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辅助张紧装置的验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14291发布日期:2020-08-11 21:22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辅助张紧装置的验布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验布机,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辅助张紧装置的验布机。



背景技术:

验布机是服装行业生产前对棉、毛、麻、丝绸、化纤等特大幅面、双幅和单幅布进行检测的一套必备的专用设备。验布机的作业方法:提供验布的硬件环境,连续分段展开面料,提供充足光源,操作人员靠目力观察,发现面疵点和色差,验布机自动完成记长和卷装整理工作。性能好的验布机带有电子检疵装置,由计算机统计分析,协助验布操作并且打印输出。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5399035u公开了一种验布机,包括验布机构和计码机构,所述验布机构前端设有传送机构,传送机构包括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转轴,安装槽两端设有横向调节机构;所述验布机构上设有倾斜台面,倾斜台面上安装有镜面;所述计码机构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可升降卷筒,工作台前端设有第二支杆,计码轮与第二支杆相切。工作时,将待检验的卷筒安装在转轴上,通过横向调节机构进行调节固定,将布绕过第二支杆等,最后缠绕在卷筒上,启动转轴电机和卷筒旋转电机,让设备正常运行,由人工进行检验,由计码轮开始记码。当发现有瑕疵时,可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反转,或停机以方便修织。

使用上述设备对布料进行检验时,如果发现布料上有瑕疵,需要分别停止安装在转轴和和卷筒端部的电机,由于停机时间差异且转轴和卷筒的惯性较大,转轴和卷筒会继续传动,导致布料松动,不方便对有瑕疵的布料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辅助张紧装置的验布机,通过在放布辊和收布辊之间安装辅助张紧装置,达到将传送过程中的布料局部张紧的目的,实现方便验布的目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辅助张紧装置的验布机,包括检验台、放布辊、收布辊、用以驱动放布辊转动的第一电机和用以驱动收布辊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放布辊和收布辊分别位于进料端和出料端,所述检验台上固定安装有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方便布料局部张紧的辅助张紧装置,所述辅助张紧装置包括固定块、安装在机架上用以驱动固定块上下的驱动缸和安装在固定块上用以张紧布料的两个辊组,所述固定块内设空腔,所述空腔内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一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远离第一滑块一端固定在空腔内壁,一个所述辊组固定在固定块一端,另一个所述辊组固定在第一滑块上,所述辊组包括固定杆和对称安装在固定杆两端的压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一端穿过检验台后,固定在收布辊上,依次启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缓慢调整传送速度直至方便检验布料且保证布料基本处于绷紧状态。发现布料上有污渍后,立即关闭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启动驱动缸,端部的活塞驱动固定块向下,当压辊下端接触布料表面后,关闭驱动缸。两组辊组间隔将布料压紧,达到方便检验布料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包括固定在检验台两侧的侧板和安装在两侧侧板上端的顶板,一侧所述侧板上穿设有丝杆,所述丝杆穿设方向与检验台抵接布料的面平行,所述丝杆一端安装有驱动丝杆转动的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置于侧板上,所述丝杆螺纹连接于顶板,所述顶板两侧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侧侧板,所述驱动缸固定安装在顶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三电机,丝杆转动带动顶板沿其宽度方向滑动,由此,顶板位置可调。关闭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后,布料由于惯性仍继续传动,带有污渍的布料位置移动,辅助张紧装置启动前,移动顶板位置即可控制辅助张紧装置的施力位置,为清除污渍提供了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嵌槽,所述嵌槽内转动连接有用以限位第一滑块的u形杆,所述u形杆开口端一端转动连接于固定块,u形杆另一端嵌入嵌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上的污渍清除完毕后,将第一滑块滑动至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两组辊组间距减小。此时,转动u形杆,直至其嵌入嵌槽内,停止对第一滑块施力时,第一滑块被u形杆限位。需要清除新的污渍时,将辅助张紧装置移动至所需位置,转动u形杆,第一滑块失去限位,由于复位弹簧的回弹力,第一滑块有向远离复位弹簧一侧滑动的趋势,因此,两组辊组之间的间距增大。两组辊组相对滑动时,压辊下端抵接布料且在布料上滑动,将布料展开张紧,方便后续的检验。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辊转动连接于固定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组辊组会相对滑动,连接于第一滑块的辊组在布料上滑动时,各压辊在布料表面摩擦。压辊转动连接于固定杆,将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使得张紧过程中,压辊对布料的磨损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验台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连通两侧侧壁的避让槽,所述避让槽内沿其长度方向穿设有张紧辊,所述张紧辊两端分别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两侧侧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关闭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后,布料由于惯性仍继续传动,因此,布料处于松弛状态,张紧辊下端将抵接于布料,将布料张紧。张紧辊的安装,使得布料即使布料处于松弛状态,也能将其张紧,防止掉落弄脏,提高了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避让槽槽口开设有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张紧辊在避让槽内沿竖直方向滑动,布料在避让槽内滑动的过程中,与避让槽槽口之间摩擦。将避让槽槽口设为圆角,使得布料与避让槽的摩擦过程中,减小摩擦,避免布料的过度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验台抵接布料一面固定安装有照明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验过程中,使用者通过肉眼观察检验台上的布料是否有污渍。在检验台抵接布料一面安装有照明层,能够更方便更明显地看到布料上的污渍,达到快速检验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布辊靠近检验台一侧和收布辊靠近检验台一侧皆安装有防皱辊组,防皱辊组包括两个外壁相互抵接的承接辊,各所述承接辊皆转动连接于侧板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验布前,布料需要穿过两个承接辊之间,并且保证其宽度方向处于平整状态。进料端和出料端分别设有一组防皱辊组,使得布料在进料端和出料端就被横向拉紧,减少褶皱现象,方便后续验布。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在放布辊和收布辊之间安装辅助张紧装置,达到将传送过程中的布料局部张紧的目的,实现方便验布的目标。

