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自动整理打包文件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23920发布日期:2020-05-06 22:30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自动整理打包文件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件收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自动整理打包文件柜。



背景技术:

文件柜是放置文件、资料等的柜子,一般使用在办公室、档案室、资料室、存储室或个人书房等文件柜的类别:有喷塑亚光玻璃移门低柜、喷塑亚光开门玻璃柜、喷塑亚光双门双节文件柜、喷塑亚光二斗移门组合柜、铁皮柜等等。

目前,大多数公司在将重要文件归档的时候,是将文件叠放在一起,再使用标签纸记录文件信息后放置在存放文件的文件柜中,或者在文件柜外头贴文件清单;然而,当有大量的文件需要管理时,存在多个文件柜的情况下,需要取出某一特定文件时,人员首先需要核对存放该文件的文件柜,再从文件柜中逐本翻看,才能取出所要的文件;而翻看后,文件柜中的文件数目改变,需要对标签或者清单进行修正,不仅效率低下,且管理十分不便;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的发展,对于文件的存放也越来越重视,目前市场的文件柜普遍只有存放功能,功能单一,文件堆放散乱,不便于使用。

电网公司使用的柜子功能,主要是收集公司待销毁的有保密要求的文件,原收集方式是管理员逐个办公室收集保管,收集到一定数量之后,统一运送到指定的销毁地点。文件的收集、整理、保管、运送等中间环节多,浪费人力物力且容易出现管理漏洞。现有的设备就是普通文件柜和一种装文件的待销毁文件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远程操控的智能自动整理打包文件柜;该文件柜能对存入的文件进行整理和密封打包,管理员可在后台和手机端实时查询文件柜内文件的存放量,文件存放满后自动密封打包防止他人窥探文件内容,打包完成后自动通知管理员取走已打包文件,文件运送到指定销毁地点前不可拆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自动整理打包文件柜,包括柜体、设置在柜体内部的控制系统组件、文件整理打包机构和文件存放机构;

所述柜体上设置有触控及识别终端,所述柜体的顶部设置有供文件进入柜体的放文件自动门,所述柜体的侧部设置有供文件取出的取文件自动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柜体内侧固定有框架,所述文件整理打包机构包括设置在柜体顶部且位于放文件自动门正下方的文件缓存整理及送纸平台;

所述文件缓存整理及送纸平台包括固定在柜体顶部的放纸平台、固定在放纸平台下表面的活门导轨、滑动连接活门导轨的收缩门板、固定在框架下方的第二滑轨、通过固定连接头滑动连接在第二滑轨上的送纸盒;

所述送纸盒位于收缩门板下方;

所述活门导轨与第二滑轨在空间内相互垂直;

通过所述收缩门板在活门导轨上滑动来封闭或开启放纸平台的落纸口,所述落纸口位于放文件自动门正下方,文件通过放文件自动门内的落纸口进入纸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文件整理打包机构包括固定在框架上且呈竖直方向的第三滑轨,滑动连接在第三滑轨上且位于纸盒侧部的缓存平台a,转动连接在柜体内侧壁上的包覆膜卷轴、导向包覆膜卷轴的包覆膜出料的包覆膜支架、将包覆膜撑起的进膜机构、设置在柜体内且可上下移动的烫合机构和固定在柜体内侧壁上的压纸机构;

所述缓存平台a位于第二滑轨延伸方向的外侧部;

压纸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柜体内侧壁上且位于缓存平台a上方的压杆和转动连接在压杆上且位于缓存平台a侧部的辊轴;

所述压杆用来压平缓存平台a上的文件上表面,所述辊轴用来导向缓存平台a上的文件侧部;

所述进膜机构包括两块固定在柜体内部且位于平缓存平台a两侧的撑膜固定板和抻动包覆膜前进的夹块,包覆膜环绕在撑膜固定板上,所述撑膜固定板的上层包覆膜的位于平缓存平台a上文件的上面,所述撑膜固定板的下层包覆膜的位于平缓存平台a与其上文件的下面之间;

所述框架上固定有用来导向夹块滑移的第一滑轨;

