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送料机构的自动张力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68559发布日期:2020-09-11 20:52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送料机构的自动张力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拉链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送料机构的自动张力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尼龙拉链机主要功能是把尼龙单丝和中心线组合到一起形成尼龙拉链链条的机器,将尼龙拉链链条通过压轮可以形成若干个间齿,而这种成型通过成型腔实现,而驱动尼龙拉链链条移动则需要螺杆驱动组,将尼龙拉链链条放置于两条螺杆之间,螺杆旋转,尼龙拉链链条随着螺杆的螺牙自身旋转且沿着螺杆的轴向方向水平移动,在螺杆驱动组牵引尼龙拉链链条的过程中需要送料机构与螺杆驱动组进行配合方可运送链条,将过线轴穿过第二单丝送料架的中部,并通过该过线轴运输中心线,单丝则通过单丝送料架进行运输,而现有技术中无张力装置将单丝拉紧,容易使得单丝运输过程中松垮,导致工件成型时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应用于送料机构的自动张力控制装置,该装置通过滑块的配重以使得单丝处于拉紧状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方案如下:

应用于送料机构的自动张力控制装置,包括后板,所述后板一侧设有用于进线的单丝托架,所述后板另一侧设有出线端,所述后板位于单丝托架以及出线端之间设有驱动装置,位于驱动装置下侧还设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上设有滑动组件,单丝从单丝托架进入绕过滑动组件后再绕过驱动装置的驱动端,最后从出线端穿出,所述后板位于滑动组件的滑动方向设有用于通断所述驱动装置的感应器。

本申请应用于送料机构的自动张力控制装置首先于两侧设置有单丝托架以及出线端,其次单丝从单丝托架进入后先从滑动组件绕过紧接着再绕过驱动端最后从出线端穿出,由此可见,当出线端的单丝被牵引后,单丝被拉紧,此时单丝迫使滑动组件沿着导向件上升,直至到达感应器后,驱动装置开启,驱动端旋转加快单丝托架侧的单丝牵引,随着单丝的牵引,利用滑动组件的配重以使得滑动组件下移而离开感应器,如此往复,保证单丝处于拉紧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于后板后侧的驱动器以及与驱动器连接作为驱动端的主动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件为两条导轨,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导轨上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还通过轴承连接有与主动轮相对的从动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轨与所述后板之间设有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与所述导轨之间设有调节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单丝托架一侧设有倾斜设置的延长托架,该延长托架一侧设有第一过线轮,所述延长托架与单丝托架的连接处也设有第二过线轮,所述后板位于单丝托架的出线处也设有第三过线轮,以将单丝导向至从动轮处进行绕线,并从从动轮处绕出,绕出后再绕进主动轮,绕过主动轮一周后再次绕出,所述后板位于主动轮单丝绕出方向设有第四过线轮,单丝从该第四过线轮上侧绕过并往下侧绕出,所述后板出线端处设有第五过线轮,以将第四过线轮绕过的单丝从该第五过线轮的下侧绕过并往上侧输送至加工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单丝托架采用三段式拼合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单丝托架上设有断线检测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从动轮两侧凸起中部形成内凹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结构示意图三(剖面);

图4是结构示意图四(张力装置);

图5是结构示意图五(平衡板);

图6是结构示意图六(轴心组);

图7是结构示意图七(绕线盘);

图8是结构示意图八(过线轴);

图9是结构示意图九(过线轴);

图10是结构示意图十(轴心组分解);

图11是结构示意图十一(隐藏绕线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照图1-11所示,应用于拉链机的单丝送料机构,包括;

托架1;

第一单丝送料架2,其活动连接于托架1上,该第一单丝送料架2上设有倾斜设置且设有通孔的叶片架201,所述第一单丝送料架2还设有贯穿其中部并与叶片架201上的通孔连通的第一通孔202;

第二单丝送料架203,位于该机构另一侧,并与第一单丝送料架2相对设置,其也设有倾斜设置的叶片架201,还设有与该叶片架201上的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204,该第二通孔204位于第二单丝送料架203的非中心位置,单丝从第一单丝送料架2上的第一通孔202穿过并通过该侧上的叶片架201的通孔伸出,再伸入第二单丝送料架203上的叶片架201并从第二通孔204伸出,第二单丝送料架203中心还设有第三通孔205;

