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线绕圈成捆的多功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30002发布日期:2020-10-23 19:46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线绕圈成捆的多功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线整理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电线绕圈成捆的多功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电能作为一种能源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居民的生活之中,电能是指使用电以各种形式做功的能力,电能既是一种经济、实用、清洁且容易控制和转换的能源形态,又是电力部门向电力用户提供由发、供、用三方共同保证质量的一种特殊产品(它同样具有产品的若干特征,如可被测量、预估、保证或改善。

电能的传输通过电线来完成,电线在运输中往往采用成捆的方式来放置,成捆的电线既能缩小占据的空间大小,又能防止电线受折而造成内部破坏,但是,目前的电线绕线装置一般采用人力绕线,即使采用电动绕线功能也较为单一,需要设计一种能自动给电线绕线成捆且功能不单一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目前电线绕线的方式通过人力进行,即使有电力绕线的装置,功能也较为单一,需要设计一种能自动给电线绕线成捆且功能不单一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例设计了一种用于电线绕圈成捆的多功能装置,本例的一种用于电线绕圈成捆的多功能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设有皮带腔,所述皮带腔右壁内固设有双向电机,所述双向电机左侧的输出轴上固设有驱动轴,所述机箱内设有位于所述皮带腔左侧的绕线腔,所述绕线腔右壁内转动连接有圆盘,所述驱动轴伸入所述圆盘内且所述驱动轴能带动所述圆盘正转来进行电线绕圈,所述机箱内设有连接于所述绕线腔左侧且开口向下的出货腔,所述出货腔与所述绕线腔前后壁内设有对称的滑腔,所述滑腔内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圆盘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圆环板,所述圆环板上呈环形分布设有侧凹槽,所述滑板上固设有伸入所述侧凹槽内从而使所述滑板与所述圆盘连接,所述机箱内设有能带动所述滑板沿着所述滑腔滑动带动所述圆环板离开所述圆盘从而把饶于所述圆盘上的电线弹出至所述出货腔内的推动装置,弹出于所述出货腔内的成捆电线即可通过所述出货腔下侧的开口输出至所述机箱外,所述绕线腔内设有能带动电线左右移动的捋线装置,所述机箱内设有能在所述圆盘给电线绕圈至极限程度时割断电线的断线装置,所述圆盘内设有能在所述双向电机带动驱动轴反转时夹取断掉的电线的夹取装置。

其中,所述推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机箱内位于所述皮带腔下侧且位于所述绕线腔右侧的推动腔,所述驱动轴伸入所述推动腔内且所述推动腔内的所述驱动轴上固设有驱动锥齿轮,所述推动腔后壁内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固设有啮合连接于所述驱动锥齿轮的传动锥齿轮,所述推动腔底壁内滑动连接有推动外板,所述推动外板上侧连接有第一齿条板,所述传动轴上固设有啮合连接于所述第一齿条板的齿轮,所述推动外板内设有内腔,右侧的所述圆环板内呈环形分布设有推杆凹槽,所述内腔内滑动连接有伸入所述推杆凹槽内的推动杆,所述内腔内设有连接于所述内腔右壁内与所述推动杆右侧之间的顶压弹簧,所述机箱内设有连接于所述推动腔左侧的斜板腔,所述斜板腔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斜板,所述推动杆上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一转轴,所述滑动斜板能伸入所述第一插入腔内从而卡住所述推动杆,所述滑动斜板内设有开口向右的第二插入腔,所述第一齿条板向左移动能通过挤压所述第二插入腔从而带动所述滑动斜板向上移动。

其中,所述捋线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皮带腔右壁内的上带轮轴,所述上带轮轴上固设有上带轮,所述驱动轴上固设有下皮带,所述上带轮与所述下皮带之间连接有皮带,所述绕线腔左壁内转动连接有捋线轴,所述捋线轴内花键连接有伸出所述捋线轴右侧且花键连接于所述上带轮轴的花键轴,所述捋线轴上设有凹槽,所述绕线腔顶壁内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捋线轴转动能带动所述移动块来回左右移动,所述移动块内设有通过口,所述通过口内能通过电线。

