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实用型地埋式垃圾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97860发布日期:2019-11-25 22:02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简易实用型地埋式垃圾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埋式垃圾箱技术领域,是一种简易实用型地埋式垃圾箱。



背景技术:

地埋式垃圾箱是一种新型的地下的垃圾收集设备,既能够避免垃圾散落在外面,还不易散发垃圾气味,是目前解决城市卫生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十分的环保;但目前使用的地埋式垃圾箱,一般采用液压驱动,利用折叠升降平台实现垃圾箱在基坑中的升降移动;但在该地埋式垃圾箱的使用中发现,这种地埋式垃圾箱的机体的重量大,运输、安装都十分不便,而且十分占空间,使基坑的建造成本增高;其次,液压驱动本身的可靠性较差,又受到其整体垃圾环境和气温的影响较大,其液压驱动部分的失效率极高;再三,由于液压驱动部分是安装在折叠升降平台上,用于控制折叠升降平台升降,因此液压驱动部分位于平台下方;受基坑大小的限制,维修空间小,作业环境差,拆装维修十分困难,给环卫工人带来很大的使用不便,实用性差,冬天液压系统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易实用型地埋式垃圾箱,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地埋式垃圾箱的机体的重量大,运输、安装都十分不便,而且十分占空间,使基坑的建造成本增高;以及拆装维修十分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简易实用型地埋式垃圾箱,包括基坑架、垃圾箱平台、滚轮组、牵引绳和牵引机构;在基坑架内安装有能沿基坑架上下移动的垃圾箱平台,在垃圾箱平台下端固定安装有至少一组滚轮组,在每组滚轮组上分别绕有牵引绳,牵引绳的后端悬挂在基坑架的后侧上端;垃圾箱平台前侧上方的基坑架上安装有能升降移动的牵引机构,牵引绳的前端与所述牵引机构的升降牵引端连接。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基坑架可包括坑内的主架体;主架体包括底框、立柱和顶框;底框的左前角、左后角、右前角和右后角处分别固定有竖直的立柱,在立柱的上端固定有与底框对应的顶框;垃圾箱平台位于四个立柱、顶框和底框形成的空间内;在垃圾箱平台的下端左前侧、下端左后侧、下端右前侧和下端右后侧分别固定有支腿,在每个支腿上分别安装有能骑在对应立柱上的一组导向移动轮组;每组导向移动轮组包括至少一个导向移动轮,两个以上的导向移动轮呈上下间隔分布。

上述导向移动轮可采用单轮缘导向轮;左前侧的单轮缘导向轮的踏面抵靠在左前侧立柱的右端面上;左前侧的单轮缘导向轮的轮缘位于左前侧立柱的后侧;右前侧的单轮缘导向轮的踏面抵靠在前侧立柱的左端面上;右前侧的单轮缘导向轮的轮缘位于左前侧立柱的后侧;左后侧的单轮缘导向轮的踏面抵靠在左后侧立柱的右端面上;左后侧的单轮缘导向轮的轮缘位于左前侧立柱的前侧;右后侧的单轮缘导向轮的踏面抵靠在右后侧立柱的左端面上,右后侧的单轮缘导向轮的轮缘位于右后侧立柱的前侧。

上述立柱可采用方形立柱,导向移动轮采用v形轮;左前侧的v形轮的v槽骑在左前侧立柱的右后边棱上并能沿其上下移动;右前侧的v形轮的v槽骑在右前侧立柱的左后边棱上并能沿其上下移动;左后侧的v形轮的v槽骑在左后侧立柱的右前边棱上并能沿其上下移动;右后侧的v形轮的v槽骑在右后侧立柱的左前边棱上并能沿其上下移动。

上述左前侧和右前侧的支腿上可固定安装有前滚轮安装梁,在左后侧和右后侧支腿上固定安装有后滚轮安装梁,每组滚轮组包括前支撑滚轮和后支撑滚轮;前支撑滚轮固定安装在前滚轮安装梁上;后支撑滚轮固定安装在后滚轮安装梁上。

上述滚轮组可为两组,两组滚轮组呈左右对称分布。

上述主架体的后侧上端可固定有位于基坑上的牵引支撑架,牵引机构固定安装在牵引支撑架上;牵引支撑架前侧的主架体上端安装有能启闭的顶盖;在顶盖上设有至少一个垃圾口;在垃圾口上安装有能启闭的垃圾口端盖;在每个垃圾口前端的顶盖上安装有能控制垃圾口端盖启闭的脚踏,脚踏与垃圾口端盖通过联动机构传动连接;垃圾口端盖下端与顶盖之间可安装有限位链;顶盖可为向上突起的扣盖,顶盖四周的外边缘呈倾斜过渡;牵引支撑架的上端后侧可固定有广告牌架;广告牌架下端前侧固定有延伸至牵引支撑架前端面的斜板。

