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架系统和作业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33801发布日期:2020-08-28 17:25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臂架系统和作业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臂架系统和一种作业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臂架系统,臂架系统的重心往往位于臂架系统的侧方,使得臂架承受偏心负载和附加扭矩或旁弯矩,严重影响臂架系统的稳定性和作业面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臂架系统。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作业车辆。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臂架系统,包括:转台;臂架,包括第一臂架组件和第二臂架组件,第一臂架组件与转台铰接,第二臂架组件位于第一臂架组件的一侧;其中,第一臂架组件与转台的铰接轴线与水平面成预设夹角,且从第一臂架组件的一侧至第二臂架组件的一侧,铰接轴线向上倾斜。

本发明提出的臂架系统包括转台和臂架。其中,臂架包括第一臂架组件和第二臂架组件,第一臂架组件与转台铰接,第二臂架组件位于第一臂架组件的一侧。特别地,第一臂架组件与转台的铰接轴线与水平面成预设夹角,使得臂架在转台上呈倾斜状态,臂架自身会存在一定的预扭转和预偏转。此外,从第一臂架组件的一侧至第二臂架组件的一侧,铰接轴线向上倾斜。也即,第一臂架组件朝向背离第二臂架组件的一侧倾斜设置,使得臂架自身存在的预扭转和预偏转,与第二臂架组件安装位置产生的偏载和扭矩或旁弯矩相互平衡,提高臂架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此外,本发明仅改变第一臂架组件相对于转台的安装,即可有效解决臂架重心偏置引发的各种问题,特别是可以解决臂架的偏载和扭矩或旁弯矩问题,无需对臂架进行重大的结构改进,更无需增加过多的其他结构和复杂设计,大大节约了臂架系的制造成本。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的臂架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转台包括:底板,水平设置,底板上形成有连接端面;立板,垂直设置于连接端面上,立板上设置有铰接孔,第一臂架组件通过铰接孔与立板铰接,铰接孔的轴线相对于连接端面倾斜设置,以使第一臂架组件与转台的铰接轴线与水平面成预设夹角。

在该技术方案中,转台包括底板和立板。其中,底板水平设置在转台上,且底板上设置有连接端面;立板垂直设置于连接端面上,且立板上设置有铰接孔,以使得第一臂架组件通过铰接孔与立板相铰接。此外,立板上的铰接孔相对于连接端面倾斜设置,以使得第一臂架组件与转台的铰接轴线与水平面成预设夹角,保证第一臂架组件相对于转台倾斜设置。

特别地,通过倾斜设置铰接孔倾斜来保证第一臂架组件相对于转台倾斜设置,铰接孔的结构简单,且便于倾斜加工,可有效降低转台的制造难度,以降低臂架系统的制造成本。

具体地,在臂架系统处于非工作状态时,臂架整体处于收缩状态,第二臂架组件的位于第一臂架组件的第二侧方,第二臂架组件会施加给第一臂架组件朝向第二侧方的偏心负载和扭矩,此时朝向第一侧方的预扭转和预偏转即可平衡朝向第二侧方的偏心负载和扭矩,保证臂架系统整体稳定性。

具体地,在臂架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臂架整体处于展开状态,第二臂架组件整体位于第一臂架组件的前方,第二臂架组件会施加给第一臂架组件偏心负载和旁弯矩,此时预扭转和预偏转即可平衡偏心负载和旁弯矩,保证臂架系统整体稳定性,保证臂架系统的作业区域不受影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臂架系统还包括:轴套,设置于铰接孔内;连接件,连接件穿设于轴套内,第一臂架组件通过连接件与立板铰接;其中,立板为两个,两个立板之间形成安装位,铰接孔形成于两个立板上,且两个铰接孔同轴设置,第一臂架组件的端部至少部分收容于安装位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臂架系统还包括轴套和连接件。其中,轴套设置于铰接孔内,而连接件穿设于轴套内部,以使得第一臂架组件通过连接件与立板铰接。此外,立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立板平行设置并构成了安装位,第一臂架组件的端部至少部分收容于安装位内,保证臂架与转台连接处具有足够的空间位置,避免臂架与转台之间存在结构干涉的问题。并且,铰接孔形成于两个立板上,且两个铰接孔同轴设置,保证第一臂架组件可相对于转台灵活转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转台包括:底板,底板上形成有连接端面;立板,垂直设置于连接端面上,立板上设置有铰接孔,第一臂架组件通过铰接孔与立板铰接;其中,底板与水平面倾斜设置,以使第一臂架组件与转台的铰接轴线与水平面成预设夹角。

