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87480发布日期:2020-11-20 09:41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生产技术领域,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集装箱生产日益成熟化及高效化,对集装箱生产线自动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目前集装箱生产多采用先部套生产后总体装配的形式,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集装箱的各个部套的存储及送往集装箱总装台成为了较难的问题。目前,通常将加工后的端框平放在输送带上输送至总装台,但这种操作较为繁琐。

因此,需要一种输送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输送装置,用于输送集装箱的端框,所述输送装置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包括第一架体、第二架体和第三架体,所述第三架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之间,所述第三架体的顶部设置有存料轨道;

第一可移动机构,所述第一可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架体的顶部且沿第一方向可移动,所述第一可移动机构包括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沿第二方向与所述存料轨道相对应,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第二可移动机构,所述第二可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架体的顶部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所述第二可移动机构包括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沿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存料轨道相对应;以及

至少一个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的顶部且沿所述第二方向经由所述存料轨道在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之间可往复移动,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用于吊运所述端框的吊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装置,用于输送集装箱的端框,输送装置的第一可移动机构和第二可移动机构均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输送装置的移动装置能够沿第二方向经由存料轨道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之间可往复移动,移动装置还能够吊运端框,使得端框的高度方向与机架的高度方向相平行,端框在输送时无需翻转,减少了端框的翻转次数,减少了占地面积,提高了安全性和自动化程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架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三轨道,所述第三轨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一可移动机构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三轨道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架体的顶部设置有第四轨道,所述第四轨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二可移动机构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四轨道上。

可选地,所述第三架体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存料轨道,所述多个存料轨道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布置。

可选地,所述多个存料轨道包括正向轨道,所述正向轨道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相反的两侧分别与位于第一预定位置的所述第一轨道和位于第二预定位置的所述第二轨道相对。

可选地,所述多个存料轨道包括反向轨道,所述反向轨道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两侧分别与位于第三预定位置的所述第一轨道和位于第四预定位置的所述第二轨道相对。

可选地,所述多个存料轨道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正向轨道,所述反向轨道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至少两个正向轨道中的两个正向轨道之间,多个所述移动装置均设置在同一个所述正向轨道上。

可选地,所述移动装置包括:

横梁,所述横梁的底部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吊具,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的侧方均设置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可移动的链条,所述链条上设置有第一挡块,所述横梁上设置有第二挡块;和

移动构件,所述移动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横梁的顶部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挡块与所述第二挡块相抵以使得所述移动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移动装置还包括驱动构件和两个连杆,所述驱动构件位于所述两个连杆之间,所述连杆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吊具和所述驱动构件连接,所述驱动构件驱动所述连杆带动所述吊具旋转。

可选地,所述移动装置还包括锁紧构件,所述驱动构件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连杆连接,所述锁紧构件锁紧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以阻止所述转轴转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及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输送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输送装置的移动装置的立体图;和

图4为图3所示的移动装置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输送装置110:机架

120:第一架体121:第一可移动机构

122:第三轨道130:第二架体

131:第二可移动机构132:第四轨道

140:第三架体141:第一正向轨道

142:第二正向轨道143:第三正向轨道

144:第四正向轨道145:反向轨道

150:移动装置151:吊具

152:横梁153:移动构件

154:转轴155:连杆

156:锁紧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实用新型。显然,本实用新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地说明,这些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代表实施方式,并不是限定本实用新型。

为了减少翻转集装箱的端框的次数,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输送装置100,以用于输送集装箱的端框(未图示)。输送装置100可以吊运端框,以使得端框的高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相垂直。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输送装置100可以包括机架110,机架110包括第一架体120、第二架体130和第三架体140,第三架体140设置在第一架体120和第二架体130之间。第一架体120、第三架体140和第二架体130可以沿输送端框的输送方向依次布置。第一架体120可以与端框加工装置对应,以接收加工后的端框。第二架体130可以与总装台相对应,使得端框移动至总装台上。

输送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可移动机构121、第二可移动机构131和至少一个移动装置150,移动装置150包括用于吊运端框的吊具151(吊具151在图4中示出)。至少一个移动装置150均设置在机架110的顶部以用于吊运至少一个端框。

在本实施方式中,端框的高度方向与机架110的高度方向平行。可选地,端框的宽度方向与机架110的长度方向相平行。第一可移动机构121设置在第一架体120的顶部且沿第一方向d1可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d1”指的是与机架110的宽度方向相平行的方向。虽然在图1中第一方向d1的箭头指向页面的上方,并不代表第一可移动机构121沿特定的移动方向移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第一方向d1的箭头也可以指向页面的下方。