2、设置避让槽和张紧辊,使得布料即使处于松弛状态,也能将被张紧辊张紧,防止掉落弄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第一轴测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在a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施例用以体现固定块内部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实施例用以体现张紧块附近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10、检验台;11、放布辊;12、收布辊;13、第一电机;14、第二电机;20、照明层;21、机架;211、侧板;212、顶板;30、第一槽;31、丝杆;32、第三电机;33、滑杆;34、驱动块;40、辅助张紧装置;41、固定块;411、嵌槽;412、u形杆;413、施力块;42、驱动缸;43、固定杆;44、压辊;45、空腔;46、第一滑块;47、复位弹簧;50、避让槽;51、第二槽;52、第三槽;53、张紧辊;60、张紧块;61、张紧弹簧;70、承接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带有辅助张紧装置的验布机,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检验台10、放布辊11、用以驱动放布辊11转动的第一电机13、收布辊12和用以驱动收布辊12转动的第二电机14。放布辊11和收布辊12分别位于检验台10两侧的进料端和出料端,检验台10靠近收布辊12一侧设有便于验布的斜面,斜面上固定安装有照明层20,照明层20直接抵接布料。检验台10上固定安装有机架21,机架21包括固定在检验台10两侧的侧板211和安装在两侧侧板211上端的顶板212。放布辊11和收布辊12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侧侧板211,顶板212上安装有方便布料局部张紧的辅助张紧装置40。

放布辊11靠近检验台10一侧和收布辊12靠近检验台10一侧皆安装有防皱辊组,一组防皱辊组将布料夹住,防皱辊组包括两个外壁相互抵接的承接辊70,各承接辊70皆转动连接于侧板211内壁。

验布时,现将缠绕有待检验布料的放布辊11和空的收布辊12安装完毕,将布料穿过两个承接辊70之间后,从检验台10上拉至穿过另一组防皱辊组,最后固定在收布辊12上。此时,布料平整贴附在检验台10斜面的表面。依次启动第一电机13和第二电机14,放布辊11和收布辊12转动,带动布料传动。使用者在照明层20一侧观察布料是否有问题。发现布料上污渍或杂物时,停止第一电机13和第二电机14,布料由于惯性继续传动,布料松动。辅助张紧装置40将布料局部张紧,方便手动将布料上的污渍去除。清洁完毕后,撤销辅助张紧装置40,继续启动第一电机13和第二电机14,布料继续传动,继续检验过程。

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两个侧板211上皆开设有第一槽30,第一槽30开设方向与检验台10抵接布料的面相平行。一个第一槽30内穿设有丝杆31,丝杆31一端安装有驱动丝杆31转动的第三电机32,第三电机32端部的转轴固定连接于丝杆31,第三电机32置于侧板211上。另一个第一槽30内沿其长度方向穿设有滑杆33,顶板212两侧的下端皆固定连接有驱动块34,丝杆31螺纹连接于驱动块34,且顶板212两侧分别滑动连接于侧板211上端面,滑杆33穿过另一个驱动块34,且滑杆33滑动连接于驱动块34。辅助张紧装置40安装在顶板212上。

