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线托盘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97776发布日期:2020-04-07 21:00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送线托盘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输送线托盘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托盘是目前物流领域中常用的物件,其用于堆放、搬运和运输货物,在物流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目前托盘堆叠运输工作多为人工操作,极大的浪费了人力、并且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送线托盘回收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送线托盘回收装置,包括水平布置、用于输送托盘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的输出端的一侧设置有集料框、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将输送装置末端的托盘依次推动至集料框内的推料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集料框包括底板,底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垂直向上布置的侧限位部,侧限位部包括前后布置的两根间隔布置的角钢,四根角钢之间形成尺寸略大于托盘的矩形储料仓,远离输送装置一侧的两根角钢的顶端之间连接有用于托盘前端限位的前挡板,两侧侧限位部的两根角钢的顶端之间分别连接有用于托盘两侧限位的侧挡板,前挡板、两侧侧挡板之间围成一个进料仓,进料仓的侧面开口正对输送装置输出端的托盘,两侧侧限位部的两根角钢的上部之间分别设置有对称布置的支撑料板,支撑料板的相对侧均延伸至集料框内、用于支撑通过推料气缸推送的托盘;

侧限位部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与对应侧的支撑料板连接的连接架,连接架分别对应连接有支撑料板位移驱动机构,支撑料板位移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两侧的支撑料板向外位移,使支撑料板上的托盘脱离支撑料板的支撑,向下落在集料框内。

进一步地,推料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料板,输送装置的末端设置有沿输送装置宽度方向布置的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料板位移驱动机构包括弹簧、第一齿轮、l形的传动杆、连接座,连接座安装在输送装置的支架上、并位于推料气缸的靠近输送装置输出端的一侧,连接座上设置有与推料气缸的推送方向相同的滑动槽,传动杆的横向段穿过滑动槽、并延伸至推料板的正后方,传动杆的横向段的端部设置有朝向推料板折弯90°的折弯段,传动杆的纵向段位于挡板的外侧,纵向段的端部延伸至集料框一侧、并设置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的一侧配合设置有与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第一齿轮转动安装在输送装置的支架上,弹簧连接在传动杆与滑动槽之间、用于沿推料气缸的推送方向向前压紧传动杆;

两侧的连接架均包括有平行间隔布置在集料框靠近输送装置一侧的水平段,两侧连接架的水平段的相对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之间设置有分别与第二齿条啮合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转动安装在输送装置的支架上,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传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侧限位部位于前侧的角钢外侧连接有第一滑槽块,第一滑槽块与对应角钢之间设置有第一滑槽,输送装置朝向集料框的一侧的支架上分别设置有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滑槽块,第二滑槽块与输送装置的支架之间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的左侧连接架包括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内的第一水平段、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内的第二水平段、连接在第一水平段和第二水平段之间的第三水平段,第三水平段同时与左侧的支撑料板连接;

所述右侧侧限位部的前后侧角钢的外侧设置有对称布置的第三滑槽块,第三滑槽块与对应角钢之间分别第三滑槽,所述右侧连接架包括u形架,u形架与右侧支撑料板连接、并且两端滑动插装在对应侧的第三滑槽内,u形架的中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外端连接有l形连杆,l形连杆包括与设置在输送装置靠近集料框一侧的第四水平段以及与连接杆连接的第五水平段,第四水平段与左侧连接架的第二水平段平行间隔布置、并分别设置有第二齿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托盘的自动回收、自动叠放,可以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的b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水平布置、用于输送托盘的输送装置1,输送装置1的输出端的一侧设置有集料框2、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将输送装置1末端的托盘3依次推动至集料框2内的推料气缸4,输送装置1的末端设置有沿输送装置1宽度方向布置的挡板5,推料气缸5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料板6。

集料框2括支撑在输送装置1一侧支架上的底板2.1,底板2.1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垂直向上布置的侧限位部2.2,侧限位部2.2包括前后布置的两根间隔布置的角钢2.3,角钢2.3的直角边朝外,四根角钢2.3之间形成尺寸略大于托盘3的矩形储料仓,远离输送装置1一侧的两根角钢2.3的顶端之间连接有用于托盘3前端限位的前挡板2.4,两侧侧限位部2.2的两根角钢2.3的顶端之间分别连接有用于托盘3两侧限位的侧挡板2.5,前挡板2.4、侧挡板2.5之间围成一个进料仓,进料仓的侧面开口正对输送装置1输出端的托盘3,两侧侧限位部2.2的两根角钢2.3的上部之间分别设置有对称布置的支撑料板2.6,支撑料板2.6的相对侧均延伸至集料框2内、用于支撑通过推料气缸5推送的托盘3。