在该技术方案中,转台包括底板和立板。其中,底板设置在转台上,且底板上设置有连接端面;立板设置于连接端面上,且立板上设置有铰接孔,以使得第一臂架组件通过铰接孔与立板铰接。此外,直接将立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保证第一臂架组件与转台的铰接轴线与水平面成预设夹角。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臂架系统还包括:操作平台,与第二臂架组件的末端相连接,位于转台的侧方,操作平台内设置有容置空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臂架系统还包括操作平台。其中,操作平台与第二臂架组件的末端相连接,操作平台内设置有容置空间,以供施工人员站立或供物料存放;并且,通过第一臂架组件与第二臂架组件的配合,运送施工人员或物料到达指定的施工位置。此外,操作平台位于转台的侧方,以使得倾斜设置的第一臂架组件进一步平衡由于操作平台带来的偏载和扭矩或旁弯矩。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预设夹角的取值范围为0°至3°。

在该技术方案中,预设夹角的大小决定了臂架预扭转和预偏转的大小。本发明提出的臂架系统,第一臂架组件与转台的铰接轴线与水平面成的预设夹角的取值范围为0°至3°,通过合理设置预设夹角的取值范围,一方面保证预扭转和预偏转可平衡臂架的偏载和扭矩或旁弯矩,另一方面保证臂架系统整体结构协调,特别是保证了臂架倾斜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臂架系统倾斜角度过大,保证臂架系统自身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预设夹角的取值范围为0.5°至1°;或预设夹角的取值范围为1°至1.5°。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预设夹角的取值范围为0.5°至1°,或预设夹角的取值范围为1°至1.5°,进一步修正第一臂架组件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进一步保证由于第一臂架组件倾斜设置而带来的预扭转和预偏转接近于臂架自身的偏载和扭矩或旁弯矩。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臂架系统还包括:驱动装置,与第一臂架组件和转台相连接,驱动装置被配置为驱动第一臂架组件转动;和/或第一臂架组件包括多个相互伸缩或折叠的臂架单元,第二臂架组件包括多个相互伸缩或折叠臂架单元;和/或第一臂架组件的端部设置有臂架头,第二臂架组件通过臂架头与第一臂架组件转动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臂架系统还包括驱动装置。其中,驱动装置与第一臂架组件和转台相连接,并可驱动第一臂架组件转动,进而满足不同位置的作用需求。此外,第一臂架组件包括多个相互伸缩或折叠的臂架单元,第二臂架组件包括多个相互伸缩或折叠臂架单元,保证第一臂架组件与第二臂架组件均可伸缩或可折叠,保证第一臂架组件及第二臂架组件的作业距离,以及小空间内的收纳。此外,第一臂架组件的端部设置有臂架头,第二臂架组件通过臂架头与第一臂架组件转动连接,保证第一臂架组件和第二臂架组件的转动连接。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作业车辆,包括:底盘;及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臂架系统,转台设置于底盘上。

本发明提出的作业车辆,包括底盘和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臂架系统。因此,具有上述臂架系统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论述。具体地,转台设置于底盘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转台与底盘转动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转台与底盘转动连接,使得转台可带动臂架转动,进而满足不同方向的作用需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出的作业车辆可以为泵车、消防车、起重机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操作平台为料斗。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臂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应用于作业车辆);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臂架系统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臂架系统中转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臂架系统在第一状态下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臂架系统在第二状态下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实施例的臂架系统的a处局部放大图。

其中,图1至图6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转台,102底板,104立板,106铰接孔,108安装位,200臂架,202第一臂架组件,204第二臂架组件,300操作平台,400连接件,500驱动装置,600臂架头,700底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来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臂架系统和作业车辆。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臂架系统,包括:转台100和臂架200。

