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垛机的侧部对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6209发布日期:2020-05-26 17:32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堆垛机的侧部对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堆垛机,特别涉及一种堆垛机的侧部对齐装置。



背景技术:

堆垛机为设置于皮带输送机后方,将剪切成型的规格板材整齐地码垛成板垛的一种设备。堆垛机设置有将板材两侧对齐的侧部对齐装置,为了便于堆垛不同宽度的板材,侧部对齐装置的两块对齐板之间的距离一般采用丝杆结构来调节。但现有的这种侧部对齐装置的调节方式存在调节精度及运行稳定性欠佳的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堆垛机的侧部对齐装置,该堆垛机的侧部对齐装置能提高调节精度及运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堆垛机的侧部对齐装置,安装于堆垛机的机架上,机架的两侧分别安装一套侧部对齐装置,侧部对齐装置包括两个连接臂、侧部对齐板及侧部调节机构,两个连接臂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侧部对齐板的两端,两个连接臂的顶端通过侧部调节机构安装于机架上,侧部调节机构用于调节两块侧部对齐板间距,侧部调节机构包括四个丝杆导杆组件及驱动装置,四个丝杆导杆组件两两对称安装于机架上,丝杆导杆组件包括可转动安装于机架的丝杆及安装于丝杆两侧的导杆,每一连接臂的顶端安装于丝杆导杆组件上,驱动装置安装于机架上,用于驱动丝杆导杆组件的丝杆正反转动,以通过连接臂调节侧部对齐板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相对设有两套,分别设置于机架的两外侧,每一套驱动装置对应驱动每一侧的两个丝杆导杆组件的丝杆正反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传动轴、两个主伞齿轮、两个从伞齿轮及驱动件,传动轴可转动地架设于机架的外侧,两个主伞齿轮分别固定连接于传动轴的两端,两个从伞齿轮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丝杆导杆组件的丝杆一端,每一主伞齿轮与每一从伞齿轮啮合安装,驱动件固定安装于机架上,驱动件的输出轴与传动轴相传动连接,以带动传动轴正反旋转。

进一步地,一侧部对齐装置上还设置有用于推动一侧部对齐板向另一侧部对齐板移动的再次对齐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再次对齐组件包括固定杆及两个推动驱动件,固定杆固定安装于两个连接臂的底端,两个推动驱动件安装于固定杆上,侧部对齐板固定安装于两个推动驱动件的活塞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再次对齐组件还包括同步机构,同步机构包括同步轴、两个同步齿轮及两根导柱,同步轴通过两个轴承座可转动地安装于固定杆上,两个同步齿轮分别固定于同步轴的两端,每一根导柱可滑动地穿设于固定杆上对应每一同步齿轮处,每一根导柱的一端固定于侧部对齐板上,另一端设有与同步齿轮相配合的齿条。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主要由四个支撑脚和一顶部框架形成的支撑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臂包括依次连接的竖直上段、倾斜段及竖直下段。

本实用新型堆垛机的侧部对齐装置,采用在两个连接臂的顶端通过侧部调节机构安装于机架上,侧部调节机构采用四个丝杆导杆组件及驱动装置相配合,采用这样的结构,能提高调节精度及运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堆垛机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堆垛机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堆垛机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堆垛机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堆垛机1,堆垛机1包括机架11、侧部对齐装置12、托辊输送装置13及端部对齐装置14。机架11主要由四个支撑脚和一顶部框架形成的支撑结构。侧部对齐装置12设有两套,对称安装于机架11的两侧。侧部对齐装置12包括两个连接臂121及侧部对齐板122,两个连接臂121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侧部对齐板122的两端,两个连接臂121的顶端分别安装于机架11上。对称安装的两套侧部对齐装置12的侧部对齐板122之间形成一限位空间,以对板材的两侧限位。

为了充分利用机架11的内部空间,使得结构更加紧凑,连接臂121包括依次连接的竖直上段、倾斜段及竖直下段。

为了便于堆垛不同规格的板材,侧部对齐装置12还包括用于调节两块侧部对齐板122间距的侧部调节机构123。侧部调节机构123包括四个丝杆导杆组件1231及驱动装置1232,四个丝杆导杆组件1231两两对称安装于机架11上,丝杆导杆组件1231包括可转动安装于机架11的丝杆及安装于丝杆两侧的导杆。每一连接臂121的顶端安装于丝杆导杆组件1231上,驱动装置1232安装于机架11上,用于驱动丝杆导杆组件1231的丝杆正反转动,以通过连接臂121调节侧部对齐板122的位置。

