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输送设备以及扶手出入口盖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27297发布日期:2020-06-16 23:51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乘客输送设备以及扶手出入口盖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乘客输送设备,尤其涉及用于乘客输送设备中的扶手出入口盖板。



背景技术:

目前,出于降低成本以及提高组装作业的操作性的目的,业内不少企业采用树脂材料制成乘客输送设备的扶手出入口盖板。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109680y提出了一种拼装式扶手入口,该拼装式扶手入口的外壳采用abs塑料或其他塑胶材料。

采用树脂材料制成扶手出入口盖板,存在的问题是:因为行李箱等的碰撞,导致扶手出入口盖板表面常年磨损,甚至破损而出现窟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提供能够防止磨损的扶手出入口盖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扶手出入口盖板,用于乘客输送设备中,所述扶手出入口盖板具备:采用树脂材料制成的本体,所述本体具有穿孔;以及采用钢板制成的护板,所述护板覆盖于所述本体的梯级侧转角并且与所述本体形成一体化结构。

并且,也可以是,所述本体在所述梯级侧转角设有收容凹部,所述护板固定于所述收容凹部内。

并且,也可以是,所述本体的所述收容凹部的深度大于所述护板的厚度。

并且,也可以是,所述护板的背面设有螺柱,通过所述螺柱穿过所述本体的通孔并在所述本体的背面与螺母锁紧,从而使所述护板被固定到所述本体。

并且,也可以是,所述护板的上端部位于所述本体的上端的下方,所述护板的内侧端部位于所述本体的内侧面的后端的前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乘客输送设备,该乘客输送设备具备上述扶手出入口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扶手出入口盖板,采用钢板制成的护板覆盖于采用树脂材料制成的本体的梯级侧转角并且与本体形成一体化结构,保护容易磨损的扶手出入口盖板的梯级侧转角,延长扶手出入口盖板的使用寿命,既能够防止磨损又能够降低成本。

目前存在全部由钢板制成的扶手出入口盖板,这样的扶手出入口盖板可塑造性差,成本高。这样的扶手出入口盖板多用于容易受行李箱等的碰撞的车站等中的乘客输送设备,而在商场等中的乘客输送设备则多采用树脂材料制成的扶手出入口盖板。本实用新型的扶手出入口盖板既可用于车站等又可用于商场等,可以实现通用化,从而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扶手出入口盖板,因为采用钢板制成的护板仅覆盖采用树胶材料制成的本体的一部分区域(梯级侧转角)并且与本体形成一体化结构,因此能够维持扶手出入口盖板的原有整体形状,既不影响乘客输送设备的整体设计,又不妨碍乘客的行动。

上述以外的技术问题、结构和效果通过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可得以明了。

附图说明

图1是简略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乘客输送设备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扶手出入口盖板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是表示不具有护板时的扶手出入口盖板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内侧扶手出入口盖板的一个例子的前侧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内侧扶手出入口盖板的一个例子的后侧立体图。

图6是图2的b-b线截面图。

图7是图2的a-a线截面图。

图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扶手出入口盖板的本体与护板的固定方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图7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的标记>

1、移动体;2、栏杆;3、移动扶手;31、扶手出入口部;4、裙板;5、扶手出入口盖板;6、外侧扶手出入口盖板;7、内侧盖板;8、本体固定件;9、托架;10、内侧扶手出入口盖板;11、本体;111、前侧面;112、内侧面;113、上侧面;114、穿孔;115、固定孔部;116、收容凹部;117、上端;118、下端;119、突肋;120、通孔;13、护板;131、内侧端部;132、前侧端部;133、上端部;134、下端部;14、护板固定件;141、螺柱;142、螺母;d、移动体侧转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是简略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乘客输送设备的一个例子的图。图中,x表示内外侧方向(水平方向),y表示上下方向,z表示前后方向,其他附图中表示方向的这些标记其含义与此相同。

