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电镀车间的移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21850发布日期:2020-09-15 19:14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电镀车间的移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载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电镀车间的移载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环境中,在生产车间内,遇到需要对大件产品移送至封闭式处理区域的情况时,一般采用行车等吊具或者采用轨道式移载小车等水平移载器具进行待加工品或者成品的移送工作。比如,热处理车间和电镀车间的日常作业中,一般由移载车将产品移送至专门的热处理室或者电镀室内进行处理。由于热处理室和电镀室的特殊工况环境,对于移载车的电控和电气结构提出了较大的要求,因此此类移载车的结构设计要求机械强度高、耐腐蚀、耐高温,随之带来的是高昂的造价和维护成本,即便如此,由于工作环境的恶劣条件,此类移载设备的使用寿命依然不高;有些场合下,使用纯机械制造成型移载车,其动力一般由人工提供,也就是说,在入室和移出时,由人工推送或者拉拽来提供移载动力,这种方式对于工人的操作熟练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稍有不慎就会酿成人伤事故,并且,由于人力输出的限制,也会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另外,传统的移载车的轨道设计一般采用直线往复式设计,因此只能供单台移载车进行移载作业。而经热处理后的产品大部分都需要冷却降温,某些电镀后的产品也需要静置特定时长后使表层镀膜稳定,在这些情况下,传统的移载车轨道设计就会严重制约生产效率,使得热处理室和电镀室长时间被闲置,浪费了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电镀车间的移载装置,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适用于电镀车间的移载装置,包括移载车本体和导轨,所述移载车本体设置于所述导轨上,并且在所述导轨上往复移动,其中,

所述移载车本体包括移载台,所述移载台用于装载待转移物品,所述移载台的底部设有导轮,所述导轮卡入所述导轨上,

所述移载台通过一牵引装置连接一牵引机,所述牵引机提供所述移载台进行往复移动的牵引动力,所述牵引装置将所述牵引车提供的牵引动力传递给所述移载台,所述牵引机设置于所述导轨的一端,

所述导轨的另一端设有电镀室;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牵引动力供给外置,再经由牵引装置将动力传递给移载台,实现纯机械的移载结构,通过单一移载台结构即实现了移载车的全部移载功能。由于电控和动力结构均设置于移载台外,不随移载台同步移动,更无需进入恶劣工况环境中。

所述牵引装置包括主牵引绳和接驳单元,所述主牵引绳的一端连接所述牵引机、另一端通过所述接驳单元连接所述移载台。

所述主牵引绳包括前进绳和后退绳,所述导轨的不设置所述牵引机的一端设有一转向组件,所述前进绳绕过所述转向组件后,其一端连接所述牵引机、另一端连接所述移载台;

所述后退绳位于所述牵引机和所述移载台之间,所述后退绳的一端连接所述牵引机、另一端连接所述移载台。

所述转向组件包括一从动轮,所述从动轮通过支架设置于所述导轨的不设置所述牵引机的一端,所述前进绳绕经所述从动轮后连接所述牵引机和所述移载台。

优选的,所述转向组件设置于所述电镀室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前后主牵引绳,实现了移载台的前进和后退,转向组件也可无电气组成,可应对工作区的恶劣环境,稳定工况。

所述接驳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主牵引绳上的接驳钩和设置于所述移载台上的接驳扣,所述接驳钩勾住所述接驳扣后形成一固定连接结构,从而使所述主牵引绳连接所述牵引机和所述移载台。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接驳单元,实现了对移载台和牵引机之间的牵引连接结构的快速拆卸和接驳的功能效果,使得操作人员可以方便快捷进行牵引系统的建立和拆除,可有效降低操作人员与经处理后的产品的近距离接触时间,保障人员安全和身体健康。

所述接驳单元包括一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一端连接所述接驳钩、另一端连接所述主牵引绳,其中:

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接驳盘和第二接驳盘,所述第一接驳盘固定连接所述主牵引绳,所述第二接驳盘固定连接所述接驳钩;

所述第一接驳盘与所述第二接驳盘之间设有连接绳。

所述第一接驳盘与所述第二接驳盘之间设有至少两根连接绳,且相邻的所述连接绳之间相互平行。

所述连接绳采用钢丝制成的连接绳,且所述第一接驳盘与所述第二接驳盘之间连接的所有的所述连接绳的拉力总和小于其所连接的所述主牵引绳的拉力。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器,将牵引装置可能因异常状况而发生断裂的位置集中在连接器处,以机械结构方式实现了和熔断器相似的功能,可快速定位断裂处,有效避免因为荷载过高,导致牵引机输出异常而损坏或者牵引力异常导致拉坏接驳扣,还可以通过连接绳数量的不同组合实现不同的牵引力阈值的调节。

