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式绳索缓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14697发布日期:2021-04-16 14:12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械式绳索缓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是一种机械式绳索缓放装置,属于绳索卷绕领域。


背景技术:

2.绳索卷绕的滚筒在多个行业中均有涉及,例如在建筑、高空、矿业等领域皆经常用地卷绳机,传统的卷绳机一般都是在卷绳机上安装电机或柴油机等装置来控制转轴的转动,而通过该方式在电机或柴油机中途故障后,其卷绳机便无法匀速下移从而耽误工程量的进行,而有些采用制停装置来匀速下降,但制停装置在长时间的摩擦下其制停效果将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机械式绳索缓放装置,其结构包括支架、绳索、隔板、转轴,所述支架与隔板固定连接,所述转轴通过轴承安装于隔板上,所述绳索卷收在转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一端贯穿于隔板,且所述转轴上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隔板上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二齿轮,且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轴心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一侧啮合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轴心上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安装有圆盘,所述圆盘一侧安装有卡钳,所述第二转轴上还安装有若干根桨叶,所述桨叶外侧设有水槽且所述桨叶及卡钳均浸泡于水槽内。
4.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为:根据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齿轮直径小于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直径大于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直径小于第四齿轮。
5.根据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转轴通过轴承安装于水槽上。
6.根据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桨叶上设有凹槽口,且所述桨叶为分段式并通过螺栓相互连接。
7.根据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齿轮通过轴承安装有水槽外,所述圆盘表面具有粗糙的花纹,所述水槽内标注有刻度线。
8.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机械式结构使得在不依靠电机等电器设备的情况下使得绳索依旧可长时间的匀速下移,而在需紧急制停的情况下从而快速有效的停止转动,且可根据水槽内液体的浓度深度及桨叶的长度变化,从而调整其转轴受到的阻力效果进而调整下降速度。
附图说明
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的附图作详细地介绍,以此让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发明一种机械式绳索缓放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本发明一种机械式绳索缓放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1.图3为本发明转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2.图4为本发明圆盘的结构示意图。
13.图5为本发明桨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15.请参阅图1

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式绳索缓放装置:其结构包括支架1、绳索2、隔板3、转轴4,所述支架1与隔板3固定连接,所述转轴4通过轴承安装于隔板3上,所述绳索2卷收在转轴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一端贯穿于隔板3,且所述转轴4上固定有第一齿轮5,所述隔板3上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二齿轮6,且所述第一齿轮5与第二齿轮6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6轴心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7,所述第三齿轮7一侧啮合有第四齿轮8,所述第四齿轮8轴心上安装有第二转轴13,所述第二转轴13上固定安装有圆盘11,所述圆盘11一侧安装有卡钳12,所述第二转轴13上还安装有若干根桨叶10,所述桨叶10外侧设有水槽9且所述桨叶10及卡钳12均浸泡于水槽9内,所述第一齿轮5直径小于第二齿轮6,所述第二齿轮6直径大于第三齿轮7,所述第三齿轮7直径小于第四齿轮8,所述第二转轴13通过轴承安装于水槽9上,所述桨叶10上设有凹槽口,且所述桨叶10为分段式并通过螺栓相互连接,所述第二齿轮6通过轴承安装有水槽9外,所述圆盘11表面具有粗糙的花纹,所述水槽9内标注有刻度线。
16.工作原理:通过对绳索2的持续拉伸使得转轴4转动,而转轴4上的第一齿轮5将逐步啮合第二齿轮6、第三齿轮7、第四齿轮8,且由于第一齿轮5直径小于第二齿轮6,第二齿轮6直径大于第三齿轮7,第三齿轮7直径小于第四齿轮8,最终使得第二转轴13以小于转轴4的转速运动,同时由于第二转轴13上的桨叶10浸泡在水槽9内,而水槽9内可填加例如水、泥浆等液体,从而使得桨叶10搅动受到阻力,从而降低并稳定转轴4的转速,使得绳索2运输拉伸,而可通过调整桨叶10的长度或水槽9内液体的深度来调整阻力,且在遇紧急情况时,可拉动卡钳12,使得卡钳12将夹紧圆盘11,从而使得转轴4停止转动,且由于卡钳12也浸泡于水槽9,卡钳12与圆盘11剧烈摩擦产生的热量将被水吸收,从而提升卡钳12的制停效果。
17.本专利所说的卡钳12由液压或棘轮自动配合钳制,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
18.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