上述主架体上端可固定安装有垃圾箱;垃圾箱内置有牵引支撑架;牵引机构固定安装在牵引支撑架上;在垃圾箱的顶端设有至少一个垃圾投入口,在每个垃圾投入口处安装有能启闭的垃圾箱盖,与垃圾投入口对应垃圾箱前侧下端安装有能控制垃圾箱盖启闭的脚踏,脚踏与垃圾口端盖通过联动机构传动连接;垃圾箱的顶端后侧可固定安装有广告牌架。

上述垃圾箱底部可放置有可拆装且用于放置小型垃圾桶的隔板,垃圾箱的左侧或/和右侧设有用于取放小型垃圾桶的侧门。

上述牵引机构可为卷绳机构;卷绳机构包括壳体、卷筒、卷筒轴、动力输入轴和齿轮传动组;在壳体上安装有卷筒轴和动力输入轴,在卷筒轴上安装有卷筒,牵引绳缠绕在卷筒上;卷筒轴与动力输入轴之间安装有增加扭矩的齿轮传动组;壳体前端的动力输入轴上固定有旋转手柄或电机。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牵引机构牵引牵引绳,便可使垃圾箱平台实现升降移动,故障率低;省去了折叠升降平台的底部折叠架部分,重量更轻,体积更小,运输和安装都更加方便,生产成本更低;而且还减小了基坑面积,节约了安装成本;其次,本地埋垃圾箱的布局也更加合理,将能驱动平台升降的动力部分置于基坑的上部,维护起来更方便操作,是非常具有实用性的地埋式垃圾箱。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局剖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左视局剖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局剖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移动轮采用单轮缘导向轮的局部放大俯剖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中导向移动轮采用v形轮的局部放大俯剖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垃圾箱平台,2为牵引绳,3为底框,4为立柱,5为顶框,6为支腿,7

为单轮缘导向轮,8为v形轮,9为前滚轮安装梁,10为后滚轮安装梁,11为前支撑滚轮,12为牵引支撑架,13为顶盖,14为脚踏,15为卷绳机构,16为旋转手柄,17为垃圾口端盖,18为联动机构,19为垃圾口,20为广告牌架,21为斜板,22为限位链,23为垃圾收集桶,24为垃圾箱,25为垃圾投入口,26为垃圾箱盖,27为隔板,28为小型垃圾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3所示,该简易实用型地埋式垃圾箱包括基坑架、垃圾箱平台1、滚轮组、牵引绳2和牵引机构;在基坑架内安装有能沿基坑架上下移动的垃圾箱平台1,在垃圾箱平台1下端固定安装有至少一组滚轮组,在每组滚轮组上分别绕有牵引绳2,牵引绳2的后端悬挂在基坑架的后侧上端;垃圾箱平台1前侧上方的基坑架上安装有能升降移动的牵引机构,牵引绳2的前端与所述牵引机构的升降牵引端连接。使用时,通过牵引机构牵引,在上拉牵引绳2的同时,垃圾箱平台1沿基坑架向上移动;下移同理,实现了地埋垃圾箱24的升降移动;相较于传统的地埋式垃圾箱,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加简化,省去了折叠升降平台的底部折叠架部分,重量更轻,体积更小,运输和安装都更加方便,生产成本更低;其次,本实用新型的布局也更加合理,将能驱动平台升降的动力部分置于基坑的上部,通过提拉的方式实现垃圾箱平台1的升降移动,这样维护起来更方便操作;除此,采用滚轮组和牵引绳2的组合,作为升降提拉的动力传动部件,降低其垃圾箱平台1下部可能发生的故障率,这样可减少工作人员下入(垃圾)基坑底部进行维修操作的概率;也因此,减小了基坑面积,节约了安装成本,是非常具有实用性的地埋式垃圾箱;为满足垃圾分类的需求,本地埋式垃圾箱的垃圾箱平台1可放置多个用于分类收集的垃圾收集桶23进行使用。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简易实用型地埋式垃圾箱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3所示,基坑架包括坑内的主架体;主架体包括底框3、立柱4和顶框5;底框3的左前角、左后角、右前角和右后角处分别固定有竖直的立柱4,在立柱4的上端固定有与底框3对应的顶框5;垃圾箱平台1位于四个立柱4、顶框5和底框3形成的空间内;在垃圾箱平台1的下端左前侧、下端左后侧、下端右前侧和下端右后侧分别固定有支腿6,在每个支腿6上分别安装有能骑在对应立柱4上的一组导向移动轮组;每组导向移动轮组包括至少一个导向移动轮,两个以上的导向移动轮呈上下间隔分布。其中,导向移动轮起到导向移动的作用,保证垃圾箱平台1能够垂直升降;其利用主架体本身的立柱4作为导向的轨道,没有添加其他导向机构,结构更加简化合理;其次,其垃圾箱平台1底部的四个支腿6,不仅起到支撑的作用,还能够使垃圾箱平台1与基坑底部留有一定的滚轮组的安装空间,在满足基本结构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优化空间,减少基坑的横向宽度,使基坑的横截面更小,能够适用的区域范围更广。

