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乳液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弹簧外置式的乳液泵。
背景技术:
弹簧外置式乳液泵常用于泵出洗发乳、洗手液、洗洁精等乳液状日化用品,使用非常方便,乳液泵主要包括压头、连接管、活塞、泵体等,连接管、活塞置于泵体内,连接管上端与压头连接,其下端与活塞连接,压头和活塞内均设有与连接管内腔连通的出料通道,压头与泵体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泵体上部设有与瓶体连接的旋盖,泵体下部连接有吸管,吸管与连接管的内腔连通,吸管伸入瓶体中,人手按压压头,瓶体内的乳液就会经吸管、连接管、出料通道流出。现有的弹簧外置式的乳液泵的泵体内腔与吸管的连接处设有钢珠或玻璃珠,不使用时,利用钢珠或玻璃珠的自身重力来实现泵体内腔与吸管之间的密封隔离,一旦瓶体发生倾斜或倒置时,钢珠或玻璃珠容易错位,使吸管与泵体内腔连通,乳液就会自动从压头流出,造成浪费。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弹簧外置式乳液泵进行改进和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簧外置乳液泵,瓶体发生倾斜或倒置时,乳液很难从压头中自动流出。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弹簧外置乳液泵,包括压头、连接管、活塞和筒状的泵体,所述活塞置于所述泵体的内腔,所述压头和活塞通过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活塞内设有连通所述连接管和所述内腔的第一出料通道,所述压头内设有与所述连接管连通的第二出料通道;所述压头滑动连接于所述泵体,所述压头和所述泵体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内腔的下部连接有吸管;所述连接管的上部内侧和所述内腔的下部均设有隔离机构,所述隔离机构包括堵头和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堵头,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管和所述内腔;所述连接管的上部内侧设置有第一隔离板,所述第一隔离板中部开设有第四通孔,在所述弹性支撑件的作用下,所述堵头从上侧密封所述第四通孔以隔离所述连接管的上、下腔;所述内腔与吸管的连接处的底端开设有第一通孔,在所述弹性支撑件的作用下,所述堵头从上侧密封所述第一通孔以隔离所述内腔和吸管。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机构还包括柱形隔离块,所述弹性支撑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堵头,另一端连接所述柱形隔离块。
进一步的,所述柱形隔离块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弹性支撑件是多个交错布置且与所述第二通孔错开的支撑弹片,所述支撑弹片一端连接所述堵头,另一端连接所述柱形隔离块。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的下部外侧设置有第一外扣合凸环,所述活塞的中部外侧向上延伸成环形的第一外延部,所述第一外延部内壁设有与第一外扣合凸环匹配的第一内扣合凹环。
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延部顶端向外翻设成环形的第五外延部,所述第五外延部外壁设有与所述内腔的中部内径匹配的第一密封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料通道设置在沿所述活塞的轴向的中部,所述活塞的下部沿所述活塞的径向的侧面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连通所述内腔和所述第一出料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压头内设有可插入到连接管内的插装部,所述插装部外侧设有第二外扣合凸环,所述连接管的上腔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外扣合凸环匹配的第二内扣合凹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出料通道设置于所述插装部内,并向一侧延伸出出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的顶部向外翻设出环形的第二外延部,旋盖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向上延伸形成上端具有开口的第一内筒,所述连接管穿过所述第一内筒,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连接管外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二外延部,另一端抵接所述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泵体上部外侧设有第三外扣合凸环,所述旋盖的上部向外翻设出环形的第三外延部,所述第三外延部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三外扣合凸环匹配的第三内扣合凹环。