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手机镜头载座组装的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1815发布日期:2020-09-18 19:4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手机镜头载座组装的上料机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电机(2)、支撑架(3)以及工作台(4),所述支撑架(3)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机壳(5),所述机壳(5)的底壁分别通过螺丝固定有第一立柱(7)和第二立柱(14),所述第一立柱(7)和第二立柱(14)上分别开设有第二凹槽(29)和第三凹槽(30),所述第二凹槽(29)和第三凹槽(30)的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动杆(9)和第二动杆(17),所述第一动杆(9)和第二动杆(17)上分别焊接有第一限位板(27)和第二限位板(28),所述第一动杆(9)和第二动杆(17)的外侧分别套接有第一弹簧(8)和第二弹簧(16),所述第一动杆(9)和第二动杆(17)的一侧分别焊接有第一推动杆(10)和第二推动杆(15),所述第一动杆(9)和第二动杆(17)的顶端分别焊接有第一推动块(25)和第二推动块(26),所述机壳(5)的底壁通过螺丝固定有输料台(6),所述输料台(6)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23),所述第一凹槽(23)的底璧焊接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的顶部装设有转轮(12),所述转轮(12)上焊接有两个对称布置的转动杆,所述机壳(5)的顶部一侧开设有进料口(21),所述机壳(5)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有出料板(24),所述机壳(5)的内壁一侧装设有传送链轮(20),所述传送链轮(20)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传送链轮(20)上套接有传送链条(22),所述传送链条(22)上通过螺丝固定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装料盒(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手机镜头载座组装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8)和第二弹簧(16)的一端分别焊接在第三凹槽(30)和第二凹槽(29)的底壁上,所述第一弹簧(8)和第二弹簧(1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板(27)和第二限位板(28)的底部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手机镜头载座组装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板(24)、第一推动块(25)、第二推动块(26)以及输料台(6)均呈倾斜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手机镜头载座组装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杆(10)和第二推动杆(15)的部分均位于第一凹槽(23)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手机镜头载座组装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5)靠近底璧的传送链轮(20)一侧装设有双排皮带轮,所述双排皮带轮上分别套接有第一皮带(13)和第二皮带(18),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套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13)套接在第一皮带轮的外部,所述转轮(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套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18)套接在第二皮带轮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料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手机镜头载座组装的上料机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进行取料、分料、在到工作台,无法实现自动化的缺点,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电机、支撑架以及工作台,所述机壳的底壁分别通过螺丝固定有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上分别开设有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通过电机、第二皮带、输送带链条、装料盒、传送链轮等结构的设置,待加工件从进料口进入落到装料盒内,通过电机使输送带链条转动,从而使装料盒转动,装料盒转动时待加工件会自动滑落到第二推动块的顶端,从而代替了人工取料这一步骤,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实现了自动化上料。

技术研发人员:李晨昊;郗洪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联合精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5
技术公布日:2020.09.1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