定位装置3,一侧与第一单丝送料架2连接,另一侧与第二单丝送料架203连接,用于固定中心线线筒,以使得中心线线筒的线头相对第三通孔205;

过线件5,与第二单丝送料架203固定连接,该过线件5上设有与第二通孔204连通的过线部501,旋转时,过线部501通过的单丝缠绕在中部伸入的中心线外周;

驱动装置,驱动第二单丝送料架203旋转。

本申请一种应用于拉链机的单丝送料机构设置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用于运输尼龙单丝,另一部分用于运输中心线,其中运输中心线部分首先通过定位装置将中心线线筒固定,其次将线筒的线头从第一导向轮以及第二导向轮绕过再从第二单丝送料架的第二通孔伸出,随着物料的牵引,线筒相对定位装置旋转,以使得缠绕在线筒的中心线不停被牵引,再者第一单丝送料架与第二单丝送料架平行相对设置,单丝物料的线头从第一通孔穿过,沿着第一单丝送料架的叶片架以及叶片架上的通孔穿至第二单丝送料架的叶片架的通孔再从第三通孔穿出,随着单丝被牵引以及第二单丝送料架的旋转,第一单丝送料架从动旋转,且不停牵引单丝进行运输,由于第三通孔设置在中部,第二通孔设置在非中部,随着第二单丝送料架旋转,第二通孔相对第三通孔旋转,尼龙单丝从第二通孔穿过过线件并随着旋转一直缠绕在中心线外周。

第一单丝送料架与第二单丝送料架平行相对设置,使得两个架体的高度一致,并且两个叶片架均往内侧倾斜,牵引尼龙单丝时阻碍力最小。

实施例二:将定位装置设置在该机构两侧,定位后的中心线线筒的线头相对第二通孔,可以直接从第二通孔处穿过进行牵引。

在本实施例中,过线件的前端设置有导向轮,将过线部穿出的单丝通过该导向轮可以定位在中心线的外围,以使得过线件旋转时将单丝缠绕在中心线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心线导向支架4中部设有穿过第二单丝送料架203的过线轴6,中心线经第一导向轮以及第二导向轮的导向作用后,从缺口伸入,并从过线轴进入最后从过线轴的中心点处穿过,保证中心线能从中心点穿出,而过线轴的外周套设有轴承,该轴承设置在第二单丝送料架的中部,以使得第二单丝送料架能相对过线轴旋转而过线轴不需要旋转,也防止磨损中心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叶片架201上设有倾斜设置的凸起部206,所述叶片架201上的通孔位于该凸起部206内,叶片架往内侧倾斜,凸起部也往内侧倾斜,通孔设置在凸起部内,如此设计既可以支撑单丝也可以使得两边的单丝送料架相对,进一步减少牵引的阻碍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装置3包括与所述第一单丝送料架2连接的第一固定轮轴301以及与所述中心线导向支架4连接的第二固定轮轴302,所述中心线导向支架4中部设有供所述第二固定轮轴302穿过的插入件404,所述缺口位于该插入件404外壁,所述第二固定轮轴302通过轴承7插入至插入件404内,由于中心线线筒要相对定位装置旋转,如此一来,定位装置的第一固定轮轴以及第二固定轮轴分别通过轴承插入托架以及插入件内,以使得中心线被牵引时,拉动线筒旋转,以方便运送中心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轮轴301穿过第一单丝送料架2并通过轴承7插入至托架1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心线导向支架4相对中心线镜像对称,中心线导向支架两侧均设置有导向叶片,且相对设置,可以供用户选择性使用。

应用于送料机构的单丝送料叶片支架,包括第一单丝送料架2以及第二单丝送料架203,所述第一单丝送料架2与所述第二单丝送料架203面向相对设置于该送料架构的两侧,所述第二单丝送料架203上往内侧倾斜设置有叶片架201,所述叶片架201倾斜设置有凸起部206,所述凸起部206上设有通孔207,所述叶片架201与所述第二单丝送料架203可拆卸连接。

