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陶瓷复合落煤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08577发布日期:2020-08-11 21:10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磨陶瓷复合落煤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陶瓷复合落煤管。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一种高效、低污染的节能产品,自问世以来,在国内外得到了迅速的推广与发展,也为国内节能降耗、减低碳排放做出巨大的贡献。为了提高燃烧效率,目前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一般会将燃煤磨成细粉,以煤粉为燃料。

由于燃煤在磨粉后具有一定的含水率,而燃煤中又含有硫、磷等元素,导致煤粉具有酸性,煤粉输送过程中,由于重力作用,煤粉对管道的冲刷力较大。上述因素综合,会导致落煤管容易被腐蚀,局部位置极易蚀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耐磨陶瓷复合落煤管,能够耐磨、耐高温,抗冲击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较好,生产过程简单,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耐磨陶瓷复合落煤管,包括管体,管体顶部设置有煤粉入口,底部设置有多个煤粉出口,所述煤粉入口和煤粉出口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管体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复合陶瓷层,所述管体的折弯处固定设置有折弯陶瓷层,所述管体管路分叉处固定设置有尖角陶瓷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复合陶瓷层包括陶瓷层,所述陶瓷层通过水泥层与管体内侧壁粘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陶瓷层由多个瓷片拼接而成,所述相邻瓷片之间通过耐高温耐腐蚀粘接剂粘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瓷片一侧开设有结合槽,另一侧设置有与结合槽形状相适配的凸起,所述结合槽的尺寸大于凸起的尺寸。

优选的,所述陶瓷层内侧包覆有聚氨酯膜。

进一步,所述折弯陶瓷层和尖角陶瓷层内侧包覆有聚氨酯膜。

进一步,所述折弯陶瓷层和尖角陶瓷层通过水泥层与管体内侧壁粘接固定。

进一步,所述折弯陶瓷层由多个折弯瓷片拼接而成,所述尖角陶瓷层由多个尖角瓷片拼接而成;所述折弯瓷片之间,以及所述尖角瓷片之间,均通过耐高温耐腐蚀粘接剂粘接固定。

进一步,所述折弯瓷片一侧开设有折弯瓷片结合槽,另一侧设置有与折弯瓷片结合槽形状相适配的折弯瓷片凸起,所述折弯瓷片结合槽的尺寸大于折弯瓷片凸起的尺寸;所述尖角瓷片一侧开设有尖角瓷片结合槽,另一侧设置有与尖角瓷片结合槽形状相适配的尖角瓷片凸起,所述尖角瓷片结合槽的尺寸大于尖角瓷片凸起的尺寸。

进一步,所述复合陶瓷层、折弯陶瓷层和尖角陶瓷层的陶瓷材料采用氧化铝陶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管体内设置陶瓷保护层,能够有效对管体起到保护作用,极大提高整个管体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陶瓷保护层,陶瓷层由多个瓷片拼接而成,加工生产难度低,制造成本低廉;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陶瓷片拼接成管的方式制作陶瓷内管,将陶瓷管分解成为了一个个单独的陶瓷片,极大减小了单个陶瓷部件的面积,抗冲击性能得到了极大提高;本实用新型在陶瓷层内侧包覆了聚氨酯膜,能够极大提高耐腐蚀性能和抗渗漏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煤粉出口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瓷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折弯瓷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尖角瓷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体,2、煤粉出口,3、煤粉入口,4、连接法兰,5、复合陶瓷层,51、陶瓷层,52、聚氨酯膜,51a、瓷片,51b、凸起,51c、结合槽,53、水泥层,6、折弯陶瓷层,6a、折弯瓷片,6b、折弯瓷片凸起,6c、折弯瓷片结合槽,7、尖角陶瓷层,7a、尖角瓷片,7b、尖角瓷片凸起,7c、尖角瓷片结合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耐磨陶瓷复合落煤管,包括管体1,管体1顶部设置有煤粉入口3,底部设置有多个煤粉出口2,所述煤粉入口3和煤粉出口2设置有连接法兰4。

如图2、图5和图7所示,所述管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复合陶瓷层5,所述管体1的折弯处固定设置有折弯陶瓷层6,所述管体1管路分叉处固定设置有尖角陶瓷层7。

采用这样的结构,相当于在管体1内侧布置了一道陶瓷挡板,管道内的煤粉颗粒和具有酸性的湿润气体会被挡板阻隔,不会与管体1直接接触,从而有效对管体1形成了保护。

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改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复合陶瓷层5包括陶瓷层51,所述陶瓷层51通过水泥层53与管体1内侧壁粘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陶瓷层51由多个瓷片51a拼接而成,所述相邻瓷片51a之间通过耐高温耐腐蚀粘接剂粘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瓷片51a一侧开设有结合槽51c,另一侧设置有与结合槽51c形状相适配的凸起51b,所述结合槽51c的尺寸大于凸起51b的尺寸。

