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保护性带钢包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1100发布日期:2020-05-20 01:08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高保护性带钢包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在带钢加工及运输过程中所使用的高保护性带钢包装组件,属于金属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带钢,又称钢带,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中间件,其产生主要是各类轧钢企业为了适应不同工业部门工业化生产各类金属或机械产品的需要而生产的一种窄而长的钢板。带钢成品一般成卷供应,凭借其所具有的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便于加工、节省材料等优点,被广泛地用于制造焊管、卡箍、垫圈、弹簧片、锯条、刀片等工业产品。

在现有的带钢生产过程中,带钢加工半成品或成品受到其自身结构的限制,在搬运、热处理、压轧直至最终出品等各个环节中,都需要被卷绕收纳,这样的收纳方式可以有效缩减带钢加工半成品或成品整体的体积,为其后续的搬运过程提供便利。

以带钢加工成品的包装为例,带钢加工成品同样需要被卷绕收纳,同时为了保证卷绕的紧实程度,避免在后续的产品运输过程中出现带钢松脱、散乱等现象,卷绕收纳后的带钢成品还需要再进行包装固定。

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目前各加工企业所使用的带钢包装组件大多都十分简陋。因此尽管现有技术中这样的带钢包装方式节约了加工企业的一部分成本,但是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较为明显的就是对于带钢成品的损伤。在带钢包装完成后,带钢成品的两侧会与包装组件表面发生接触和摩擦,又由于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带钢包装组件的主体部分基本都由木材简单加工而来,其木材的表面未经过任何的处理,因此在接触和摩擦的过程中很造成对带钢侧面的轻微磨损。

在一般的加工使用场景中,带钢侧面的轻微磨损并不会对后续加工环节产生影响,因此会被生产企业所忽略。但是在某些加工精细度高、产品要求严格的使用场景中,带钢侧面的平整度会直接影响后续加工环节的最终效果,此时就需要保证带钢整体的平整度、确保带钢成品不受到任何磨损。

综上所述,如何提出一种能够有效保护带钢侧面的具有较高保护性的带钢包装组件,也就成为本领域内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高保护性带钢包装组件,具体如下。

一种高保护性带钢包装组件,包括成对设置的包装盘底座以及包装盘上盖,所述包装盘底座及所述包装盘上盖二者的主体部分均为正圆形、且二者主体部分的尺寸相当,所述包装盘底座上端面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实现其与所述包装盘上盖相连接的连接件,所述包装盘底座的上端面与所述包装盘上盖的下端面上均覆盖有用于保护带钢成品的柔性接触面,所述柔性接触面包括相互叠合设置的缓冲层及接触层。

优选地,所述包装盘底座包括一正圆形的底板,所述底板的尺寸大于卷绕后带钢成品的整体尺寸,所述底板的上端面覆盖有柔性接触面,所述柔性接触面包括相互叠合设置的缓冲层及接触层,所述缓冲层设置于所述底板与所述接触层二者之间。

优选地,所述包装盘底座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端面中心位置处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多根定位杆,多根所述定位杆环绕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端面的中心点周围且多根所述定位杆之间互不接触,多根所述定位杆共同组成一个圆柱状的带钢固定工位,带钢成品卷绕设置于所述带钢固定工位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四根定位杆,四根所述定位杆环绕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端面的中心点周围且四根所述定位杆之间互不接触,四根所述定位杆共同组成一个圆柱状的带钢固定工位,带钢成品卷绕设置于所述带钢固定工位上。

优选地,每根所述定位杆的顶端位置均设置有连接卡爪,每根所述定位杆的上所述连接卡爪卡钩的设置方向均为背离所述底板中心轴一侧的方向。

优选地,所述包装盘上盖的尺寸大于卷绕后带钢成品的整体尺寸,所述包装盘上盖的下端面覆盖有柔性接触面,所述柔性接触面包括相互叠合设置的缓冲层及接触层,所述缓冲层设置于所述包装盘上盖与所述接触层二者之间。

优选地,所述包装盘上盖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用于其与所述包装盘底座相连接的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的形状、尺寸与所述带钢固定工位的形状、尺寸一一匹配对应。

优选地,所述包装盘上盖的上端面上所述连接通孔的边缘位置处设置有一圈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的宽度与所述连接卡爪卡钩的长度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柔性接触面与所述包装盘底座、所述柔性接触面与所述包装盘上盖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粘接固定;所述缓冲层与所述接触层二者压合固定。