所述烫合机构为l型杆,l型杆的先向下运动将包覆膜的相接边封闭烫合到一起,然后l型杆向上移动归位,以完成文件打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文件存放机构包括放置在柜体底部用来平缓存平台a移送文件的存放文件箱、文件箱上端口设置有活动盖以及闭锁活动盖在文件箱上端口的电磁锁;

所述活动盖为折叠收缩结构,活动盖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文件箱的一侧边,所述活动盖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文件箱的上端口设置有与滑动板相匹配的上盖导轨,所述滑动板上固定有相对框架横杆的挡块;

所述缓存平台a沿第三滑轨下滑到文件箱处,推过推杆将缓存平台a推移到文件箱内或缓存平台a底板打开将文件释放落入文件箱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文件整理打包机构包括进纸端对应放文件自动门的进纸机构、固定在柜体内并对应进纸机构处置端的文件缓存区以及用来捆扎固定文件缓存区内文件的文件固定机构;

所述进纸机构包括两端转动连接在柜体侧壁上的一组进纸辊轴以及转动连接在柜体侧壁上的导纸辊轴;

所述文件缓存区包括固定在柜体内侧壁上且两端相对设置的缓存平台;

所述文件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在柜体内的固定座以及安装在固定座上捆扎机,捆扎机将扎带捆扎固定在位于缓存平台内的文件中部;所述扎带为纸质扎带或塑料扎带;

所述文件存放机构包括上端口边沿夹持在柜体内侧壁上的密封袋以及对密封袋进行封口后打包的打包机;所述密封袋位于缓存平台的正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柜体的底部设置有位于密封袋下方的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承载密封袋及其内打包文件的橡胶平台和连接在橡胶平台下表面与柜体底部上表面之间的缓冲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文件自动门连接有舱门控制器,所述舱门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控制系统组件的信号输出端,控制系统组件发出命令到舱门控制器,舱门控制器控制放文件自动门的开闭;所述文件缓存区设置有监测进入到缓存平台上的文件数量的计数传感器,所述计数传感器的数据输出端电连接控制系统组件的数据输入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纸辊轴由电机驱动,所述控制系统组件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电机的信号接收端,所述控制系统组件控制电机的启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触控及识别终端包括分别设置在柜体上的触控屏、指纹模块和摄像头;

触控屏的触控屏幕,摄像头的影像采集端,以及指纹模块的指纹采集端均位于柜体的外表面;所述触控屏、摄像头和指纹模块的数据输出端分别电连接至控制系统组件的数据输入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系统组件为plc控制器或cpu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或cpu控制器连接有与操作终端通讯的通讯模块;所述plc控制器或cpu控制器具有信息录入和权限设置功能;所述信息录入包括人员信息、指纹信息和人脸信息;所述权限设置包括管理员和普通用户;所述plc控制器或cpu控制器还连接有数据存储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存储模块存储文件操作记录、文件存量数据和检修维护数据;所述报警模块包括文件缓存区文件满报警、文件存放机构内物料不足报警和故障报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柜体高度尺寸选用1100mm,高度符合人体工学,无需弯腰操作,占地空间小,便于在办公区域装设;文件放入时,自动开启关闭式舱门,设有无操作等待时间,有效防止灰尘和异物进入,传感器自动感应识别文件;文件打包存放设有传感器,自动打包,一次整理打包固定,二次打包密封,可连续自动打包,无需人员操作;文件取出时,触控屏控制舱门开启,取出已打包文件,也可强制打包区文件打包,取出所有文件。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组件工作原理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文件存放工作原理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文件取出工作原理框图;

附图4是实施例一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实施例二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实施例二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实施例二的活门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9是实施例二的文件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柜体、2触控屏、3放文件自动门、4取文件自动门、5静音滚轮、6进纸辊轴、7导纸辊轴、8缓存平台、9固定座、10捆扎机、11密封袋、12打包机、13橡胶平台、14缓冲弹簧、15放纸平台、16指纹模块、17摄像头、18框架、19固定连接头、20第一滑轨、21缓存平台a、22烫合机构、23压纸机构、24包覆膜、25文件箱、26活动盖、27活门导轨、28送纸盒、29第二滑轨、30第三滑轨、31收缩门板、32挡块、33电磁锁、34上盖导轨、35滑动板、36包覆膜卷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5所示,一种智能自动整理打包文件柜,包括柜体1、设置在柜体1内部的控制系统组件、文件整理打包机构和文件存放机构;

