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大载重货梯上的8:1单排对重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16608发布日期:2020-08-11 21:27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大载重货梯上的8:1单排对重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对重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大载重货梯上的8:1单排对重架结构。



背景技术:

对重装置是电梯曳引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平衡轿厢的重量和部分电梯负载重量,同时减少曳引电动机的功率和曳引轮、蜗轮上的力矩,因此电梯的载重量与对重装置息息相关,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电梯载重量需求逐渐提高,特别是在货梯领域,为了提高运输效率,通常要求货梯的最大载重达到5吨以上,而一些大型机械制造企业,会要求载重货梯的最大载重达到20吨,而传统载重货梯仅能满足最大2吨的载重量,传统载重货梯相对于大载重货梯在对重架结构上需要进行技术改进,以使其满足载重需求,而现有的电梯制造厂家一般是将对重架设置为不同曳引比的对重架结构,通过将曳引力分配至不同的对重绳中进行平衡,忽略了对重架自身的结构强度需求,导致对重架自身在运行过程中经常由于结构强度不足,导致其发生形变,而对重架发生形变后导靴与导轨之间的配合顺滑性降低,将导致对重架在滑动过程中阻力增大,提高电梯运行的能耗,变形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对重架脱轨,发生意外事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大载重货梯上的8:1单排对重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大载重货梯上的8:1单排对重架结构,包括左右并排设置的两个对重架单元,两个对重架单元之间设有连接板拼接,所述对重架单元包括对重框架、设置在对重框架的四个边角处的导靴、设置在对重框架底部的调节座、设置在对重框架内的两个对重轮,所述对重框架中设有连接槽钢,所述连接槽钢将对重框架划分为上部用于安装对重轮的上安装区和下部用于安装对重块的下安装区,两个所述对重轮并排间隔安装在上安装区内,所述下安装区内设有将下安装区平分为左右半部的中间立柱,两个对重轮分别设置在下安装区左右半部的正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对重框架包括顶部前后两侧的两条上横梁、左右两侧的对重立柱、底部前后两侧的两条下横梁,所述对重框架为长方体框架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对重轮的中心设有用于支撑对重轮转动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设有用于固定安装转轴的u型螺栓,所述转轴通过u型螺栓固定扣压在上横梁的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横梁的顶部设有两个护罩,底部设有若干条挡绳角钢,所述护罩和挡绳角钢均安装在两条上横梁之间,所述护罩罩设在对重轮的正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对重框架上设有导靴板,所述导靴通过导靴板固定安装在对重框架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靴包括与导靴板贴合安装的安装板、设置在安装板上的加强筋、设置在加强筋上的调节机构、通过调节机构调节的滑块,所述滑块上开设有滑槽。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调节座由顶部和底部的两块支撑板、以及设置在两块支撑板之间的两个支撑筋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对重框架还包括有联接板,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均通过联接板固定安装在对重立柱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中间立柱为工型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对重立柱的侧面设有用于安装对重块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设置在朝向下安装区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对重架分为两个对重架单元,对重架单元之间通过连接板拼接,同时在每个对重架单元中设置两个对重轮,使对重架形成8:1的曳引比,降低对重绳的负载力,同时通过对重架自身的结构改进,包括在对重架框架的底部设置调节座,将对重块的安装区域设置为四个部分,下安装区内设置中间立柱,使对重架框架内部结构强度提高,并且对重架框架中的上横梁和下横梁均通过联接板固定安装在对重立柱上,使对重架框架的外部结构强度得到保证,不易发生变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图2中ⅰ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施例导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调节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大载重货梯上的8:1单排对重架结构,包括左右并排设置的两个对重架单元1,两个对重架单元1之间设有连接板2拼接,所述对重架单元1包括对重框架3、设置在对重框架3的四个边角处的导靴4、设置在对重框架3底部的调节座5、设置在对重框架3内的两个对重轮6,所述对重框架3中设有连接槽钢7,所述连接槽钢7将对重框架3划分为上部用于安装对重轮6的上安装区8和下部用于安装对重块的下安装区9,两个所述对重轮6并排间隔安装在上安装区8内,所述下安装区9内设有将下安装区9平分为左右半部的中间立柱10,两个对重轮6分别设置在下安装区9左右半部的正上方,通过将对重架分为两个对重架单元1,对重架单元1之间通过连接板2拼接,同时在每个对重架单元1中设置两个对重轮6,使对重架形成8:1的曳引比,降低对重绳的负载力,同时通过对重架自身的结构改进,包括在对重架框架的底部设置调节座5,将对重块的安装区域设置为四个部分,下安装区9内设置中间立柱10,使对重架框架内部结构强度提高,并且对重架框架中的上横梁31和下横梁33均通过联接板34固定安装在对重立柱32上,使对重架框架的外部结构强度得到保证,不易发生变形。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对重框架3包括顶部前后两侧的两条上横梁31、左右两侧的对重立柱32、底部前后两侧的两条下横梁33,所述对重框架3为长方体框架结构,所述上横梁31、下横梁33均采用槽钢结构,便于对重架框架的安装同时可以有效提高其结构强度,防止其发生形变。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对重轮6的中心设有用于支撑对重轮6转动的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两端设有用于固定安装转轴11的u型螺栓12,所述转轴11通过u型螺栓12固定扣压在上横梁31的下方,所述转轴11与对重轮6之间设有滚珠轴承,对重轮6通过滚珠轴承沿转轴11转动,所述转轴11的两端通过u型螺栓12扣压固定在上横梁31的下方,安装便捷,并且对重绳在牵引过程中,转轴11的受力作用点始终位于上横梁31的底面,避免u型螺栓12在工作过程中受力过大而受损,u型螺栓12在此仅需起到限位的作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横梁31的顶部设有两个护罩13,底部设有若干条挡绳角钢14,所述护罩13和挡绳角钢14均安装在两条上横梁31之间,所述护罩13罩设在对重轮6的正上方,通过在上横梁31中设置护罩13和挡绳角钢14均可以使对重框架3的结构强度进一步稳固,使两条上横梁31始终保持平行设置,每个所述对重轮6的两侧均设有挡绳角钢14,挡绳角钢14与对重轮6之间间隔5mm~10mm,对对重绳起到限位作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对重框架3上设有导靴板15,所述导靴4通过导靴板15固定安装在对重框架3上。所述导靴4包括与导靴板15贴合安装的安装板41、设置在安装板41上的加强筋42、设置在加强筋42上的调节机构43、通过调节机构43调节的滑块44,所述滑块44上开设有滑槽441,当对重框架3发生微小形变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调节机构43以及导靴4与导靴板15之间的相对安装位置进行调节,无需对整个对重架进行修复或更换,降低维保成本。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调节座5由顶部和底部的两块支撑板51、以及设置在两块支撑板51之间的两个支撑筋52构成,所述支撑筋52为槽钢结构,两个支撑筋52之间正对或背对设置,调节座5的支撑强度有效提高,所述调节座5设置有若干个,所述调节座5设置在对重块安装区的正下方中部位置。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对重框架3还包括有联接板34,所述上横梁31和下横梁33均通过联接板34固定安装在对重立柱32上。所述中间立柱10为工型结构。所述对重立柱32的侧面设有用于安装对重块的安装槽321,所述安装槽321设置在朝向下安装区9的一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