具体地,驱动装置1232相对设有两套,分别设置于机架11的两外侧,每一套驱动装置1232对应驱动每一侧的两个丝杆导杆组件1231的丝杆正反旋转。驱动装置1232包括传动轴12321、两个主伞齿轮12322、两个从伞齿轮12323及驱动件12324,传动轴12321可转动地架设于机架11的外侧,两个主伞齿轮12322分别固定连接于传动轴12321的两端,两个从伞齿轮12323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丝杆导杆组件1231的丝杆一端,每一主伞齿轮12322与每一从伞齿轮12323啮合安装。驱动件12324固定安装于机架11上,驱动件12324的输出轴与传动轴12321相传动连接,以带动传动轴12321正反旋转。

为了更精确地对齐板材的两侧,其中一侧部对齐装置12上还设置有用于推动一侧部对齐板122向另一侧部对齐板122移动的再次对齐组件124。

再次对齐组件124包括固定杆1241及两个推动驱动件1242,固定杆1241固定安装于两个连接臂121的底端,两个推动驱动件1242安装于固定杆1241上,侧部对齐板122固定安装于两个推动驱动件1242的活塞杆上。

为了保证侧部对齐板122两端同时推进,再次对齐组件124还包括同步机构。同步机构包括同步轴1243、两个同步齿轮1244及两根导柱1245,同步轴1243通过两个轴承座可转动地安装于固定杆1241上,两个同步齿轮1244分别固定于同步轴1243的两端,每一根导柱1245可滑动地穿设于固定杆1241上对应每一同步齿轮1244处,每一根导柱1245的一端固定于侧部对齐板122上,另一端设有与同步齿轮1244相配合的齿条。

托辊输送装置13相对设有两套,分别可摆动地设置于两套侧部对齐装置12之间,每一套托辊输送装置13对应设置于每一套侧部对齐装置12的内侧。托辊输送装置13包括摆动轴131、三个摆臂132、限位板133、托杆134、多个托辊135及摆动驱动件136。摆动轴131的两端可转动地安装于一侧的两个连接臂121之间,三个摆臂132的顶端固定于摆动轴131上,三个摆臂132之间间隔预定距离,限位板133及托杆134平行固定于三个摆臂132的底端,且托杆134位于限位板133的内侧。多个托辊135分别可转动地安装于托杆134的两侧。摆动驱动件136设有两个,分别铰接于每一连接臂121上,两个摆动驱动件136的活塞杆与两端的摆臂132铰接。通过摆动驱动件136驱动两侧的摆臂132向外侧相对打开,以卸下多个托辊135上的板材。

本实施例中,连接臂121的倾斜段上设有条形孔,连接臂121上位于条形孔的两侧安装有铰接座,摆动驱动件136的本体部安装于两个铰接座之间,摆动驱动件136的活塞杆穿过条形孔并与连接臂121铰接。

端部对齐装置14包括支架141、端部驱动件142、推板143及挡板144,支架141安装于机架11上,端部驱动件142安装于支架141上,推板143安装于端部驱动件142的活塞杆端,挡板144安装于机架11上与推板143相对的一端。挡板144、推板143及两块侧部对齐板122形成用于容纳板材的方形限位空间,以对板材进行初步对齐。然后通过端部驱动件142驱动推板143向挡板144移动,再次精确对齐板材的两端;通过推动驱动件1242推动一侧部对齐板122向另一侧部对齐板122移动,再次精确对齐板材的两侧。

端部对齐装置14还包括用于调节推板143及挡板144之间的间距的端部调节机构145。端部调节机构145包括丝杆滑杆组件1451及调节驱动件1452,丝杆滑杆组件1451安装于机架11上,支架141安装于丝杆滑杆组件1451上,调节驱动件1452安装于机架11上,用于驱动丝杆滑杆组件1451的丝杆正反转动,以调节支架141的位置。

为了保证推板143移动的稳定性,端部对齐装置14还包括安装于端部驱动件142的活塞杆两侧的滑杆146,滑杆146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支架141及推板143上。

部对齐装置14还包括安装于端部驱动件142的活塞杆与推板143之间的缓冲弹簧147,以减缓推板143对板材的冲击力。

为了保证板材从托辊输送装置13下落时平缓降落,堆垛机1还包括鼓风缓冲装置15,鼓风缓冲装置15设置于挡板144处,鼓风缓冲装置15产生的气流对板材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使得板材平稳下落,防止板材擦伤。

堆垛机1还包括可升降地设置于侧部对齐装置12下方的垛板车(图未示),用于承载经侧部对齐装置12及端部对齐装置14对齐后的板材。

下面对堆垛机1的工作过程说明如下:

板材输送至两套托辊输送装置13的多个托辊135上,板材的两侧滚动支撑于两侧的多个托辊135上,当板材的一端到达推板143位置时,摆动驱动件136驱动两侧的摆臂132向外侧摆动,进而带动两根托杆134上的多个托辊135脱离板材,板材在挡板144、推板143及两块侧部对齐板122形成的方形限位空间内下落至垛板车上,当垛板车上的的板材累计到一定高度时,垛板车下降并移动至机架11的一侧,卸下垛板车上的板材后,垛板车再返回至初始位置进行新一轮的垛板工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