如附图1、2、3、4所示,导向移动轮采用单轮缘导向轮7;左前侧的单轮缘导向轮7的踏面抵靠在左前侧立柱4的右端面上;左前侧的单轮缘导向轮7的轮缘位于左前侧立柱4的后侧;右前侧的单轮缘导向轮7的踏面抵靠在前侧立柱4的左端面上;右前侧的单轮缘导向轮7的轮缘位于左前侧立柱4的后侧;左后侧的单轮缘导向轮7的踏面抵靠在左后侧立柱4的右端面上;左后侧的单轮缘导向轮7的轮缘位于左前侧立柱4的前侧;右后侧的单轮缘导向轮7的踏面抵靠在右后侧立柱4的左端面上,右后侧的单轮缘导向轮7的轮缘位于右后侧立柱4的前侧。其中,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的四个单轮缘导向轮7,能够将垃圾箱平台1移动限位,实现竖直升降;除此,从上述结构描述及附图2中,能够看出,四个单轮缘导向轮7都是在主架体立柱4的内侧,这样的结构优化,无需使主架体与基坑内壁之间预留出移动轮的安装空间,使整个主架体能够完全抵靠基坑内壁上,这样的结构设置,可大大提高主架体的安装稳定性,提高本地埋垃圾箱24的使用寿命;其次,单轮缘导向轮7为现有公知的导向轮结构;其市场保有率高,成本低。

如附图5所示,立柱4采用方形立柱,导向移动轮采用v形轮8;左前侧的v形轮8的v槽骑在左前侧立柱4的右后边棱上并能沿其上下移动;右前侧的v形轮8的v槽骑在右前侧立柱4的左后边棱上并能沿其上下移动;左后侧的v形轮8的v槽骑在左后侧立柱4的右前边棱上并能沿其上下移动;右后侧的v形轮8的v槽骑在右后侧立柱4的左前边棱上并能沿其上下移动。其中,v形轮8也能使垃圾箱平台1移动限位,实现竖直升降;从上述结构描述及附图4的结合能够看出,四个v形轮8都分别在主架体立柱4的内侧,这样的结构优化,无需使主架体与基坑内壁之间预留出导向移动轮的安装空间,使整个主架体能够完全抵靠基坑内壁上,可大大提高主架体的安装稳定性,提高本地埋垃圾箱24的使用寿命;其次,v形轮8为现有公知的导向轮结构;其市场保有率高,成本更低;导向移动轮不限于单轮缘导向轮7和v形轮8,可采用现有公知任何一种能够实现导向移动的导向轮。

如附图1、2、3所示,在左前侧和右前侧的支腿6上固定安装有前滚轮安装梁9,在左后侧和右后侧支腿6上固定安装有后滚轮安装梁10,每组滚轮组包括前支撑滚轮11和后支撑滚轮;前支撑滚轮11固定安装在前滚轮安装梁9上;后支撑滚轮固定安装在后滚轮安装梁10上。每组滚轮组包括前、后两个支撑滚轮,分别从垃圾箱平台1的下端前侧(前滚轮安装梁9)和下端后侧(后滚轮安装梁10)对其进行支撑,保证垃圾箱平台1平稳上升的同时,进一步减小基坑的纵向空间高度。