优选的,所述陶瓷层51内侧包覆有聚氨酯膜52。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耐高温耐腐蚀粘接剂优选有机硅类胶、酚醛树脂胶、耐温环氧胶、聚酰亚胺胶中的一种。本实用新型采用耐高温耐腐蚀粘接剂将瓷片51a粘接,拼接成陶瓷层51,耐高温耐腐蚀粘接剂除了粘接作用外,还可以作为填料,填充瓷片51a之间的结合缝隙,起到防渗漏的作用。此外,由于有粘接剂作为填料,可以允许瓷片51a之间在装配时具有一定的间隙,以获得较大的装配余量,更利于拼接操作和实际装配。增加聚氨酯膜52后,防渗漏和耐腐蚀性能能够进一步提高。

上述的凸起51b和结合槽51c是为了让瓷片51a拼接时更容易定位和便于结合,同时也是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可以一定程度防止成型的陶瓷层51渗漏。所述凸起51b和结合槽51c可以是多种形式的,不拘泥于图3、图4中的形状。比如,凸起51b和结合槽51c的截面形状可以是三角形、半圆形、半椭圆形等形状。

而专门在折弯处(图1中的a处)设置折弯陶瓷层6,在分叉处(图1中的b处)设置尖角陶瓷层7,则是考虑到上述位置极易发生渗漏,容易产生渗漏点,从而蚀穿管体1。设置专门的折弯陶瓷层6和尖角陶瓷层7可以有效避免上述位置发生渗漏。

如图5~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改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折弯陶瓷层6和尖角陶瓷层7通过水泥层53与管体1内侧壁粘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折弯陶瓷层6由多个折弯瓷片6a拼接而成,所述尖角陶瓷层7由多个尖角瓷片7a拼接而成;所述折弯瓷片6a之间,以及所述尖角瓷片7a之间,均通过耐高温耐腐蚀粘接剂粘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折弯瓷片6a一侧开设有折弯瓷片结合槽6c,另一侧设置有与折弯瓷片结合槽6c形状相适配的折弯瓷片凸起6b,所述折弯瓷片结合槽6c的尺寸大于折弯瓷片凸起6b的尺寸;所述尖角瓷片7a一侧开设有尖角瓷片结合槽7c,另一侧设置有与尖角瓷片结合槽7c形状相适配的尖角瓷片凸起7b,所述尖角瓷片结合槽7c的尺寸大于尖角瓷片凸起7b的尺寸。

同样的,所述折弯瓷片凸起6b和折弯瓷片结合槽6c,以及尖角瓷片凸起7b和尖角瓷片结合槽7c也同样可以是多种形式的,不拘泥于图6、图8中的形状。比如,折弯瓷片凸起6b和折弯瓷片结合槽6c,以及尖角瓷片凸起7b和尖角瓷片结合槽7c的截面形状可以是三角形、半圆形、半椭圆形等形状。

为了进一步增强抗渗漏性能,所述折弯陶瓷层6和尖角陶瓷层7内侧同样包覆有聚氨酯膜52。

本实用新型的瓷片51a、折弯瓷片6a和尖角瓷片7a是本实用新型的核心部件,优选采用成本低廉,易烧结成型的氧化铝陶瓷。

为了增加本实用新型陶瓷的抗冲击性能,需要烧制的瓷片51a、折弯瓷片6a和尖角瓷片7a中不含有或者少含有气泡,降低发生破损的几率。

本实用新型的瓷片51a、折弯瓷片6a和尖角瓷片7a优选采用以下成分:sio24~5%、zro21.2~2%、cao1~1.8%、mgo0.5~0.8%、sic1~1.6%、tio20.05~0.15%,其余为al2o3。其中al2o3的含量优选在90%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瓷片51a、折弯瓷片6a和尖角瓷片7a优选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首先选取粒度在50μm以下的各成分原料;然后将各成分原料按照成分配比混合均匀;而后将混均的粉料直接压制成瓷片51a、折弯瓷片6a或尖角瓷片7a形状或者加入结合剂混均后塑成瓷片51a、折弯瓷片6a或尖角瓷片7a形状;最后将成型的瓷片51a、折弯瓷片6a或尖角瓷片7a坯胎高温烧结成瓷片,烧结温度在1200℃以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式制备瓷片51a、折弯瓷片6a和尖角瓷片7a,是基于氧化铝陶瓷在烧结过程中易起泡的特性。这样会导致陶瓷的耐冲击性能低下。而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式,增加了其它金属氧化物,可以提高陶瓷的抗冲击和耐腐蚀性能,同时使烧结的陶瓷表面形成具有一定粗糙度的釉面,便于陶瓷片附着在金属管体内。sio2、cao和sic的加入,还能作为填料,填充陶瓷烧结过程中形成的气泡,使陶瓷瓷片更为密实,抗冲击性能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