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灌装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瓶盖分离定位装置及理盖机。
背景技术:
针对带有握把的包装容器,例如某些塑料油瓶、酱油瓶等,如需用到翻盖开启的瓶盖时,需要使瓶盖开口的方向与手持的位置相反,以方便倾倒,使用户获得较好的使用体验。对于此类瓶盖,在安装时需要对瓶盖进行定位,使安装后瓶盖的开口保持在正确的方向上,然后才能抓取瓶盖进行安装。因此需要一种有效的瓶盖定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瓶盖分离定位装置,对翻盖开启的瓶盖进行有效分离定位,方便后续安装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理盖机,其可对翻盖开启的瓶盖进行高效率理盖。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瓶盖分离定位装置,包括旋转座、固定板、若干行星转台、齿圈、底板、盖板、分盖盘和导板,所述固定板环绕所述旋转座设置并与所述旋转座固定连接,若干所述行星转台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并与所述齿圈啮合,使所述行星转台绕所述旋转座的轴心公转并自转,所述齿圈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盖板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盖板包围所述行星转台的外周并覆盖在所述齿圈上方,所述分盖盘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分盖盘的边缘设置有限位挡片及容纳瓶盖的限位缺口,所述导板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设置有弧形的限位侧面,所述瓶盖可卡入所述限位缺口与所述限位侧面之间并在所述行星转台表面跟随所述行星转台旋转,所述限位挡片使所述瓶盖在设定位置停止旋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行星转台包括固定轴、轴承和齿盘,所述固定轴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并与所述齿盘的内侧连接,所述齿盘的外侧设置有若干轮齿,所述轮齿与所述齿圈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齿盘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容纳所述瓶盖的定位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缺口的轮廓呈弧形,所述弧形所对应的圆的直径与所述瓶盖的外径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挡片与所述分盖盘垂直设置,所述限位挡片靠近所述瓶盖的一侧为弧面且与所述瓶盖的侧壁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底板间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盖板的表面不低于所述行星转台的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盖板与所述导板、所述齿圈均间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板上方设置有限高板,所述限高板与所述导板平行设置,所述限高板与所述瓶盖的顶部间隔设定距离,所述设定距离小于所述瓶盖的高度。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理盖机,包含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瓶盖分离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瓶盖分离定位装置具有能绕旋转座的轴心公转并自转的若干行星转台,行星转台通过与分盖盘、导板搭配使用,使翻盖式瓶盖在行星转台上旋转并调整至特定的位置,实现翻盖式瓶盖的高效分离、定位,方便后续的瓶盖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瓶盖分离定位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处放大图;
图4为图2的c处放大图。
图中:
1、旋转座;2、固定板;3、行星转台;31、固定轴;32、轴承;33、齿盘;4、齿圈;5、底板;6、盖板;7、分盖盘;71、限位挡片;8、导板;9、限高板;100、瓶盖;110、盖檐;120、连接带;200、进盖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瓶盖分离定位装置包括旋转座1、固定板2、若干行星转台3、齿圈4、底板5、盖板6、分盖盘7和导板8,固定板2环绕旋转座1设置并与旋转座1固定连接,若干行星转台3可转动地设置在固定板2上并与齿圈4啮合,使行星转台3绕旋转座1的轴心公转并自转,齿圈4固定在底板5上,盖板6与固定板2连接,盖板6包围行星转台3的外周并覆盖在齿圈4上方,分盖盘7固定在固定板2上,分盖盘7的边缘设置有限位挡片71及容纳瓶盖100的限位缺口,导板8与底板5固定连接并设置有弧形的限位侧面,瓶盖100可卡入限位缺口与限位侧面之间并在行星转台3表面跟随行星转台3旋转,限位挡片71使瓶盖100在设定位置停止旋转。
