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55992发布日期:2021-10-16 03:54阅读:67来源:国知局
电梯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系统,即使在主要控制轿厢的升降运行的操纵控制器和主要控制轿厢的门开闭的轿厢控制器之间的通信发生异常的情况下,若轿厢在服务层停止,则也能够打开门。


背景技术:

2.当检测到电梯的异常或故障时,电梯的控制装置为了确保乘客的安全、防止装置的损坏,有时会使轿厢停止。此时,为了尽量避免乘客被困在轿厢内,提出了各种技术。
3.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技术:“异常/故障检测单元若检测到紧急停止,则将异常检测信号输出到轿厢控制装置,被输入了该异常检测信号的轿厢控制装置使开门/关门按钮的指示无效,并且基于来自轿厢位置检测装置的信号检测轿厢的紧急停止位置,并判定该检测位置是否是最近楼层的门区位置,当该判定结果为门区位置时,将是门区位置的判定信号输出到外部检测/控制装置,被输入该信号的外部检测/控制装置通过启动确认单元判定电梯能否启动,在该判定为无法启动判定时,向轿厢控制装置输出电梯轿厢的门锁解除指示信号、以及对开门离开的通知进行指示的开门/离开指示信号,被输入了该门锁解除指示信号以及开门/离开指示信号的轿厢控制装置解除门锁并进行开门离开的通知”。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9-14941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在发生异常/故障时,轿厢控制装置基于外部检测/控制装置的判定而打开门,在轿厢控制装置与外部检测/控制装置之间的信号收发存在异常的情况下,无法打开门。
6.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系统,即使在主要控制轿厢的升降运行的操纵控制器和主要控制轿厢的门开闭的轿厢控制器之间的通信发生异常的情况下,若轿厢正停止在服务层,则也能打开门。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电梯系统包括:在井道内进行升降动作的轿厢;设置在建筑物中并控制所述轿厢的升降运行的操纵控制器;以及设置于所述轿厢并控制所述轿厢的门的开闭的轿厢控制器,所述操纵控制器在与所述轿厢控制器的通信正常并且所述轿厢正停止在服务层的情况下,向所述轿厢控制器发送开门允许信号,所述轿厢控制器在所述轿厢的运行过程中从所述操纵控制器接收到开门允许信号的情况下,将开门允许标志设为开,在所述轿厢的运行过程中没有从所述操纵控制器接收到开门允许信号的情况下,将
开门允许标志设为关。发明效果
8.根据本发明,即使在轿厢控制器和操纵控制器之间的信号收发中发生异常,也能打开门,从而能减少将乘客关入轿厢。
附图说明
9.图1是一个实施例的电梯系统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电梯系统实施的处理的流程图。图3是操纵控制器所实施的处理的流程图。图4是轿厢控制器所实施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下面,使用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梯系统。
11.图1示出了一个实施例的电梯系统的整体结构。如这里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梯是轿厢1和对重2通过主绳索3连接,并且通过电动机4驱动主绳索3从而轿厢1在井道内升降、即所谓的吊桶方式的电梯。在电动机4上设置有制动器5,并且通过制动器5进行动作来阻止电动机4的旋转。此外,调速器绳6随着轿厢1的升降而被牵引,从而使用于限制轿厢1的升降速度的调速器7旋转。
12.门8设置在轿厢1上,并且通过设置在门8的上方的门机9进行动作来打开和关闭门8。此外,将检测传感器10设置在轿厢1的上部,检测设置在各个楼层位置的被检测体11。检测传感器10仅在轿厢1位于乘客可以上梯下梯的位置(以下称为门区)时,检测被检测体11。
13.轿厢控制器12主要控制门8的开闭,设置于轿厢1,并与用于打开关闭门8的门机9、以及由乘客操作的轿厢内操作盘13连接。轿厢内操作盘13由打开按钮、关闭按钮和目的地楼层按钮构成。
