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电梯的电动自行车识别阻挡预警系统的地垫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53770发布日期:2020-10-09 18:29阅读:63来源:国知局
升降电梯的电动自行车识别阻挡预警系统的地垫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电梯识别预警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升降电梯的电动自行车识别阻挡预警系统的地垫板。



背景技术: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曳引系统:曳引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输出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曳引系统主要由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导向轮,反绳轮组成。

升降电梯一般都包括导向系统、轿厢、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店里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

城市里的人们出行代步方式,最普及的是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因为凭借其小巧、无需人力驱动、行驶里程较远、动力绿色环保等优点,从而早已取代自行车和摩托车成为使用量最大的交通工具。但是电动自行车唯一的缺陷就是需要进行充电,而且电动自行车上较为贵重的配件是其电池,所以为了方便电动自行车的充电方便和防盗,很多人都习惯将电动自行车放在自己房子所在楼层进行充电。而随着目前城市化的建设,高层住宅早已经普及,城市里的人们大部分都住在高层住宅里,有些人为了自己电动车充电方便,就想把电动车想放在自己房子所在楼层进行充电,这就必须要通过高层住宅的升降电梯才能到达自己房子所在的楼层。但是如果电动车在楼内充电,一旦发生线路短路就会引发火灾,后果非常严重。而且将电动自行车推入电梯的时候会比较麻烦、尤其是轿厢内已经有人的情况下,导致电动自行车推入电梯的时间较长。虽然升降电梯在设计过程中一般都会设计一个自动关门时间,当升降电梯的轿厢门打开一段时间后,升降电梯的轿厢门会自动关闭,这就导致电梯轿厢门会夹到电动自行车,从而导致电梯轿厢门的相关部件发生变形而影响正常使用、甚至导致某些部件损坏后直接无法使用。目前也没有有效的方式阻止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而且对于高层住宅的升降电梯进行改造的成本极大、甚至由于电梯井的结构已经固定,所以无法改造电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升降电梯的电动自行车识别阻挡预警系统的地垫板,利用红外线接收器易受到微波等射频辐射信号干扰而失效的特性,当有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的时候,同时接收到电动自行车的压力信号和电动自行车驱动电机的磁场信号后,直接通过微波发射器干扰升降电梯门自带的红外线接收器而使电梯门保持打开状态,从而使电梯暂时不再继续运行,直至电动自行车退出电梯;通过压力传感器设有多个、并且对称分布于地垫板两侧,从而便于电动自行车进出电梯时都能第一时间探测到压力信号;通过地板垫的结构,不仅便于压力传感器和磁场传感器的安装,而且保证电动自行车进出升降式电梯的时候必须要经过压力传感器和磁场传感器;磁场感应器的感应的最高高度在20~50厘米的范围,从而涵盖市面上各类电动自行车的驱动电机的所在高度,避免感应高度过高而误感应到其它绕线组,同时也可以有效控制成本;本申请是设于升降电梯控制系统外的独立系统,不需要接入升降电梯的控制系统,不仅便于安装改装,避免改造的不安全隐患,而且在安装改装的过程中也不会影响升降电梯的正常使用,也便于后期的维修保养;通过地垫板的结构,保证电动自行车通过地垫板的时候会接触胶条、从而使压力传感器产生信号;通过筋条的结构,保证了地垫板的强度,进而避免磁场传感器损坏;通过地垫板两侧的坡面,避免行人被绊倒。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升降电梯的电动自行车识别阻挡预警系统的地垫板,包括与电源连接的控制箱、与电源连接的光电开关、多个压力传感器、磁场传感器和微波发射器,所述光电开关、压力传感器、磁场传感器和微波发射器分别与控制箱电连接;

所述控制箱设于升降电梯的电梯井对应于某一层电梯门洞所在的墙壁上;

所述光电开关设于该层的墙壁面向电梯井一侧端面;

所述压力传感器和磁场传感器分别设于地垫板内,所述地垫板设于该层电梯门洞的底部、并且地垫板的长度方向与该层电梯门洞所在的墙壁平行,所述压力传感器为与地垫板长度方向平行的条形结构;

所述微波发射器设于该层电梯门洞的侧壁下部,并且微波发射器的发射方向指向停于该层时、升降电梯的电梯门所设的红外线接收器;