根据需要,为了使垃圾箱平台1受力均衡,升降移动更加平稳,滚轮组为两组,两组滚轮组呈左右对称分布。

实施例1:如附图1、2所示,在主架体的后侧上端固定有位于基坑上的牵引支撑架12,牵引机构固定安装在牵引支撑架12上;牵引支撑架12前侧的主架体上端安装有能启闭的顶盖13;在顶盖13上设有至少一个垃圾口19;在垃圾口19上安装有能启闭的垃圾口端盖17;在每个垃圾口19前端的顶盖13上安装有能控制垃圾口端盖17启闭的脚踏14,脚踏14与垃圾口端盖17通过联动机构18传动连接。其中,顶盖13用于封住基坑,在取放垃圾收集桶23时开启,便于清理垃圾收集桶23;在顶盖13上设置的垃圾口19,用于投放垃圾时使用;其垃圾口19处的顶盖13能够通过脚踏14启闭,操作更干净方便。联动机构18为现有公知的脚踏式垃圾箱所采用的联动机构。

如附图1、2所示,垃圾口端盖17下端与顶盖13之间安装有限位链22。限位链22用于垃圾口开启时限位的作用,防止垃圾口端盖17翻起时超限,保证垃圾口端盖17能够顺利启闭。

如附图1、2所示,顶盖13为向上突起的扣盖,顶盖13四周的外边缘呈倾斜过渡。这样可使顶盖13高于地面,使垃圾投掷区域更加明显;同时也可避免车辆压坏顶盖13;倾斜过渡的四周边缘能够给车辆以缓冲,避免硬撞。

如附图1、2所示,在牵引支撑架12的上端后侧固定有广告牌架20;广告牌架20下端前侧固定有延伸至牵引支撑架12前端面的斜板21。斜板21形成的斜面可避免积水、积灰、积雪。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如附图3所示,在主架体上端固定安装有垃圾箱24;垃圾箱24内置有牵引支撑架12;牵引机构固定安装在牵引支撑架12上;在垃圾箱24的顶端设有至少一个垃圾投入口25,在每个垃圾投入口25处安装有能启闭的垃圾箱盖26,与垃圾投入口25对应垃圾箱24前侧下端安装有能控制垃圾箱盖26启闭的脚踏14,脚踏14与垃圾口端盖17通过联动机构18传动连接。清理时,可将垃圾箱24从主架体移开,再利用牵引机构升降,实现垃圾的清运;相较于实施例1,本垃圾箱地面部分采用的是垃圾箱体的结构,更加明显,且避免车辆破坏;其中,垃圾箱盖26的启闭也是通过脚踏14控制启闭,操作更干净方便。

如附图3所示,垃圾箱24底部放置有可拆装且用于放置小型垃圾桶28的隔板27,垃圾箱24的左侧或/和右侧设有用于取放小型垃圾桶28的侧门。其中,隔板27可根据现场使用情况选择是否放置;在实际使用中,当一些区域的垃圾投放量很小,使用垃圾收集桶23的话,从清运的角度来讲,是十分不匹配;基于这样的情况,可在垃圾箱24底部放置隔板27和小型垃圾桶28,即可满足使用,而且清运更加方便,只需将小型垃圾桶28从侧门取出便可,适用性更好。

如附图3所示,在垃圾箱24的顶端后侧固定安装有广告牌架20。

如附图1、2、3所示,牵引机构为卷绳机构15;卷绳机构15包括壳体、卷筒、卷筒轴、动力输入轴和齿轮传动组;在壳体上安装有卷筒轴和动力输入轴,在卷筒轴上安装有卷筒,牵引绳13缠绕在卷筒上;卷筒轴与动力输入轴之间安装有增加扭矩的齿轮传动组。使用时,在卷绳机构15的动力端装有旋转手柄或电机;通过手动或电动的方式驱动卷绳机构15,使卷绳机构15在卷放牵引绳13的同时,实现垃圾箱平台1的升降移动;卷绳机构15体积小,使用可靠性高,进一步提高本地埋垃圾箱24的使用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实现提升载重量的需要,齿轮传动组选用合适传动比的齿轮传动组即可;卷绳机构15可采用现有公知的其他卷绳设备。

根据需要,在壳体前端的动力输入轴上固定有旋转手柄16或电机。卷绳机构15可采用手动驱动卷筒绕绳,也可采用电机或手枪钻等工具;由于电器设备在冬季天气寒冷的情况下,失效率比较高;因此,在电机失效的情况下,可安装旋转手柄16进行手动升降,操作方式上更加灵活。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