其中,所述断线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机箱内且连接于所述绕线腔右侧的移动腔,所述移动腔底壁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左侧固设有伸入右侧的所述圆环板内的所述侧凹槽内的刀片,所述刀片用于切割电线,所述移动腔内设有固定于所述移动杆上侧且转动连接于所述花键轴上的移动限位板,所述移动限位板能限制所述花键轴左右位置。

其中,所述夹取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圆盘内的开口向上的齿条腔,所述齿条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二齿条板,所述第二齿条板上侧固设有用于夹取电线的夹取器,所述夹取器位于上极限位置时能夹取电线,处于下极限位置时不再夹取电线,伸入所述圆盘内的所述驱动轴上连接有啮合连接于所述第二齿条板的外齿轮,所述外齿轮内呈环形分布设有第一卡腔,所述驱动轴上呈环形分布设有第一伸入腔,所述第一伸入腔左壁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设有能伸入所述第一卡腔与所述第一伸入腔内的第一卡板,所述第一转轴上饶有连接于所述,第一卡板右侧与所述驱动轴之间的第一扭簧。

有益地,所述圆盘内呈环形分布设有第二卡腔,所述驱动轴上呈环形分布设有第二伸入腔,所述第二伸入腔左壁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设有能伸入所述第二卡腔与所述第二伸入腔内的第二卡板,所述第二转轴上饶有连接于所述第二卡板右侧与所述驱动轴之间的第二扭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相比传统的电线绕圈方式,首先,本发明通过电驱动的方式实现电线绕圈,其次,本发明能自动捋线,防止电线绕圈不均匀,此外,本发明能在电线绕圈接收后自动弹出,最后,本发明能在弹出成捆的电线后进行复位且开始下一次的电线绕圈。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电线绕圈成捆的多功能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c”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4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线绕圈成捆的多功能装置,下面将结合本发明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线绕圈成捆的多功能装置,包括机箱11,所述机箱11内设有皮带腔22,所述皮带腔22右壁内固设有双向电机25,所述双向电机25左侧的输出轴上固设有驱动轴31,所述机箱11内设有位于所述皮带腔22左侧的绕线腔39,所述绕线腔39右壁内转动连接有圆盘49,所述驱动轴31伸入所述圆盘49内且所述驱动轴31能带动所述圆盘49正转来进行电线绕圈,所述机箱11内设有连接于所述绕线腔39左侧且开口向下的出货腔12,所述出货腔12与所述绕线腔39前后壁内设有对称的滑腔13,所述滑腔13内滑动连接有滑板51,所述圆盘49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圆环板48,所述圆环板48上呈环形分布设有侧凹槽47,所述滑板51上固设有伸入所述侧凹槽47内从而使所述滑板51与所述圆盘49连接,所述机箱11内设有能带动所述滑板51沿着所述滑腔13滑动带动所述圆环板48离开所述圆盘49从而把饶于所述圆盘49上的电线弹出至所述出货腔12内的推动装置101,弹出于所述出货腔12内的成捆电线即可通过所述出货腔12下侧的开口输出至所述机箱11外,所述绕线腔39内设有能带动电线左右移动的捋线装置102,所述机箱11内设有能在所述圆盘49给电线绕圈至极限程度时割断电线的断线装置103,所述圆盘49内设有能在所述双向电机25带动驱动轴31反转时夹取断掉的电线的夹取装置104。

