置有出气管4,出气管4设置有多个,多个出气管4排布在出料轨道3上,出气管4的出气方向均与出料轨道3的出料方向一致,出气管4与气源连通,在气体的吹动下,带引脚弹簧5在出料轨道3的滑动更为快速。

在本实施例中,为使带引脚弹簧5在出料轨道3的滑动更为顺畅,第一抵持板312和第二抵持板323均呈弧状,由此,第一抵持板312和第二抵持板323分别与带引脚弹簧5抵持时,带引脚弹簧5不会卡住。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的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