第一可移动机构121可以包括框架,框架的长度方向可以与机架110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框架的宽度方向可以与机架110的宽度方向相平行。第一可移动机构121可以包括第一轨道(未图示),第一轨道可以由工字钢制成。第一轨道的延伸方向与机架110的长度方向相平行。移动装置150可以悬挂在第一轨道上且沿第一轨道的延伸方向可移动。

进一步地,第一可移动机构121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与第一驱动电机连接的第一链条,第一驱动电机可以驱动第一链条移动。第一链条设置在第一轨道的侧方,且第一链条的延伸方向可以与第一轨道的延伸方向相平行。第一链条能够驱动移动装置150在第一轨道上移动。后续将对移动装置150的移动方式进行描述。

第二可移动机构131设置在第二架体130的顶部且沿第一方向d1可移动。第二可移动机构131也可以包括框架,框架的长度方向可以与机架110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框架的宽度方向可以与机架110的宽度方向相平行。第二可移动机构131可以包括第二轨道(未图示),第二轨道可以由工字钢制成。第二轨道的延伸方向与机架110的长度方向相平行。移动装置150可以悬挂在第二轨道上且沿第二轨道的延伸方向可移动。

进一步地,第二可移动机构131还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与第二驱动电机连接的第二链条,第二驱动电机可以驱动第二链条移动。第二链条设置在第二轨道的侧方,且第二链条的延伸方向可以与第二轨道的延伸方向相平行。第二链条能够驱动移动装置150在第二轨道上移动。

第一可移动机构121和第二可移动机构131均可以沿第一方向d1移动。具体地,第一架体120的顶部设置有第三轨道122,第三轨道12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d1相平行,即第三轨道122的延伸方向与机架110的宽度方向相平行。第一可移动机构121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三轨道122上。由此,可以对第一可移动机构121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

第一架体120的沿机架11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轨道122,第一可移动机构121的沿机架110的长度方向的相反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三轨道122可移动地连接,以保证第一可移动机构121平稳移动。比如,第一可移动机构121的框架的底部可以设置有第一滚轮。第一驱动电机可以驱动第一滚轮在第三轨道122上沿第一方向d1滚动。

第二架体130的顶部设置有第四轨道132,第四轨道13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d1相平行,即第四轨道132的延伸方向与机架110的宽度方向相平行。第二可移动机构131可移动地设置在第四轨道132上。由此,可以对第二可移动机构131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

第二架体130的沿机架11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四轨道132,第二可移动机构131的沿机架110的长度方向的相反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第四轨道132可移动地连接,以保证第二可移动机构131平稳移动。比如,第二可移动机构131的框架的底部可以设置有第二滚轮。第二驱动电机可以驱动第二滚轮在第四轨道132上沿第一方向d1滚动。

第三架体140的顶部设置有存料轨道,存料轨道的延伸方向与机架110的长度方向相对应。第一轨道可以沿第二方向d2与存料轨道相对应,第二轨道也可以沿第二方向d2与存料轨道相对应。第二方向d2可以垂直于第一方向d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方向d2”指的是与机架110的长度方向相平行的方向。虽然在图1中第二方向d2的箭头指向页面的右侧,并不代表特定的方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第二方向d2的箭头也可以指向页面的左侧。

移动装置150可以沿第二方向d2经由存料轨道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之间可往复移动。具体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沿第二方向d2均与存料轨道相对应。第一轨道可以沿第一方向d1移动至与存料轨道对应的位置,第二轨道可以沿第一方向d1移动至与存料轨道对应的位置。移动装置150可以从第一轨道沿第二方向d2经由存料轨道朝向第二轨道的方向移动,或者移动装置150可以从第二轨道沿第二方向d2经由存料轨道朝向第一轨道的方向移动。

这样,加工完成的端框不需要被放平输送,即加工完成的端框的高度方向不需要与水平方向平行。移动装置150可以将保持直立状态的端框从第一轨道移动至第二轨道,或者从第二轨道移动至第一轨道,最终移动至总装台上,减少了端框翻转的次数,减少了占地面积,并提高了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装置,用于输送集装箱的端框,输送装置100的第一可移动机构121和第二可移动机构131均能够沿第一方向d1移动,输送装置100的移动装置150能够沿第二方向d2经由存料轨道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之间可往复移动,移动装置150还能够吊运端框,使得端框的高度方向与机架110的高度方向相平行,端框在输送时无需翻转,减少了端框的翻转次数,减少了占地面积,提高了安全性和自动化程度。

下面对于移动装置150的具体结构进行描述。

如图3和图4所示,移动装置150可以包括横梁152,横梁152的长度方向可以与第二方向d2相平行。优选地,横梁152的长度可以与端框的宽度的尺寸相匹配。横梁152的底部的沿第二方向d2的两侧均设置有吊具151,吊具151用于连接端框的两个顶角件。