根据实施例,以下对推动装置101进行详细说明,所述推动装置101包括设于所述机箱11内位于所述皮带腔22下侧且位于所述绕线腔39右侧的推动腔27,所述驱动轴31伸入所述推动腔27内且所述推动腔27内的所述驱动轴31上固设有驱动锥齿轮32,所述推动腔27后壁内转动连接有传动轴35,所述传动轴35上固设有啮合连接于所述驱动锥齿轮32的传动锥齿轮34,所述推动腔27底壁内滑动连接有推动外板28,所述推动外板28上侧连接有第一齿条板26,所述传动轴35上固设有啮合连接于所述第一齿条板26的齿轮33,所述推动外板28内设有内腔30,右侧的所述圆环板48内呈环形分布设有推杆凹槽38,所述内腔30内滑动连接有伸入所述推杆凹槽38内的推动杆36,所述内腔30内设有连接于所述内腔30右壁内与所述推动杆36右侧之间的顶压弹簧29,所述机箱11内设有连接于所述推动腔27左侧的斜板腔63,所述斜板腔63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斜板37,所述推动杆36上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一转轴54,所述滑动斜板37能伸入所述第一插入腔64内从而卡住所述推动杆36,所述滑动斜板37内设有开口向右的第二插入腔62,所述第一齿条板26向左移动能通过挤压所述第二插入腔62从而带动所述滑动斜板37向上移动,当双向电机25启动时即可带动驱动轴31正转,驱动轴31正转通过驱动锥齿轮32与传动锥齿轮34的啮合带动传动轴35转动,传动轴35转动即可通过齿轮33与第一齿条板26的啮合带动第一齿条板26向左移动即带动推动外板28向左移动,推动外板28向左移动时,推动杆36受滑动斜板37阻挡不能移动从而使顶压弹簧29受压收缩,当第一齿条板26向左移动至通过顶压第二插入腔62带动滑动斜板37向上移动,滑动斜板37不再卡柱推动杆36,收缩的顶压弹簧29带动推动杆36向左移动从而顶压圆环板48向左移动,即带动滑板51沿着滑腔13向左移动从而使圆盘49上的成捆电线送入出货腔12内并输出至机箱11外。

根据实施例,以下对捋线装置102进行详细说明,所述捋线装置102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皮带腔22右壁内的上带轮轴20,所述上带轮轴20上固设有上带轮21,所述驱动轴31上固设有下皮带24,所述上带轮21与所述下皮带24之间连接有皮带23,所述绕线腔39左壁内转动连接有捋线轴14,所述捋线轴14内花键连接有伸出所述捋线轴14右侧且花键连接于所述上带轮轴20的花键轴18,所述捋线轴14上设有凹槽15,所述绕线腔39顶壁内滑动连接有移动块16,所述捋线轴14转动能带动所述移动块16来回左右移动,所述移动块16内设有通过口46,所述通过口46内能通过电线,当双向电机25启动带动驱动轴31正转时,驱动锥齿轮32正转带动下皮带24正转,下皮带24正转通过皮带23电动上带轮21正转从而带动上带轮轴20正转,上带轮轴20正转通过花键连接带动后续的花键轴18与捋线轴14转动从而通过凹槽15带动移动块16左右移动,即带动电线左右移动达到捋线的效果,防止电线绕圈不均匀。

根据实施例,以下对断线装置103进行详细说明,所述断线装置103包括设于所述机箱11内且连接于所述绕线腔39右侧的移动腔17,所述移动腔17底壁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杆65,所述移动杆65左侧固设有伸入右侧的所述圆环板48内的所述侧凹槽47内的刀片44,所述刀片44用于切割电线,所述移动腔17内设有固定于所述移动杆65上侧且转动连接于所述花键轴18上的移动限位板19,所述移动限位板19能限制所述花键轴18左右位置,当圆环板48向左移动时即可通过侧凹槽47带动刀片44向左移动从而切割通过通过口46的电线,同时,刀片44向左移动通过带动移动杆65向左移动即可带动移动限位板19向左移动从而带动花键轴18向左移动使花键轴18不再花键连接于上带轮轴20,即上带轮轴20转动不能带动花键轴18转动。

据实施例,以下对夹取装置104进行详细说明,所述夹取装置104包括设于所述圆盘49内的开口向上的齿条腔40,所述齿条腔40内滑动连接有第二齿条板41,所述第二齿条板41上侧固设有用于夹取电线的夹取器43,所述夹取器43位于上极限位置时能夹取电线,处于下极限位置时不再夹取电线,伸入所述圆盘49内的所述驱动轴31上连接有啮合连接于所述第二齿条板41的外齿轮42,所述外齿轮42内呈环形分布设有第一卡腔52,所述驱动轴31上呈环形分布设有第一伸入腔53,所述第一伸入腔53左壁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54,所述第一转轴54上固设有能伸入所述第一卡腔52与所述第一伸入腔53内的第一卡板55,所述第一转轴54上饶有连接于所述,第一卡板55右侧与所述驱动轴31之间的第一扭簧56,当双向电机25启动带动驱动轴31正转时,由于第二齿条板41处于齿条腔40内的下极限位置,驱动轴31正转使第一卡板55受压从而离开第一卡腔52伸入第一伸入腔53内,即不能带动外齿轮42转动,当双向电机25启动带动驱动轴31反转时,驱动轴31反转即可使第一卡板55伸入第一卡腔52内且带动外齿轮42转动,外齿轮42转动通过与第二齿条板41的啮合带动第二齿条板41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夹取器43向上移动至通过口46同高度位置从而夹取电线为电线绕圈做准备。

