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夹具及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42473发布日期:2020-03-24 14:54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线圈夹具及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技术领域,特别一种线圈夹具及一种绕线机。



背景技术:

电缆绕线机通常包括中心夹具、电缆托盘及电机,中心夹具配置于电缆托盘上,用于供电缆缠绕。电机带动中心夹具旋转以使电缆缠绕在中心夹具上。普通的中心夹具为实心的柱体,电缆缠绕过程中不断变大的电缆直径导致施加在中心夹具上的力也不断变大,从而产生缠绕成卷的电缆难以被取下的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一种解决电缆线圈难以被取下的问题的方案为,使用力矩电机来控制电缆线圈的张紧力,但这种电机成本较高;另一种解决方案为,使用可变直径的夹具,但可变直径的夹具需要使用扳手手工调节,需额外工具且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线圈夹具及一种绕线机,可实现方便取下线圈,成本低且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线圈夹具,其包括中心柱、至少两组连杆组件以及两个夹具框架,所述两个夹具框架相对设置于所述中心柱的两侧,且所述连杆组件连接于所述中心柱和所述夹具框架之间。

在线圈夹具的一种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线圈夹具还包括电缆托盘,所述电缆托盘与所述中心柱固定,所述夹具框架配置于所述电缆托盘上。

在线圈夹具的一种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组件的数量为四组,其中,每一组连杆组件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杆、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杆以及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三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三连杆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与所述第二连杆相对的一端与所述中心柱固定,所述第三连杆的与所述第二连杆相对的一端与所述夹具框架固定。

在线圈夹具的一种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四组连杆组件中的其中两组分别位于所述中心柱的两侧,且位于第一直线上,另外两组分别位于所述中心柱的两侧,且位于第二直线上,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间隔设置。

在线圈夹具的一种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夹具框架为弯折结构,且所述两个夹具框架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绕线机,所述绕线机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线圈夹具。

在绕线机的一种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绕线机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可带动所述中心柱旋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线圈夹具及绕线机中,线圈夹具包括至少两组连杆组件和两个夹具框架,连杆组件连接于中心柱和夹具框架之间。当需要从夹具框架上取下线圈时,操作人员向上拉动线圈,夹具框架在线圈的带动下,也受到向上的拉力,连杆组件在拉力的作用下由直线状态变为弯折状态,两个夹具框架在径向上的长度变短,线圈的内径大于两个夹具框架在径向上的长度,操作人员可以轻松地将线圈取下,效率高,且线圈夹具和绕线机的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清楚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线圈夹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线圈夹具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线圈夹具绕线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线圈夹具绕线时的侧面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线圈夹具绕线时的侧面示意图。

在上述附图中,所采用的附图标记如下:

100线圈夹具

10中心柱

20连杆组件

21第一连杆

22第二连杆

23第三连杆

30夹具框架

40电缆托盘

200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线圈夹具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线圈夹具的侧面示意图,请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线圈夹具100包括中心柱10、至少两组连杆组件20以及两个夹具框架30,两个夹具框架30相对设置于中心柱10的两侧,且连杆组件20连接于中心柱10和夹具框架30之间。

更具体地,中心柱10为圆柱状结构,其可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连杆组件20的数量为四组,其中,每一组连杆组件20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杆21、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杆22以及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三连杆23。第二连杆2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21和第三连杆23铰接,第一连杆21的与第二连杆22相对的一端与中心柱10固定,第三连杆23的与第二连杆22相对的一端与夹具框架30固定。

四组连杆组件20中的其中两组分别位于中心柱10的两侧,且位于第一直线上,另外两组分别位于中心柱10的两侧,且位于第二直线上,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间隔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连杆组件20的数量为四组,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杆组件20的数量也可为两组,两组连杆组件20相对设置于中心柱10的两侧,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所述夹具框架30为弯折结构,且两个夹具框架30间隔设置。

线圈夹具100还包括电缆托盘40,与中心柱10固定,夹具框架30配置于电缆托盘40上。

图3为图1所示的线圈夹具绕线时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线圈夹具绕线时的侧面示意图,请参见图3和图4,工作时,中心柱10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电缆托盘40、连杆组件20和夹具框架30跟着中心柱10旋转,从而电缆可缠绕于夹具框架30上,电缆缠绕完毕后会在夹具框架30的外围形成一线圈200。

图5为图1所示的线圈夹具绕线时的侧面示意图,请参见图5,操作人员需要取下线圈200时,其会对线圈200施加向上的拉力,此时,夹具框架30在线圈200的带动下,也受到向上的拉力,连杆组件20在拉力的作用下由直线状态变为弯折状态,第二连杆22相对于第一连杆21向上转动一定的角度,第一连杆21和第三连杆23处于水平状态,第二连杆22与第一连杆21和第三连杆23间呈一定的夹角。夹具框架30在连杆组件20的带动下向上运动,由于连杆组件20在沿着平行于中心柱10径向的方向上的长度变短,两个夹具框架30在径向上的长度也跟着变短,线圈200的内径大于两个夹具框架30在径向上的长度,从而操作人员可以很轻松地将线圈200取下。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绕线机,所述绕线机包括上述的线圈夹具100。所述所述绕线机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可带动中心柱10旋转。由于电缆托盘40与中心柱10固定,夹具框架30配置于电缆托盘40上,所述电机带动中心柱10旋转时,电缆托盘40和夹具框架30也跟着旋转,从而可将线圈缠绕于夹具框架30上。

本实用新型的线圈夹具及绕线机至少具有以下的优点:

1.在本实用新型的线圈夹具及绕线机中,线圈夹具包括至少两组连杆组件和两个夹具框架,连杆组件连接于中心柱和夹具框架之间。当需要从夹具框架上取下线圈时,操作人员向上拉动线圈,夹具框架在线圈的带动下,也受到向上的拉力,连杆组件在拉力的作用下由直线状态变为弯折状态,两个夹具框架在径向上的长度变短,线圈的内径大于两个夹具框架在径向上的长度,操作人员可以轻松地将线圈取下,效率高,且线圈夹具和绕线机的成本低。

2.在本实用新型的线圈夹具及绕线机的一实施例中,线圈夹具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实现高效、可靠的操作。

3.在本实用新型的线圈夹具及绕线机的一实施例中,在具有电缆或电线整理工序的产品制造过程中,均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线圈夹具及绕线机,适用范围广,容易移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