优选地,所述缓冲层的材质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或聚氨乙烯泡沫塑料或聚丙烯泡沫塑料;所述接触层的材质为pi聚酰亚胺或pai聚酰胺酰亚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保护性带钢包装组件,通过设置柔性接触面的方式有效地实现了对带钢侧面的保护,避免了带钢成品的两侧会与包装组件接触和摩擦所导致的带钢磨损,保证了带钢成品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中的柔性接触面还具备一定的缓震功能,能够充分地减少带钢成品搬运过程中所受到的震动,避免了因震动所导致的带钢成品松脱、散乱,从而进一步确保了带钢成品的包装效果。

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卡扣结构也使得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拆装固定更为便捷,与现有技术中螺钉固定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连接方式有效地缩短了带钢成品的包装时间,显著地提升了加工企业的带钢包装效率。

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适当调整,适用于对其他条带状金属加工件及成品的包装收纳,组件兼容性高,十分便于加工企业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具有很高的使用及推广价值。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包装盘底座;11、底板;12、定位杆;13、连接卡爪;2、包装盘上盖;21、连接凹槽;3、柔性接触面;31、缓冲层;32、接触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具有较高保护性的带钢包装组件,具体结构如下。

一种高保护性带钢包装组件,包括成对设置的包装盘底座1及包装盘上盖2,所述包装盘底座1及所述包装盘上盖2二者的主体部分均为正圆形、且二者主体部分的尺寸相当,所述包装盘底座1上端面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实现其与所述包装盘上盖2相连接的连接件。

所述包装盘底座1的上端面与所述包装盘上盖2的下端面上均覆盖有用于保护带钢成品的柔性接触面3,所述柔性接触面3包括相互叠合设置的缓冲层31及接触层32。所述柔性接触面3与所述包装盘底座1、所述柔性接触面3与所述包装盘上盖2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粘接固定;所述缓冲层31与所述接触层32二者压合固定。

而考虑到柔性、缓震的使用需求,所述缓冲层31的材质可以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或聚氨乙烯泡沫塑料或聚丙烯泡沫塑料;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31的材质优选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考虑到与带钢产品相接触、需要具备一定耐磨性的使用需求,所述接触层32的材质可以为pi聚酰亚胺或pai聚酰胺酰亚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触层32的材质优选为pi聚酰亚胺。

所述包装盘底座1包括一正圆形的底板11,所述底板11的尺寸大于卷绕后带钢成品的整体尺寸,所述底板11的上端面覆盖有柔性接触面3,所述柔性接触面3包括相互叠合设置的缓冲层31及接触层32,所述缓冲层31设置于所述底板11与所述接触层32二者之间。

所述包装盘底座1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11上端面中心位置处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多根定位杆12,多根所述定位杆12环绕设置于所述底板11上端面的中心点周围且多根所述定位杆12之间互不接触,多根所述定位杆12共同组成一个圆柱状的带钢固定工位,带钢成品卷绕设置于所述带钢固定工位上。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四根定位杆12,四根所述定位杆12环绕设置于所述底板11上端面的中心点周围且四根所述定位杆12之间互不接触,四根所述定位杆12共同组成一个圆柱状的带钢固定工位,带钢成品卷绕设置于所述带钢固定工位上。

每根所述定位杆12的顶端位置均设置有连接卡爪13,为了保证连接卡爪13的卡扣效果,每根所述定位杆12的上所述连接卡爪13卡钩的设置方向均为背离所述底板11中心轴一侧的方向。

所述包装盘上盖2的尺寸大于卷绕后带钢成品的整体尺寸,所述包装盘上盖2的下端面覆盖有柔性接触面3,所述柔性接触面3包括相互叠合设置的缓冲层31及接触层32,所述缓冲层31设置于所述包装盘上盖2与所述接触层32二者之间。

所述包装盘上盖2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用于其与所述包装盘底座1相连接的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的形状、尺寸与所述带钢固定工位的形状、尺寸一一匹配对应。

所述包装盘上盖2的上端面上所述连接通孔的边缘位置处设置有一圈连接凹槽21,所述连接凹槽21的宽度与所述连接卡爪13卡钩的长度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保护性带钢包装组件,通过设置柔性接触面的方式有效地实现了对带钢侧面的保护,避免了带钢成品的两侧会与包装组件接触和摩擦所导致的带钢磨损,保证了带钢成品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中的柔性接触面还具备一定的缓震功能,能够充分地减少带钢成品搬运过程中所受到的震动,避免了因震动所导致的带钢成品松脱、散乱,从而进一步确保了带钢成品的包装效果。

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卡扣结构也使得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拆装固定更为便捷,与现有技术中螺钉固定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连接方式有效地缩短了带钢成品的包装时间,显著地提升了加工企业的带钢包装效率。

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适当调整,适用于对其他条带状金属加工件及成品的包装收纳,组件兼容性高,十分便于加工企业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具有很高的使用及推广价值。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