有益地,所述圆盘49内呈环形分布设有第二卡腔57,所述驱动轴31上呈环形分布设有第二伸入腔61,所述第二伸入腔61左壁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59,所述第二转轴59上固设有能伸入所述第二卡腔57与所述第二伸入腔61内的第二卡板60,所述第二转轴59上饶有连接于所述第二卡板60右侧与所述驱动轴31之间的第二扭簧58,当双向电机25启动带动驱动轴31正转时,驱动轴31上的第二卡板60伸入第二卡腔57内从而使驱动轴31正转能带动圆盘49转动来进行电线绕圈,当双向电机25启动带动驱动轴31反转时,由于第二扭簧58的力较小,因此第二卡板60受挤压离开第二卡腔57伸入第二伸入腔61内,即驱动轴31反转不能带动圆盘49转动。

以下结合图1至图4对本文中的一种用于电线绕圈成捆的多功能装置的使用步骤进行详细说明:初始状态时,推动外板28处于右极限状态,滑动斜板37处于下极限状态,花键轴18花键连接于上带轮轴20,第二齿条板41处于下极限位置,滑板51处于右极限位置。

当要进行电线绕圈时,双向电机25启动带动驱动轴31正转,驱动轴31正转即可带动圆盘49转动从而进行电线绕圈,同时,驱动锥齿轮32正转带动下皮带24正转,下皮带24正转通过皮带23电动上带轮21正转从而带动上带轮轴20正转,上带轮轴20正转通过花键连接带动后续的花键轴18与捋线轴14转动从而通过凹槽15带动移动块16左右移动,即带动电线左右移动达到捋线的效果,防止电线绕圈不均匀,同时,驱动轴31正转通过驱动锥齿轮32与传动锥齿轮34的啮合带动传动轴35转动,传动轴35转动即可通过齿轮33与第一齿条板26的啮合带动第一齿条板26向左移动即带动推动外板28向左移动,推动外板28向左移动时,推动杆36受滑动斜板37阻挡不能移动从而使顶压弹簧29受压收缩,当第一齿条板26向左移动至通过顶压第二插入腔62带动滑动斜板37向上移动,滑动斜板37不再卡柱推动杆36,收缩的顶压弹簧29带动推动杆36向左移动从而顶压圆环板48向左移动,即带动滑板51沿着滑腔13向左移动从而使圆盘49上的成捆电线送入出货腔12内并输出至机箱11外。

当要进行复位时,双向电机25启动带动驱动轴31反转,驱动轴31反转带动推动外板28向右移动直至原位置从而带动圆环板48向右移动至原位置,滑动斜板37相应的恢复至原位,同时,圆环板48向右移动带动刀片44向右移动至原位,刀片44向右移动通过移动限位板19带动花键轴18向右移动从而使花键轴18花键连接于上带轮轴20,即上带轮轴20能带动花键轴18转动,同时,驱动轴31反转即可使第一卡板55伸入第一卡腔52内且带动外齿轮42转动,外齿轮42转动通过与第二齿条板41的啮合带动第二齿条板41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夹取器43向上移动至通过口46同高度位置从而夹取电线为电线绕圈做准备,复位结束后即可进行下一次电线绕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相比传统的电线绕圈方式,首先,本发明通过电驱动的方式实现电线绕圈,其次,本发明能自动捋线,防止电线绕圈不均匀,此外,本发明能在电线绕圈接收后自动弹出,最后,本发明能在弹出成捆的电线后进行复位且开始下一次的电线绕圈。

以上所述,仅为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