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材双面加工的U型浆叶式翻转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18673发布日期:2020-05-12 18:01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板材双面加工的U型浆叶式翻转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板材双面加工的u型浆叶式翻转输送机。



背景技术:

在生态板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对板材的双面进行加工,因此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当其中一面加工完成之后,就需要将其翻转180°再输送到下一道加工工序进行另一面的加工,在此过程中就需要用到相应的翻转装置对其进行翻转输送。

虽然在cn209160812u中公开了一种翻板机,此翻板机使板材在翻板机上翻转时,板材可与接板机构紧密贴合,使板材在翻转过程中,有效减小了因抛掷而产生的抖动,从而避免了板材边部破裂的情况,消除了翻板机对板材造成的损坏,保护了板材的完好。但是其主要采用的是液压驱动翻转转动机构实现其转动,进而实现板材的翻转动作,其无法快速连续的实现生产线上板材的翻转,其工作效率较低,无法适用于本申请中生态板的高效加工的生产要求。

虽然在cn108609396a中也公开了自动翻板机,其能够在板材流水线中自动完成板材的各种形式的堆装,能够完成推叠和翻叠的间隔堆装,实现板材合放堆叠的自动化操作。因此,其主要实现的板材的堆叠,其驱动方式也是采用油缸驱动的方式,也无法实现本申请中连续正方面加工的输送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板材双面加工的u型浆叶式翻转输送机,此输送机能够实现生态板材的u型输送,进而保证了能够对板材实现双面加工,而且通过翻转装置能够连续不间断的实现板材的翻转,使其能够翻转180°之后继续输送,进而方便其进行下道加工工序。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板材双面加工的u型浆叶式翻转输送机,它包括用于对板材进行起始输送的第一滚筒输送机,所述第一滚筒输送机的侧边垂直布置有带式输送机,在带式输送机的末端设置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轴,所述翻转轴通过翻转轴座固定在带式输送机的第二机架上,所述翻转轴上等间距固定有多个浆杆安装套,每个所述浆杆安装套上都分别均布安装有多根翻转浆杆,所述翻转浆杆的末端固定有弧形支撑杆,所述翻转轴与用于驱动其转动的翻转电机相连;所述翻转机构的下料端对接有第二滚筒输送机,所述第二滚筒输送机与带式输送机的端头相垂直对接。

所述第一滚筒输送机包括第一机架,所述第一机架的顶部对称固定有第一滚筒支座,所述第一滚筒支座之间支撑安装有第一滚筒,在第一机架的顶部外侧设置有板材挡料箱,所述板材挡料箱的内部竖直安装有侧导向轮。

所述第一滚筒的布置方向与第一机架的窄边之间设置有夹角;所述第一滚筒的其中一个端头安装有第一驱动链轮,所述第一驱动链轮与用于带动其转动的链传动机构相配合。

所述带式输送机包括第二机架,所述第二机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轴座,所述轴座上通过短轴支撑安装有支撑带轮,所述支撑带轮上通过皮带传动安装有输送皮带,位于输送皮带端头的支撑带轮之间安装有皮带轮主轴,所述皮带轮主轴上安装有第二驱动链轮,所述第二驱动链轮与用于带动其转动的链传动机构相配合。

所述第二机架的顶部固定有加强杆。

所述第二滚筒输送机包括第三机架,所述第三机架的顶部对称固定有第二滚筒支座,所述第二滚筒支座之间支撑安装有第二滚筒,在第三机架的顶部外侧设置有挡料板。

所述第一滚筒输送机的进板端与用于板材正面加工设备的出料口相连,所述第二滚筒输送机的出板端与用于板材反面加工设备的进料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的浆叶式翻转输送机能够用于生态板材加工过程中的翻转输送,进而提高了翻板效率,降低了传统的人工翻板的作业强度。

2、此输送机能够实现生态板材的u型输送,进而保证了能够对板材实现双面加工,而且通过翻转装置能够连续不间断的实现板材的翻转,使其能够翻转180°之后继续输送,进而方便其进行下道加工工序。

3、通过上述的第一滚筒输送机能够对板材进行初步的输送,在输送过程中,通过第一滚筒对板材进行支撑,在支撑过程中实现对板材的输送。

4、通过上述的翻转机构实现板材的翻转。

5、通过上述的带式输送机能够实现板材的横向输送,而且能够使得板材顺利的进入到翻转机构进行翻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视角三维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视角三维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视角三维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的状态图。