所述柜体1上设置有触控屏2,所述柜体1的顶部设置有供文件进入柜体1的放文件自动门3,所述柜体1的侧部设置有供文件取出的取文件自动门4;具体地,柜体1整体尺寸为1100*500*400mm,结构紧凑,体型小巧,便于摆放移动,节约占地空间,高度符合人体工学,无需弯腰操作占地空间小,便于在办公区域装设。

进一步的,所述触控屏2背面设置有摄像模块、指纹加密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所述摄像模块的影像采集端,指纹加密模块的指纹采集端和人脸识别模块的人脸采集端均位于触控屏2正面;所述摄像模块、指纹加密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的数据输出端分别电连接至控制系统组件的数据输入端;触控屏2实时显示文件缓存区及打包区容量占用。

进一步的,所述文件整理打包机构包括进纸端相对放文件自动门3的进纸机构、固定在柜体1内并对应进纸机构处置端的文件缓存区以及用来捆扎固定文件缓存区内文件的文件固定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进纸机构包括两端转动连接在柜体1侧壁上的一组进纸辊轴6以及转动连接在柜体1侧壁上的导纸辊轴7;该进纸机构为常规设计,如辊轴进纸打印机,一组进纸辊轴6之间的进纸缝隙可自适应,进纸辊轴6之间是靠弹簧压紧的,无论薄文件或厚文件均可通过导纸辊轴7之间进纸缝隙导进。

所述文件缓存区包括固定在柜体1内侧壁上且两端相对设置的缓存平台8;缓存平台形成矩形整理空间,缓存在此的文件自动整理对齐。缓存平台8可水平方向反向滑动,从而放落缓存平台8上的文件。

所述文件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在柜体1内的固定座9以及安装在固定座9上捆扎机10,捆扎机10将扎带捆扎固定在位于缓存平台8内的文件中部;所述扎带为纸质扎带或塑料扎带;捆扎机10为本领域常规设计,可选用申请号:201721380864.6,名称为一种纸板捆扎机的在先专利申请,故不再赘述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文件存放机构包括上端口边沿夹持在柜体1内侧壁上的密封袋11以及对密封袋11进行封口后打包的打包机12;所述密封袋11位于缓存平台8的正下方;打包机12为本领域常规选择,可选用申请号:201410560985.3,名称为一种牛皮纸书籍打包机的底部封口机构的现有技术,不再赘述其具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柜体1的底部设置有位于密封袋11下方的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承载密封袋11及其内打包文件的橡胶平台13和连接在橡胶平台13下表面与柜体1底部上表面之间的缓冲弹簧14,对落入密封袋11内的捆扎文件具有减震缓冲作用,既能将减小冲击噪音,也保护文件不受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放文件自动门3连接有舱门控制器,所述舱门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控制系统组件的信号输出端,控制系统组件发出命令到舱门控制器,舱门控制器控制放文件自动门3的开闭;所述舱门控制器选用电磁阀和电动推杆组合,在电磁阀接通电动推杆电路时,电动推杆打开放文件自动门3,在电磁阀切断电动推杆电路时,放文件自动门3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文件缓存区设置有监测进入到缓存平台8上的文件数量的计数传感器,所述计数传感器的数据输出端电连接控制系统组件的数据输入端;

所述进纸辊轴6由电机驱动,所述控制系统组件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电机的信号接收端,所述控制系统组件控制电机的启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系统组件为plc控制器或cpu控制器,优选的,采用windows7-64位操作系统。所述plc控制器或cpu控制器连接有与操作终端通讯的通讯模块,各类信息手机端与通讯模块实现远程通讯传输,实时查询,并发送短信提醒及时处理相关问题;所述plc控制器或cpu控制器具有信息录入和权限设置功能;所述信息录入包括人员信息、指纹信息和人脸信息,进行存放文件、取走文件等操作时,将进行人脸识别验证;所述权限设置包括管理员和普通用户;所述plc控制器或cpu控制器还连接有数据存储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存储模块存储文件操作记录、文件存量数据和检修维护数据;触控屏实时显示文件缓存区及打包区容量占用;所述报警模块包括文件缓存区文件满报警、文件存放机构内物料不足报警和故障报警;存放区满、打包物料不足、故障时,触控屏显示相关警示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柜体1底部设置有静音滚轮5,方便摆放,可灵活移动位置。