14.操纵控制器14主要控制轿厢的升降运行,与电动机4、调速器7一起设置在机房中,向电动机4和制动器5输出动作指令,并控制轿厢1的升降运行。此外,操纵控制器14通过建筑物侧无线终端15和轿厢侧无线终端16连接到检测传感器10和轿厢控制器12,根据设置在各楼层的电梯厅中的厅按钮17的信号、以及从轿厢控制器12接收的轿厢内操作盘13的信号、轿厢1的状态来判断是否应该打开门8,并且当判断应该打开门时,向轿厢控制器12发送开门指令。在图1中,示出了操纵控制器14设置在机房中的示例,但是操纵控制器14的设置位置不限于机房,例如,可以将操纵控制器14设置在井道内。
15.接收到来自操纵控制器14的开门指令的轿厢控制器12向门机9输出打开方向的动作指令,从而使门8打开。另一方面,若没有接收到开门指令,则轿厢控制器12向门机9输出关闭方向的动作指令,从而使门8关闭。
16.另外,具体而言,轿厢控制器12、操纵控制器14分别是具备cpu等运算装置、半导体存储器等主存储装置、硬盘等辅助存储装置、以及通信装置等硬件的计算机。然后,通过边参照记录在辅助存储装置中的数据库,边由运算装置执行加载在主存储装置中的程序,从而实现后述的各功能,以下,适当省略这种计算机领域中的公知技术并进行说明。
17.以上是本实施例的电梯系统中与现有电梯系统相同的结构。然而,仅在与现有电
梯系统相同的结构中,当两个控制器之间的通信发生了异常时,轿厢1内的乘客的打开按钮操作没有到达操纵控制器14,或者即使识别出打开按钮操作的操纵控制器14发送开门指令,轿厢控制器12也无法接收该指令,因此门8没有打开,可能发生将乘客关入的危险。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建筑物的高层化和升降速度的高速化,两个控制器之间的通信方式正在从有线向无线转移,预想通信异常会增加。因此,在本实施例的电梯系统中,若轿厢1正停止在服务层,即使在两个控制器之间的通信中发生异常,也能通过后述的结构等实现门8的打开。<电梯系统实施的处理>在说明本实施例的特有的处理之前,说明操纵控制器14侧的处理(程序r1)、与轿厢控制器12侧的处理(程序r2)之间的关系。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轿厢控制器12和操纵控制器14是不同的计算机,因此如图2所示,并行实施操纵控制器14的程序r1和轿厢控制器12的程序r2。若两个控制器之间的通信没有异常,则两个程序都是周期性地执行的,该周期是足够短的值(例如,10m秒)。另外,图2示出了在一个程序执行一次的时间内另一个程序也执行一次的例子,但是在一个程序执行一次的时间内另一个程序也可以执行多次。<操纵控制器实施的处理>图3是详细说明由操纵控制器14实施的程序r1的流程图,并且示出了操纵控制器14向轿厢控制器12发送开门允许信号和开关门指令的处理。以下,针对每个步骤说明程序r1。
18.步骤s1a:操纵控制器14判定与轿厢控制器12的通信是否正常。当通信正常时,转移到步骤s1b,当通信不正常时,转移到步骤s1f。另外,这里的判断例如是在从操纵控制器14向轿厢控制器12发送规定的数据之后,当存在从轿厢控制器12向操纵控制器14发送的接收到正常的数据的应答时,判断为正常,当没有这种应答时,判断为异常。
19.步骤s1b:操纵控制器14判定轿厢1是否正停止在服务层。服务层是指在根据检测传感器10的信号检测到的门区内可以打开门的楼层。例如,只有在特定的条件(时间段、开关输入等)成立时才可以开门的楼层即使是门区,在该条件不成立时也不是服务层。当轿厢1正停止在服务层时,转移到步骤s1c,否则结束程序r1。
20.步骤s1c:操纵控制器14向轿厢控制器12发送开门允许信号。该信号是下述信号,即:在下一周期中操纵控制器14和轿厢控制器12之间发生通信异常的情况下,即使没有来自操纵控制器14的开门指令,也允许轿厢控制器12打开门8。因此,开门允许信号是仅在步骤s1b中判定为正停止在服务层的情况下,才发送到轿厢控制器12的信号。
21.步骤s1d:操纵控制器14判定门8是否应该打开。在通过厅按钮或轿厢内操作盘13的目的地楼层按钮来登记轿厢1停止的服务层的呼叫时,或者在轿厢内操作盘13的打开按钮被操作时,操纵控制器14判断为应该打开门8。当判断为应该打开门8时,转移到步骤s1e,否则结束程序r1。
22.步骤s1e:操纵控制器14向轿厢控制器12发送开门指令。之后,结束程序r1。
23.步骤s1f:当在步骤s1a中判断通信中发生异常时,操纵控制器14使制动器5工作,从而使轿厢1处于停止状态,并且结束本程序。这里,使轿厢1处于停止状态是因为当操纵控制器14和轿厢控制器12之间通信异常时,如后述的步骤s2j那样门8打开并且使轿厢1升降有可能存在危险。
24.以上是操纵控制器14的程序r1的流程的说明。通过以足够短的周期重复该程序r1,从而能根据轿厢1的停止位置随时更新有无将开门允许信号从操纵控制器14发送到轿厢控制器12。<轿厢控制器实施的处理>图4是详细说明由轿厢控制器12实施的程序r2的流程图,示出了轿厢控制器12向门机9输出动作指令的处理。以下,针对每个步骤说明程序r2。