乘客输送设备包括自动扶梯、电动人行道等。以下,作为一个例子,图中示出自动扶梯,并以自动扶梯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自动扶梯包括移动体1、设置于移动体1的两侧的栏杆2、沿着栏杆2的外周移动的移动扶手3、设置在栏杆2的下方的裙板4以及设置在裙板4的两端的扶手出入口盖板5。在此,移动体1为梯级。

本实用新型的扶手出入口盖板具备:采用树脂材料制成的本体,所述本体具有穿孔;以及采用钢板制成的护板,所述护板覆盖于所述本体的移动体侧转角并且与所述本体形成一体化结构。

扶手出入口盖板用于从前侧面(正面)罩盖乘客输送设备的扶手出入口部(图2中的标记31)周围。扶手出入口盖板可以是单片结构,也可以是二分式以上的结构。当扶手出入口盖板为二分式结构时,例如由内侧扶手出入口盖板和外侧扶手出入口盖板组成时,具有移动体侧(内侧)转角的靠近移动体(梯级)的内侧扶手出入口盖板具备上述本体以及护板。当扶手出入口盖板是三分式结构时,例如由主扶手出入口盖板、左上扶手出入口盖板以及右上扶手出入口盖板组成时,具有移动体侧转角的主扶手出入口盖板具备上述本体以及护板。亦即,具有移动体侧转角的扶手出入口盖板部分,具备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采用钢板制成的护板覆盖于采用树脂材料制成的本体的移动体侧转角并且与本体形成一体化结构。

以下,以二分式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扶手出入口盖板的一个例子的图。

如图2所示,扶手出入口盖板由内侧扶手出入口盖板10和外侧扶手出入口盖板6组成。内侧扶手出入口盖板10在上侧与内侧盖板7连接,在内侧亦即靠近移动体(梯级)一侧与裙板4连接。扶手出入口盖板的移动体侧转角是指图中的由前侧(正面一侧)转向移动体侧(内侧)的转角d。移动体侧转角d位于后述的穿孔114的移动体一侧(内侧)。

内侧扶手出入口盖板10具备采用树脂材料制成的本体11和采用钢板制成的护板13。如图所示,护板13覆盖本体11的移动体侧转角,并且与本体11形成一体化结构。

图3是表示不具有护板时的扶手出入口盖板的一个例子的图。图示的内侧扶手出入口盖板c不具备护板13。这样,当乘客进入自动扶梯的乘降口时,或者离开乘降口时,所携带的行李箱等很容易碰撞移动体侧转角d,从而导致其表面常年磨损,甚至破损而出现窟窿。

如图2所示,通过在移动体侧转角d以采用钢板制成的护板13覆盖采用树脂材料制成的本体11,并且使护板13与本体11一体化,从而能够防止移动体侧(内侧)转角磨损,延长扶手出入口盖板的寿命。

并且,因为钢板制成的护板13仅覆盖本体11的一部分区域亦即移动体侧转角d,并且与本体11形成一体化结构,因此能够维持扶手出入口盖板的原有整体形状,既不影响乘客输送设备的整体设计,又不妨碍乘客的行动。

以下,对内侧扶手出入口盖板10进行详细说明。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内侧扶手出入口盖板的一个例子的前侧立体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内侧扶手出入口盖板的一个例子的后侧立体图。图6是图2的b-b线截面图。图7是图2的a-a线截面图。

如图所示,本体11具有前侧面111、内侧面112和上侧面113。本体11还具有前后贯穿的穿孔114。本体11例如套接在内侧盖板7与裙板4上。具体而言,上侧面113套在内侧盖板7的端部,内侧面112套在裙板4的端部。本体11的穿孔114大致为半椭圆形(u字型),与外侧扶手出入口盖板6的大致半椭圆形(u字型)的穿孔(图中未表示)共同构成一个大致椭圆形状以围绕扶手出入口部31的周围。

