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带拉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99555发布日期:2020-01-15 00:06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卷带拉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卷带拉料机构。



背景技术:

相对于普通的fpc(flexibleprintedcircuit),r-cof(rolltorollchiponflex)技术,也就是非接触式卷到卷生产技术在国内目前是空白,普通fpc的接触式生产方式无法对应r-cof产品的生产,主要是r-cof产品的线路间距等级远高于fpc能达到的线路等级,更多的r-cof产品线路成型的难度达到半导体级水准,不良品质如异物、褶皱等也是在该数量级别的,接触式生产会造成线路及外观不良的急剧上升,导致无法进行量产,接触式生产方式在使得产品在生产设备内加工时,同生产设备的传动滚轮及机构面与面或点与面的接触,易形成对产品面的损伤及滚轮异物污染产品,无法完成高精密线路的产品。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卷带拉料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稳定可靠的卷带拉料机构,能够避免对产品表面产生损伤和异物污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卷带拉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支撑板上的卷料部和拉料部,所述卷料部包括可转动的卷盘,所述拉料部包括可转动的驱动轮和压紧轮,所述驱动轮两端设置有支撑料带的逃面台阶,料带从所述驱动轮与压紧轮之间穿过,所述压紧轮将料带仅压紧在所述驱动轮两端的逃面台阶上。

进一步的,所述卷盘包括卷轴和卷轴两端的盘面,所述卷轴套设在转轴上,所述卷轴的两端通过扣环限制在所述转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卷料部还包括盘面限位组件,可控制两个盘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盘面限位组件包括支撑座、支撑杆和限位滚轮,所述支撑杆通过支撑座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卷轴的轴线平行,所述限位滚轮通过连接块套设在支撑杆上,所述限位滚轮分别对应两个盘面边缘。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设置在直线导轨上,所述直线导轨的一端通过弧形槽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盘面限位组件还包括滚轮调节组件,所述滚轮调节组件包括与所述支撑杆平行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孔配合的限位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卷料部与拉料部之间设置有导向部和涨紧部,其中两个所述导向部之间设置有涨紧部,所述拉料部的与卷料部相对的另一侧也设置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包括导向轮,所述涨紧部包括涨紧轮,所述导向轮和涨紧轮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料带的逃面台阶。

进一步的,所述涨紧轮的轮轴连接于调整杆的一端,所述调整杆的另一端与涨紧电机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调整杆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限位柱。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轮对应所述驱动轮两端的逃面台阶设置,所述压紧轮通过压紧座与支撑板连接,所述压紧座上固定有气缸安装板,气缸固定在所述气缸安装板上,压紧轮安装座与所述气缸的推杆连接,所述压紧轮通过压紧轮安装板与所述压紧轮安装座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轮安装座上连接有两根压紧轮安装杆,所述压紧轮安装板套设在所述压紧轮安装杆上,所述压紧轮安装杆上设置有若干条环槽,所述压紧轮安装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环槽相配合的顶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逃面台阶设计保证料带设置有线路部分的悬空,保证料带的清洁,同时,利用压紧轮压紧料带两侧,既不会对料带造成损伤,同时为料带提供足够的驱动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卷料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盘面限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涨紧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拉料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向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卷带拉料机构的一实施例,包括设置在支撑板600上的卷料部300和拉料部500,拉料部500提供料带700移动的动力,卷料部300对料带700进行卷放料,所述卷料部300与拉料部500之间设置有两个导向部200和一个涨紧部400,两个所述导向部200之间设置有涨紧部400,通过导向部200和涨紧部400对传送的料带700进行导向和涨紧,在所述拉料部500的与卷料部300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一个导向部200,通过将该导向部200设置在拉料部500的下方,增大了料带700与拉料部500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料带700所受的拉动力。所述拉料部500包括可转动的驱动轮510和压紧轮520,所述驱动轮510两端设置有支撑料带700的逃面台阶540,所述导向部200包括导向轮210,所述涨紧部400包括涨紧轮410,所述导向轮210和涨紧轮410与所述驱动轮510结构尺寸相同,其两端也均设有支撑料带700的逃面台阶540,各导向轮210和涨紧轮410均可沿各自的轴转动。料带700绕过各部分时,其两侧搭接在逃面台阶540上,料带700中部设置有线路的部分悬空,保证料带700传送的平整、可靠,避免对料带700中间设有线路的部分产生损伤和异物污染。