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弹簧外置式乳液泵,堵头主要依靠弹性支撑件的支撑力封堵第一通孔和第四通孔,而不依赖于自身的重力,一旦瓶体发生倾斜或倒置时,堵头在弹性支撑件的支撑力作用下不容易发生错位,出料通道依旧被隔断,乳液很难自动从压头流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头在最低位置时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头在最高位置时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隔离机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头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管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盖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泵体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活塞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优选实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走珠瓶瓶坯及制造该瓶坯的模具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弹簧外置乳液泵,整体结构如下:
包括压头100、连接管200、活塞500和筒状的泵体400,活塞500置于泵体400的内腔406,压头100和活塞500通过连接管200连接,活塞500内设有连通连接管200和内腔406的第一出料通道502,压头100内设有与连接管200连通的第二出料通道104;压头100滑动连接于泵体400,压头100和泵体400之间设有复位压头100的复位弹簧800,泵体400上部设置有与瓶体连接的旋盖300,内腔406的下部连接有吸管700,吸管700用于吸入瓶体内的乳液;内腔406的下部设置有隔离机构600,隔离机构600包括堵头602和弹性支撑件603,弹性支撑件603的一端连接堵头602,另一端连接内腔406;内腔406的下端与吸管700的连接处设有倒锥形的第一通孔4032,在弹性支撑件603的作用下,堵头602从上侧密封第一通孔4032以隔离内腔406和吸管700。连接管200的上部内侧同时设置有隔离机构600,弹性支撑件603的一端连接堵头602,另一端连接连接管200;连接管200的上部内侧设置有第一隔离板204,第一隔离板204中部开设有第四通孔2041,在弹性支撑件603的作用下,堵头602从上侧密封第四通孔2041以隔离连接管200的上、下腔。
具体结构如下:
参考图3所示,隔离机构600包括柱形隔离块604、弹性支撑件603和堵头602,柱形隔离块604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605,柱形隔离块604外侧设置有第一限位凸环601;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支撑件603是多个交错布置且与第二通孔605错开的支撑弹片,支撑弹片一端连接堵头602,另一端连接柱形隔离块604。
参考图4所示,压头100内设有可插入到连接管200内的插装部105,插装部105外侧并列设有两个第二外扣合凸环102;第二出料通道104设置于插装部105内,并向一侧延伸出出料口106;压头100内还设置有两个立板,立板置于插装部105的一侧,两个立板之间的缝隙形成卡槽103;压头100的下部内壁设有与旋盖300连接的内螺牙101。
参考图5所示,连接管200的内腔的上部设置有第一隔离板204,第一隔离板204中部开设有将连接管200的上、下腔连通的第四通孔2041,连接管200的上腔内壁设置第二限位凹环203,第二限位凹环203与柱形隔离块604上的第一限位凸环601匹配。第一限位凸环601嵌入第二限位凹环203,以实现柱形隔离块604与连接管200的上腔之间的边缘密封;同时,堵头602与第四通孔2041接触密封以隔离连接管200的上、下腔。连接管200的上腔设置有与第二外扣合凸环102匹配的第二内扣合凹环202,第二内扣合凹环202位于第二限位凹环203的上部,第二外扣合凸环102嵌入第二内扣合凹环202,以实现插装部105与连接管200之间的密封连接,防止乳液从二者的连接处泄漏。连接管200的顶部还向外翻设形成环形的第二外延部201。连接管200的下部外侧还设置有与活塞500连接的第一外扣合凸环205。