如图1和图5所示,辅助张紧装置40包括固定块41、安装在机架21上用以驱动固定块41上下的驱动缸42和安装在固定块41上用以张紧布料的两个辊组。固定块41内设空腔45,空腔45内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46,第一滑块46一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47。复位弹簧47远离第一滑块46一端固定在空腔45内壁,一个辊组安装在固定块41一端,另一个辊组固定在第一滑块46上。辊组包括固定杆43和对称转动连接于固定杆43两端的压辊44,固定杆43呈开口朝向照明层20的几形,压辊44下端抵接于布料表面。驱动缸42为气缸。

如图4所示,固定块41上端面开设有呈匚形的嵌槽411,嵌槽411内转动连接有用以限位第一滑块46的u形杆412,u形杆412开口端一端转动连接于嵌槽411内壁,u形杆412另一端嵌入嵌槽411内。u形杆412远离其开口端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方便施力的施力块413,施力块413上端穿出嵌槽411上端。复位弹簧47处于压缩状态下,u形杆412开口端的内壁抵住第一滑块46远离复位弹簧47一侧。

启动驱动缸42,气缸端部的活塞驱动固定块41下降,当压辊44下端抵接布料时,关闭气缸。手捏住施力块413,转动u形杆412,第一滑块46失去限位,复位弹簧47的回弹力驱使第一滑块46向空腔45另一端滑动。此时,相邻辊组的两个压辊44之间的间距增大,固定连接于第一滑块46的辊组将布料抵紧的同时,该辊组向远离另一组辊组一侧滑动,将两组辊组之间的布料张紧,方便使用者处理。

污渍处理完毕后,转动u形杆412,使之脱离嵌槽411。对固定在第一滑块46上的辊组施以向另一组辊组一侧的力,第一滑块46向空腔45另一侧滑动,两组辊组之间的间距减小直至相抵接。此时,转动u形杆412,u形杆412端部嵌入嵌槽411内,将第一滑块46位置固定。

具体的,如图2和图6,检验台10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连通两侧侧壁的避让槽50,避让槽50上端槽口两侧皆设有圆角。两侧侧壁靠近检验台10一侧沿竖直方向皆开设有第二槽51,两个第二槽51内皆嵌设张紧块60,张紧块60嵌设在第二槽51内且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第二槽51。第二槽51两侧侧壁皆水平开设有第三槽52,张紧块60两侧同时嵌设在第三槽52内且滑动连接于第三槽52。两个张紧块60之间穿设有张紧辊53,张紧辊53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侧张紧块60。第二槽51内安装有用以对布料施加张紧力的张紧弹簧61,张紧弹簧61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槽51内壁,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张紧块60上端。

验布状态下,张紧辊53下端抵接于布料,将布料张紧。关闭第一电机13和第二电机14后,布料由于惯性仍继续传动,此时,布料不再受张紧辊53抵接处于松弛状态,张紧弹簧61复位,将张紧块60下压,张紧块60在第二槽51内滑动,将布料向避让槽50内拉,防止布料掉落到地上。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验布时,现将缠绕有待检验布料的放布辊11和空的收布辊12安装完毕,将布料穿过两个承接辊70之间后,从检验台10上拉至穿过另一组防皱辊组,最后固定在收布辊12上。此时,布料平整贴附在检验台10斜面的表面。依次启动第一电机13和第二电机14,放布辊11和收布辊12转动,带动布料传动。使用者在照明层20一侧观察布料是否有问题。发现布料上污渍或杂物时,停止第一电机13和第二电机14,布料由于惯性继续传动,布料松动。

启动驱动缸42,气缸端部的活塞驱动固定块41下降,当压辊44下端抵接布料时,关闭气缸。手捏住施力块413,转动u形杆412,第一滑块46失去限位,复位弹簧47的回弹力驱使第一滑块46向空腔45另一端滑动。此时,相邻辊组的两个压辊44之间的间距增大,固定连接于第一滑块46的辊组将布料抵紧的同时,该辊组向远离另一组辊组一侧滑动,将两组辊组之间的布料张紧,方便使用者处理。

验布状态下,张紧辊53下端抵接于布料,将布料张紧。关闭第一电机13和第二电机14后,布料由于惯性仍继续传动,此时,布料不再受张紧辊53抵接处于松弛状态,张紧弹簧61复位,将张紧块60下压,张紧块60在第二槽51内滑动,将布料向避让槽50内拉,防止布料掉落到地上。

污渍处理完毕后,转动u形杆412,使之脱离嵌槽411。对固定在第一滑块46上的辊组施以向另一组辊组一侧的力,第一滑块46向空腔45另一侧滑动,两组辊组之间的间距减小直至相抵接。此时,转动u形杆412,u形杆412端部嵌入嵌槽411内,将第一滑块46位置固定。清洁完毕后,启动气缸,活塞驱动固定块41上升至初始位置,继续启动第一电机13和第二电机14,布料继续传动,继续对布料进行检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