移动装置150还包括移动构件153,移动构件153分别设置在横梁152的顶部的沿第二方向d2的两侧。移动构件153可以悬挂在第一轨道、存料轨道和第二轨道上,且能够沿第二方向d2可移动。譬如,移动构件153可以包括滚轮,滚轮可以在第一轨道、存料轨道和第二轨道上滚动。

第一链条上可以设置有第一挡块,横梁152上可以设置有第二挡块。第一链条可以沿第二方向d2移动,第一挡块可以移动至与第二挡块相抵的位置,第一挡块可以推动第二挡块沿第二方向d2移动,以使得移动构件153在第一轨道上沿第二方向d2移动,从而使得移动装置150沿第二方向d2移动。

同样地,第二链条上可以设置有第三挡块,横梁152上可以设置有第二挡块。第二链条可以沿第二方向d2移动,第三挡块可以移动至与第二挡块相抵的位置,第三挡块可以推动第二挡块沿第二方向d2移动,以使得移动构件153在第二轨道上沿第二方向d2移动,从而使得移动装置150沿第二方向d2移动。

移动装置150可以自动锁紧端框的顶角件,也可以自动与端框的顶角件解锁。具体地,移动装置150还包括驱动构件和两个连杆155,驱动构件和两个连杆155均设置在横梁152的底部。两个连杆155沿第二方向d2依次布置。驱动构件位于两个连杆155之间。连杆155的沿第二方向d2的两侧分别与吊具151和驱动构件连接。

两个连杆155中的一个沿第二方向d2的一侧与一个吊具151连接,两个连杆155中的一个沿第二方向d2的另一侧与驱动构件连接。驱动构件能够驱动两个连杆155中的一个移动,以带动一个吊具151旋转,从而与一个顶角件自动锁紧或解锁,省去人工作业,节省人员。

两个连杆155中的另一个沿第二方向d2的一侧与驱动构件连接,两个连杆155中的另一个沿第二方向d2的另一侧与另一个吊具151连接。驱动构件能够驱动两个连杆155中的另一个移动,以带动另一个吊具151旋转,从而与另一个顶角件自动锁紧或解锁,省去人工作业,节省人员。

驱动构件可以包括气缸和转轴154,气缸可以推动转轴154转动。转轴154的沿第一方向d1的一端可以与连杆155连接。转轴154转动能够带动连杆155移动,从而带动吊具151旋转。为了防止吊具151在输送过程中突然旋转,移动装置150还包括锁紧构件156,锁紧构件156用于锁紧转轴154的沿第一方向d1的另一端。

锁紧构件156包括凹槽,凹槽的位置与转轴154的位置相对应。当转轴154需要转动时,凹槽与转轴154分离,凹槽不阻止转轴154转动,从而使得吊具151旋转。当吊具151已与顶角件锁紧时,凹槽与转轴154卡合,从而使得凹槽阻止转轴154转动,从而阻止吊具151旋转。由此,提高了吊具151的安全性,防止移动装置150在输送端框时,吊具151与顶角件分离致使端框掉落。

下面对于移动装置150的移动过程进行描述。

现返回图1,第三架体140上可以设置有多个存料轨道,多个存料轨道沿第一方向d1可以间隔设置。这样,移动装置150可以从第一轨道经由多个存料轨道中的一个移动至第二轨道,或者移动装置150可以从第二轨道经由多个存料轨道中的一个移动至第一轨道。

具体地,多个存料轨道可以包括正向轨道(比如第一正向轨道141),正向轨道可以由工字钢制成。第一可移动机构121的第一轨道可以沿第一方向d1移动至第一预定位置,第二可移动机构131的第二轨道可以沿第一方向d1移动至第二预定位置。位于第一预定位置的第一轨道和位于第二位置的第二轨道可以沿第二方向d2分别位于第一正向轨道141的相反的两侧,并且位于第一预定位置的第一轨道可以与第一正向轨道141的沿第二方向d2的一侧相对,位于第二预定位置的第二轨道可以与第一正向轨道141的沿第二方向d2的另一侧相对。

悬挂在第一轨道上的移动装置150可以从第一轨道移动至第一正向轨道141上。悬挂在第一正向轨道141上的移动装置150可以从第一正向轨道141移动至第二轨道上。进一步地,存料轨道上不设置有可移动的链条,以减缓移动装置150的移动节拍,将移动装置150和端框缓存至存料轨道上。第一正向轨道141上不设置有可移动的链条。