25.步骤s2a:轿厢控制器12判定与操纵控制器14的通信是否正常。当通信正常时,转移到步骤s2b,当通信不正常时,转移到步骤s2h。另外,在这里的判断中,能使用在步骤s1a的说明中例示的方法。
26.步骤s2b:当与操纵控制器14的通信正常时,轿厢控制器12判定是否从操纵控制器14接收到开门允许信号。在接收到信号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2c,否则,转移到步骤s2d。
27.步骤s2c:当从操纵控制器14接收到开门允许信号时,轿厢控制器12将开门允许标志设为开,并且转移到步骤s2e。开门允许标志是表示轿厢1停止在服务层的信号。当操纵控制器14和轿厢控制器12之间发生通信异常时,不接收开门允许信号,但是通过在本步骤中预先将开门允许标志设为开,即使之后发生通信异常,轿厢控制器12也能判断轿厢1停止在服务层。具体地,该开门允许标志是存储在轿厢控制器12的存储装置中的数据。
28.步骤s2d:另一方面,当轿厢控制器12没有从操纵控制器14接收到开门允许信号时,轿厢控制器12将开门允许标志设为关,并且转移到步骤s2e。
29.步骤s2e:轿厢控制器12判定是否从操纵控制器14接收到开门指令。在接收到信号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2f,否则,转移到步骤s2g。
30.步骤s2f:当从操纵控制器14接收到开门指令时,轿厢控制器12向门机9输出打开方向的动作指令,并且结束本程序。通过输出打开方向的动作指令,门8打开。
31.步骤s2g:当没有从操纵控制器14接收到开门指令时,轿厢控制器12向门机9输出关闭方向的动作指令,并且结束本程序。通过输出关闭方向的动作指令,门8关闭。
32.步骤s2h:当与操纵控制器14的通信不正常时,轿厢控制器12判定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开门允许标志是否为开。在开门允许标志为开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2i,否则,转移到步骤s2k。
33.步骤s2i:当开门允许标志为开时,轿厢控制器12判定轿厢内操作盘13的打开按钮是否被按下。在按下了打开按钮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2j,否则处理转移到步骤s2k。
34.步骤s2j:在按下打开按钮的情况下,轿厢控制器12向门机9输出打开方向的动作指令,结束本程序。到本步骤为止,是轿厢控制器12和操纵控制器14之间发生通信异常的情况,但是由于将开门允许标志设为开并存储在轿厢控制器12的存储装置中,因此能判断在刚发生通信异常之前轿厢1停止在服务层。此外,在步骤s1f中发生通信异常之后,操纵控制器14使轿厢1处于停止状态。因此,即使在发生通信异常之后,轿厢1也停止在服务层,从而能打开门8。因此,当按下开门按钮时,打开门8,使得乘客能下梯。
35.步骤s2k:在开门允许标志并非开的情况下,或者在打开按钮未被按下的情况下,轿厢控制器12向门机9输出关闭方向的动作指令,并且结束本程序。除了开门允许标志为关时之外,在开门按钮未被按下的情况下,也通过关闭门8来防止从电梯厅上梯。
36.以上是本实施例的通过操纵控制器14和轿厢控制器12的指令来控制门机9的动作
的流程。由此,当轿厢控制器12所存储的开门允许标志为开时,轿厢控制器12向门机9输出打开方向的动作指令,从而即使在操纵控制器14和轿厢控制器12之间发生通信异常时,也能够打开门8,能够防止将乘客关入。此外,在轿厢1的运行过程中,即在没有通信异常的情况下,通过适当地将开门允许标志更新为关,当轿厢1停止在门区以外、或服务层以外的楼层时,不打开门8,从而能保护乘客的安全、建筑物的安全。
37.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必须具备所说明的全部结构。操纵控制器14通过建筑物侧无线终端15和轿厢侧无线终端16与轿厢控制器12通信,但是也可以通过有线连接进行通信。此外,即使在步骤309中没有按下关门按钮,也可以打开门8。标号说明
38.1轿厢,2对重,3主绳索,4电动机,5制动器,6调速器绳,7调速器,8门,9门机,10检测传感器,11被检测体,12轿厢控制器,13轿厢内操作盘,14操纵控制器,15建筑物侧无线终端,16轿厢侧无线终端,17厅按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