当升降电梯停止于该层的时候,光电开关得到信号,控制箱启动压力传感器和磁场传感器;

当控制箱启动且当压力传感器和磁场传感器均得到信号后、微波发射器发射微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与光电开关匹配的光信号源,当升降电梯停止于该层的时候,光电开关接收到光信号源的光信号。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升降电梯面向该层的电梯门洞一侧设有反光片,所述光信号源设于该层墙壁面向电梯井一侧端面,当升降电梯停止于该层的时候,光信号源的光信号正好射向升降电梯的反光片并经过反光片的反射射向光电开关,光电开关得到光信号。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光电开关、反光片和光信号源均位于升降电梯的电梯门的活动范围之外。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电梯门包括升降电梯的厢门和每层电梯门洞的洞门,所述厢门和洞门均设有两个,其中一个厢门设有红外线接收器、另一个厢门设有对应的红外线发射器,其中一个洞门也设有红外线接收器、另一个洞门设有对应的红外线发射器,所述红外线接收器设于同一侧的厢门和洞门上、并位于面向另一侧厢门或洞门的侧壁。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微波发射器位于电梯门洞设有红外线接收器的电梯门所在一侧。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微波发射器设有多个,沿着该层电梯门洞的所在侧壁向上分布,使微波发射器发射至电梯门的微波范围,完全覆盖该层电梯门的红外线接收器。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地垫板包括相互固定的底板和顶板,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对称设于顶板面向电梯井的一侧和背向电梯井的一侧,所述磁场传感器设于底板与顶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顶板所设的安装通槽内,所述安装通槽的两端贯穿顶板的两端,所述安装通槽内、位于压力传感器上方还固定设有胶条,所述胶条顶部高于顶板。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安装通槽的槽口分别向内设有翻边,所述胶条的两侧边缘通过翻边限位固定。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顶板面向电梯井的一侧边沿和背向电梯井的一侧边沿,均沿着由外向内的方向向上倾斜、形成坡面。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坡面为向上凸起的弧面,并且弧面与顶板相切。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胶条的顶面为向上凸起的弧面,并且弧面表面沿着胶条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防滑槽,所述防滑槽沿着弧面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顶板位于相邻两个胶条之间、设有多根平行于胶条的防滑凸杆,所述防滑凸杆以对应的相邻两个胶条的对称轴为对称轴呈轴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顶板的顶面、位于相邻两个防滑凸杆之间设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磁场传感器的感应范围覆盖地垫板。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磁场传感器设有多个,沿着地垫板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磁场传感器的感应范围的最高高度在30~50厘米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底板和顶板之间通过筋条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于该层电梯门洞所对应的控制箱,所述扬声器与控制箱电连接,当该层电梯门洞所对应的控制箱启动且当压力传感器和磁场传感器均得到信号后、扬声器启动发出声音。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控制箱设于该层电梯门洞对应的电梯按钮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升降电梯的电动自行车识别阻挡预警系统的地垫板,利用红外线接收器易受到微波等射频辐射信号干扰而失效的特性,当有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的时候,同时接收到电动自行车的压力信号和电动自行车驱动电机的磁场信号后,直接通过微波发射器干扰升降电梯门自带的红外线接收器而使电梯门保持打开状态,从而使电梯暂时不再继续运行,直至电动自行车退出电梯。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升降电梯的电动自行车识别阻挡预警系统的地垫板,通过压力传感器设有多个、并且对称分布于地垫板两侧,从而便于电动自行车进出电梯时都能第一时间探测到压力信号。

第三、本实用新型的升降电梯的电动自行车识别阻挡预警系统的地垫板,通过地板垫的结构,不仅便于压力传感器和磁场传感器的安装,而且保证电动自行车进出升降式电梯的时候必须要经过压力传感器和磁场传感器。

第四、本实用新型的升降电梯的电动自行车识别阻挡预警系统的地垫板,磁场感应器的感应的最高高度在20~50厘米的范围,从而涵盖市面上各类电动自行车的驱动电机的所在高度,避免感应高度过高而误感应到其它绕线组,同时也可以有效控制成本。

