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声磁产品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84003发布日期:2020-07-07 14:14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声磁产品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声磁产品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以往该行业中的8.2mhz声磁产品均由人工手动生产,生产效率低、人工人事成本高、人工劳动强度大,手动生产的模式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制造商们迫切的需要高度自动化生产设备来代替人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满足市场需求。故本申请人自主研发出了本款设备,该设备现有产值相当于原人工产值的80-100倍速,在整个行业中自动化程度高达95%,在此前产品的自动化程度不足20%,全由人工制做,到目前为此,生产此款产品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设备属此款设备,全国全球仅此一款。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声磁产品生产设备,本产品是一款稳定、高效、全自动生产8.2mhz声磁产品的设备,与以往手动生产模式相比,该设备只需人工添加原材料(线材、磁棒、电容、锡料、胶水),即可实现穿磁棒-绕线-剥皮-通电-绑电容-焊锡-检测-点胶功能,并24小时连续生产,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及用人数量。

本方案提出的声磁产品生产设备,包括沿转盘转动方向一次设置在的在机架上的上料模块、绕线模块、剥胶模块、热熔模块、接线模块、电容引脚修整模块和焊接模块,所述焊接模块与下料输送模块的前端连接,机架上沿下料输送模块的输送带还依次设有检测模块和点胶模块;所述接线模块还与设置在机架上的电容上料模块的后端连接,接线模块用于将电容引脚与转盘上绕线模具上电磁棒上的绕线连接在一起;转盘上等距离安装有用于固定磁棒辅助绕线的绕线模具,等距离安装是为了方便后续设备运时,模具与其他加工设备工作时间的调整,以便于做到整个设备各个部件的协调生产。

优选的,所述上料模块包括振动盘和上料通道,所述上料通道的前端与振动盘的出料口连接,上料通道的后端与转盘上的绕线模具相对,上料通道将振动盘内的电磁棒的一端输至绕线模具内,磁棒夹持组件夹住磁棒一端后,转盘转动将磁棒转到绕线模块处,绕线模块进行绕线。

优选的,所述绕线模块包括驱动组件和排线组件,所述排线组件安装在所述驱动组件上方,驱动组件配合排线组件将导线绕到磁棒上。

优选的,所述电容条上料模块包括传动组件、下料组件、电容条挡板以及支架,所述传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下料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架右后方,所述电容条挡板安装在所述传动组件上;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步进电机、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同步轮皮带、传动轮、传动轮皮带和传动轴,所述步进电机的转轴上安装有第一同步轮,所述第一同步轮上啮合有同步轮皮带,所述同步轮皮带还与第二同步轮啮合,所述第二同步轮与传动轮间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轮上啮合有传动轮皮带。

优选的,驱动组件、电容上料传动组件和电容条,所述驱动组件上端安装在阶梯型的保护壳内,所述保护壳内部中空,所述保护壳内部还用于安装所述电容上料传动组件,所述保护壳上端设有用于运输所述电容条的通道,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电容上料传动组件,所述电容上料传动组件带动所述电容条在所述通道中移动;所述电容上料传动组件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第一驱动件和两个结构相同的第二驱动件,所述两个第一驱动件和所述两个第二驱动件均两两左右对称的安装在所述保护壳内部,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件正后方,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传动齿轮与第二驱动件的惰轮啮合,所述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配合用于传送电容条。

优选的,所述接线模块包括固定支架、用于固定电容引脚的八字夹模块和用于将线圈端头绞线模块,所述八字夹模块外壳上,绞线模块安装在组件外壳内,所述组件外壳安装在支架上设有的导轨上,该导轨与支架的底板垂直,所述组件外壳通过连接板与升降气缸相接,所述升降气缸驱动带动组件外壳上下运动;所述八字夹模块包括八字夹和八字夹驱动器,所述八字夹安装在组件外壳上,且通过连接件与八字夹驱动器气缸的活动端相接;所述绞线模块包括绞线夹和绞线夹驱动组件,所述绞线夹安装在组件外壳内且与绞线夹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绞线夹驱动组件驱动绞线夹进行绞线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机械代替人工生产,稳定、高效、全自动生产,适用于工业流水线。减少人工参与,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人工成本,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机械化生产一致性好,产品的品质得以保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绕线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绕线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容条上料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容上料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容上料组件保护壳拆除后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接线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绞线夹驱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绞线夹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八字夹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料模块、2-绕线模块、3-剥胶模块、4-热熔模块、5-接线模块、6-电容引脚修整模块、7-焊接模块、8-检测模块、9-点胶模块、10-机架、11-电容上料模块、12-转盘、13-绕线模具、14-步进电机、15-第一滚轮、16-第二滚轮、17-光纤、18-电容条;181-电容、19-保护壳、20-凸起、51-固定支架、52-绞线模块、53-八字夹模块、111-步进电机、112-第一同步轮、113-第二同步轮、114-同步轮皮带、115-下料组件、116-下料组件固定件、117-电容条挡板、131-磁棒夹推杆、132-弹簧挡板、133-弹簧、134-活动块、135-磁棒夹、136-档线滑杆、137-模具座、138-磁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上端”、“下端”、“左侧”、“右侧”、“前端”、“后端”以及类似的表达是参考附图的位置关系。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方案提出一种声磁产品生产设备,设备的生产流程包括:穿磁棒-绕线-剥皮-通电热熔-绑电容-焊锡-检测-点胶。具体的流程动作如下:

1)振动盘送料到绕线模具13处,设置在转盘12上驱动绕线模具13的气缸动作将磁棒送到绕线模具13上,该气缸全程参与产品的生产,该气缸主要用于将绕线模具13上的待加工件伸向安装在机架10上且沿转盘12分布的各个加工处,以便各个加工处的模块对待加工件进行加工处理;

2)转盘12配合转动将是磁棒转动到绕线模块2处,绕线模块2进行绕线,驱动组件和排线组件配合,将线材缠绕在磁棒上,绕线结束,气缸复位;

3)转盘12带动绕线结束的组件运动到转动剥胶模块进行绕在磁棒上的导线端头的剥皮处理;

4)导线端头剥皮后转盘12再将磁棒和导线转到热熔模块,热熔模块的气缸动作,带动通电夹夹住线材,变压器工作,通电夹审升温,线材外皮热熔黏合,热熔结束;

5)热熔后,进行绑电容动作,即接线模块开始工作,接线模块将从电容上料模块11处输送到位的电容引脚与导线缠绕在一起;八字夹模块和绞线模块配合将电容引脚与导线(导线还可称为线材)缠绕在一起,接线结束后,进行电容引脚修整;

6)电容引脚修整模块6将输送到位的电容引脚进行修剪,剪掉部分引脚,以减少下一工序中锡的用量;

7)剪除部分引脚后的半成品(磁棒,导线绕成的线圈以及电容),气缸动作,将产品送至锡炉上方,引脚浸入锡液中,完成焊锡;

8)焊锡结束后的工件被输送至检测模块8,驱动绕线模具13的气缸动作,将产品送至检测仪表前,检测仪表进行频率检测,检测后合格品放回输送带,不合格品则放入盒子处集中回收;

9)频率检测合格的产品运送至点胶模块9,点胶模块9光纤检测,检测是否有合格品;有—控制气缸动作,运行点胶工艺。

本实施例中转盘12上等距离安装有用于固定磁棒辅助绕线的绕线模具13,等距离安装是为了方便后续设备运时,模具与其他加工设备工作时间的调整,以便于做到整个设备各个部件的协调生产。

上料模块1包括振动盘和上料通道,所述上料通道的前端与振动盘的出料口连接,上料通道的后端与转盘12上的绕线模具13相对,上料通道将振动盘内的电磁棒的一端输至绕线模具13内,磁棒夹持组件夹住磁棒一端后,转盘12转动将磁棒转到绕线模块2处,绕线模块2进行绕线。

如图3所示,绕线模块2包括驱动组件和排线组件,所述排线组件安装在所述驱动组件上方,驱动组件配合排线组件将导线绕到磁棒上。

驱动组件和排线组件,排线组件安装在驱动组件上方;驱动组件包括y轴伺服电机26、联轴器27、滚珠丝杆28、第一导轨29、第一滑块211以及第二支架215,y轴伺服电机26安装在第二支架215上,y轴伺服电机26的转轴上安装有联轴器27,联轴器27前端安装有滚珠丝杆28,滚珠丝杆28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滑块211和第一导轨29;排线组件包括u轴伺服电机212、排线飞叉、推杆21、第二导轨213、第二滑块19以及第二支架216,u轴伺服电机212、排线飞叉、推杆21、第二导轨213、第二滑块以及第二支架216分别安装在第二支架216上,第二支架216安装在滚珠丝杆28上安装有的连接块上。

滚珠丝杆28安装在第二支架215的上端面的中心处。第二支架216上端面上安装有气缸23,气缸23的活塞推杆21安装在方形块214左端面上设有的安装件上,第二支架216上端面的右上方安装有u轴金属感应开关22固定件,u轴金属感应开关22固定件用于安装u轴金属感应开关22,第二支架216上端面右下方还安装有气动手指24固定件,气动手指24固定件用于安装气动手指24。

u轴伺服电机212前端面安装在第二支架216上,u轴伺服电机212的转轴上安装有的第一同步轮伸入至第二支架216内,同步轮啮合有同步带21,同步带21另一侧啮合有第二同轮,第二同步轮22安装在第一同步轮右侧,第二同步轮22上安装有传动轴,传动轴后端安装在第二支架216上设有的轴承上。