所述导轮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围绕所述导轮的轮面一圈后闭合,所述导轮通过所述凹槽卡入所述导轨中。

所述导轮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凹槽,同一所述导轮上的相邻的凹槽相互平行地设置于导轮轮面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道位于轮面上的凹槽,降低了轮子脱轨后侧倾的风险。

所述导轨包括行车段导轨和旁出段导轨,所述旁出段导轨垂直于所述行车段导轨;

所述行车段导轨的设置高度高于所述旁出段导轨的设置高度;

所述行车段导轨包括固定导轨和可移动导轨,所述可移动导轨位于所述行车段导轨与所述旁出段导轨的交汇处,所述可移动导轨的底部设有架设于所述旁出段导轨上的导轮。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旁出段导轨和可移动导轨,在设置多部移载台的情况下,通过旁出段导轨和可移动导轨的灵活应用和各段导轨的相互配合,实现多部移载台持续工作的效果,而且,还可以作为维护使用。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备全机械结构的移载台,将工作区的恶劣环境对移载设备的电气结构造成的威胁和损伤降至最低,且具有多段功能导轨配合,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移载时的脱轨和倾覆的风险也被降低,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轨设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轨设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导轨设置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6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移载台导轮结构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移载台导轮结构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当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或“具有”及其任何变形,其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组成部件或单元的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组成部件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部件组成或者组成单元。

参照图1,一种适用于电镀车间的移载装置,包括移载车本体和导轨,移载车本体设置于导轨上,并且在导轨上作直线式的往复移动,从而将待处理的本成品移送到如电镀室或者其他处理室内。在导轨的一端设置牵引机20、另一端设置电镀室40,移载车本体位于牵引机和电镀室之间。如图1所示,移载车本体包括移载台30,其具有便于承载待处理半成品的台面,移载台30的底部设有导轮,导轮卡入导轨上。移载台30通过牵引装置连接牵引机20。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导轨包括行车段导轨11和旁出段导轨12,旁出段导轨12垂直于行车段导轨11。行车段导轨11的设置高度高于旁出段导轨12的设置高度。行车段导轨11包括固定导轨和可移动导轨1101,可移动导轨1101位于行车段导轨11与旁出段导轨12的交汇处,可移动导轨1101的底部设有架设于旁出段导轨12上的导轮。通过设置旁出段导轨12和可移动导轨1101,在设置多部移载台30的情况下,通过旁出段导轨12和可移动导轨1101的灵活应用和各段导轨的相互配合,实现多部移载台30持续工作的效果,使单台移载车无法长时间独占导轨资源,使得产能得以大大提升,而且,还可以作为维护使用,在对任一部移载台进行维护时,将其推至旁出段导轨12处进行维护,待维护作业完毕后再推回行车段导轨11上。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本申请的导轨中可包括一段行车段导轨11和多段旁出段导轨12,从而形成多个旁出口,以便提高产能。此时,两个相邻的旁出段导轨之间的固定导轨1102的长度设置为大于单个移载台30的长度。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些优选实施例中,仅在行车段导轨11的同一侧设置朝一个方向旁出的旁出段导轨12,该结构可应对另一侧设置布局空间较窄的应用场合。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行车段导轨11的两侧均可设置旁出段导轨12,以便增加产能。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在同一段旁出段导轨12上,设置多个可移动导轨,任一段可移动导轨移动至与该旁出段导轨与行车段导轨交汇处,即与其前后段的固定导轨拼合为完整的行车段导轨,以此提高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可移动导轨,其相当于下部为架设于旁出段导轨12上的另一种结构的移载台,其上部相当于部分行车段导轨11,可以被视作一种组合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导轨可采用两根铁条制成,两根铁条相互平行且间隔一定距离放置于工作区的地面后再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地面上。

需要说明的是,任一导轨的两端均设置防撞组件,比如采用橡胶或者硬塑料制成防撞块后设置于导轨任一根轨道的起始端或者末端。包括行车段导轨和旁出段导轨上均应当设置防撞组件。如图1所示,在行车段导轨11的起始端设有防撞组件80。在旁出段导轨的两端也均设有防撞组件。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牵引装置包括主牵引绳和接驳单元60,主牵引绳的一端连接牵引机20、另一端通过接驳单元60连接移载台30。

如图1、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主牵引绳包括前进绳51和后退绳52,导轨上的不设置牵引机20的一端设有一转向组件21,前进绳51绕过转向组件21后,其一端连接牵引机20、另一端连接移载台30的朝向电镀室40的一端;后退绳52位于牵引机20和移载台30之间,后退绳52的一端连接牵引机20、另一端连接移载台30的朝向牵引机20的一端。