其中,臂架200包括第一臂架组件202和第二臂架组件204,第一臂架组件202与转台100铰接,第二臂架组件204位于第一臂架组件202的一侧。特别地,如图3所示,第一臂架组件202与转台100的铰接轴线与水平面成预设夹角α,使得第一臂架组件202在转台100上呈倾斜状态,第一臂架组件202自身会存在一定的预扭转和预偏转。并且,从第一臂架组件202的一侧至第二臂架组件204的一侧,铰接轴线向上倾斜。也即,第一臂架组件202朝向背离第二臂架组件204的一侧倾斜设置,使得臂架200自身存在的预扭转和预偏转,与第二臂架组件204安装位置产生的偏载和扭矩mt或旁弯矩m0相互平衡,提高臂架系统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此外,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发明仅改变第一臂架组件202相对于转台100的安装方式,即可有效解决臂架系统重心偏置引发的各种问题,特别是可解决臂架200本身存在的偏载和扭矩mt或旁弯矩m0问题,无需对臂架系统进行重大的结构改进,更无需增加过多的其他结构,大大节约了臂架系统的制造成本。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臂架200处于非工作的收缩状态时,本发明利用第一臂架组件202的预扭转和预偏转,来平衡臂架200重心偏置带来的偏载和扭矩mt。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在臂架200处于工作的展开状态时,本发明利用第一臂架200的预扭转和预偏转,来平衡臂架200重心偏置带来的偏载和旁弯矩m0,保证臂架系统的稳定性,并保证臂架系统的作业区域不受影响。

实施例二: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臂架系统,包括:转台100和臂架200;转台100包括底板102和立板104。

其中,臂架200包括第一臂架组件202和第二臂架组件204,第一臂架组件202与转台100铰接,第二臂架组件204位于第一臂架组件202的一侧。特别地,如图3所示,第一臂架组件202与转台100的铰接轴线与水平面成预设夹角α,且从第一臂架组件202的一侧至第二臂架组件204的一侧,铰接轴线向上倾斜,使得臂架200自身存在的预扭转和预偏转,与第二臂架组件204安装位置产生的偏载和扭矩mt或旁弯矩m0相互平衡,提高臂架系统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此外,如图3所示,转台100包括底板102和立板104。其中,底板102水平设置在转台100上,且底板102上设置有连接端面;立板104垂直设置于连接端面上,且立板104上设置有铰接孔106,以使得第一臂架组件202通过铰接孔106与立板104相铰接。

此外,立板上的铰接孔相对于连接端面倾斜设置,以使得第一臂架组件与转台的铰接轴线与水平面成预设夹角,保证臂架相对于转台倾斜设置(图中未示出这一实施例)。特别地,通过铰接孔106倾斜设置的方式来保证第一臂架组件202相对于转台100倾斜设置,铰接孔106的结构简单,且便于倾斜加工制造,可降低转台100的制造难度,以降低臂架系统的制造成本。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臂架系统处于非工作状态时,臂架200整体处于收缩状态,第二臂架组件204的位于第一臂架组件202的第二侧方,第二臂架组件204会施加给第一臂架组件202朝向第二侧方的偏心负载和扭矩mt,此时朝向第一侧方的预扭转和预偏转即可平衡朝向第二侧方的偏心负载和扭矩mt,保证臂架系统整体稳定性。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在臂架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臂架200整体处于展开状态,第二臂架组件204整体位于第一臂架组件202的前方,第二臂架组件204会施加给第一臂架组件202偏心负载和旁弯矩m0,此时朝向第一侧方的预扭转和预偏转即可平衡偏心负载和旁弯矩m0,保证臂架系统整体稳定性,保证臂架系统的作业区域不受影响。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臂架系统还包括轴套和连接件400。其中,轴套设置于铰接孔106内,而连接件400穿设于轴套内部,以使得第一臂架组件202通过连接件400与立板104铰接。

此外,立板10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立板104平行设置并构成了安装位108,第一臂架组件202的端部收容于安装位108内,保证臂架200与转台100连接处具有足够的空间位置,避免臂架200与转台100之间存在结构干涉的问题。并且,铰接孔106形成于两个立板104上,且两个铰接孔106同轴设置,保证第一臂架组件202可相对于转台100灵活转动。

实施三: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臂架系统,包括:转台100和臂架200;转台100包括底板102和立板104。