第五、本实用新型的升降电梯的电动自行车识别阻挡预警系统的地垫板,本申请是设于升降电梯控制系统外的独立系统,不需要接入升降电梯的控制系统,不仅便于安装改装,避免改造的不安全隐患,而且在安装改装的过程中也不会影响升降电梯的正常使用,也便于后期的维修保养。

第六、本实用新型的升降电梯的电动自行车识别阻挡预警系统的地垫板,通过地垫板的结构,保证电动自行车通过地垫板的时候会接触胶条、从而使压力传感器产生信号。

第七、本实用新型的升降电梯的电动自行车识别阻挡预警系统的地垫板,通过筋条的结构,保证了地垫板的强度,进而避免磁场传感器损坏。

第八、本实用新型的升降电梯的电动自行车识别阻挡预警系统的地垫板,通过地垫板两侧的坡面,避免行人被绊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升降电梯未开门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升降电梯开门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地垫板的俯视放大示意图。

图4为地垫板的侧视半剖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5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升降电梯的电动自行车识别阻挡预警系统的地垫板,包括与电源连接的控制箱8、与电源连接的光电开关9、多个压力传感器20、磁场传感器21和微波发射器11,所述光电开关9、压力传感器20、磁场传感器21和微波发射器11分别与控制箱8电连接。

所述控制箱8设于升降电梯的电梯井对应于某一层电梯门洞1所在的墙壁2上。

所述光电开关9设于该层的墙壁2面向电梯井一侧端面。

所述压力传感器20和磁场传感器21分别设于地垫板10内,所述地垫板10设于该层电梯门洞1的底部、并且地垫板10的长度方向与该层电梯门洞1所在的墙壁2平行,所述压力传感器20为与地垫板10长度方向平行的条形结构。

所述微波发射器11设于该层电梯门洞1的侧壁下部,并且微波发射器11的发射方向指向停于该层时、升降电梯的电梯门所设的红外线接收器7。

当升降电梯停止于该层的时候,光电开关9得到信号,控制箱8启动压力传感器20和磁场传感器21。

当控制箱8启动且当压力传感器20和磁场传感器21均得到信号后、微波发射器11发射微波。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与光电开关9匹配的光信号源,当升降电梯停止于该层的时候,光电开关9接收到光信号源的光信号。

所述升降电梯面向该层的电梯门洞1一侧设有反光片,所述光信号源设于该层墙壁2面向电梯井一侧端面,当升降电梯停止于该层的时候,光信号源的光信号正好射向升降电梯的反光片并经过反光片的反射射向光电开关9,光电开关9得到光信号。

所述光电开关9、反光片和光信号源均位于升降电梯的电梯门的活动范围之外。

所述电梯门包括升降电梯的厢门4和每层电梯门洞1的洞门5,所述厢门4和洞门5均设有两个,其中一个厢门4设有红外线接收器7、另一个厢门4设有对应的红外线发射器,其中一个洞门5也设有红外线接收器7、另一个洞门5设有对应的红外线发射器,所述红外线接收器7设于同一侧的厢门4和洞门5上、并位于面向另一侧厢门4或洞门5的侧壁。

所述微波发射器11位于电梯门洞1设有红外线接收器7的电梯门所在一侧。

所述微波发射器11设有多个,沿着该层电梯门洞1的所在侧壁向上分布,使微波发射器11发射至电梯门的微波范围,完全覆盖该层电梯门的红外线接收器7。

所述地垫板10包括相互固定的底板12和顶板13,所述压力传感器20分别对称设于顶板13面向电梯井的一侧和背向电梯井的一侧,所述磁场传感器21设于底板12与顶板13之间。

所述压力传感器20设于顶板13所设的安装通槽19内,所述安装通槽19的两端贯穿顶板13的两端,所述安装通槽19内、位于压力传感器20上方还固定设有胶条16,所述胶条16顶部高于顶板13。

所述安装通槽19的槽口分别向内设有翻边22,所述胶条16的两侧边缘通过翻边22限位固定。

所述顶板13面向电梯井的一侧边沿和背向电梯井的一侧边沿,均沿着由外向内的方向向上倾斜、形成坡面15。

所述坡面15为向上凸起的弧面,并且弧面与顶板13相切;所述胶条16的顶面为向上凸起的弧面,并且弧面表面沿着胶条16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防滑槽,所述防滑槽沿着弧面均匀分布。

