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42387发布日期:2020-04-03 13:01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吸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药品包装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料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真空输送系统,真空源一般为固定在厂房的某一位置,中间再通过管道连接。由于吸料过程中物料的位置具有一定不确定性,必然会存在软管。软管的引入虽然给物料与真空源的连接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由于软管具有可控性不强,也会给整个系统带来很多的不便利情况。比如,软管不规则弯曲会在移动时造成软管到处乱跑,在清洗灭菌时,软管中间会有很多的弯道造成排水不净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及能够拉直软管以提高软管的可控性的吸料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吸料装置,包括用于吸收物料的吸料小车,所述吸料小车配制有用于收纳软管的收纳腔室,所述收纳腔室内设有用于伸缩软管的伸缩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伸缩机构包括移动架和用于拉拔移动架的拉拔组件,所述移动架滑设于收纳腔室内,所述移动架上装设有用于托持软管的托持件,所述移动架与拉拔组件连接。

所述托持件上开设有与软管外壁适配的张紧槽。

所述移动架于张紧槽的外侧装设有限位轮,所述限位轮与张紧槽之间形成有用于软管穿过的限位空间。

所述移动架上装设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一端伸出于移动架,所述托持件和限位轮均安装在安装杆的伸出端上。

所述拉拔组件包括滑轮组、配重块及拉绳,所述配重块通过拉绳和滑轮组与移动架连接。

所述滑轮组包括固定架、活动架以及相同数目的定滑轮和动滑轮,所述定滑轮装设在固定架上,所述动滑轮装设在活动架上,所述拉绳的一端与移动架连接,另一端交替绕过所述定滑轮和动滑轮与固定架连接,所述配重块与活动架连接。

所述移动架上装设有滑动轮,所述移动架通过滑动轮滑设于收纳腔室内。

所述收纳腔室内收纳有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与吸料小车连接,另一端绕过所述托持件对接真空源或物料收集筒或清洗介质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吸料装置,包括用于吸收物料的吸料小车,吸料小车配制有用于收纳软管的收纳腔室,收纳腔室内设有用于伸缩软管的伸缩机构。使用时,吸料小车通过软管与外部单元连接,软管的中段收纳在收纳腔室内,并能通过伸缩机构将软管拉直,防上软管不规则弯曲而在移动时到处乱撞,该吸料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及能够拉直软管以提高软管的可控性。

进一步地,伸缩机构包括移动架和用于拉拔移动架的拉拔组件,移动架滑设于收纳腔室内,移动架上装设有用于托持软管的托持件,移动架与拉拔组件连接。使用时,软管托持在托持件上,拉拔组件能够拉拔住移动架,从而保持软管处于张紧状态,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及可控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吸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吸料装置中伸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吸料装置中移动架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吸料装置中移动架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吸料装置中拉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移动架;11、安装杆;12、限位轮;121、环槽;13、滑动轮;131、支撑轮;132、导向轮;14、限位空间;2、托持件;21、张紧槽;3、软管;4、收纳腔室;41、安装板;42、导向槽;421、进口;422、出口;5、拉拔组件;51、滑轮组;511、固定架;512、活动架;513、定滑轮;514、动滑轮;52、配重块;53、拉绳;6、吸料小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吸料装置,包括用于吸收物料的吸料小车6,吸料小车6配制有用于收纳软管3的收纳腔室4,收纳腔室4内设有用于伸缩软管3的伸缩机构。使用时,如图1所示,吸料小车6沿着轨道移动,吸料小车6通过软管3与外部单元(外部单元有真空源或物料收集筒或清洗介质源)连接,收纳腔室4安装于墙面,软管3的中段收纳在收纳腔室4内,并能通过伸缩机构将软管3拉直,防止软管3不规则弯曲而在移动时到处乱撞,该吸料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及能够拉直软管以提高软管的可控性。

本实施例中,伸缩机构包括移动架1和用于拉拔移动架1的拉拔组件5,移动架1滑设于收纳腔室4内,移动架1上装设有用于托持软管3的托持件2,移动架1与拉拔组件5连接。具体地,如图2所示,收纳腔室4包括安装板41,安装板41的两侧向外折边形成上下两道导向槽42,两道导向槽42的一端用于收纳和导向软管3,另一端用于导向移动架1,移动架1的一侧滑设在一条导向槽42内,另一侧滑设在另一条导向槽42内,即移动架1沿着导向槽42移动,一条导向槽42的侧壁上设有用于软管3一端穿过的进口421,另一条导向槽42的侧壁上设有用于软管3的另一端穿过的出口422。使用时,软管3的一端穿过进口421与外部单元连接,另一端绕过托持件2再穿过出口422与吸料小车6连接,移动架1在拉拔组件5的拉拔作用下通过托持件2拉直软管3。

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托持件2上开设有与软管3外壁适配的张紧槽21。具体地,托持件2为适合软管3曲率的圆弧块,张紧槽21沿着圆弧块的外侧弧面设置,能够使软管3渐变弯曲。

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移动架1于张紧槽21的外侧装设有限位轮12,限位轮12与张紧槽21之间形成有用于软管3穿过的限位空间14。具体地,限位轮12沿外周面设有一圈与软管3外壁适配的环槽121,限位空间14形成于环槽121与张紧槽21之间。

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移动架1上装设有安装杆11,安装杆11的一端伸出于移动架1,托持件2和限位轮12均安装在安装杆11的伸出端上,张紧槽21朝向移动架1设置。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拉拔组件5包括滑轮组51、配重块52及拉绳53,配重块52通过拉绳53和滑轮组51与移动架1连接。为了拉绳53的行程,可采用多级滑轮对拉绳53行程进行放大以便适合软管3更大的行程需求。

本实施例中,滑轮组51包括固定架511、活动架512以及相同数目的定滑轮513和动滑轮514,定滑轮513装设在固定架511上,动滑轮514装设在活动架512上,拉绳53的一端与移动架1连接,另一端交替绕过定滑轮513和动滑轮514与固定架511连接,配重块52与活动架512连接。其中,滑轮组51可根据软管3的运动行程进行调整配置定滑轮513和动滑轮514的个数。使用时,固定架511安装于墙上,配重块52通过滑轮组51和拉绳53拉拔移动架1。可通过调整配重块52的重量或者滑轮组51的配制以调节施于移动架1的拉力大小,以至于与软管3活动端(软管3活动端为软管3与吸料小车6的连接端)的反作用力相适配,避免损坏软管3,其调节方便及可控性强。

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移动架1上装设有滑动轮13,移动架1通过滑动轮13滑设于收纳腔室4内。具体地,滑动轮13包括用于沿着导向槽42的槽底移动的支撑轮131和用于沿着导向槽42的侧壁移动的导向轮132,移动架1与各导向槽42的槽底之间均装设有支撑轮131,移动架1与各导向槽42的侧壁之间均装设有导向轮132,以减小移动架1与导向槽42之间的摩擦。

本实施例中,收纳腔室4内收纳有软管3,软管3的一端与吸料小车6连接,另一端绕过托持件2对接真空源或物料收集筒或清洗介质源。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