其中,臂架200包括第一臂架组件202和第二臂架组件204,第一臂架组件202与转台100铰接,第二臂架组件204位于第一臂架组件202的一侧。特别地,如图3所示,第一臂架组件202与转台100的铰接轴线与水平面成预设夹角α,且从第一臂架组件202的一侧至第二臂架组件204的一侧,铰接轴线向上倾斜,使得臂架200自身存在的预扭转和预偏转,与第二臂架组件204安装位置产生的偏载和扭矩mt或旁弯矩m0相互平衡,提高臂架系统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此外,如图3所示,转台100包括底板102和立板104。其中,底板102设置在转台100上,且底板102上设置有连接端面;立板104设置于连接端面上,且立板104上设置有铰接孔106,以使得第一臂架组件202通过铰接孔106与立板104铰接。此外,直接将立板104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进而使得第一臂架组件202与转台100的铰接轴线与水平面成预设夹角α。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臂架系统处于非工作状态时,臂架200整体处于收缩状态,第二臂架组件204的位于第一臂架组件202的第二侧方,第二臂架组件204会施加给第一臂架组件202朝向第二侧方的偏心负载和扭矩mt,此时朝向第一侧方的预扭转和预偏转即可平衡朝向第二侧方的偏心负载和扭矩mt,保证臂架系统整体稳定性。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在臂架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臂架200整体处于展开状态,第二臂架组件204整体位于第一臂架组件202的前方,第二臂架组件204会施加给第一臂架组件202偏心负载和旁弯矩m0,此时朝向第一侧方的预扭转和预偏转即可平衡偏心负载和旁弯矩m0,保证臂架系统整体稳定性,保证臂架系统的作业区域不受影响。

实施例四: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臂架系统,包括:转台100、臂架200和操作平台300。

其中,臂架200包括第一臂架组件202和第二臂架组件204,第一臂架组件202与转台100铰接,第二臂架组件204位于第一臂架组件202的一侧。特别地,如图3所示,第一臂架组件202与转台100的铰接轴线与水平面成预设夹角α,且从第一臂架组件202的一侧至第二臂架组件204的一侧,铰接轴线向上倾斜,使得第一臂架组件202自身存在的预扭转和预偏转,与第二臂架组件204安装位置产生的偏载和扭矩mt或旁弯矩m0相互平衡,提高臂架系统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此外,如图4和图6所示,臂架系统还包括操作平台300。其中,操作平台300与第二臂架组件204的末端相连接,操作平台300内设置有容置空间,以供施工人员站立或供物料存放,并且,通过第一臂架组件202与第二臂架组件204的配合,到达指定的施工位置。此外,操作平台300位于转台100的侧方,以使得倾斜设置的第一臂架组件202进一步平衡由于操作平台300带来的偏载和扭矩mt或旁弯矩m0。具体实施例中,操作平台300为工作斗。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臂架组件202与转台100的铰接轴线与水平面成的预设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0°至3°,通过合理设置预设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一方面保证预扭转和预偏转可平衡臂架200的偏载和扭矩mt或旁弯矩m0,另一方面保证臂架系统整体结构协调,特别是保证了臂架200倾斜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臂架200倾斜角度过大,保证臂架系统自身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预设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0.5°至1°,进一步修正第一臂架组件202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进一步保证由于第一臂架组件202倾斜设置而带来的预扭转和预偏转接近于臂架200自身的偏载和扭矩mt或旁弯矩m0。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预设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1°至1.5°,进一步修正第一臂架组件202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进一步保证由于第一臂架组件202倾斜设置而带来的预扭转和预偏转接近于臂架200自身的偏载和扭矩mt或旁弯矩m0。

具体实施例中,预设夹角α可以为0.2°、0.4°0.5°、0.6°、0.8°、1°等。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臂架系统还包括驱动装置500。其中,驱动装置500与第一臂架组件202和转台100相连接,并可驱动第一臂架组件202转动,进而满足不同位置的作用需求。

此外,第一臂架组件202包括多个相互伸缩或折叠的臂架单元,第二臂架组件204包括多个相互伸缩或折叠臂架单元,保证第一臂架组件202与第二臂架组件204均可伸缩或可折叠,保证第一臂架组件202及第二臂架组件204的作业距离,以及小空间内的收纳。

此外,如图1所示,第一臂架组件202的端部设置有臂架头600,第二臂架组件204通过臂架头600与第一臂架组件202转动连接,保证第一臂架组件202和第二臂架组件204的转动连接。

实施例五: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作业车辆,包括:底盘700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臂架系统。

本发明提出的作业车辆,包括底盘700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臂架系统。因此,具有上述臂架系统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论述。具体地,转台100设置于底盘700上。

