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剂包装瓶用双层密封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99672发布日期:2020-09-29 18:11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试剂包装瓶用双层密封盖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危险品试剂贮存密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试剂包装瓶用双层密封盖。



背景技术:

试剂、危险化学品、生物制品、医药等,通常是盛放在带有密封瓶盖的包装瓶中,上述试样一般为极易挥发的液体或是半液体,一般不允许直接接触或暴露在空气中。若实验人员直接或间接接触这些有毒试样,会造成身体伤害;试样泄漏到空气后,也会污染实验环境;试样本身若与空气接触也会影响其保质期,影响其产品分子结构,有些高危试剂接触空气甚至会爆炸。因此上述试样运输、取样、使用、保存等各环节,都需要进行严格的密封保存。

现有的包装瓶,其瓶口与瓶盖通常为螺纹连接,且在包装瓶瓶口设有凸起台阶,防止瓶盖自行脱落。瓶口和瓶盖之间的密封,是上述试样中最重要环节。而上述包装瓶结构,又难以密封。现有的瓶盖,采用了附图1所示的结构形式,其最大的特点是在与瓶口接触一侧设有密封垫片,由其结构可知,这种密封瓶盖虽为双层盖结构,在用注射器刺穿密封垫片取样前,需将其中的上盖翻开,故在取样过程中,其本质上仍是单层盖。

因为现有的密封瓶盖,进行注射器刺入式取样后,立刻会在密封垫片上产生永久且不可逆转的孔隙,取样完成拔出针头后,即使立刻扣合上盖,瓶内也有部分试样,通过该孔隙从瓶盖泄漏或是挥发出来。且穿刺针头越大、穿刺次数越多,上述孔隙就会越大,相应的试样泄漏量或挥发量就会越大。

同时,刺入式取样完成后,将上盖扣合在下盖上,虽能起到保存过程中的密封试样效果,但由于上、下盖之间有缝隙,包装瓶中的试样,依然会通过之前针刺孔隙,泄漏或挥发到上、下盖之间的缝隙中。再次取样时,打开上盖,此时,之前存在缝隙中的部分试样,又会泄漏或挥发到空气中,从而生产二次污染。取样次数增大,上述泄漏或挥发量会相应增大,试样泄漏或挥发带来的风险也会逐步累积。为了保证安全使用,一般只能进行有限次刺入式取样,一般为1~4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包装瓶的容器和使用效率。

专利文献(cn201910520891.6),提供了一种自密封组合式瓶盖,解决了传统瓶口无法在医疗用的药液在使用后无法继续密封的问题,但这种结构也不适合多次需要插入瓶盖取液的场合。故针对现有包装盖产品缺点和不足,亟需发明一种可与现有包装瓶配套使用的双层密封盖,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试剂包装瓶用瓶盖,存在着经单次穿刺取样后密封失效容易发生泄漏或挥发事故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在穿刺取样过程中以及经过多次穿刺取样后,均能满足密封要求的双层密封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试剂包装瓶用双层密封盖,由上盖、下盖、第一密封垫片、第二密封垫片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内侧壁设有若干层第一锁扣体,在下盖外侧壁对应位置分别设有与第一锁扣体相互扣合的第二锁扣体,通过第一锁扣体、第二锁扣体相互扣合,上盖扣合在下盖外侧;

在上盖下表面设有第一环形凸起,下盖上表面设有沉槽,第一环形凸起外壁与沉槽内壁贴合,在沉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垫片,第一密封垫片外圈与第一环形凸起内壁贴合,同时第一密封垫片上表面与上盖下表面贴合;

上盖上设有呈悬臂梁结构的止逆块,在下盖的对应位置,圆周均布设有若干个沿单方向存在槽深差的斜槽,且止逆块的头部沿斜槽的斜槽面滑动;

在下盖的沉槽上,圆周均布有若干个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间隔角度与斜槽间隔角度相对应;在下盖内侧面,设有垫片挡槽,在垫片挡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垫片;在上盖上表面设有与第一通孔同轴线的第二通孔。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锁扣体、第二锁扣体,结构组合形式分别为连续凸起-环槽、连续凸起-连续凸起、连续凸起-间断凸起、间断凸起-环槽、环槽-连续凸起、环槽-间断凸起、或环槽-环槽;其中,若第一锁扣体、第二锁扣体均选择为环槽-环槽,需在两环槽之间,添加限位圈或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锁扣体、第二锁扣体,结构组合形式分别为间断凸起-连续凸起,且在下盖侧表面设有垂直于第二锁扣体的若干条竖棱,便于上盖、下盖初始定位和安装。