输送装置100可以包括多个移动装置150,第一轨道的第一链条驱动第一移动装置从第一轨道移动至第一正向轨道141。待第一移动装置从第一轨道移动至第一正向轨道141之后,第一链条与第一移动装置分离,第一移动装置相对于第一正向轨道141不再移动。第一轨道的第一链条再驱动第二移动装置从第一轨道移动至第一正向轨道141,第二移动装置的沿第二方向d2朝第一移动装置的方向移动,第二移动装置的靠近第一移动装置的侧部与第一移动装置的靠近第二移动装置的侧部相抵,以使得第二移动装置推动第一移动装置沿第二方向d2朝第二轨道的方向继续移动。输送装置100可以包括更多数量的移动装置150,最终使得第一移动装置移动至第二轨道上。

多个存料轨道可以包括反向轨道145,反向轨道145也可以由工字钢制成。第一可移动机构121的第一轨道可以沿第一方向d1移动至第三预定位置,第二可移动机构131的第二轨道可以沿第一方向d1移动至第四预定位置。位于第三预定位置的第一轨道和位于第二位置的第二轨道可以沿第二方向d2分别位于反向轨道145的相反的两侧,并且位于第三预定位置的第一轨道可以与反向轨道145的沿第二方向d2的一侧相对,位于第四预定位置的第二轨道可以与反向轨道145的沿第二方向d2的另一侧相对。

悬挂在第一轨道上的移动装置150可以从第二轨道移动至反向轨道145上。悬挂在反向轨道145上的移动装置150可以从反向轨道145移动至第一轨道上。正如上述描述的,存料轨道上不设置有可移动的链条,以减缓移动装置150的移动节拍,将移动装置150和端框缓存至存料轨道上。反向轨道145上不设置有可移动的链条。

第二轨道的第二链条驱动第三移动装置从第二轨道移动至反向轨道145。待第三移动装置从第二轨道移动至反向轨道145之后,第二链条与第三移动装置分离,第三移动装置相对于反向轨道145不再移动。第二轨道的第二链条再驱动第四移动装置从第二轨道移动至反向轨道145,第四移动装置的沿第二方向d2朝第三移动装置的方向移动,第四移动装置的靠近第三移动装置的侧部与第三移动装置的靠近第四移动装置的侧部相抵,以使得第四移动装置推动第三移动装置沿第二方向d2朝第二轨道的方向继续移动。输送装置100可以包括更多数量的移动装置150,最终使得第三移动装置移动至第一轨道上。

这样,移动装置150可以在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第一正向轨道141和反向轨道145上循环移动,提高了输送效率,节约了时间。进一步地,当端框不合格时,端框可以经由反向轨道145从第二轨道移动至第一轨道,从而将不合格的端框回库从新加工,提升了效率,节约了时间。

为了更进一步提升输送端框的效率,多个存料轨道包括至少两个正向轨道,以同时输送多个端框。具体地,多个存料轨道可以包括至少两个正向轨道,反向轨道145沿第一方向d1位于至少两个正向轨道中的两个正向轨道之间,这样,增加了第一正向轨道141的数量,提高了输送端框的效率。

具体地,如图1所示,多个存料轨道包括4个正向轨道(第一正向轨道141、第二正向轨道142、第三正向轨道143和第四正向轨道144)以及1个反向轨道145,反向轨道145位于第一正向轨道141和第二正向轨道142之间。第一正向轨道141、第二正向轨道142、第三正向轨道143、第四正向轨道144和反向轨道145沿第一方向d1间隔设置。第二正向轨道142、第三正向轨道143和第四正向轨道144可以沿第一方向d1并排设置。

多个移动装置150可以均设置在同一个正向轨道上,这样,正向轨道可以存储有多个移动装置150和端框。譬如,每个正向轨道上均设置有4个移动装置150,这样,存料轨道可以设置有16个移动装置150,存料轨道上可以存储有16个端框。

当然,正向轨道和反向轨道145的数量可以与上述的数量不同,多个存料轨道可以包括二个、三个、五个或者更多数量正向轨道,多个存料轨道可以包括二个、三个或者更多数量的反向轨道145,本实施方式不做限制。

由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第二轨道可以沿第一方向d1分别移动至与第一正向轨道141、第二正向轨道142、第三正向轨道143和第四正向轨道144中的任一个相对应的位置,使得第一正向轨道141、第二正向轨道142、第三正向轨道143和第四正向轨道144上的移动装置150分别移动至第二轨道上,从而使得多个端框分别经由第二轨道移动至总装台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移动装置150,移动装置150可以循环移动,移动装置150可以将端框从第一轨道经由正向轨道移动至第二轨道,端框在第二轨道出被解锁并移动至总装台,移动装置150可以空载从第二轨道经由反向轨道145返回移动至第一轨道,端框输送时无需翻转,减少了翻转端框的次数,减少了占地面积,提高了自动化程度。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他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