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抗震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13026发布日期:2020-11-04 05:53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抗震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改造抗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抗震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的住宅建设已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经济型逐渐进入到二十一世纪的小康型水平,改善和提高现有的居住质量成为居民的基本需求。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仍然有不少六、七层甚至高于七层的住宅没有安装电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越来越引起民众尤其是居住在无电梯楼房中的中老年居民的关注,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现如今地球资源紧张,很多的国家都已进入老龄化的行列,城市中有很多老城区,我们对既有建筑的改造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很多的既有建筑并没有安装电梯,这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生活的需要,尤其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推进,在没有电梯的老房子中,老年人的行动极其不方便,我国也正在进行老房子加装电梯的改造项目。

电梯加装通常需要考虑到抗震性能,为此现有技术中采取了一种气缸缓冲的方式保证其抗震性能,例如专利公开号为cn210366497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抗震连接装置,包括电梯导轨,所述电梯导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架,所述电梯导轨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电梯导轨之间位于固定支架的正面设有主固定板,所述主固定板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制动气缸,所述主固定板通过制动气缸与电梯导轨活动连接,所述主固定板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梯轿厢,所述电梯轿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牵引动力。该既有建筑加装电梯抗震连接装置,通过设置有加固的导轨。该既有建筑加装电梯抗震连接装置,通过设置有加固的导轨,该加置了很多的支撑结构,自身的刚性结构非常强,一般的重力无法将该导轨压弯,因此在自然灾害的面前更加的可靠,另外该导轨直接安装在建筑的外部,便于安装与拆卸,操作起来非常方便。

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方案采用了四个制动气缸增加电梯轿厢与电梯导轨之间阻力,从而完成对电梯轿厢的制动,四个制动气缸增加了电梯轿厢的制造成本和维修成本,且电梯轿厢的底部未设置有任何缓冲结构,制造及维修成本较高,且抗震缓冲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抗震连接装置,其制造及维修成本较低,且可进一步提高抗震缓冲性能。

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抗震连接装置,包括:电梯轿厢,该电梯轿厢的底部设置有旋转驱动电机,该旋转驱动电机的下方连接有活动的伸缩杆,该伸缩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旋转盘,该旋转驱动电机带动该伸缩杆及该旋转盘转动,该旋转盘的边缘设置有开口槽;

该电梯轿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安装座,该安装座上设有带扭矩的转轴,该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缓冲杆,该电梯轿厢的周围对应该缓冲杆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沿运动方向带若干卡块的条形板,该缓冲杆被该选旋转盘限位抵接固定、并通过该开口槽释放后弹性抵接该卡块;

该电梯轿厢的底部还设有多个弹性伸缩杆,该弹性伸缩杆位于该旋转盘的上方并与该缓冲杆交错,该弹性伸缩杆的末端在该旋转盘带动该伸缩杆被压缩时弹性抵接该旋转盘。

活动的伸缩杆可采用液压阻尼缓冲式,或弹性缓冲式,类似能实现旋转且伸缩功能的伸缩杆的具体结构在现有技术中较为常见,在结构上通常设有起限制转动的竖槽或者竖向导向,也可直接市场采购获得,应当理解的是,伸缩杆作为一部件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的公知常识,不再赘述。

当电梯轿厢失重时,旋转驱动电机旋转带动伸缩杆旋转动作,进而带动旋转盘使开口槽转动至缓冲杆位置,缓冲杆在扭矩作用下弹向卡块,并通过弹性扭矩作用及摩擦作用提供缓冲阻力;当电梯轿厢触底时,旋转盘先接触底部,弹性伸缩杆被压缩,在压缩过程中通过弹性伸缩杆的弹性阻力,进一步提供缓冲。这种结构的既有建筑加装电梯抗震连接装置,避免了过多的电气结构,其制造及维修成本较低,且进一步提高了抗震缓冲性能。

进一步的,为了及时控制该旋转驱动电机动作,该旋转驱动电机连接有失重触发装置,用以在电梯轿厢失重时控制该旋转驱动电机转动。

进一步的,该失重触发装置包括设置在该电梯轿厢外壁的失重感应控制器,该失重感应控制器连接控制该旋转驱动电机。

进一步的,该转轴上设有扭力弹簧,该缓冲杆通过该扭力弹簧弹性转动。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缓冲效果,避免刚性卡死,该缓冲杆的端部呈弧形,该卡块与被释放后的缓冲杆抵接的上表面呈楔形,被释放后的缓冲杆的端部倾斜向下弹性抵持该卡块的楔形面,提供缓冲阻力。