两侧侧限位部2.2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与对应侧的支撑料板2.6连接的连接架7,连接架7分别对应连接有支撑料板位移驱动机构8,左侧侧限位部2.2位于前侧的角钢2.3外侧连接有第一滑槽块9,第一滑槽块9与对应角钢2.3之间设置有第一滑槽10,输送装置1朝向集料框2一侧的支架上分别设置有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滑槽块11,第二滑槽块11与输送装置1的支架之间设置有第二滑槽12,位于左侧连接架7包括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11内的第一水平段7.1、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12内的第二水平段7.2、连接在第一水平段7.1和第二水平段7.2之间的第三水平段7.3,第三水平段7.3同时与左侧的支撑料板2.6连接;

右侧侧限位部2.2的两根角钢2.3的外侧设置有对称布置的第三滑槽块13,第三滑槽块13与对应角钢2.3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三滑槽14,右侧连接架7包括u形架7.4,u形架7.4与右侧支撑料板2.6连接、并且两端滑动插装在两侧的第三滑槽14内,u形架7.4的中部连接有连接杆7.5,连接杆的外端连接有l形连杆7.6,l形连杆7.6包括与设置在输送装置靠近集料框一侧的第四水平段7.61以及与连接杆7.5连接的第五水平段7.62,第四水平段7.61与左侧连接架7的第二水平段7.3平行间隔布置、并且相对侧面设置有第二齿条15,第二齿条15之间设置有分别与第二齿条15啮合的第二齿轮16,第二齿轮16转动安装在输送装置1的支架上。

所述支撑料板位移驱动机构8包括弹簧8.1、第一齿轮8.2、l形的传动杆8.3、连接座8.4,连接座8.4安装在输送装置1的支架上、并位于推料气缸4的靠近输送装置1输出端的一侧,连接座8.4上设置有与推料气缸4的推送方向相同的滑动槽8.5,传动杆8.3的横向段穿过滑动槽8.5、并延伸至推料板6的正后方,传动杆8.3的横向段的端部设置有朝向推料板折弯90°的折弯段8.6,传动杆8.3的纵向段位于挡板5的外侧,传动杆8.3的纵向段的端部延伸至输送装置1设置集料框2的一侧、并设置有第一齿条8.7,第一齿条8.7的一侧配合设置有与第一齿条8.7啮合的第一齿轮8.2,第一齿轮8.2转动安装在输送装置1的支架上,第一齿轮8.2同时与第二齿轮16相啮合,弹簧8.1连接在传动杆8.3与滑动槽8.5之间、用于沿推料气缸4的推送方向向前压紧传动杆8.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1)初始状态时,推料气缸4处于回缩状态,推料板6向后推动传动杆8.3的折弯段8.6带动传动杆8.3向后压缩弹簧8.1,并使得传动杆8.3通过第一齿条8.7带动第一齿轮8.2顺时针转动,第一齿轮8.2通过第二齿轮16传动,带动第二齿条15分别向外位移,第二齿条15带动两侧与连接架7连接的支撑料板2.6向外位移离开集料框2。

2)当输送装置将托盘3输送至末端时,推料气缸4通过推料板6推动托盘3向前,同时推料板6与传动杆8.3分离,传动杆8.3在弹簧8.1的作用下带动第一齿条8.7向前位移,从而带动第一齿轮8.2逆时针转动,第一齿轮8.2通过第二齿轮16传动,带动第二齿条15分别向内位移,第二齿条15带动两侧与连接架7连接的支撑料板2.6移动至集料框2内。

3)推料气缸4继续向前推动托盘3由进料仓的侧面开口进入集料框2上部两侧的支撑料板2.6上,之后推料气缸4回缩推动传动杆8.3的折弯段8.6带动传动杆8.3向后压缩弹簧8.1,并使得传动杆8.3通过第一齿条8.7带动第一齿轮8.2顺时针转动,第一齿轮8.2通过第二齿轮16传动,带动第二齿条15分别向外位移,第二齿条15带动两侧与连接架7连接的支撑料板2.6向外位移离开集料框2,使得托盘沿向下落入集料框2底部。

4)重复上述步骤,直至集料框2装满托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