本申请应用于送料机构的单丝送料叶片支架,首先设置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单丝送料架与第二单丝送料架,两个送料架上设置有相向倾斜的叶片架,同时两个叶片架上也设置有相向倾斜的凸起部,尼龙单丝的线头从第一单丝送料架穿入从第一单丝送料架的叶片架的通孔穿出,再穿至第二单丝送料架的通孔并且从第二单丝送料架穿出,如此一来,倾斜的设置使得尼龙单丝被牵引时受到的阻碍力最小,而且叶片架与第二单丝送料架为可拆卸连接,可以保证两侧的叶片架能同一水平线上,保证线头穿过时是直线,进一步保证受到的阻碍力最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单丝送料架203上设有定位台阶208,所述叶片架201设有与其配合的定位部209,所述定位台阶208设有安装通孔207,所述定位部209也设有安装通孔207,安装时,将定位台阶以及定位部配合,通过安装通孔安装,以保证两侧的叶片架于同一水平线上,保证受到的阻碍力最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叶片架201与第二单丝送料架203的连接处设有一凸起,该凸起的两侧设有加强筋210,通过加强筋在牵引时防止叶片架变形而导致两侧不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优化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单丝送料架2与第二单丝送料架203相对中心线镜像对称,所述第一单丝送料架2两侧均设有叶片架201,且两侧叶片架201相对中心线镜像对称,既可以使得用户能选择使用,也可以两侧对称进行平衡,如此一来旋转时不会因为重量差而使得尼龙单丝无法处于直线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单丝送料架203中部设有空腔211,供过线轴以及尼龙单丝穿过。

应用于送料机构的平衡板,包括第一板体8,所述第一板体8两侧设有往上翘起的第二板体801与第三板体802,所述第二板体801的一侧中部以及所述第三板体802的一侧中部设有第一止锁支撑件803,所述第二板体801的另一侧中部以及所述第三板体802的另一侧中部设有第二止锁支撑件804,所述第一止锁支撑件803以及所述第二止锁支撑件804上均设有用于锁紧或解锁于过线轴61以及进线轴62上的止锁机构9。

应用于送料机构的平衡板,包括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两侧设有往上翘起的第二板体与第三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的一侧中部以及所述第三板体的一侧中部设有第一止锁支撑件,所述第二板体的另一侧中部以及所述第三板体的另一侧中部设有第二止锁支撑件,所述第一止锁支撑件以及所述第二止锁支撑件上均设有用于锁紧或解锁于过线轴以及进线轴上的止锁机构。

优选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以及第三板体的横截面呈上侧开口的梯形形状,如此一来平衡性更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止锁机构9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止锁支撑件803上的止锁支撑部901,所述止锁支撑部901上侧设有第一安装槽902,还包括与所述止锁支撑部901连接的止锁件903,所述止锁件903下侧设有第二安装槽904,所述第一安装槽902与所述第二安装槽904配合用于夹紧过线轴61,通过将所述止锁件903锁紧于所述止锁支撑部901内以锁紧过线轴61,第一安装槽呈半圆形,第二安装槽也呈半圆形,配合后其配合后的空隙可以定位过线轴,方便配合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槽902与所述第二安装槽904之间组成的空隙口径小于过线轴61的口径,空隙略小于过线轴,配合后,从止锁件两侧的螺丝通孔锁螺丝于止锁支撑部上,可以将过线轴压紧,防止过线轴能于内部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板体801倾斜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8的外侧,所述第一止锁支撑件803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第二板体801上。

应用于送料机构的自动张力控制装置,包括后板10,所述后板10一侧设有用于进线的单丝托架11,所述后板10另一侧设有出线端,所述后板10位于单丝托架11以及出线端12之间设有驱动装置13,位于驱动装置13下侧还设有导向件14,所述导向件14上设有滑动组件15,单丝从单丝托架11进入绕过滑动组件15后再绕过驱动装置13的驱动端,最后从出线端穿出,所述后板10位于滑动组件15的滑动方向设有用于通断所述驱动装置13的感应器16。

