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拉阻燃环保棉塑编织袋。
背景技术:
编织袋,广泛用于食品、粮谷、医药、化工、矿产品等粉状、颗粒、块状物品的运输包装,便于装卸、节省劳力、提高效率等特点,因此,编织袋市场需求潜力很大,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然而现有的编织袋不能更好的通过自身结构改变袋高,使其在不影响提运的前提下方便装载不同高度的物品,同时不能通过自身结构减少提运编织袋时左右晃动幅度。以往的包装袋如塑料编织袋,由于抗拉强度差,包装用品极易散包破裂,在长途运输中经不起多次装卸与振动,破包率很高,且不耐重,编织袋的手提带极易扯裂袋子的袋面,造成很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耐拉阻燃环保棉塑编织袋。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拉阻燃环保棉塑编织袋,包括袋体及手提带,所述袋体包括内芯层及包覆所述内芯的两侧表面设置的第一包覆层,所述第一包覆层由带条横纵向编织而成,所述袋体的顶部相对应的两侧壁均开设有两个带孔,两个所述手提带的两端贯穿所述带孔,所述手提带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面积大小大于所述带孔大小;所述手提带包括芯带及包覆所述芯带设置的第二包覆层,所述第二包覆层由带条横纵向编织而成。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芯层及所述芯带均采用聚氯乙烯材料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包覆层及所述第二包覆层的外表面涂刷有PVC阻燃剂涂层。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芯层的两侧表面环绕所述带孔均凸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采用聚氯乙烯材料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袋体的底壁及底部外侧壁均铺设有橡胶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耐拉阻燃环保棉塑编织袋,内芯层的设置提高了编织袋的抗拉强度,避免在提运的过程中散包破裂,手提带也是采用内部芯带设置,提高手提带的抗拉强度,手提带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内芯层及第一包覆层的双重结合,提高编织袋的耐重能力,本实用新型的编织袋不易破包,手提带更加坚固,且手提带与编织袋的连接处不易拉扯撕裂,提高编织袋的耐用性能,从而降低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编织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提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袋体;11、内芯层;12、第一包覆层;13、带孔;14、加强筋;15、橡胶层;2、手提带;21、固定块;22、芯带;23、第二包覆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除、完整地描述,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耐拉阻燃环保棉塑编织袋,包括袋体1及手提带2,所述袋体1包括内芯层11及包覆所述内芯的两侧表面设置的第一包覆层12,所述第一包覆层12由带条横纵向编织而成,所述袋体1的顶部相对应的两侧壁均开设有两个带孔13,两个所述手提带2的两端贯穿所述带孔13,所述手提带2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1,所述固定块21的面积大小大于所述带孔13大小;所述手提带2包括芯带22及包覆所述芯带22设置的第二包覆层23,所述第二包覆层23由带条横纵向编织而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耐拉阻燃环保棉塑编织袋,内芯层11的设置提高了编织袋的抗拉强度,避免在提运的过程中散包破裂,手提带2也是采用内部芯带22设置,提高手提带2的抗拉强度,手提带2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1,内芯层11及第一包覆层12的双重结合,提高编织袋的耐重能力,本实用新型的编织袋不易破包,手提带更加坚固,且手提带与编织袋的连接处不易拉扯撕裂,提高编织袋的耐用性能,从而降低损失。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芯层11及所述芯带22均采用聚氯乙烯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包覆层12及所述第二包覆层23的外表面涂刷有PVC阻燃剂涂层;当火灾发生时,PVC阻燃剂涂层为后续的救援争取更多的时间,降低编织袋内物品的损失程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芯层11的两侧表面环绕所述带孔13均凸设有加强筋14,所述加强筋14采用聚氯乙烯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袋体1的底壁及底部外侧壁均铺设有橡胶层15,位于底部的橡胶层15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编织袋在搬运或者置于磨糙的地面时,编织袋的底部被磨损,提高编织袋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修改、替换和编写,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