本体11还具有固定孔部115,通过固定孔部115将本体11从前侧进行固定。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利用本体固定件8,将本体11连同外侧扶手出入口盖板6一起固定到托架9。本体固定件8例如是螺丝与螺母,螺丝穿过固定孔部115以及外侧扶手出入口盖板6的孔部之后,与螺母锁紧固定在托架9上。本体11还可以在内侧面用螺丝等固定到裙板4(图中未表示)。

本体11采用树脂材料制成。本体11,例如通过射出成型而形成,壁厚(肉厚)大致均匀。本体11的壁厚例如为大于等于2mm而小于等于3mm的范围内的值。如图5所示,本体11的背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有突肋119,用以提高本体11的强度。在此,背面是指各侧面的与表面相反一侧的面。

如图4、图6以及图7所示,本体11在移动体侧(内侧)转角设有收容凹部116。亦即,本体11在移动体侧转角具有从表面向厚度方向凹陷的收容凹部116。优选为,收容凹部116为四周封闭的形状。

护板13固定于收容凹部116内,收容凹部116的形状大致对应于护板13的形状。

护板13为板状部件,护板13采用钢板制成,其水平截面大致呈l形或弧形。护板13的水平截面的形状与移动体侧转角的形状对应。护板13也可以实施有防锈措施,例如具有防锈涂层等。

护板13的下端部134,例如如图4所示位于本体11的下端118的上方。或者,位于与本体11的下端118平齐的位置(图中未表示)。护板13的前侧端部132位于穿孔114的内侧(移动体侧)。

优选为,护板13的上端部133位于本体11的上端117的下方,护板13的内侧端部131位于本体11的内侧面112的后端的前方。通常护板13只受压向本体11一侧的力。但是,如果护板13的端部从本体11露出或伸出,则护板13的端部可能会挂住或卡住乘客的物品,从而使护板13受力而从本体11脱落(剥落)。

通过设置为:护板13的上端部133位于本体11的上端117的下方,护板13的内侧端部131位于本体11的内侧面112的后端的前方,从而避免护板13的内侧端部131和上端部133从本体11露出,防止护板13受力而从本体11脱落。

作为一个例子,护板13可以粘接到本体11。例如可以使用粘接剂来粘接,也可以使用双面胶带等来粘接。

如图5所示,护板13也可以使用护板固定件14来固定到本体11。以下,具体说明这样的固定方式。

图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扶手出入口盖板的本体与护板的固定方式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所示,护板固定件14包括螺柱141和螺母142。

具体地,护板13的背面设有螺柱141。螺柱141例如可以碰焊到护板13的背面。本体11上设有通孔120。护板13通过螺柱141穿过本体11的通孔120后在本体11的背面与螺母142锁紧而被固定到本体11。通过这样的固定方式,可以更加牢靠地将护板13固定到本体11上。

优选为,护板13的背面相隔规定距离设有两个螺柱141,在本体11上相隔对应的距离设有两个通孔120,从而在上下两处对护板13进行固定。优选为,通孔120穿过本体11的内侧面,螺柱141设置在护板13的内侧面的背面。

图9是图7的局部放大图。如图所示,本体11的收容凹部116的深度大于护板13的厚度。护板13的厚度例如是1.5mm,本体11的收容凹部116的深度与护板13的厚度的差为e。例如,本体11的收容凹部116的深度比护板13的厚度大0.5mm至1mm。

通过这样的结构,避免护板13在厚度方向从收容凹部116凸出,防止护板13的端部从收容凹部116露出而导致东西挂在护板13的端部或卡在护板13的端部而使护板13受力而从本体11脱落。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包括多种变形例。例如,上述的实施例为了将本实用新型说明得容易明白而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并不一定限定于包括所说明的所有结构。此外,能够将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替换到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此外,还能够在一个实施例的结构中加入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此外,能够对各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进行其它结构的追加、削除和替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