本申请应用于送料机构的自动张力控制装置首先于两侧设置有单丝托架以及出线端,其次单丝从单丝托架进入后先从滑动组件绕过紧接着再绕过驱动端最后从出线端穿出,由此可见,当出线端的单丝被牵引后,单丝被拉紧,此时单丝迫使滑动组件沿着导向件上升,直至到达感应器后,驱动装置开启,驱动端旋转加快单丝托架侧的单丝牵引,随着单丝的牵引,利用滑动组件的配重以使得滑动组件下移而离开感应器,如此往复,保证单丝处于拉紧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13包括设于后板10后侧的驱动器131以及与驱动器131连接作为驱动端的主动轮132,具体的说,驱动器为主动轮提供动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件14为两条导轨,所述滑动组件15包括滑动连接于导轨上的滑块151,所述滑块151上还通过轴承连接有与主动轮132相对的从动轮152,具体的说,由于单丝被牵引时会相对从动轮移动,因此从动轮内部设置有轴承利用轴承进行固定,从而单丝牵引时能使得从动轮旋转以不影响牵引。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轨与所述后板10之间设有调节支架16,所述调节支架16与所述导轨之间设有调节块17,调节块能调节滑块的滑动行程,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单丝托架11一侧设有倾斜设置的延长托架18,该延长托架18一侧设有第一过线轮19,所述延长托架18与单丝托架11的连接处也设有第二过线轮191,所述后板10位于单丝托架11的出线处也设有第三过线轮192,以将单丝导向至从动轮152处进行绕线,并从从动轮152处绕出,绕出后再绕进主动轮132,绕过主动轮132一周后再次绕出,所述后板10位于主动轮132单丝绕出方向设有第四过线轮193,单丝从该第四过线轮193上侧绕过并往下侧绕出,所述后板10出线端处设有第五过线轮194,以将第四过线轮193绕过的单丝从该第五过线轮194的下侧绕过并往上侧输送至加工处,利用多个导向轮改变单丝的方向,也减小摩擦力增大牵引力度,第三导向轮改变单丝的出线方向,将线头导向至下侧绕过从动轮再绕过主动轮,而线头从第四导向轮的上侧绕过再从第五导向轮的下侧绕出至单丝送料架处,而第五导向轮位于第四导向轮的下侧,如此一来,进一步增加张力,以使得单丝处于拉紧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单丝托架11采用三段式拼合设计,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拼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单丝托架11上设有断线检测器20,单丝穿过断线检测器,能检测单丝是否被扯断,扯断后停止机构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从动轮152两侧凸起中部形成内凹状,通过该内凹状限位单丝。

应用于送料机构的工料定位装置,包括第二固定轮轴302,其一侧转动连接于插入件404内,所述第二固定轮轴302另一侧设有一通腔303,还包括前固定轮轴304,所述前固定轮轴304内部设有一腔体305,还设有一穿过该腔体305并伸入至通腔303内的穿过轴306,所述穿过轴306外周设有位于腔体305内的弹簧307,该弹簧307一侧与所述前固定轮轴304抵接,另一侧与第二固定轮轴302抵接。

本申请应用于送料机构的工料定位装置首先将第二固定轮轴转动连接于插入件内,以使得中心线线筒旋转出料时能带动该装置旋转,其次第二固定轮轴与前固定轮轴之间活动抵接,而且穿过轴外部套设有弹簧,最后当前固定轮轴往第二固定轮轴侧移动时,弹簧被压缩,用户可以取出或者放入中心线线筒,此时弹簧复位,第二固定轮轴将中心线线筒固定,利用插入轴与第二固定轮轴之间的抵接将线筒支撑,实现方便拆装更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固定轮轴304外周还设有呈锥形的夹紧部308,夹紧部308外周面呈斜面,利用夹紧部可以将线筒的中间通孔进行夹紧,而且斜面的设置可以适用不同孔径的线筒。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夹紧部308前侧还设有能伸入中心线线筒的轴承312,可以使得线筒在轴承上旋转也可以使得线筒带动定位装置旋转,多工位旋转,防止卡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固定轮轴304插入中心线线筒的一侧外周设有第一导向倒角309,更方便插入线筒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轮轴302插入插入件404一侧外周设有第二导向倒角310,更方便插入轴承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轮轴302靠近第二导向倒角310侧外周面设有限位挡块311,起到限位作用。