本实施例的瓶盖分离定位装置具有能绕旋转座1的轴心公转并自转的若干行星转台3,行星转台3通过与分盖盘7、导板8搭配使用,使瓶盖100在行星转台3上旋转并调整至特定的位置,实现瓶盖100的高效分离、定位,方便后续的安装。其工作过程如下:瓶盖100由进盖口200输入,滑过盖板6后输送到行星转台3上,并卡入分盖盘7的限位缺口内,随着行星转台3的运动,导板8的限位侧面开始与瓶盖100的侧面接触,使瓶盖100被限制在分盖盘7与导板8之间。由于行星转台3在跟随固定板2绕旋转座1的轴线逆时针公转的同时与齿圈4啮合,齿圈4施加给行星转台3的反作用力矩使行星转台3发生顺时针的自转,从而带动瓶盖100也发生顺时针方向的旋转。翻盖式的瓶盖100具有盖檐110和连接带120,盖檐110的边缘呈弧形并凸出于瓶盖100的侧壁以方便手指开启,连接带120用于连接瓶盖100的上下两部分,连接带120凸出于瓶盖100的侧壁且表面不平滑,当盖檐110与限位挡片71接触时,由于盖檐110的边缘平滑,限位挡片71无法阻止瓶盖100的旋转,只有当限位挡片71与连接带120抵接时,才能克服行星转台3驱动瓶盖100旋转的摩擦力,使瓶盖100停止旋转,从而实现对瓶盖100的定位。当瓶盖100定位完成后,将由其他部件抓取并完成瓶盖100的安装。
盖板6的作用在于给瓶盖100提供了一个平整的由进盖口200输送至行星转台3表面的平面,由于若干行星转台3之间间隔设置,具有较大的间隙,盖板6可防止瓶盖100在进盖过程中掉入此间隙内卡住轮齿,导致装置无法正常运行。盖板6通过覆盖齿圈4,也能防止灰尘或异物掉入齿圈4中。
如图4所示,优选的,行星转台3包括固定轴31、轴承32和齿盘33,固定轴31固定在固定板2上,轴承32套设在固定轴31上并与齿盘33的内侧连接,齿盘33的外侧设置有若干轮齿,轮齿与齿圈4啮合。通过设置轴承32,使齿盘33收到的摩擦力更小,因而更容易发生自转,减小装备的运行阻力。
进一步的,齿盘33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垫,防滑垫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容纳瓶盖100的定位槽。由于瓶盖100的质量轻,瓶盖100自身重力在行星转台3上产生的压力很小,因而二者之间的静摩擦力也较小,易发生打滑现象而使瓶盖100无法顺利跟随行星转台3旋转,而设置防滑垫能有效增加摩擦力,防止打滑。定位槽使瓶盖100更容易进入指定的位置,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优选的,限位缺口的轮廓呈弧形,弧形所对应的圆的直径与瓶盖100的外径相等,从而使限位缺口可以较好的包裹住瓶盖100,增加瓶盖100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限位挡片71与分盖盘7垂直设置,限位挡片71靠近瓶盖100的一侧为弧面且与瓶盖100的侧壁贴合,瓶盖100具有一定的高度,限位挡片71可提供额外的定位效果,进一步增加了瓶盖100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
优选的,固定板2与底板5间隔设置,从而减小摩擦力,装置的运行噪音小、耗能少。
优选的,盖板6的表面不低于行星转台3的表面,从而使瓶盖100可以顺利由盖板6输送至行星转台3上。在本实施例中,盖板6的表面略高于行星转台3的表面,使瓶盖100能更顺利地输送到行星转台3上。
进一步的,盖板6与导板8、齿圈4均间隔设置。导板8和齿圈4均为固定设置的部件,而盖板6由于和固定板2连接,属于旋转的部件,间隔设置可减小装置运行时的摩擦力和运行噪音。
因盖板6上需要开设若干尺寸比行星转台3略大的孔洞,使行星转台3旋转时,其边缘不与盖板6发生摩擦,盖板6可选用塑料材质制作以降低成本和加工难度。盖板6为非承重部件,仅需为瓶盖100提供支撑,而瓶盖100的重量极低,塑料材质的盖板6即拥有足够的强度。另外,由于固定板2上已安装了较多的部件,而固定板2一端与旋转座1固定,另外一端悬空,所能承载的重量有限,塑料材质的盖板6相较于金属材质,重量大为减轻,可减小对固定板2的压力,使固定板2所需要的结构强度减小,有利于降低成本。
优选的,导板8上方设置有限高板9,限高板9与导板8平行设置,限高板9与瓶盖100的顶部间隔设定距离,设定距离小于瓶盖100的高度。限高板9的作用在于防止瓶盖100在旋转过程中发生跳动而从限位缺口中脱出,同时也使从进盖口200进入的瓶盖100无法堆叠进入,保证装置的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理盖机,包含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瓶盖分离定位装置,因而其可对翻盖开启的瓶盖100进行高效率理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案,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优选的”,“进一步的”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方案,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方案,即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必须依赖上述详细方案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改进,对本实用新型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