所述顶板13位于相邻两个胶条16之间、设有多根平行于胶条16的防滑凸杆17,所述防滑凸杆17以对应的相邻两个胶条16的对称轴为对称轴呈轴对称分布。

所述磁场传感器21的感应范围覆盖地垫板10。

所述磁场传感器21的感应范围的最高高度在30~50厘米的范围内。

所述磁场传感器21设有多个,沿着地垫板10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所述顶板13的顶面、位于相邻两个防滑凸杆17之间设有防滑纹18。

所述底板12和顶板13之间通过筋条14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于该层电梯门洞1所对应的控制箱8,所述扬声器与控制箱8电连接,当该层电梯门洞1所对应的控制箱8启动且当压力传感器20和磁场传感器21均得到信号后、扬声器启动发出声音.

所述控制箱8设于该层电梯门洞1对应的电梯按钮6的一侧。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述控制器8的型号为xy-rh02y,本申请人生产销售,所述光电开关9的型号为e3f-r2p2,由乐清市皖灵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销售,所述压力传感器20的型号为rp-l-800,由深圳市力感科技有限公生产销售,所述磁场传感器21的型号为rm3100,由重庆冰刃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销售,所述微波发射器11的型号为fqr50,由德国kirchgaesser公司生产销售。

压力传感器20设有2个、分别为压力传感器a和压力传感器b(压力传感器a位于远离电梯门洞1的一侧、压力传感器b位于靠近电梯门洞1的一侧),磁场传感器21设有3个,微波发射器设有3个。

使用的时候,将电梯井的所有层的电梯门洞1均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设置。升降电梯运行后,当某层的光电开关9接收到的光信号之后,该层的光电开关9将信号传送至控制器8,当控制器8持续接收到光电开关9的信号两秒以上、并仍然持续接收到的时候,该层的控制器8视升降电梯停止于该层,并且控制器8启动压力传感器20;此时,升降电梯的厢门4和洞门5由升降电梯的控制系统控制正常打开;如果有人将电动自行车推入升降电梯内,当电动自行车的驱动轮经过地垫板10的压力传感器a的时候,压力传感器a会先向控制器8发出信号,然后控制器8启动磁场传感器21,当磁场感应器21感应到地垫板10上方的电动自行车的驱动轮内的驱动电机的时候,磁场感应器21则会向控制器8发出信号;然后再当电动自行车经过地垫板10的压力传感器b的时候,压力传感器会向控制器8发出信号,然后控制器8再次启动磁场传感器21,当磁场感应器21没有感应到地垫板10上方的电动自行车的驱动轮内的驱动电机的时候,磁场感应器21则再向控制器8发出信号,当控制器8再次收到了磁场感应器21的信号之后,控制器8控制微波发射器11持续发射微波,同时控制扬声器持续播放与控制器8电连接的存储器内储存的声音。

升降电梯的厢门4的红外线接收器7和该层的电梯门洞1的洞门5的红外线接收器7一旦收到微波的干扰,就会暂时失效,即使有红外光射向红外线接收器7,红外线接收器7也无法接收红外光而发出信号,由于红外线接收器7没有发出信号,升降电梯的控制系统会“误认为”该层的电梯门之间有人存在,所以会控制升降电梯的厢门4和该层电梯门洞1的洞门5始终保持打开状态,而使升降电梯无法继续升降运行。

直至该层的控制器8先后依次收到压力传感器b发出的压力信号、磁场感应器21发出的检测到驱动电机的信号、压力传感器a发出的压力信号和磁场感应器21发出的未检测到驱动电机的信号,这代表电动自行车已经推出升降电梯,此时控制器8控制微波发射器11停止发射微波、同时控制扬声器不在播放声音。

当红外线接收器7不在收到微波的干扰后,红外线接收器7就能恢复正常工作,继续根据升降电梯的控制系统正常运行。

使电动自行车即使进入升降电梯内之后,电梯也不会升降运行,从而迫使电动自行车的主人将电动自行车退出升降电梯,而且这个整个过程中由于电梯门始终开启状态,所以也不会对电梯或电动自行车本身造成损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