参照图2和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卷料部300结构示意图,所述卷料部300包括与所述支撑板600转动连接的卷盘310,所述卷盘310通过转轴330与所述支撑板600转动连接,卷料电机320固定在支撑板600上并通过皮带和皮带轮连接转轴330,通过配合拉料部500的动作,卷料电机320正转或者反转从而使卷盘310收料或者放料。所述卷盘310包括卷轴311和卷轴311两端的盘面312,料带700卷绕在卷轴311上,两侧的盘面312对料带700进行限位,保证料带700收料时卷绕的整齐和放料时料带700的正位,所述卷轴311套设在所述转轴330上,所述卷轴311的两端通过扣环340限制在所述转轴330上,一方面对卷盘310进行限位,使其轴向中心与导向轮210、涨紧轮410和驱动轮510的轴向中心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保证料带运行的平整可靠,另一方面,方便更换卷盘310,当卷盘310放空或绕满,取下端部的扣环340即可更换新的卷盘310。所述卷料部300还包括盘面限位组件350,当卷盘310转动收放料时由于卷盘310的质量或盘面312材质的不均匀等原因,无法保证卷盘310的进料或出料侧两个盘面312之间的距离始终一致,以至于无法保证料带700进出料方向的一致,因此所述盘面限位组件350设置于所述卷盘310的进料或出料侧,控制两个盘面312之间的距离,所述盘面限位组件350包括支撑座351、支撑杆352和限位滚轮353,所述支撑杆352通过支撑座351设置在支撑板600上,所述支撑杆352与所述卷轴311的轴线平行,所述限位滚轮353通过连接块354套设在支撑杆352上,所述限位滚轮353分别对应两个盘面312边缘,当发现两个盘面312之间的距离过大时,两个限位滚轮353贴合两个盘面312的外侧面设置,当发现两个盘面312之间的距离过小时,两个限位滚轮353贴合两个盘面312的内侧面设置,为方面调整两个限位滚轮353的位置,所述盘面限位组件350还包括滚轮调节组件,所述滚轮调节组件包括与所述支撑杆352平行的限位杆355,所述限位杆355上设置有限位孔356,所述连接块354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孔356配合的限位螺栓357,限位螺栓357插入限位孔356中,固定两个限位滚轮353的位置,同时,为方便装卸卷盘310,所述支撑座351设置在直线导轨358上,通过调节限位滚轮353在直线导轨358上的位置,能够靠近或远离卷盘310,所述直线导轨358的一端通过弧形槽359与所述支撑板600固定连接,即直线导轨358能够相对于支撑板转动,方便调整限位滚轮353的位置,使其位于卷盘310的进出料侧。

参照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涨紧部400结构示意图,所述涨紧部400包括涨紧轮410,所述涨紧轮410的轮轴连接于调整杆430的一端,所述调整杆430的另一端与涨紧电机420固定,所述涨紧电机420为伺服电机,由于料带700的拉拽作用,伺服电机受扭力作用,根据扭力的大小,伺服电机精确调整扭矩,使料带700的拉力始终处于安全的范围内,本实施例中,为防止伺服电机调整范围过大,所述调整杆430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限位柱440,所述涨紧电机420和限位柱440均固定设置在支撑板600上。

参照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拉料部500结构示意图,拉料部500与卷料部300配合使料带700在传送过程中始终受拉力作用,保证料带700的平直,所述拉料部500包括驱动轮510和压紧轮520,所述驱动轮510通过驱动轴连接驱动电机530,驱动电机530固定在支撑板600上,通过驱动轮510的转动带动料带700移动,由于料带700仅与驱动轮510的逃面台阶540接触,两者间的摩擦力小,不能保证料带700的移动,因此所述压紧轮520设置在所述驱动轮510两端对应于逃面台阶540的位置,料带从所述驱动轮510与压紧轮520之间穿过,所述压紧轮520抵接所述驱动轮510两端的逃面台阶540从而将料带700压紧在逃面台阶540上,压紧轮520将料带700压紧在驱动轮510上,保证料带700有足够的驱动力,同时料带700的两侧无线路,因此即使受到巨大的压力及摩擦力,也不会对料带700的质量造成影响。所述压紧轮520通过压紧座521与支撑板600连接,所述压紧座521上固定有气缸安装板523,气缸522固定在所述气缸安装板523上,所述压紧轮安装座524与所述气缸522的推杆连接,所述压紧轮520通过压紧轮安装板525与所述压紧轮安装座524固定,气缸522能够提供巨大的推力,通过气缸522将压紧轮520压紧在驱动轮510上,保证将料带700压实,为方便调整压紧轮520的位置,所述压紧轮安装座524上连接有两根压紧轮安装杆526,所述压紧轮安装板525套设在所述两根压紧轮安装杆526上,防止压紧轮安装板525绕压紧轮安装杆526转动,所述压紧轮安装杆526上设置有若干条环槽527,所述压紧轮安装板525上设置有与所述环槽527相配合的顶杆528,顶杆528顶入环槽527中,限制压紧轮安装板525沿压紧轮安装杆526轴向移动,两根安装杆又限制其转动,因此保证了压紧轮520位置的稳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