此外,转台100与底盘700转动连接,使得转台100可带动臂架200转动,进而满足不同方向的作用需要。

具体地,该作业车辆可以为泵车、消防车、起重机等。

具体实施例:

现有登高平台消防车等作业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第二臂架组件204和操作平台300位于第一臂架组件202一侧,进而使得第一臂架组件202需要承受扭矩mt的平衡;在作业过程中,臂架200所受的偏载和旁弯矩m0造成整车稳定性下降,并使得作业区域受到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将在转台100上设计连接件400,使臂架200提前受到一个反向的偏载,消除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扭矩mt和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旁弯矩m0。本发明将原本在转台100上部水平布置的铰接孔106偏置,第一臂架组件202尾部设置有与转台100偏心铰接孔106配合的第一臂架组件202水平铰接孔106,有让销轴中心线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第一臂架组件202尾部与转台100通过连接件400铰接。

如图4所示,当作业车辆处于行驶过程中,第二臂架组件204和操作平台300处于收回状态,其重心位于第一臂架组件202一侧,连接件400使得第一臂架组件202呈一定角度的预扭转,平衡第一臂架组件202因第二臂架组件204和操作平台300偏置所受的偏载和扭矩mt。

如图5和图6所示,当作业车辆处于作业过程中,第一臂架组件202在液压油缸驱动下向上展开,第二臂架组件204和操作平台300处于展开工作状态,其位置处于第一臂架组件202一侧,此时第一臂架组件202承受偏载和旁弯矩m0,连接件400使得臂架200呈一定角度的预偏置,很好的平衡了臂架200所受的偏载和旁弯矩m0,解决了由于偏载和旁弯矩m0造成的整车稳定性下降和作业区域受影响的问题。

具体实施例中,现有作业车辆的转台100上方销轴安装方式为水平安装,铰接孔106中心线与水平面平行。如图3所示,本发明将转台100上方铰接孔106在转台100机加时利用工装,使得转台100地面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使得第一臂架组件202在安装时已经提前产生了扭转,刚好消除掉第一臂架组件202因第二臂架组件204和操作平台300位置在第一臂架组件202一侧产生的扭矩mt。臂架200处于工作状态时,该连接件400装置使得臂架200全展所受到的旁弯矩m0也同时得到平衡。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图3所示,本发明在现有作业车辆转台100上部水平布置的铰接孔106偏置,第一臂架组件202尾部设置有与转台100偏心铰接孔106配合的第一臂架组件202水平铰接孔106,让销轴中心线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第一臂架组件202尾部与转台100通过连接件400铰接。如图4所示,当作业车辆处于行驶过程中,第二臂架组件204和操作平台300处于收回状态,其重心位于第一臂架组件202一侧,连接件400使得第一臂架组件202呈一定角度的预扭转,平衡第一臂架组件202因第二臂架组件204和工作都偏置所受的偏载和扭矩mt。如图5和图6所示,当作业车辆作业时,第一臂架组件202在液压油缸驱动下向上全展,第二臂架组件204和操作平台300处于展开工作状态,其位置处于第一臂架组件202一侧,此时第一臂架组件202承受偏载和旁弯矩m0,连接件400使得臂架200呈一定角度的预偏置,很好的平衡了臂架200所受的偏载和旁弯矩m0,解决了由于偏载和旁弯矩m0造成的整车稳定性下降和作业区域受影响的问题。

本发明的优势如下:利用现有转台100和臂架200,在不增加新的结构的前提下,将转台100加上部铰接孔106时,将转台100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即可,销轴无需设计复杂装置,即可实现该功能,大大节约了成本;在作业车辆处于行驶状态时,连接件400使得第一臂架组件202呈一定角度的预扭转,平衡第一臂架组件202偏载和扭矩mt;当作业车辆作业时,连接件400使得臂架200呈一定角度的预偏转,很好的平衡了臂架200所受的偏载和旁弯矩m0,无需增大第一臂架组件202设计尺寸和减少第二臂架组件204、操作平台300重量就能满足现有臂架200刚度和强度设计,从而满足臂架200装置稳定性要求;该设计结构简单,能满足多种状态下平衡偏载和扭矩mt、旁弯矩m0要求,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可广泛应用于登高平台消防车、云梯车等涉及转台100、臂架200等偏载结构平衡力矩问题。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