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次脱水的胶带机斜井底部撒煤清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81320发布日期:2020-07-14 17:07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基于二次脱水的胶带机斜井底部撒煤清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二次脱水技术的胶带机斜井(巷)底部撒煤机械化清理系統的设备。



背景技术:

井工采煤由于工作面涌水、采煤机喷雾降尘、运输过程中的防尘洒水、井筒巷道淋水、煤仓积(渗)水等原因,常常造成大量水分进入到煤流中,从而形成“水煤”。水煤的出现给煤炭的斜巷胶带机运输带来问题,造成机尾於煤、撒煤、水煤窜仓等生产事故,特别是机尾水煤的清理,一般采用人工装矿车或人工装入胶带机的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工作环境恶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水煤的出现给煤炭的斜巷胶带机运输带来麻烦,造成机尾於煤、撒煤、水煤窜仓等生产事故,特别是机尾水煤的清理,一般采用人工装矿车或人工装入胶带机的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工作环境恶劣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二次脱水的胶带机斜井底部撒煤清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可以是:

基于二次脱水的胶带机斜井底部撒煤清理系统,主要由脱水斗提机、金属溜槽、斗提机支撑检修平台、返煤脱水刮板机、返煤脱水刮板机支架、渣浆泵、捞坑、煤泥水沉淀池、溢流挡板和金属篦子组成,其所述的脱水斗提机尾部安装于捞坑内,脱水斗提机安装与地坪成60°-70°角,脱水斗提机采用原煤炭部(82)煤设字第1023号文件批准的斗式提升机,脱水斗提机可用系列规格(l3240、l4060、l40100、l50120、l50140)的斗提机,捞坑断面为梯形,断面为梯形的捞坑上面开口大,下面封闭比上面宽度小,右边比左边短,右边与地坪成60°-70°角设置,捞坑右侧连接煤泥水沉淀池,煤泥水沉淀池断面为倒草帽形,捞坑与煤泥水沉淀池上部连接金属篦子,金属篦子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组成,正方形边长大于长方形的宽,正方形在捞坑上方,长方形在煤泥水沉淀池上方,捞坑与煤泥水沉淀池之间设置溢流挡板,溢流挡板为长方形板,溢流挡板与金属篦子之间有煤泥水溢流空间,煤泥水沉淀池中部上方通过金属篦子上的圆孔连接渣浆泵,渣浆泵一端连接煤泥水沉淀池,另一端连接水沟,脱水斗提机中部一侧设置返煤脱水刮板机,返煤脱水刮板机左侧设置在斜井胶带运输机上方,返煤脱水刮板机右侧设置在金属篦子上方,返煤脱水刮板机下面连接返煤脱水刮板机支架,返煤脱水刮板机支架为槽钢构成的框架,返煤脱水刮板机支架为框架结构的多个支撑腿,右部支撑腿连接在金属篦子上方,左部支撑腿连接在斜井胶带运输机支架上,返煤脱水刮板机上部连接金属溜槽下端,金属溜槽上端设置接料口,接料口连接脱水斗提机的杓斗,金属溜槽接料口下部设置斗提机支撑检修平台,斗提机支撑检修平台由角钢和槽钢构成的框架,斗提机支撑检修平台上部分别连接脱水斗提机的杓斗和金属溜槽上部的接料口,斗提机支撑检修平台腿部连接金属篦子上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也可以是:

所述的基于二次脱水的胶带机斜井底部撒煤清理系统,其所述的返煤脱水刮板机为长槽形,槽底部设置有多个8-12㎜圆孔。有利于返煤脱水刮板机二次脱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

所述的基于二次脱水的胶带机斜井底部撒煤清理系统,其返煤脱水刮板机布置在捞坑脱水斗提机一侧并与斜井胶带机在同一直线上。返煤脱水刮板机采用原煤炭部(82)煤设字第1023号文件批准的返煤脱水刮板机,可用系列槽箱宽度为(0.6m、0.8m、1m、1.2m、1.4m)的刮板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

所述的基于二次脱水的胶带机斜井底部撒煤清理系统,其返煤脱水刮板机与地坪设置角度为30°~4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脱水斗提机1的杓斗上设置有圆孔,提起撒煤时,具有脱水功能,为一次脱水,返煤脱水刮板机槽底部设置有多个8-12㎜圆孔,撒煤在槽内通过时,形成二次脱水,脱水效果好,通过二次脱水技术,使撒煤中水分大幅降低,便于运输;

2、.本实用新型用机械形式清理撒煤,大大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改善作业环境、提高作业效率;

3、本实用新型清理撒煤系统环节设计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效益高;

4.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煤矿主斜井胶带机巷、井下胶带机暗斜井、上仓胶带机斜巷、其它上运胶带机斜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设备布置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图1的b-b剖面图;