进一步的,为了在弹性受力方向上承受更多的力,因此将该弹性伸缩杆倾斜设置,包括倾斜固定在该电梯轿厢底部的固定套筒,该固定套筒内设有弹簧及移动杆,该移动杆通过该弹簧在该固定套筒内弹性伸缩。

进一步的,该伸缩杆采用方形杆,用以旋转并保证伸缩。

优选的,为了保证缓冲效果的稳定,该缓冲杆的数量为四个均布,该开口槽数量为四个,该条形板的数量对应为四个,该条形板固定安装在电梯井道内。

优选的,该弹性伸缩杆的数量为四个均布。

进一步的,该电梯轿厢的顶部连接有线缆,该线缆带动该电梯轿厢运动。

本发明所述的既有建筑加装电梯抗震连接装置,包括:电梯轿厢,该电梯轿厢的底部设置有旋转驱动电机,该旋转驱动电机的下方连接有活动的伸缩杆,该伸缩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旋转盘,该旋转驱动电机带动该伸缩杆及该旋转盘转动,该旋转盘的边缘设置有开口槽;该电梯轿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安装座,该安装座上设有带扭矩的转轴,该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缓冲杆,该电梯轿厢的周围对应该缓冲杆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沿运动方向带若干卡块的条形板,该缓冲杆被该选旋转盘限位抵接固定、并通过该开口槽释放后弹性抵接该卡块;该电梯轿厢的底部还设有多个弹性伸缩杆,该弹性伸缩杆位于该旋转盘的上方并与该缓冲杆交错,该弹性伸缩杆的末端在该旋转盘带动该伸缩杆被压缩时弹性抵接该旋转盘。

当电梯轿厢失重时,旋转驱动电机旋转带动伸缩杆旋转动作,进而带动旋转盘使开口槽转动至缓冲杆位置,缓冲杆在扭矩作用下弹向卡块,并通过弹性扭矩作用及摩擦作用提供缓冲阻力;当电梯轿厢触底时,旋转盘先接触底部,弹性伸缩杆被压缩,在压缩过程中通过弹性伸缩杆的弹性阻力,进一步提供缓冲。这种结构的既有建筑加装电梯抗震连接装置,避免了过多的电气结构,其制造及维修成本较低,且进一步提高了抗震缓冲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抗震连接装置一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安装座和缓冲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局部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4为图1旋转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弹性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缓冲杆被释放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电梯井道、2电梯轿厢、3钢丝绳、4条形板、5卡块、6u型座、7缓冲杆、8转轴、9扭力弹簧、10旋转盘、11驱动电机、12活动伸缩杆、13缺口、14弹性伸缩杆、15电机箱、16固定套筒、17移动杆、18弹簧、19失重感应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及图6所示,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抗震连接装置,包括:电梯轿厢2,该电梯轿厢2的底部设置有旋转驱动电机11,该旋转驱动电机11的下方连接有活动的伸缩杆12,该伸缩杆12的下端固定连接旋转盘10,该旋转驱动电机11带动该伸缩杆12及该旋转盘10转动,该旋转盘10的边缘设置有开口槽13;该电梯轿厢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安装座6,该安装座6上设有带扭矩的转轴8,该转轴8上固定连接有缓冲杆7,该电梯轿厢2的周围对应该缓冲杆7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沿运动方向带若干卡块5的条形板4,该缓冲杆7被该选旋转盘10限位抵接固定、并通过该开口槽13释放后弹性抵接该卡块5;

如图1及图2所示,该电梯轿厢2的底部还设有多个弹性伸缩杆14,该弹性伸缩杆14位于该旋转盘10的上方并与该缓冲杆7交错,该弹性伸缩杆14的末端在该旋转盘10带动该伸缩杆12被压缩时弹性抵接该旋转盘10。

