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纯铜自动裁料及打包一体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88590发布日期:2020-06-30 19:49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纯铜自动裁料及打包一体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纯铜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纯铜自动裁料及打包一体设备。



背景技术:

高纯铜顾名思义就是中筒含量较高的铜,铜作为一种过渡元素,经开采而出的铜元素里多含有砷、磷、铁、铅等元素,将其内部杂质去除,得到铜含量在99.95%以上即可称之为高纯铜,高纯铜具有良好的导热和导电性,可多次回收重复利用,是电子、电气元件常用的原料。

在高纯铜的生产过程中,常常会需要将生产成型的铜原料经传送装置传送至裁料装置的下方,经裁料装置分隔成颗粒状的高纯铜颗粒后,再将颗粒状的高纯铜打包,便于封装,而现有的裁料和打包大多需要分开进行,即裁料装置工作结束后,人为的将颗粒状的高纯铜装入打包袋内或利用另一个传送装置将颗粒状的高纯铜传送至打包袋内,完成打包,操作较复杂,且增大了颗粒状高纯铜的生产成本,因而我们设计了一种高纯铜自动裁料及打包一体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颗粒状高纯铜打包过程操作复杂,且成本较高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纯铜自动裁料及打包一体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纯铜自动裁料及打包一体设备,包括操作台、裁料装置和传送装置,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传送装置与安装槽的内侧壁连接,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边缘处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且呈横向设置的挡板,两个所述挡板相对一侧的外侧壁均开设有限位槽,其中一个所述挡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裁料装置的顶部与安装板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槽的内底部且位于裁料装置的下方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两个呈上下贯穿设置的支撑筒,所述支撑筒的内部设置有打包袋,所述打包袋的顶部通过卡箍与支撑筒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底板,所述底板通过连接机构与操作台的底部连接,所述操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根支撑柱。

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部包括l型板、电机和转轴,所述l型板的顶部与操作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与l型板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底板的上表面转动连接。

优选地,位于同一列的所述支撑柱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与底板的下表面接触。

优选地,所述安装槽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呈竖直设置的橡胶板,所述橡胶板位于出料口的边缘处。

优选地,所述支撑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多根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第一固定环的一端与支撑筒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内侧壁与打包袋的外侧壁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外侧壁开设有与打包袋相适配的贯穿口,所述贯穿口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多根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第二固定环的一端与限位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传送装置、支撑筒、卡箍、底板、电机和转轴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时经裁料装置切割后的高纯铜颗粒经出料口直接落入下方的打包袋内,待一个打包袋装满后,电机带动底板转动再将另一个带有打包袋的支撑筒移动至出料口的下方,继续对高纯铜颗粒打包,操作较简单,且裁料装置和打包装置一体化,有效降低了颗粒状高纯铜的生产成本。

2、通过第一固定环、第一弹簧、第二固定环、第二弹簧和限位环之间的相互配合,能有效的对落入打包袋内的高纯铜颗粒起到缓冲作用,同时便于高纯铜颗粒落入打包袋的内底部,使得打包袋能装入更多的高纯铜颗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纯铜自动裁料及打包一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纯铜自动裁料及打包一体设备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纯铜自动裁料及打包一体设备中底板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纯铜自动裁料及打包一体设备中支撑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操作台、2裁料装置、3传送装置、4安装槽、5挡板、6限位槽、7安装板、8出料口、9支撑筒、10打包袋、11卡箍、12底板、13支撑柱、14l型板、15电机、16转轴、17支撑板、18橡胶板、19第一固定环、20第一弹簧、21限位环、22第二固定环、23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5,一种高纯铜自动裁料及打包一体设备,包括操作台1、裁料装置2和传送装置3,操作台1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4,传送装置3与安装槽4的内侧壁连接,操作台1的上表面边缘处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且呈横向设置的挡板5,两个挡板5相对一侧的外侧壁均开设有限位槽6,其中一个挡板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7,裁料装置2的顶部与安装板7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具体的,传送装置3即为现有技术中的传送带,此为现有成熟技术,在此不做赘述,限位槽6可对传送装置3上生产成型的板状的高纯铜原料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防止高纯铜原料偏转,便于裁料装置2工作。

其中,安装槽4的内底部且位于裁料装置2的下方开设有出料口8,安装槽4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呈竖直设置的橡胶板18,橡胶板18位于出料口8的边缘处,出料口8的下方设置有两个呈上下贯穿设置的支撑筒9,支撑筒9的内部设置有打包袋10,打包袋10的顶部通过卡箍11与支撑筒9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支撑筒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底板12,支撑筒9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环19,第一固定环19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多根第一弹簧20,第一弹簧20远离第一固定环19的一端与支撑筒9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一固定环19内侧壁与打包袋10的外侧壁相接触,底板12的外侧壁开设有与打包袋10相适配的贯穿口,贯穿口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环21,限位环2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固定环22,第二固定环22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多根第二弹簧23,第二弹簧23远离第二固定环22的一端与限位环2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卡箍11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第一固定环19和第二固定环22的内侧壁均与打包袋10的内侧壁相接触,且第一固定环19和第二固定环22均由铜材料制成,并配合第一弹簧20和第二弹簧23对进入打包袋10内的高纯铜颗粒起到缓冲作用,同时防止高纯铜颗粒挤压打包袋10的内部空间造成打包袋10内部空间减小而降低打包袋10内所能装高纯铜颗粒的重量;橡胶板18能对高纯铜颗粒起到格挡作用,避免高纯铜颗粒撞击安装槽4的内侧壁而导致高纯铜颗粒表面出现损伤。

其中,底板12通过连接机构与操作台1的底部连接,连接机构部包括l型板14、电机15和转轴16,l型板14的顶部与操作台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电机15与l型板14的外侧壁固定连接,转轴16的一端与电机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轴16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底板12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操作台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根支撑柱13,位于同一列的支撑柱1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7,支撑板17的上表面与底板12的下表面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电机15及其电连接关系均为现有技术,电机15为现有技术中的伺服电机,在此不做赘述;支撑板17对底板12起到支撑作用,保证了两个支撑筒9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生产成型的呈板状的高纯铜原料经传送装置3运送至裁料装置2的下方,此时裁料装置2开始工作从而将高纯铜原料分割成高纯铜颗粒,此时传送装置3继续工作,高纯铜颗粒从传送装置3掉落,并经出料口8落入下方的打包袋10内。

落入打包袋10内的高纯铜颗粒会依次与第一固定环19和第二固定环22接触,并落入打包袋10的内底部,此时第一固定环19和第二固定环22配合第一弹簧20和第二弹簧23对高纯铜颗粒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同时使得高纯铜颗粒掉落时打包袋10能始终处于直立状态,避免高纯铜颗粒挤压打包袋10而降低打包袋10的内部容积。

待一个打包袋10装满后,电机15工作,电机15带动转轴16转动,进而使得底板12转动,此时空的打包袋10跟随支撑筒9一起转动至出料口8的下方,而装有高纯铜颗粒的打包袋10则从操作台1的下方转出,此时工作人员可打开卡箍11,将打包袋10取出,并将另一个空的打包袋10放入支撑筒9内,并利用卡箍11固定好打包袋10的位置,便于打包袋10下次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