如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组件工作原理包括信息录入、权限设置、文件操作、报警信息和查询/设置五部分。信息录入,相关人员个人信息录入,指纹和人脸图像登记,触控屏操作,一次完成。权限设置,管理员拥有系统全部权限。普通用户默认只有投入文件操作权限,也可根据需要逐项增加权限。文件操作,触控屏上包含投入文件、取文件、取出所有文件等图标,点击后即可进行相关操作。报警信息,重要报警信息将在触控屏闪烁显示,并通过系统短信发送模块,发送给管理员。查询/设置,在触控屏上可对文件、人员操作记录和文件存量进行查询。在需要补充物料及检修维护时开启对应门锁。

如附图4所示,文件存放操作流程,需要放入文件时,首先点击触控屏“放入文件”图标,文件放入舱门自动开启。文件放入后,舱门关闭,将文件输送至缓存区对齐整理。当文件数量到达设定值时,可采用纸质扎带对文件进行一次整理捆扎,然后落入下方密封袋。密封袋满时,进行密封打包。文件数量不足时,也可在触控屏进行操作,将所有文件打包送出。

如附图5所示,文件取出操作流程,点击触控屏“取文件”图标,文件存放区前门自动打开,可取出已打包文件。也可点击“取出所有文件”,将自动打包待打包区文件,打包完成后可取出所有文件。

本实用新型具有六大功能:人脸识别,指纹加密;自动舱门点击开启,无操作自动关闭;自动感应文件缓存,自动整理固定;自动打包,自动续料;体型小巧,便于摆放、移动;文件柜各类信息手机端实时可查。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柜体尺寸采用1100*500*400mm,高度符合人体工学,无需弯腰操作,占地空间小,便于在办公区域装设;文件放入时,自动开启关闭式舱门,设有无操作等待时间,有效防止灰尘和异物进入,传感器自动感应识别文件;文件打包存放设有传感器,自动打包,一次整理打包固定,二次打包密封,可连续自动打包,无需人员操作;文件取出时,触控屏控制舱门开启,取出已打包文件,也可强制打包区文件打包,取出所有文件。

进一步的,开发与本文件柜控制系统相适配的微信小程序或微信公众号,以达到各文件柜在线状态、分布信息(可地图式图形化显示);文件缓存区、文件密封袋内文件已占用容量显示;重要提示信息:文件袋已打包、缓存区文件满、固定捆扎物料不足、密封打包物料不足、设备故障等;投放时间、投放人员人脸信息(本地大图、微信端缩略图),实现互联网智能化数字化管理。

实施例二

如图6-9所示,一种智能自动整理打包文件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设置在柜体1内部的控制系统组件、文件整理打包机构和文件存放机构;

控制系统组件具有以下功能:

进行存放文件、取走文件等操作时,将进行人脸识别验证,只能进行设定权限内的操作。

触控屏实时显示文件缓存区及打包区容量占用,各部位状态一目了然。

存放区满、打包物料不足、故障时,触控屏将闪烁显示相关警示信息。

各项设备状态、操作记录及警示信息,后台传输至微信小程序(公众号),实时显示。

重要报警信息会以短信形式发送给管理员,提醒其及时处理相关问题。

所述柜体1上设置有触控及识别终端,所述柜体1的顶部设置有供文件进入柜体1的放文件自动门3,所述柜体1的侧部设置有供文件取出的取文件自动门4。

所述柜体1内侧固定有框架18,所述文件整理打包机构包括设置在柜体1顶部且位于放文件自动门正下方3的文件缓存整理及送纸平台;

所述文件缓存整理及送纸平台包括固定在柜体1顶部的放纸平台15、固定在放纸平台下表面的活门导轨27、滑动连接活门导轨27的收缩门板31、固定在框架18下方的第二滑轨29、通过固定连接头19滑动连接在第二滑轨29上的送纸盒28;