参考图6所示,旋盖300的顶部开设有竖直的凹槽301,凹槽301的底部向上延伸形成上端具有开口的第一内筒307,第一内筒307的高度小于凹槽301的高度,第一内筒307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密封环3071,连接管200穿过第一内筒307,通过第二密封环3071实现连接管200外壁与第一内筒307之间的密封。如图1和图2所示,复位弹簧800套设在连接管200外侧,复位弹簧800的一端抵接第二外延部201的底部,另一端抵接凹槽301的底部。旋盖300的上部向外翻设出环形的第三外延部302,第三外延部302内壁设置有第三内扣合凹环3021。第三外延部302的上部向外翻设出环形的第四外延部303,第四外延部303外侧设有与内螺牙101匹配的外螺纹3031,压头100和旋盖300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第三外延部302和第四外延部303的连接处设置凸起305,凸起305与压头100上的卡槽103匹配,凸起305嵌入卡槽,以进一步保证压头100与旋盖300的连接,若在超市购买的产品,其旋盖300上的凸起305不在卡槽103内,则说明该产品被打开过。第四外延部303向下延伸出用于与瓶体开口处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04,第一连接部304内壁设置有螺牙3041,第一连接部304与瓶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第一连接部304的底端瓶体之间均布设置有多个连接条306,连接条306的数量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调整,以进一步加强乳液泵与瓶体的连接。
参考图7所示,泵体400的内腔406的上段和中段为直壁,上段的直径大于中段的直径,泵体400上部外侧设有第三外扣合凸环401,第三外扣合凸环401与第三外延部302上的第三内扣合凹环3021匹配,泵体400上部插入旋盖300,第三外扣合凸环401嵌入第三内扣合凹环3021,实现泵体400与旋盖300之间的密封。泵体400的上部外侧周向延伸有圆盘402,圆盘402向下延伸出环形的第二连接部407,第二连接部407的外径与瓶体开口处的外径匹配,第二连接部407外侧设有第三密封环4071,以实现泵体400与瓶体的密封连接。泵体400的内腔406的下部设置有第二隔离板405,第二隔离板405的中部向下延伸形成第二内筒403,第二内筒403的内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凹环4031,第一限位凹环4031与柱形隔离块604上的第一限位凸环601匹配,第一限位凸环601嵌入第一限位凹环4031,以实现柱形隔离块604与第二内筒403之间的密封;第二内筒403插入吸管700,实现泵体400与吸管700的连接;第二内筒403的底端中部开设有倒锥形的第一通孔4032,堵头602封闭第一通孔4032以隔离第二内筒403和吸管700,也即是隔断乳液的流通通道。
参考图8所示,活塞500的中部外侧向上延伸成环形的第一外延部503,第一外延部503内壁设有第一内扣合凹环5031,第一内扣合凹环5031与连接管200上的第一外扣合凸环205匹配,连接管200插入第一外延部503,第一外扣合凸环205嵌入第一内扣合凹环5031以实现连接管200与活塞500之间的密封连接。第一外延部503顶端向外翻设成环形的第五外延部501,第五外延部501外壁设有第一密封环5011,第一密封环5011的直径与泵体400的内腔406的中部内径匹配,通过第一密封环5011实现活塞500与泵体400之间的密封。第一出料通道502设置在沿活塞500的轴向的中部,活塞500的下部沿活塞500的径向的侧面开设有第三通孔505,活塞500的下部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通孔505,第三通孔505连通内腔406和第一出料通道502。
泵体400的内腔406中的乳液通过两个第三通孔505进入第一出料通道502中,有利于加快乳液的流动。活塞500的底端向下延伸有第三连接部504,第三连接部504的外壁设有第四密封环5041,第三连接部504插入泵体400的第二内筒403中,并通过第四密封环5041实现第三连接部504与第二内筒403之间的密封。
工作过程如下:
乳液泵的初始状态如图2所示,使用时,按压压头100,连接管200带动活塞500往下运动压缩泵体400的内腔406中的空气,放开压头100后,复位弹簧800将压头100弹回原位,活塞500上行,造成内腔406中的气压小于乳液瓶瓶体内的气压,吸管700与内腔406连接处的堵头602的底部受到的压力大于支撑弹片的支撑力时,该处的堵头602上浮,第一通孔4032打开,支撑弹片压缩,瓶体内的乳液经吸管700和第二通孔605进入内腔406,直至堵头602受力平衡;再次按压压头100,活塞500下行,使内腔406中的乳液经第三通孔505进入活塞500的第一出料通道502和连接管200中;放开压头100后,复位弹簧800将压头100弹回原位,连接管200内气压大于压头100内的气压,连接管200与压头100连接处的堵头602的底部受到的压力大于支撑弹片的支撑力时,该处的堵头602上浮,第四通孔2041打开,乳液从连接管200进入压头100的第二出料通道104,并从出料口106流出。连续按压压头100,乳液不断地从出料口106流出。停止使用时,两个堵头602在支撑弹片的作用下自动复位,重新封堵第一通孔4032和第四通孔2041,出料通道被隔断,乳液将不再流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乳液泵,堵头602主要依靠弹性支撑件603的支撑力封堵第一通孔4032和第四通孔2041,而不依赖于自身的重力,一旦瓶体发生倾斜或倒置时,堵头602在弹性支撑件603的支撑力作用下不容易发生错位,出料通道依旧被隔断,乳液很难自动从压头100流出。
以上具体结构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的说明,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者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者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