第二支架215左侧端面上安装有y轴金属感应开关210固定件,y轴金属感应开关210固定件用于安装y轴金属感应开关210,第二支架215上还安装有导线瓷套25。

如图4所示,绕线模具13包括档线滑杆136、磁棒夹持组件和模具座137,模具座137包括一块平板和两块设置在平板上端面的竖板,平板和竖板后侧还安装有弹簧133挡板132,弹簧133挡板132、两块竖板与平板形成一空槽,档线滑杆136和磁棒夹持组件安装在空槽内;档线滑杆136前端通过弹簧133挡板132后端面设有的第一通孔伸入至空槽内,档线滑杆136后端为一竖直且平行与弹簧133挡板132的结构;磁棒夹持组件包括磁棒夹推杆131、弹簧133、活动块134和磁棒夹135,磁棒夹推杆131通过弹簧133挡板132后端面设有的第二通孔伸入至空槽内,磁棒夹推杆131上套装有弹簧133,磁棒夹推杆131前端与活动块134后端连接,活动块134前端安装在磁棒夹135上;磁棒夹135包括两组相互对称的夹持结构,夹持结构前端为用于夹持磁棒138的平直夹板。

如图5所示,电容条上料模块包括传动组件、下料组件115、电容条挡板117以及支架,传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下料组件115安装在所述支架右后方的下料组件固定件1116上,电容条挡板117安装在所述传动组件上;传动组件包括步进电机111、第一同步轮112、第二同步轮113、同步轮皮带114、传动轮、传动轮皮带和传动轴,步进电机1的转轴上安装有第一同步轮112,第一同步轮112上啮合有同步轮皮带114,同步轮皮带114还与第二同步轮113啮合,第二同步轮113与传动轮间设有传动轴,传动轮上啮合有传动轮皮带。

如图6和图7所示,电容上料组件包括驱动组件、电容上料传动组件和电容条18,驱动组件上端安装在阶梯型的保护壳19内,保护壳19内部中空,保护壳19内部还用于安装电容上料传动组件,保护壳19上端设有用于运输电容条18的通道,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电容上料传动组件,电容上料传动组件带动电容条18在通道中移动;电容上料传动组件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第一驱动件和两个结构相同的第二驱动件,两个第一驱动件和两个第二驱动件均两两左右对称的安装在保护壳19内部,第一驱动件设置在第二驱动件正后方,第一驱动件的传动齿轮与第二驱动件的惰轮啮合,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配合用于传送电容条18。保护壳19上端面设有两道内部中空凸起20,且凸起20连通保护壳19,两道凸起20间形成一通道,通道用于供电容条18在其中移动,电容条18用于摆放电容181;凸起20还设有用于供第一驱动件的第一滚轮15和第二驱动件的第二滚轮16在其中滚动的凹槽;驱动组件包括步进电机14和安装在步进电机14转轴上的第二同步轮,步进电机14上端面安装在保护壳19下端面上,第二同步轮通过保护壳19下端面设有的通孔伸入至保护壳19内,第二同步轮上还安装有同步轮皮带,同步轮皮带还与第一驱动件的第一同步轮连接,同步轮皮带与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连接后呈三角形状。

如图8至图11所示,接线模块5包括固定支架51、用于固定电容引脚的八字夹模块53和用于将线圈端头绞线模块52,八字夹模块外壳上,绞线模块安装在组件外壳内,所述组件外壳安装在支架上设有的导轨上,该导轨与支架的底板垂直,组件外壳通过连接板与升降气缸相接,所述升降气缸驱动带动组件外壳上下运动;八字夹模块包括八字夹和八字夹驱动器,八字夹安装在组件外壳上,且通过连接件与八字夹驱动器气缸的活动端相接;绞线模块包括绞线夹和绞线夹驱动组件,绞线夹安装在组件外壳内且与绞线夹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绞线夹驱动组件驱动绞线夹进行绞线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机械代替人工生产,稳定、高效、全自动生产,适用于工业流水线。减少人工参与,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人工成本,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机械化生产一致性好,产品的品质得以保证。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变换得到的,实施例中不设置点胶模块9,即检测模块8的后端直接接分料和下料模块。本实施例适用于不需点胶仅需粗略检测的产品生产。其他未提及的不做任何改变。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