所述送纸盒28位于收缩门板31下方;

所述活门导轨27与第二滑轨29在空间内相互垂直;

通过所述收缩门板31在活门导轨27上滑动来封闭或开启放纸平台15的落纸口,所述落纸口位于放文件自动门3正下方,文件通过放文件自动门3内的落纸口进入纸盒28。

所述文件整理打包机构包括固定在框架18上且呈竖直方向的第三滑轨30,滑动连接在第三滑轨30上且位于纸盒28侧部的缓存平台a21,转动连接在柜体1内侧壁上的包覆膜卷轴36、导向包覆膜卷轴36的包覆膜出料的包覆膜支架、将包覆膜撑起的进膜机构、设置在柜体1内且可上下移动的烫合机构22和固定在柜体1内侧壁上的压纸机构23;

所述缓存平台a21位于第二滑轨29延伸方向的外侧部;

压纸机构23包括固定连接在柜体1内侧壁上且位于缓存平台a21上方的压杆和转动连接在压杆上且位于缓存平台a侧部的辊轴;

所述压杆用来压平缓存平台a21上的文件上表面,所述辊轴用来导向缓存平台a21上的文件侧部;

所述进膜机构包括两块固定在柜体1内部且位于平缓存平台a21两侧的撑膜固定板和抻动包覆膜前进的夹块,包覆膜环绕在撑膜固定板上,所述撑膜固定板的上层包覆膜的位于平缓存平台a21上文件的上面,所述撑膜固定板的下层包覆膜的位于平缓存平台a21与其上文件的下面之间;

所述框架18上固定有用来导向夹块滑移的第一滑轨20;

所述烫合机构22为l型杆,l型杆的先向下运动将包覆膜的相接边封闭烫合到一起,然后l型杆向上移动归位,以完成文件打包。

所述文件存放机构包括放置在柜体1底部用来平缓存平台a21移送文件的存放文件箱25、文件箱25上端口设置有活动盖26以及闭锁活动盖26在文件箱25上端口的电磁锁33;

所述活动盖26为折叠收缩结构,活动盖26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文件箱25的一侧边,所述活动盖26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滑动板35,所述文件箱25的上端口设置有与滑动板35相匹配的上盖导轨34,所述滑动板35上固定有相对框架18横杆的挡块32;

所述缓存平台a21沿第三滑轨30下滑到文件箱25处,推过推杆将缓存平台a21推移到文件箱25内或缓存平台a21底板打开将文件释放落入文件箱25内。

文件打包操作有两个步骤:整理固定和密封打包。当送纸盒28内文件数量到达设定值时,送纸盒28沿第三滑轨30将文件送到缓存平台a进行整理。整理完成后,封膜固定机构对文件进行一次封膜固定,然后缓存平台a21下降将已封膜固定文件送入密封文件箱内。密封袋存满时,发送已满警示信息,管理员取密封文件箱时密封箱自动上锁。文件数量不足时,也可在触控屏进行操作,将所有文件固定送出。

如图1-3所示,所述触控及识别终端包括分别设置在柜体1上的触控屏2、指纹模块16和摄像头17;

触控屏2的触控屏幕,摄像头17的影像采集端,以及指纹模块16的指纹采集端均位于柜体1的外表面;所述触控屏2、摄像头17和指纹模块的数据输出端分别电连接至控制系统组件的数据输入端。

所述控制系统组件为plc控制器或cpu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或cpu控制器连接有与操作终端通讯的通讯模块;所述plc控制器或cpu控制器具有信息录入和权限设置功能;所述信息录入包括人员信息、指纹信息和人脸信息;所述权限设置包括管理员和普通用户;所述plc控制器或cpu控制器还连接有数据存储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存储模块存储文件操作记录、文件存量数据和检修维护数据;所述报警模块包括文件缓存区文件满报警、文件存放机构内物料不足报警和故障报警。