图中:第一滚筒输送机1、侧导向轮2、板材挡料箱3、第一滚筒4、第一滚筒支座5、皮带轮主轴6、第二驱动链轮7、输送皮带8、支撑带轮9、轴座10、带式输送机11、加强杆12、翻转轴座13、翻转电机14、翻转浆杆15、弧形支撑杆16、浆杆安装套17、翻转轴18、第二滚筒输送机19、第二滚筒支座20、第二滚筒21、挡料板22、板材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4,板材双面加工的u型浆叶式翻转输送机,它包括用于对板材进行起始输送的第一滚筒输送机1,所述第一滚筒输送机1的侧边垂直布置有带式输送机11,在带式输送机11的末端设置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轴18,所述翻转轴18通过翻转轴座13固定在带式输送机11的第二机架上,所述翻转轴18上等间距固定有多个浆杆安装套17,每个所述浆杆安装套17上都分别均布安装有多根翻转浆杆15,所述翻转浆杆15的末端固定有弧形支撑杆16,所述翻转轴18与用于驱动其转动的翻转电机14相连;所述翻转机构的下料端对接有第二滚筒输送机19,所述第二滚筒输送机19与带式输送机11的端头相垂直对接。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的浆叶式翻转输送机能够用于生态板材加工过程中的翻转输送,进而提高了翻板效率,降低了传统的人工翻板的作业强度。而且其能够实现板材的连续输送,进而配合板材加工设备完成其双面加工,大大的提高了板材的加工效率。通过上述的翻转机构实现板材的翻转,在翻转过程中,板材被输送到翻转浆杆15之间,并通过弧形支撑杆16对其进行支撑,待其支撑稳定之后,通过翻转电机14驱动翻转轴18,进而通过翻转轴18带动支撑在弧形支撑杆16上的板材翻转180°之后支撑在第二滚筒输送机19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滚筒输送机1包括第一机架,所述第一机架的顶部对称固定有第一滚筒支座5,所述第一滚筒支座5之间支撑安装有第一滚筒4,在第一机架的顶部外侧设置有板材挡料箱3,所述板材挡料箱3的内部竖直安装有侧导向轮2。通过上述的第一滚筒输送机1能够对板材进行初步的输送,在输送过程中,通过第一滚筒4对板材进行支撑,在支撑过程中实现对板材的输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滚筒4的布置方向与第一机架的窄边之间设置有夹角;所述第一滚筒4的其中一个端头安装有第一驱动链轮,所述第一驱动链轮与用于带动其转动的链传动机构相配合。通过设置一定的夹角,能够保证板材准确的进入到带式输送机11,进而通过带式输送机11对其进行下一步的输送。而且在输送过程中,通过链传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一驱动链轮,进而通过第一驱动链轮驱动第一滚筒4,最终通过第一滚筒4对板材进行输送。

进一步的,所述带式输送机11包括第二机架,所述第二机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轴座10,所述轴座10上通过短轴支撑安装有支撑带轮9,所述支撑带轮9上通过皮带传动安装有输送皮带8,位于输送皮带8端头的支撑带轮9之间安装有皮带轮主轴6,所述皮带轮主轴6上安装有第二驱动链轮7,所述第二驱动链轮7与用于带动其转动的链传动机构相配合。通过上述的带式输送机11能够实现板材的横向输送,而且能够使得板材顺利的进入到翻转机构进行翻转,在输送过程中,通过皮带轮主轴6能够驱动输送皮带8,进而通过输送皮带8对板材进行输送。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机架的顶部固定有加强杆12。通过上述的加强杆12增强了第二机架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了其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滚筒输送机19包括第三机架,所述第三机架的顶部对称固定有第二滚筒支座20,所述第二滚筒支座20之间支撑安装有第二滚筒21,在第三机架的顶部外侧设置有挡料板22。通过上述的第二滚筒输送机19主要是为了将翻转之后的板材进行对接和支撑,而且能够将翻转之后的板材输送到下一道加工工序,以便于实现其双面加工。在输送过程中,通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滚筒输送机1的进板端与用于板材正面加工设备的出料口相连,所述第二滚筒输送机19的出板端与用于板材反面加工设备的进料口相连。通过上述的连接方式能够将输送机与板材生产线进行有效的对接,最终实现板材的双面输送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使用过程中,首先,当板材的正面加工完成之后,板材将进入到第一滚筒输送机1,通过第一滚筒输送机1对板材进行输送,待其输送到与带式输送机11相对接的位置时,再通过带式输送机11继续对板材进行横向输送,在带式输送机11输送过程中,板材到达末端的翻转机构时,板材被输送到翻转浆杆15之间,并通过弧形支撑杆16对其进行支撑,待其支撑稳定之后,通过翻转电机14驱动翻转轴18,进而通过翻转轴18带动支撑在弧形支撑杆16上的板材翻转180°之后支撑在第二滚筒输送机19上;最终通过第二滚筒输送机19继续对其进行输送,以使得其被输送到下一个加工设备,进行反面的加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