在其中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牵引机20上设有卷线器201,前进绳51和后退绳52均连接至卷线器。卷线器内设有收线辊和放线辊,可将前进绳51绕在收线辊上,将后退绳52绕在放线辊上,在牵引移载台20向电镀室40前进时,前进绳被拖动,此时收线辊发挥收线作用,使前进绳被收紧,同时,放线辊则起放线作用,使后退绳被放长;在牵引移载台20退出电镀室40时,收线辊起放线作用,而放线辊此时则起收线作用,使后退绳被收紧。

在其中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转向组件21包括从动轮,从动轮通过支架设置于导轨的不设置牵引机20的一端,前进绳51绕经从动轮后连接牵引机20和移载台30。

在其中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转向组件21设置于电镀室40内。

如图1、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接驳单元60包括设置于主牵引绳上的接驳钩61和设置于移载台30上的接驳扣62,接驳钩61勾住接驳扣62后形成一固定连接结构,从而使主牵引绳连接牵引机20和移载台30。

需要说明的是,前进绳和后退绳均设有接驳钩,对应的,移载台的两端均设有接驳扣。

如图5所示,在其中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接驳钩61设置为长条状结构的接驳钩,其中段固定连接主牵引绳,接驳扣62设置为半环状结构的接驳扣,接驳钩61的长度大于接驳扣62的直径,使得接驳钩61的长条状结构穿过接驳扣62的半环状结构后,可卡在环上,实现两者的快速连接。该结构无需精密组件配合,制造简单,接驳操作快速方便,尤其适合高热、高腐蚀等恶劣的工况环境下使用。基于此优选实施例,可在接驳钩61的长条状结构的两端设置倒钩,其设置用意在于,当接驳钩61从下而上穿过接驳扣62的半环状结构后,在其卡在环面上时,可通过倒钩使其滑动受到限制,从而减少其从接驳扣的环中脱出。

如图5、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接驳单元包括连接器63,连接器63的一端连接接驳钩61、另一端连接主牵引绳,其中:

连接器63包括第一接驳盘6301和第二接驳盘6302,第一接驳盘6301固定连接主牵引绳,第二接驳盘6302固定连接接驳钩61,第一接驳盘6301与第二接驳盘6302之间设有连接绳6303。如图6所示为连接至主牵引绳中的前进绳51时的连接结构,其中,第一接驳盘6301连接前进绳51的一端,第二接驳盘6302通过前进绳副绳5101连接接驳钩61。

在其中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接驳盘6301与第二接驳盘6302之间设有至少两根连接绳6303,且相邻的连接绳6303之间相互平行。

在其中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连接绳6303采用钢丝制成,且任一连接绳6303的拉力均小于主牵引绳中的前进绳或者后退绳的拉力,并且,同一连接器中的第一接驳盘和第二接驳盘之间连接的所有的连接绳的拉力总和小于其所连接的主牵引绳的拉力。如图6所示结构中,共有4根连接绳6303,则这4根连接绳的拉力总和小于其所连接的前进绳51的拉力。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绳6301与接驳盘之间的连接可采用焊接方式,也可以在接驳盘上设置通孔,将连接绳的一端穿过通孔后打结,实现两者的连接。

如图7、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移载台30的底部设置的导轮31上设有凹槽,凹槽围绕导轮31的轮面一圈后闭合,导轮31通过凹槽卡入导轨70中。

在其中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导轮31上设有至少两个凹槽,同一导轮31上的相邻的凹槽相互平行地设置于导轮31的轮面上。

如图7所示,在其中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导轮31的轮面上设有三个凹槽,正常运作时的移载台,其导轮上的中间的凹槽位于导轨上,在脱轨等异常情况发生时,导轮上的两侧的凹槽可发挥作用后使移载台依然在导轨上移载。

如图8所示,在其中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导轮31的轮面上设有一个凹槽,其一侧设有一导向轮32,导向轮32的轮面压紧在导轨70的侧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牵引动力供给外置,再经由牵引装置将动力传递给移载台,实现纯机械的移载结构,通过单一移载台结构即实现了移载车的全部移载功能。由于电控和动力结构均设置于移载台外,不随移载台同步移动,更无需进入恶劣工况环境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也同样适用于热处理室,包括各类真空烧结炉等热处理环境。在移载车入室后,可通过接驳单元快速断开与移载台的连接后使室门封闭,在处理完成后,再快速接驳后将移载台牵引出。接驳作业时长可控制在极短时间内,之后,人员可迅速远离移载台,大大降低了处理环境可能给人员带来的高温辐射伤害。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