本实施例设有文件放置平台的平放方式,一次放入一份文件(文件大小为a4纸和对折后的a3纸),文件放入时文件长边边朝向进纸口,当检测到文件放入时文件放置平台活门向左右两侧收缩,文件落入下方文件整理缓存区;当文件数量达到一定厚度时,送纸托盘自动将缓存区文件送入包覆膜密封机构,文件送入时压纸机构将夹紧纸张和包覆膜,送纸托盘抽出,然后烫合机构下降,烫合并裁断包覆膜,一次封膜固定完成。密封膜可自动送膜,封膜完成后,送膜机构将带动密封膜向右侧移动,当到达指定位置后撑膜机构插入,送膜机构返回。

文件封膜完成后,包覆膜密封机构下方的托纸平台下移,将文件送入文件密封箱;密封箱可存储多组已封膜固定文件,当密封箱满存满时,将发短信提醒管理员取走文件。

密封箱上盖为可折叠收缩结构,最前端设有可磁吸挡块,及电磁锁。密封箱推入柜内时盖子前端挡块被吸合在柜体上,然后电磁锁通电打开;往里推送时密封箱上盖由于被挡住将自动收缩打开。往外抽密封箱时,由于上盖还在柜体上固定着,抽出时带动上盖展开,完全抽出后电磁锁失电闭锁密封箱。

本实施例,文件柜整体尺寸为600*700*1100mm,结构紧凑,节约占地空间。柜顶文件放入舱舱门可自动开启关闭。各区域相应设置一定的带电子锁活门(紧急情况也可机械解锁),方便检修维护。下设静音滚轮方便移动。

上述两项实施例具有以下技术优点;触控屏可闪烁显示各类警示信息,手机端(微信小程序/公众号)可实时查询相关信息,包括文件存储空间不足、打包物料不足、故障等。文件打包区和文件存放区容量占用情况也可实时显示。重要报警信息将以短信形式发送给管理员,提醒及时处理。

文件柜尺寸均采用1100mm高度,1100mm的高度符合人体工学,触控屏及文件放入舱均设置在柜顶,无需弯腰便于操作。占地空间小,便于在办公区域装设。

设有自动开启关闭文件放入舱门,当在触控屏点击“放入文件”图标时舱门自动开启,放置完毕后自动关闭。设有无操作等待时间,等待时间结束,舱门自动关闭,可有效防止灰尘和异物进入。

文件放入口设有传感器,检测到文件放入后,启动相应机构,自动输送文件至缓存区。

文件缓存区设置有位置或距离传感器,当检测到文件数量达到设定值后,启动整理机构和相应固定机构。

首先进行一次整理固定,防止文件松散。整理固定完成后,自动将文件送入密封袋或文件密封箱。各机构可连续自动送料,无需人员操作。

文件存放区打包文件未取走,同时文件缓存区传感器监测到文件放满时,触控屏将显示“存储空间不足”警示信息,并以短信形式发送给管理员,提醒及时取走文件。

点击触控屏“取文件”图标,文件存放区前门将自动打开,可取出已打包文件。也可点击“取出所有文件”,等待打包区文件打包后,取出所有文件。

可根据需要将相关人员个人信息录入系统,并登记指纹和人脸图像。投入文件的单一操作可不提前录入信息,只在投放文件时拍摄面部图像。

管理员拥有系统全部权限,可根据需要设置多个管理员。普通用户默认只有投入文件操作权限,也可根据需要逐项增加权限。在进行各项操作时将验证人员信息及其权限。文件操作触控屏上包含投入文件、取文件、取出所有文件等图标,点击后即可进行相关操作。

报警信息包含文件满报警、物料不足报警、故障报警,系统设有短信发送模块,重要报警信息将在触控屏闪烁显示,同时以短信形式发送给管理员。

在触控屏上可对文件、人员操作记录和文件存量进行查询。在需要补充物料及检修维护时可通过点击触控屏相应图标开启对应门锁。

文件柜各种状态信息可在柜体触控屏和移动端进行查询,可查询信息列表如下:

1.各文件柜在线状态、分布信息(可地图式图形化显示)。

2.投放时间、投放人员人脸信息(本地大图、微信端缩略图)。

3.文件缓存区、文件密封袋内文件已占用容量显示。

4.重要提示信息:文件已满、缓存区文件满、各类物料不足、设备故障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