活动的伸缩杆12可采用液压阻尼缓冲式,或弹性缓冲式,类似能实现旋转且伸缩功能的伸缩杆12的具体结构在现有技术中较为常见,在结构上通常设有起限制转动的竖槽或者竖向导向,也可直接市场采购获得,应当理解的是,伸缩杆12作为一部件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的公知常识,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该伸缩杆12采用方形杆,用以旋转并保证伸缩。

当电梯轿厢2失重时,旋转驱动电机11旋转带动伸缩杆12旋转动作,进而带动旋转盘10使开口槽13转动至缓冲杆7位置,缓冲杆7在扭矩作用下弹向卡块5,并通过弹性扭矩作用及摩擦作用提供缓冲阻力;当电梯轿厢2触底时,旋转盘10先接触底部,弹性伸缩杆14被压缩,在压缩过程中通过弹性伸缩杆14的弹性阻力,进一步提供缓冲。这种结构的既有建筑加装电梯抗震连接装置,避免了过多的电气结构,其制造及维修成本较低,且进一步提高了抗震缓冲性能。

如图1及图6所示,为了及时控制该旋转驱动电机11动作,该旋转驱动电机11连接有失重触发装置,用以在电梯轿厢2失重时控制该旋转驱动电机11转动。为了防护,旋转驱动电机11的外部还设有电机箱15。电梯轿厢2的顶部连接有线缆3,该线缆3带动该电梯轿厢2运动。该失重触发装置包括设置在该电梯轿厢2外壁的失重感应控制器19,该失重感应控制器19连接控制该旋转驱动电机11。

如图1、图2及图6所示,该转轴8上设有扭力弹簧9,该缓冲杆7通过该扭力弹簧9弹性转动。为了保证缓冲效果,避免刚性卡死,该缓冲杆7的端部呈弧形,该卡块5与被释放后的缓冲杆7抵接的上表面呈楔形,被释放后的缓冲杆7的端部倾斜向下弹性抵持该卡块5的楔形面,提供缓冲阻力。

如图5所示,为了在弹性受力方向上承受更多的力,因此将该弹性伸缩杆14倾斜设置,包括倾斜固定在该电梯轿厢2底部的固定套筒16,该固定套筒16内设有弹簧18及移动杆17,该移动杆17通过该弹簧18在该固定套筒16内弹性伸缩。

缓冲杆7、开口槽13、条形板4以及弹性伸缩杆14的数量可以根据需求增加,比如分别为3、4个、6个或者8个等。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缓冲效果的稳定,该缓冲杆7的数量为四个均布,该开口槽13数量为四个,该条形板4的数量对应为四个,该条形板4固定安装在电梯井道1内。该弹性伸缩杆14的数量为四个均布。

该本发明所述的既有建筑加装电梯抗震连接装置,包括:电梯轿厢2,该电梯轿厢2的底部设置有旋转驱动电机11,该旋转驱动电机11的下方连接有活动的伸缩杆12,该伸缩杆12的下端固定连接旋转盘10,该旋转驱动电机11带动该伸缩杆12及该旋转盘10转动,该旋转盘10的边缘设置有开口槽13;该电梯轿厢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安装座6,该安装座6上设有带扭矩的转轴8,该转轴8上固定连接有缓冲杆7,该电梯轿厢2的周围对应该缓冲杆7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沿运动方向带若干卡块5的条形板4,该缓冲杆7被该选旋转盘10限位抵接固定、并通过该开口槽13释放后弹性抵接该卡块5;该电梯轿厢2的底部还设有多个弹性伸缩杆14,该弹性伸缩杆14位于该旋转盘10的上方并与该缓冲杆7交错,该弹性伸缩杆14的末端在该旋转盘10带动该伸缩杆12被压缩时弹性抵接该旋转盘10。

当电梯轿厢2失重时,旋转驱动电机11旋转带动伸缩杆12旋转动作,进而带动旋转盘10使开口槽13转动至缓冲杆7位置,缓冲杆7在扭矩作用下弹向卡块5,并通过弹性扭矩作用及摩擦作用提供缓冲阻力;当电梯轿厢2触底时,旋转盘10先接触底部,弹性伸缩杆14被压缩,在压缩过程中通过弹性伸缩杆14的弹性阻力,进一步提供缓冲。这种结构的既有建筑加装电梯抗震连接装置,避免了过多的电气结构,其制造及维修成本较低,且进一步提高了抗震缓冲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