图4为返煤脱水刮板机槽箱底板圆孔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中:1、脱水斗提机;2、金属溜槽;3、斗提机支撑检修平台;4、返煤脱水刮板机;5、返煤脱水刮板机支架;6、渣浆泵;7、捞坑;8、煤泥水沉淀池;9、溢流挡板;10、金属篦子;15、斜井胶带运输机;16、给煤机;17、煤仓;18、检修爬梯;19脱水斗提机中心线、20、斜井胶带运输机中心线;21、返煤脱水刮板机中心线;22、水沟。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图3图4图5中,基于二次脱水的胶带机斜井底部撒煤清理系统,主要由脱水斗提机1、金属溜槽2、斗提机支撑检修平台3、返煤脱水刮板机4、返煤脱水刮板机支架5、渣浆泵6、捞坑7、煤泥水沉淀池8、溢流挡板9和金属篦子10组成,其所述的脱水斗提机1尾部安装于捞坑7内,脱水斗提机1安装与地坪成60°-70°角,脱水斗提机1采用原煤炭部(82)煤设字第1023号文件批准的斗式提升机,脱水斗提机1可用系列规格(l3240、l4060、l40100、l50120、l50140)的斗提机,捞坑7断面为梯形,断面为梯形的捞坑7上面开口大,下面封闭比上面宽度小,右边比左边短,右边与地坪成60°-70°角设置,捞坑7右侧连接煤泥水沉淀池8,煤泥水沉淀池8断面为倒草帽形,捞坑7与煤泥水沉淀池8上部连接金属篦子10,金属篦子10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组成,正方形边长大于长方形的宽,正方形在捞坑7上方,长方形在煤泥水沉淀池8上方,捞坑7与煤泥水沉淀池8之间设置溢流挡板9,溢流挡板9为长方形板,溢流挡板9与金属篦子10之间有煤泥水溢流空间,煤泥水沉淀池8中部上方通过金属篦子10上的圆孔连接渣浆泵6,渣浆泵6一端连接煤泥水沉淀池8,另一端连接水沟23,脱水斗提机1中部一侧设置返煤脱水刮板机4,返煤脱水刮板机4左侧设置在斜井胶带运输机15上方,返煤脱水刮板机4右侧设置在金属篦子10上方,返煤脱水刮板机4下面连接返煤脱水刮板机支架5,返煤脱水刮板机支架5为槽钢构成的框架,返煤脱水刮板机支架5为框架结构的多个支撑腿,右部支撑腿连接在金属篦子10上方,左部支撑腿连接在斜井胶带运输机15支架上,返煤脱水刮板机4上部连接金属溜槽2下端,金属溜槽2上端设置接料口,接料口连接脱水斗提机1的杓斗,金属溜槽2接料口下部设置斗提机支撑检修平台3,斗提机支撑检修平台3由角钢和槽钢构成的框架,斗提机支撑检修平台3上部分别连接脱水斗提机1的杓斗和金属溜槽2上部的接料口,斗提机支撑检修平台3腿部连接金属篦子10上部。

图5中,所述的基于二次脱水的胶带机斜井底部撒煤清理系统,其所述的返煤脱水刮板机4为长槽形,槽底部设置有多个8-12㎜圆孔。有利于返煤脱水刮板机4二次脱水。

图5中,所述的基于二次脱水的胶带机斜井底部撒煤清理系统,其返煤胶带机4布置在捞坑脱水斗提机1一侧并与斜井胶带机15在同一直线上。返煤脱水刮板机4采用原煤炭部(82)煤设字第1023号文件批准的返煤脱水刮板机,可用系列槽箱宽度为(0.6m、0.8m、1m、1.2m、1.4m)的刮板机。

图1中,所述的基于二次脱水的胶带机斜井底部撒煤清理系统,其返煤脱水刮板机4与地坪设置角度为30°~40°。

工作原理

斜井(巷)胶带机15尾部洒落的水煤落入捞坑7内,开动脱水斗提机1,斗提机内链条带动杓斗将捞坑7内煤炭挖起、提升,提升过程中水煤中的水分通过杓斗上的孔洞漏出,滴入捞坑7内,完成第一次脱水过程;同时脱水后的煤在斗提机头部通过杓斗翻转,卸入金属溜槽2内,自溜装入返煤脱水刮板机4尾部槽箱内,运至斜井胶带运输机15机头部,在运输过程中,通过槽箱底板上的孔进行二次脱水,脱出的水滴入煤泥水沉淀池8,煤炭卸入斜井(巷)胶带机15尾部导料槽内,最终汇入斜井(巷)胶带机15上煤流;捞坑7内上层煤泥水经过溢流挡板),流入煤泥水沉淀池8内沉淀,当沉淀物积存的一定量时,开动渣浆泵6将煤渣水通过水沟22排至矿井井底水仓,完成清理撒煤工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