应用于送料机构的轴心组,包括轴心组件22,该轴心组件22中部贯穿其两侧用于供过线轴6穿过,所述轴心组件22上还设有贯穿其两侧用于供单丝穿过的第四通孔23,所述轴心组件22一侧设有多个安装通孔,另一侧中部凸起用于插入单丝送料架内。

如图6所示,本申请一种应用于送料机构的轴心组首先通过贯穿的设计供过线轴穿过以供机构运输中心线,其次于一侧开设的第四通孔供单丝穿过,最后通过安装通孔与绕线装置连接以及中部凸起插入单丝送料架内,方便安装,拆卸也方便,具体的说,通过平衡板的锁止机构将平衡板卡锁于出线轴上,因此驱动机构驱动单丝送料架以及绕线盘旋转时,过线轴不动,绕线盘旋转以将单丝缠绕在中心线上,而轴心组起到中介作用,连接两侧的单丝送料架以及绕线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轴心组件22还固定连接有旋转时用于将单丝缠绕在中心线上的过线件5,所述过线件5包括固定底座502,所述固定底座502转动连接有绕线盘503,其中绕线盘503中部设有转动连接且与过线轴6连通的出线轴504,所述绕线盘503还设有与第四通孔23连通的过线部501,还包括驱动其旋转的绕线盘从动轮505,所述绕线盘从动轮505通过皮带与绕线盘驱动装置进行驱动,具体的说,过线件与轴心组件固定连接,并且通过固定底座进行支撑,中部设置的出线轴与过线轴连通,中心线从此处运输,夹持部中间的开口用来夹持中心棒,由于中心棒两侧凸起中部凹陷,因此中心线可以从凹陷的位置运输,而过线部为过线通孔,位于非中心位置,旋转时,单丝即可缠绕在中心线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线轴504一端设有呈锥形的夹持部506,该夹持部506用于夹持中心棒,以使得中心线能沿着中心棒被牵引。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绕线盘503可拆卸连接有调节驱动装置507,所述出线轴504外周设有与所述调节驱动装置507相啮合的齿纹509,中心线在运输过程可能会产生卷起,因此通过啮合的调节驱动装置驱动过线轴旋转恢复中心线顺直,调节后即可拆卸该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驱动装置507包括通过螺丝固定或者拆卸于绕线盘503上的安装座508,所述安装座508通过转轴连接有与齿纹509啮合的齿轮510,所述安装座508一侧设有用于转动齿轮510的转动件511,以调节出线轴504的位置,通过螺丝进行可拆卸连接,用户旋转转动件时,齿轮随之转动,与其啮合的出线轴也带动中心先随之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绕线盘503设有第一支撑柱512,所述第一支撑柱512上设有用于安装过线轮的第二支撑柱513,以使得绕线盘503旋转时,单丝从过线部501穿出后绕经该过线轮再缠绕在中心线上,利用过线轮将单丝限位在中心线的外侧,并产生一个可以使单丝缠绕在中心线的角度,如此一来旋转时才能起到缠绕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柱513上设有用于定位过线轮的弹簧514,定位过线轮,防止旋转时移位。

应用于送料机构的侧边中心过线轴,包括过线轴6,该过线轴6一侧的侧壁开设有用于供中心线穿过的过线通孔601,所述过线轴6另一侧中部贯穿并与过线通孔601连通。

本申请应用于送料机构的侧边中心过线轴首先在过线轴的侧壁开设一个过线通孔,供中心线从侧壁进入再从贯穿处伸出,如此一来受到的阻碍力最小,更容易牵引中心线移动,具体的说中心线从中心线导向架上的导向轮从上侧绕经后进入过线轴的过线通过,过线通孔开设在外壁以使得线头进入该通孔后斜向的拉扯力最小,以使得中心线更容易被牵引。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线轴6一侧外周凸起并用于插入的插入部602,所述过线通孔601开设在该插入部602外侧,利用插入部插入至轴心组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入部602一侧设有便于插入的导角603,便于插入轴心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线轴6还穿过轴心组22,并通过所述轴心组22设于第二单丝送料架203内,过线轴插入轴心组后,将轴心组插入第二单丝送料架内,通过平衡板固定过线轴,最后在绕线时,过线轴不动轴心组和绕线盘相对过线轴旋转。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申请实施的范围,其他凡其原理和基本结构与本申请相同或近似的,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