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盒装食品循环产线的卸料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73353发布日期:2019-11-08 21:02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盒装食品循环产线的卸料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应用于盒装食品循环产线的卸料分离装置,属于食品盒启盖倾倒产线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食品种类繁多,而食品工业化生产需要采用到各种各样的生产设备,需要结合食品生产工艺进行设计,满足其产线化高效运行。

目前存在盒装食品生产工艺,即采用类似快餐盒的容器作为循环生产道具,将食品流质灌注至盒体内,再通过卡扣封盖进行盖合,然后通过堆叠进行加工处理,加工处理包括烘烤、蒸制、冷藏等,待盒体内食品流质成型后,再打开封盖,将成型食品倒出,最终通过包装形成成品。

现有技术中,打开封盖、压盖封盖、盒体冲洗、封盖冲洗等均为人工作业,导致生产效率非常低,人力成本较高,目前仅仅灌注步骤存在自动化产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传统盒装食品循环生产工艺中启盖倾倒食品均为人工作业,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及人力成本较高的问题,提出应用于盒装食品循环产线的卸料分离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应用于盒装食品循环产线的卸料分离装置,

包括用于夹持食品盒并翻转传输的翻转传送机构、用于将所述食品盒的盒盖与盒体相分离的启盖机构、及用于承接所述盒体倾倒食品的承料机构,

所述翻转传送机构包括食品盒正置传送段、盒体倒置传送段、及位于所述食品盒正置传送段与盒体倒置传送段之间的第一翻转部,

所述食品盒正置传送段的进料端连接有进料传送带,所述食品盒正置传送段背离所述进料传送带的一端与所述启盖机构相连通,所述承料机构位于所述盒体倒置传送段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翻转传送机构还包括盒体正置传送段,所述盒体正置传送段与所述盒体倒置传送段之间设有第二翻转部,所述盒体正置传送段的出料端设有盒体传送带。

优选地,所述翻转传送机构的料带上设有若干沿料带方向连续设置裙位,任意所述裙位上设有若干用于压接所述盒体侧壁的弧形弹性压沿。

优选地,所述盒体传送带的路径上设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盒体内食品残留的检测源、及用于将具备食品残留盒体推出所述盒体传送带的推离源。

优选地,所述启盖机构包括位于所述食品盒正置传送段的传输通道两侧的导向板,任意所述导向板上设有供所述盒盖滑动运行与所述盒体相分离的倾斜导槽。

优选地,所述承料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翻转部旁侧的导料板及用于将倾倒食品输送出的食品输送机构,所述导料板的出料端位于所述食品输送机构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能实现盒装食品的启盖、翻转、倾倒自动化作业,运行高效,降低了传统作业的人力成本,同时减低了传动启盖作业中的食品盒损坏率。

2.翻转传送机构采用了特定的料带结构,能实现对食品盒的稳定夹持及翻转,满足启盖过程中对盒体的夹固要求。

3.整体设计巧妙,构建合理,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应用于盒装食品循环产线的卸料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翻转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翻转传送机构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整体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应用于盒装食品循环产线的卸料分离装置。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以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应用于盒装食品循环产线的卸料分离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用于夹持食品盒并翻转传输的翻转传送机构1、用于将食品盒的盒盖与盒体相分离的启盖机构2、及用于承接盒体倾倒食品的承料机构3。

翻转传送机构1包括食品盒正置传送段11、盒体倒置传送段12、及位于食品盒正置传送段与盒体倒置传送段之间的第一翻转部13,所谓正置即盒体敞口朝上,所谓倒置即盒体敞口朝下。

食品盒正置传送段11的进料端连接有进料传送带4,食品盒正置传送段11背离进料传送带4的一端与启盖机构2相连通,承料机构3位于盒体倒置传送段11的底部。

具体地实现过程及原理说明:

通过进料传送带4进行进料作业,食品盒沿进料传送带4进入食品盒正置传送段11的入料端,食品盒被食品盒正置传送段11夹持运输,当途经启盖机构2时,盒盖被开启与盒体相分离,盒体在第一翻转部13进行翻转后进入盒体倒置传送段12并传输,翻转倒置过程中,盒体内的食品自由落体至承料机构3上。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翻转传送机构1还包括盒体正置传送段14,盒体正置传送段14与盒体倒置传送段12之间设有第二翻转部15,盒体正置传送段14的出料端设有盒体传送带5。

具体地说明,当盒体内食品倾倒后,其需要进行转运,由于盒体内可能存在食品残留或液体残留,倒置的盒体会对盒体传送带5产生污染,因此采用了先翻转倒置再翻转正置的设计结构,便于盒体正置运行周转。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翻转传送机构1的料带上设有若干沿料带方向连续设置裙位6,任意裙位6上设有若干用于压接盒体侧壁的弧形弹性压沿7。

具体地说明,通过裙位6上的弧形弹性压沿7便于对盒体的侧壁产生挤压,具备较为可靠的夹持力,满足盒体运输及盒体与盒盖分离的力需求。连续的裙位6设置便于翻转传送机构1的料带回转运行。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盒体传送带5的路径上设有检测机构8,检测机构8包括用于检测盒体内食品残留的检测源81、及用于将具备食品残留盒体推出所述盒体传送带的推离源82。

具体地说明,检测源81对盒体内腔进行视觉检测,当发现残留时,触发推离源82将盒体推出盒体传送带5。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启盖机构2包括位于食品盒正置传送段11的传输通道两侧的导向板21,任意导向板21上设有供盒盖滑动运行与盒体相分离的倾斜导槽22。

具体地说明,食品盒正置传送段11夹持食品盒水平向位移,当途经启盖机构2时,盒盖的两侧边会分别嵌入导向板21的倾斜导槽22内,随着食品盒的持续运行,盒盖会沿倾斜导槽22推进并与盒体之间相分离,实现启盖功能。

即通过盒盖的倾斜位移及盒体的夹紧水平位移,使盒体与盒盖之间产生垂直向的相对位移,从而使得盒盖与盒体相脱离。

需要说明的是,启盖机构2的出料端连接有盒盖传送机构9,该盒盖传送机构9包括用于夹紧盒盖两个侧壁并传送的传送部。如此设计,盒盖的顶面和底面外露,便于设计喷淋机构对盒盖进行顶面及底面的冲淋清洁。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承料机构3包括位于第一翻转部13旁侧的导料板31及用于将倾倒食品输送出的食品输送机构32,导料板31的出料端位于32食品输送机构上。

通过导料板31的设计,便于承接翻转盒体所倾倒的食品导向食品输送机构32上。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发现,本发明应用于盒装食品循环产线的卸料分离装置,能实现盒装食品的启盖、翻转、倾倒自动化作业,运行高效,降低了传统作业的人力成本,同时减低了传动启盖作业中的食品盒损坏率。翻转传送机构采用了特定的料带结构,能实现对食品盒的稳定夹持及翻转,满足启盖过程中对盒体的夹固要求。整体设计巧妙,构建合理,适于推广应用。

以上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描述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精神实质在结构、方法或功能等方面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