优选的,在所述的上盖上,与第一密封垫片贴合的位置,设有若干个凸钉,以便上盖转动时,进一步带动第一密封垫片转动。

优选的,在所述的下盖上,与第一密封垫片贴合的位置,设有若干个第二环形凸起,当上盖压紧的情况下,第二环形凸起起到防止第一密封垫片不平整状态阻断微量泄漏的有害气体,起到第一密封垫片的密封双保险。

优选的,在所述的上盖设置的止逆块,其位置在上盖的下表面或者上盖的内侧壁,其中止逆块的游动量为0.5-1.5毫米。

优选的,在所述上盖上方,还设有辅盖,在所述的辅盖上,设有若干个将止逆块头部压入斜槽的第一锁止块。

优选的,在上盖上表面设有旋转标志字符,以防止旋错方向。

优选的,在下盖上,均布设有若干个按顺序排列的旋转次数标志符,且每个旋转次数标志符与相应斜槽一一对应,且在上盖与第一个旋转次数标志符的相应位置,设有第三通孔,以方便观察穿刺次数。

优选的,在所述的辅盖和上盖对应位置之间还设有一次性启封装置,便于识别辅盖开启与否。

优选的,在下盖外壁设有扳手筋,以便于拧紧下盖。

本发明工作原理:

一种试剂包装瓶用双层密封盖,由上盖、下盖、第一密封垫片、第二密封垫片组成,上、下盖之间通过第一锁扣体、第二锁扣体连接在一起,在上、下盖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垫片,在下盖与包装瓶瓶口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垫片,在上盖设有的第二通孔以及在下盖设有的第一通孔,当取样穿刺取样时,则注射器针头依次通过第二通孔、第一密封垫片、第一通孔、第二密封垫片,才能进入包装瓶内取样,这种双层密封垫片形式,保证了取样过程安全性。当取样完成拔出针头后,拧转上盖,此时上盖带动第一密封垫片一起旋转,由于上盖设有的呈悬臂梁结构的止逆块,可沿下盖设有的斜槽面滑动,由于斜槽是单方向设置的,故只能上盖只能按单方向拧转,另一个方向锁死。当按规定方向拧转上盖时,由于第二通孔转位,此时第一密封垫片未穿刺部分,会将第二密封垫片穿刺取样留下的孔隙覆盖,从而阻止了包装瓶中试样通过上述孔隙向外界泄露或挥发。故每次穿刺取样后,只要按上述规定单方向拧转上盖,则每次穿刺形成的孔隙中残存少量试样,均被阻断在孔隙中,无法向外界泄露或挥发,从而保证了多次穿刺取样安全可靠性。

同时,止逆块在进入斜槽面后,由于斜槽存在高度差形成突变的回弹力,此时可敲击下盖斜槽,从而发出“咯哒”的声音,让使用者在旋转上盖的时候只要听到“咯哒”声响,就说明已到取样口了,从而实现精准定位到下一个取样口的效果,同时也能增加旋转上盖时候的手感。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试剂包装瓶用双层密封盖,将多层盖和多层密封技术有机结合,解决了现有的试剂包装瓶用瓶盖,存在着经单次穿刺取样后密封失效容易发生泄漏或挥发事故的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密封性好、可靠性高等特点,特别适用于试剂、危险化学品、生物制品、医药等包装瓶,能够满足在穿刺取样过程中以及经过多次穿刺取样后的密封要求,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瓶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试剂包装瓶用双层密封盖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有连续凸起的下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续凸起式上盖与连续凸起式下盖配合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盖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盖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盖主视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优化实施例所示的试剂包装瓶用双层密封盖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次性启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试剂包装瓶用双层密封盖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盖、1a-连续凸起式上盖、2-下盖、2a-连续凸起式下盖、3-第一密封垫片、4-第二密封垫片、5-辅盖、6-一次性启封装置、11-第一连续凸起、14-凸钉、15-第一环形凸起、16-第二通孔、17-第三通孔、18-第一间断凸起、19-止逆块、20-防松动凸台、21-第二连续凸起、23-竖棱、24-扳手筋、25-斜槽、26-第一通孔、27-沉槽、28-第二环形凸起、29-螺旋凹槽、30-垫片挡槽、51-锁止凸起、52-启封装置孔、62-开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10所示,一种试剂包装瓶用双层密封盖,由上盖1、下盖2、第一密封垫片3、第二密封垫片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1内侧壁设有若干层第一锁扣体,在下盖2外侧壁对应位置分别设有可与第一锁扣体相互扣合的第二锁扣体,通过第一锁扣体、第二锁扣体相互扣合,上盖1扣合在下盖2外侧,所述的第一锁扣体、第二锁扣体,结构组合形式可由多种形式,其中实施例图3中所示的为带有第二连续凸起21的连续凸起式下盖2a,即第二锁扣体结构具体形式为连续凸起,对应地,实施例图4中的带有第一连续凸起11的连续凸起式上盖1a,其第一锁扣体结构具体形式亦为连续凸起,第一连续凸起11、第二连续凸起21相互扣合后,连续凸起式上盖1a与连续凸起式下盖2a也锁合成一体。

第一锁扣体、第二锁扣体的连接组合形式也可以其它多种形式,如连续凸起-环槽、连续凸起-间断凸起、间断凸起-环槽、环槽-连续凸起、环槽-间断凸起、或环槽-环槽,其中,若第一锁扣体、第二锁扣体均选择为环槽-环槽,需在两环槽之间,添加限位圈或限位块;为了便于初始定位安装,上盖1上的第一锁扣体为第一间断凸起18,下盖2上的第二锁扣体为第二连续凸起21,且在下盖2侧表面,还设有垂直于第二连续凸起21的若干条竖棱23。

在上盖1下表面设有第一环形凸起15,下盖2上表面设有沉槽27,第一环形凸起15外壁与沉槽27内壁贴合,在沉槽27内设有第一密封垫片3,第一密封垫片3外圈与第一环形凸起15内壁贴合,同时第一密封垫片3上表面与上盖1下表面贴合;上盖1上设有呈悬臂梁结构的止逆块19,在下盖2的对应位置,圆周均布设有若干个沿单方向存在槽深差的斜槽25,且止逆块19的头部可沿斜槽25的斜槽面滑动;在下盖2的沉槽27上,圆周均布有若干个第一通孔26,且第一通孔26间隔角度与斜槽25间隔角度相对应;在下盖2内侧面,设有垫片挡槽30,在垫片挡槽30内设有第二密封垫片4;在上盖1上表面设有可第一通孔26同轴线的第二通孔16。

作为优化实施例,沿下盖2内侧壁设有与包装瓶瓶口螺旋连接的螺旋状的螺旋凹槽29,且在下盖2内侧壁设有若干个与包装瓶瓶口扣合连接的防松动凸台20,也可按照包装瓶瓶口结构形式采取相应的结构。

作为优化实施例,可以在所述的上盖1贴合第一密封垫片3的下表面,设有若干个凸钉14。

作为优化实施例,可以在所述的下盖2贴合第一密封垫片3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个第二环形凸起28。

作为优化实施例,可以在所述的上盖1设置的止逆块19,其位置在上盖1的下表面或者上盖1的内侧壁,其中止逆块19的游动量为0.5-1.5毫米。。

作为优化实施例,可以在所述上盖1上方,还设有辅盖5,所述的辅盖5与上盖2的连接形式,可以为翻盖式、扣合式或螺纹连接式,在所述的辅盖5上,设有若干个可将止逆块19头部压入斜槽25的锁止凸起51。

作为优化实施例,可以在上盖1上表面设有旋转标志字符。

作为优化实施例,可以在下盖2上,均布设有若干个按顺序排列的旋转次数标志符,且每个旋转次数标志符与相应斜槽25一一对应,且在上盖1与第一个旋转次数标志符的相应位置,设有第三通孔17,以便观察旋转次数标志符。

作为优化实施例,可以在所述的辅盖5和上盖1对应位置之间还设有一次性启封装置6,对应的在设有辅盖5的启封装置孔52。例如一次性启封装置6采用镂空设计只有0.2毫米的连接筋,所述一次性启封装置6的外侧面设有开槽62,所述一次性启封装置6通过开槽62嵌入在所述启封装置孔52的内部,通过设有的启封装置孔52,可便于安装一次性启封装置6,一次性启封装置6被拉断卡片上部分会留在启封装置孔52,下部分则掉落;设有的一次性启封装置6采用镂空设计只有0.2毫米的连接筋,方便一次性启封装置6能从中间拉开,安装好后要打开辅盖5,必须拉断一次性启封装置6,此作用可以是在实验室中封存试剂,如果一次性启封装置6被破坏了,说明辅盖5已被开启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